〔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教育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创新,并告诉国人:“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教育部最近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教育。这就明确了人才培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无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如何培养和发展的呢?毫无疑问,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应用创新教育呢?
1 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谓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而言,是指学习的兴趣、动机、情趣、意志等。这是一种内驱力,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索里所说:“当一个人有了要达到所提出的那些目的的真正欲望时,当存在真实的内在动机时,尽管学习者对于有效学习的较为精细的特点一无所知,以及并不具备许多其他促进学习速度的条件,也能获得卓越的成果。”而创新精神正好属于这一意识范畴,他是人产生一切创造的直接动力。假如没有创新精神这种意识作为动力,即使有创造能力,也是不会产生创造性活动的。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去做呢?
1.1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理智感的一种。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曾料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既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主动求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①我讲了四大文明古国后,随即提出:“既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那么为什么现在最发达地区却在欧美?”②在分析中国洋务运动没有取得成功时,我问学生:“假如19 世纪60 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搞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19 世纪60 年代清朝官员,你将会怎么做?”问题一提出,既能使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之都有跃跃欲试的心态。
1.2 端正、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①请学生举出世界上重视教育的国家。提问:重视教育结果怎样?②过去的战争一打几年,成千上万的人流血牺牲。今后的大战,不必用几年,也许只要几天,几小时,就可以把一个国家多年的积累搞空。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国力要靠科技,竞争要靠人才。使他们懂得,21 世纪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敢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学习,它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统一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能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也就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和假设,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那么,如何培养和对待学生的敢想和标新立异呢?
2.1 设疑问难,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不断探求知识的未知领域的怀疑感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心理品质。引疑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设疑,宋代教育心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那么,怎样设疑呢?
一是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设疑。众所周知,课本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和基本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内容,反映了编者认同的史观和史实,然而,现行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事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也并非法定的东西,往往有些观点陈旧滞后。现行的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教师若能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引进课外知识,加强信息的补充,及时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则能力的培养就事半功倍了。如:在讲过《鸦片战争》后,有些学生往往会错误地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我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二是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的前后史实加以对比和联系,在对比和联系中设疑。如:“17、18 世纪是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中俄各采取什么对策?结果如何?”三是善于从平淡无意中设疑。如:“在19世纪60 年代中国已有维新思想,而为什么中国那时不进行维新变法而搞洋务运动呢?”
2.2 启发创新,让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到某中启发而形成的。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在心理学中叫做“原型”,教师要善于借助“原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没有思索,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启发,在讲解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落后就要挨打”。我提出疑问:“落后一定挨打吗?”然后让学生思考、议论,并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3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自我评价。教师在创设了问题情境后,组织学生进行准备(讨论、搜集资料、参观、观看电影和录像等)。然后,让学生对发现和创新结论进行交流、对比、辩论和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互相影响,及时纠正和发展自己的结果,进一步刺激自身对问题的好奇心。
2.4 及时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人称“标新立异”。正因为有标新立异,科学才会突破某些权威的既定论断向前发展。但是,人们对“标新立异”往往有一种抗拒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学生因循守旧。可是,科学都是科学家“标新立异”、“自搞一套”搞出来的。因此,对学生的“标新立异”教师应持正确的态度。要多鼓励,多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假如学生走进误区,教师也要正确引导,要教育学生不但要从成功中获得经验,而且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多鼓励,培养出来的人才会富有自信,富有独立创新的精神。假如过多的责怪,培养出来的将是宁愿按部就班行事,只求无过,不愿大胆创新。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教育的方法很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尤其在21 世纪的今天,为尽快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更要充分抓住时机,努力培养社会、时代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论文作者:张西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学生论文; 标新立异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求知欲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