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公用工程中道路的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出行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于道路质量的好坏、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及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公用工程路基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质量要求、技术要点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稳定性及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建设中必须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在市政公用道路工程中,路基是施工的核心环节之一,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实际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同时要从路基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准确把握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核心要点,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全面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为保证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整体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
1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整体施工而言,路基的施工既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路基质量是否优良直接关系着道路的承重能力等性能,对道路的整体质量及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具有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标准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的显著特征,其质量受到施工当地地质环境、水文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充分保障其质量符合质量要求,就必须采用相关的施工技术对不良的影响因素予以规避和解除,以确保路基及道路整体质量的提升,推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市政公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2.1路基挖方技术
在完成路基施工的测量工作之后,就需要进行路基挖方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有:在进行排水沟及截水沟的挖掘时应当尽可能地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等实际情况保障其排水的通畅性;在边坡旁进行挖方时应当通过各种边坡稳固技术对边坡进行稳定化处理,避免出现边坡滑坡的现象;在开展挖方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行为对周围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最后,在挖方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掌握标高及边坡坡度等相关数据,避免出现挖多或挖少的问题。
2.2填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应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在保证下层压实到位后,才能开始填筑上一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测量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以保证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摊平作业时,每层填筑的路拱都应合理适当,以保证路基的排水能力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填筑过程中的每层填土宽度均应适当超出设计宽度的1m左右,这样路基边缘才能在压实后达到设计宽度。如果路基土的含水率较高时,应采取翻松晾干的处理措施;而对于含水量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路基土则应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其含水量能够接近最佳值,为填筑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3填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应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在保证下层压实到位后,才能开始填筑上一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测量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以保证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摊平作业时,每层填筑的路拱都应合理适当,以保证路基的排水能力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填筑过程中的每层填土宽度均应适当超出设计宽度的1m左右,这样路基边缘才能在压实后达到设计宽度。如果路基土的含水率较高时,应采取翻松晾干的处理措施;而对于含水量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路基土则应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其含水量能够接近最佳值,为填筑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4路基坡面防护施工
路基施工会导致地质暴露在外界空气中,路基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会很长,地质长期在空气中会发生理化反应,导致土壤的平衡性变差许多。土壤在雨水冲刷、风化侵蚀的作用下会出现水土流失,岩石因雨水侵蚀、风化而不够坚硬等问题,如果想要保证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环境情况来对边坡进行防护。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该以边坡的岩性、土壤性质、坡度、高度、水文条件等为保护依据,根据当地的材料选择更加合适的坡面防护材料,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以此来保证路基坡面的稳定性。目前受欢迎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别为水泥固化加固法和载种植被保护法。
3市政公用工程中提高路基施工质量的对策
3.1贯彻绿色施工理念
在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的过程当中,我们选取的施工材料应当符合绿色化的要求。这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节约材料成本,第二个方面是选取环保型的材料。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工作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设计图纸来合理的采购所需要的材料,在采购时,一定要考虑到运输问题,尽可能的避免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无谓的损耗。其次,在材料装载卸货的过程当中,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当严格的限制材料的领取,注意的保管工程材料,避免材料损失。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价格优惠且环保的施工材料,运输时应当注意尽可能的减少运输距离,最好是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其次对工程的安装环节进行优化设计,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对材料产生的影响。再者,我们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新的设备以及新的技术来进行绿色施工。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加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
3.2建立质量管理机制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理论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也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一般都是按照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相关的施工安排,虽然在材料采购的过程当中也注重了质量管理机制的应用,但是在如何将材料进行分配以及控制施工进度方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规范。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将人员的调配、施工进度控制、资源分配以及材料采购和管理等方面纳入其中,以此来提高施工的科学性。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真正的将提升施工质量理念贯彻其中。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施工质量以及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基施工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因此,施工单位应准确掌握路基施工的各项技术核心,并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来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提高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同时施工单位应在路基施工的各施工工序中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从而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从而促进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参考文献
[1]勾承藻.关于我国市政工程中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J].居业,2018(9):104,107.
[2]史鹤鸣.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252-253.
[3]苏永华,罗正东,何新亮,董城.基于非确定性的坡间路基失效机制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6(09),14-39.
论文作者:杨永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挖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