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

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

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赖婵丹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生态和经济的关系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洞见。“物质变换”的生态经济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生产方式绿色化的经济理论前提;生态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是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根本经济理论依据;循环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具体理论形态,也是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主要理论模式。传统经济学判断具有片面性,政治经济学需要弥补传统经济学在这方面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应该是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学。

关键词 :生产方式绿色化;物质变换;生态价值理论;循环经济理论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创立一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但是,正如梅扎罗斯所说,“长期以来生态问题一直存在……早在125 年前,马克思在其真实的社会经济意义的层面上就探讨过这个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们的著作包含着关于生产与自然的关系、循环经济思想、生态价值理论和绿色市场经济学等丰富的生态经济学论述。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实践要求,只有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才能为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寻找坚固的经济学理论根基。

根据工程资料分析与总图运输专业相关的投资项目约占发电工程静态投资的 10∽15%.总体规划设计的好坏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最大的阶段是设计的前期工作,因此要抓住前期工作的重点,加大方案优化的力度,而且要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

一 、“物质变换 ”的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依据

“物质变换”(Stoffwechsel)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并用“物质变换的断裂”作为资本主义生态经济系统崩溃的主要表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随着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生产工具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带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在渔猎文明当中,人与自然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因为人屈服于巨大的自然力量。人只能通过采集和狩猎等简单的劳动方式获得生存必需品。这时,人的社会性不强,人对自然界的影响非常的有限。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

在农业文明中,在劳动的帮助下,人的双手和大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制造工具的能力大大提升。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驯养以及铁器的运用等,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此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的思想开始萌发。虽然,农业生产和军事活动给自然界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但是,这种破坏仍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化裂缝还没有真正产生。

4.健全低保户创业与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财政补贴政策。低保户劳动力就业优先,县乡政府组织低保户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所需就业培训支出从再就业资金中安排;对于从事创业的低保户,在启动资金上地方政府优先安排低息或无息贷款支持,财政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创业3—5年应给予最低一级增值税优惠,并免除个体经营所得税,调动低保户就业与创业积极性,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3.交流式建筑学专业教室与工作室模式的教学空间类型相似,具有通透灵活的空间特点和专用式安静、封闭的空间特征,是一种混合式的教学功能空间。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东营市将生态林场的建设、“三网”绿化提升作为建设重点,实施了生态林场建设工程。目前,东营市已建有生态林场11处,新增造林面积达到36万亩,自然保护区修复湿地达到30万亩。另一方面,东营市大力实施水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东营市燃煤电厂、10吨以上燃煤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并且对能耗和污染排放源头进行严格控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16年,东营市空气质量有所提升,各项空气污染物指标全面下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浓度情况都有所改善,分别比上年同期降低了23.2%、13%、8.96%,蓝天白云天数比2015年增加了28天。

“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3],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注入了巨大动力;也为新时代如何增强理论自信指明了根本途径。

在原理层面提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就是“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内在统一原理”。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生产劳动这一中介,自然过程与经济过程的有机联结得以生成。“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5]也就是说,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与自然之间完成了物质变换的过程,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

总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生态本身的经济效益,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的就是自然界在财富创造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劳动和自然界是财富的源泉。自然本身是不具有价值的。“生产上利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等,不是资本的价值要素。”[9]因为这些生产要素“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对象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价格通常不外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10]。虽然自然本身不具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自然提供的使用价值,价值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人把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当作‘财物’来对待”[11]。若从生态经济价值的“价值”概念本身理解价值,那么生态经济价值就变成一种臆想的东西。实际上,自然资源等按其自然形式来讲具有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时,不是从“价值”这一概念本身出发,而是从“绿水青山”本身出发,不是在语言上自圆其说,而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历史关系。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而不是一个实体范畴,没有绿水青山和人类之间的现实价值关系[12],没有满足人类物质和生态需求的实践活动,没有对现实生产活动的理论总结,就不可能有对“价值”概念的认识。

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经济价值论依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为依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理论明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生态保护的阶段特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中绿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修复环境就能延续生产力,改善环境才能发展生产力。简言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阶段,也就是在自由人联合体的阶段,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将被消灭。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工业依旧存在,因为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仍需要依靠工业提供。但是工业生产不再以异化的形式进行。自然界实现了真正的复活,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重新复归和谐有序。总之,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提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性质。

总之,社会内部的物质变换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都需要一定的生产实践作为桥梁。生产实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尤其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上和生产方式的选择上。但是,物质变换不是从来就有序地进行的,人类的生产实践给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人为地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物质变换裂缝。如何选择既能够促进物质财富的发展,又能够保持社会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有序性的生产方式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正面回应和深度剖析,是马克思在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汲取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论升华,为社会主义循环经济理论奠定思想认识的基础。把握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我国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物质变换思想明确了认识和把握生态经济规律的重要性。经济规律不是独立于自然规律的规律体系。相反,必须置于社会与自然相统一的大背景下,总结和把握经济规律。只有在充分认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把握生态经济的规律。通过把握生态经济的规律,选择符合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经济模式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工业国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而带来的环境困境和经济危机。十七世纪的英国,“狭窄的河流泛着红色的波浪,时而急速时而缓慢地流过烟雾弥漫的工厂厂房和堆满面纱的漂白工厂。”[16]对于英国出现的这种生态异化问题,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将其归因于技术的发展而忽视制度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的时候已经内在包含着生态批判。例如,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指出;“把天然肥料白白抛掉,同时又污染市郊和工厂区的河流和空气,这是很不合理的。就在目前,一些大城市周围也还有一些农田利用城市的污水进行灌溉,使农业受益很大,但是,能这样利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污水。”[17]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已经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源的浪费和非循环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质内核就是经济和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我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15]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要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方式的转型当中。

然而,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遭到了破坏。换句话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发生了断裂。物质变换的断裂包括了社会物质变换断裂和社会自然物质变换断裂两个部分。首先,在社会层面,“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做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6]“从物质内容来说,这个运动是W-W,是商品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的结果一经达到,过程本身也就结束。”[7]在商品经济中,社会本身的物质变换通过商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满足的是人的使用价值需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取代了使用价值,成为物质生产的目的。异化的生产和异化的消费扭曲了生产的真正目的,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控制了物质生产过程。社会的物质变换以一种异化的形态呈现出来。其次,在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层面上,城市人口聚集,城市浪费掉的物质资源无法重新回到土地。例如,资本主义农业就是一种“掠夺式的农业制度”,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至还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低”[8]。同时,在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下,农业人口减少,而城市工业人口聚集,这种对立产生了无法缝合的裂缝。可见,在社会和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中,由于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的选择上不可能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立足点,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不可能选择彻底的低碳、循环和绿色的发展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成为其首选。物质变换的断裂也就无法避免了。

三 、“利用废物有用性质 ”的循环经济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13]自然资本的生态价值量也是通过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体现出来的。“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14]在计算自然资本价值量的时候,需要把保护和补偿自然环境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参与环境保护和补偿工作的劳动者的生产生活资料等都需要纳入到自然资本价值量的核算当中。生态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的进一步丰富的成果,是劳动价值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劳动形式已经产生。作为价值的源泉,新的劳动形式必然带来新的价值形式。因此,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使命。生态价值理论是我们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制定生态补偿价值、征收污染费用、对资源进行定价等一系列绿色生产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我国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必须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有偿使用,为此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到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绿色产品也需要花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维护和建设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态环境,需要对公害防治、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合理的劳动量。否则,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持续性就没有办法保证。在社会劳动分配当中,必须要重视维护、补偿和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的份额。这些都是生态价值理论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的构建为生产方式绿色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引导和有效的理论支撑。

从循环经济的发展史上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的发源地。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浪费已经影响到资本的逐利能力。另一方面,只有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才得以实现。排泄物的再利用的条件是:大规模生产、机器改良和科技进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循环经济的助推力。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循环经济产业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敏锐地察觉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条件对物质生产的制约作用。资本家要提高利润率就必须关注到原材料的价格,因为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原材料的价格是预付总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剩余价值率与原材料的价格成反比。自然的有限性与资源需求的持续扩大的矛盾愈发尖锐。原材料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18]在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生态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再利用就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是,“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19]虽然循环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产生的经济模式,但是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循环经济的作用。

在工业文明时代,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大机器生产得以可能,工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劳动的异化和私有制带来了消费的异化、自然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思想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南。这时,异化的生产和消费“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着人和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2]。由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选取了非节约、非循环、非清洁和非绿色的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迅速恶化。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行为,大大地超越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阈值,最终导致了严峻的生态破坏局面。但是,工业化不是罪魁祸首,工业化是中性词。在很多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笔下,工业化变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替罪羊。实际上,社会主义也需要工业化。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指的是在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这是一种“由于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这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20]再利用指的是原材料的重新利用。在实际上,不同生产部门的废弃物都不废,好像打麻将一样,上家不要,下家要。[21]可见,再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原料的浪费。再循环指的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就是把劳动过程中的排泄物变成新的生产资料。通过再循环的过程,把生产排泄物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排泄物主要有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两大类。“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22]根据3R原则,能够实现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用。

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原动力。循环工业的起点也必然是生产资料的革命。科学知识、技术设备决定着物质生产的高度,也决定着循环经济的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提供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对原资本或已经处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发生反作用。”[23]也就是“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24]一方面,固定资本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使用;另一方面固定资本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以前不能使用的废料,变成了现在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原材料。[25]总之,原材料的节省、废料的减少、废弃物的重新利用都部分地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主义是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要素的自然有效流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仅仅提供了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因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决定了自然的工具性和属人性,无法合理调节生产者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内部要素合理有序流通的有机体。社会制度对经济的发展起直接的决定作用,决定了人类物质生产的资源和利益分配方式。生产资料的循环发展和集中利用“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协作,即劳动的社会结合这一重要条件为前提的”。[26]因此,只有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之下,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和利益的有效分配,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和循环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为我国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循环经济理论包含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推循环经济的思想、3R的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等等。这些思想都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中找到理论的基础。另一方面,面对资源和环境对生产的限制和约束,发展低碳、节约、循环的经济模式,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生产的具体形式的绿色化,必须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石油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探索与实践——以胜利油田为例……………………………………………………………………………………………林近芬(4.84)

总而言之,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学理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经济理论基础进行剖析和阐释,能够为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引导和坚实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

[1][英]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度理论(下)[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6.

[2][4][6][7][13][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207-208,125,127,52,69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7.

[8][10][14][18][19][20][22][25][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67,729,33,115,115,117,115,115,93.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7.

[12]马克思.评阿·瓦格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9.

[17]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4.

[21]毛泽东论农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1.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9.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647(2019)01—0039—05

收稿日期 】2018-11-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18VSJ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赖婵丹,女,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责任编辑 :马 震

标签:;  ;  ;  ;  ;  

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