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三级气象台站基本气象资料管理应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成,郭俊建,孟宪贵,马继望,李刚[1](2021)在《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简称"一体化平台"),是在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要求下,为满足山东气象现代业务发展要求,解决山东气象业务运行中的诸多关键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山东全省天气预报业务设计研发的高度集约化的智能业务平台。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基于内网WebGIS的气象数据渲染,基于CIMISS、Oracle、Redis的三级数据库架构,基于FTP、SMTP、传真服务器、阿里短信等技术的一键式发布引擎,基于WebOffice的智能网格预报定制化气象服务,建立了山东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体系,融合了山东省气象部门近年来的多项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实况监测、短时临近预报、山洪预警、网格预报、产品制作发布、预报共享、预报检验和业务管理等功能。一体化平台支撑了"省—市—县"三级台站的天气预报业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提升了监测分析、短时和临近预警、决策服务能力。
钱馨平[2](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杨竞立[3](2019)在《基于建筑形体要素的西部太阳能采暖潜力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这些地区大部分又处于建筑热工分区中的严寒、寒冷地区,利用太阳能解决我国西部地区采暖问题具有明显优势。为了善加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采暖,需要明确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而目前关于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的研究与运用多停留于构造阶段,也就是建筑施工图、竣工图阶段,同时评价方式过于复杂,不便于建筑师直接运用,因此无法在建筑设计前期有效把控建筑节能走向。论文针对上述现状,从建筑设计前期入手开展了建筑形体与建筑太阳能热利用效率关系的相关研究。首先,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辽阔,存在显着的气候差异,尤其是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即便在相同建筑形体要素下,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也会造成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不同。为合理讨论不同太阳辐射差异下建筑形体要素与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的关系,需要以太阳能采暖为出发点,对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划分。考虑到部分地区仅通过调节建筑形体要素提升光热采暖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要使用光电采暖措施进一步补充热源。因此基于建筑光热、光电同时采暖和主、被动式联合采暖的理论,提出可以反映太阳能与建筑供暖量关系的分区依据:光热采暖度日数辐射比KV、光电采暖度日数辐射比Kβ。在计算分区依据前需要明确各地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值,因此选择了目前常用的3种太阳辐射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辐射计算做适用性研究,发现“姜盈霓”模型计算精度最高,并运用此模型完成了分区依据中缺测、未测数据的生成工作。最终以计算得到的分区依据为基础,选择我国西部地区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46座城市作为代表城市进行分区研究,将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划分为4个区域。并通过可视化手段绘制了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分区图。该分区结果为讨论我国西部地区全气候条件下建筑形体要素与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关系奠定了基础。然后,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分区后各区域建筑太阳能采暖效率,将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作为反映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形体要素关系的纽带。分别选取太阳能分区中最佳区的景洪和攀枝花、适宜区(A区)的丽江和喀什、适宜区(B区)的额济纳旗和西安、可用区的阿勒泰和泸州作为代表城市,以建筑高宽比、高长比、南向窗墙比作为建筑形体要素,借助Design Builder动态能耗模拟软件计算了不同建筑形体要素尺寸下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值。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拟合回归得到了可以协助建筑师完成太阳能建筑方案比选与评价工作的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函数。最后,为直观区分太阳能分区中各区域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指导建筑师完成太阳能建筑形体构思,将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函数进行图形化,研究了建筑形体要素尺寸变化对各区域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函数、图形优化了实际建筑项目的太阳能采暖潜力,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策略。综上所述,论文较为清晰的研究了我国西部地区建筑形体要素与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的关系,并提出了便于建筑师在设计前期使用的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函数、图形。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建筑新能源利用提供新的评价方法与设计思路。
刘哲,昝糈莉,刘玮,刘帝佑,李绍明,张晓东,朱德海[4](2019)在《农业气象台站玉米生育期的填补及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农业气象台站记录的作物生育时期数据,广泛用于科研和生产活动,但是该数据集有较多生育时期缺失。为了高效、充分地利用已有生育时期,急需研究生育期填补方法,并分析与其他生育期数据的差异。本研究以黄淮海夏玉米区为例,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分析农业气象台站玉米关键生育阶段的积温比例,研究玉米缺失生育时期的填补方法;对比分析2002—2011年农业气象台站与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育时期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填补缺失生育时期,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在1.82~5.20之间;除2006年、2007年以外,其余年份50%以上的农业气象台站数据与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生育期一致性好;就多年数据的平均水平而言,黄淮海夏玉米区内大部分农业气象台站与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生育期差异较小,约占农气台站总数的53%。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玉米种植区、农作物的生育期数据填补和对比,为相关研究提供生育期数据选取、融合的参考。
曹莹[5](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霍旭杰[6](2018)在《建筑室外设计计算条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室外设计计算条件主要限于暖通空调设计用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建筑热工设计用室外计算参数,是负荷计算/系统选型和建筑围护结构设计的计算依据。本文按照建筑设计过程中“被动式优先、主动式辅助”的原则,针对被动式建筑设计室外气候资源潜能分布规律、自然通风房间气候分析方法的提出和揭示气候变化下传统室外设计计算条件变化规律,提出适用于工程实践的室外设计计算条件优化建议等关键科学问题,在基础气象数据的处理与转换、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资源利用潜能、基于适应性热舒适模型的自然通风房间供冷季气候分析、气候变化对室外设计计算条件的影响和室外设计计算条件确立依据与统计方法优化建议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内容。研究了地面气象观测条件与基础气象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数据转换等内容,汇总了基础气象数据的质量控制原则(极值检查、日极值与定时值的检查、相关性检查和逻辑检查)。提出了以试算法和牛顿迭代法求解湿球温度方程,解决了缺测湿球温度的计算问题。比较分析了三次样条与调和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与适应性,解决了室外设计计算条件研究中定时温度与逐时温度的转换问题。针对我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气候资源研究成果问题,解决了基于水平面日总辐射的预测模型问题,发现了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与太阳能气候分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日照时数模型的总体性能好于气温日较差模型;发现了我国近50年间南向垂直面总辐射资源的下降趋势及辐射温差比的降低,绘制了我国被动式太阳气候资源利用潜能分布图,提出了适宜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推广的区域。针对我国被动式建筑通风设计气候资源研究成果问题,给出了我国主要台站的夏季风速威布尔(Weibull)参数,解决了我国自然通风降温理论风能密度的估算方法问题;计算和绘制了我国供冷天数分布图与我国供冷期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提出了适宜于自然通风降温技术的推广区域。针对适用于自然通风房间的气候分析方法问题,提出了以室内操作温度超越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可接受温度上限作为自然通风房间气候分析的新方法;提出了在夏季或供冷季内室内操作温度超过可接受温度上限的小时数作为自然通风房间气候分析的指标,以该指标在全年时间的百分比(Hop%=(Hop/8760)×100)来判断自然通风房间气候利用潜能。自然通风房间气候分析新方法研究表明:北方地区(严寒、寒冷)和温和地区在供冷季内具有较高的气候资源利用潜能。针对揭示气候变化下传统室外设计计算条件变化规律问题,发现了气候变化对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的影响,全球变暖并不会导致较高的极端冷负荷与更大的暖通空调系统选型;发现了气候变化下的室外焓值波动并不会明显改变我国南方湿热气候下暖通空调系统的“自然降温”和全新风自然冷却系统的运行百分率,但对我国北方干冷气候下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自然降温”时间百分则较为明显。提出了室外设计计算条件的数据更新需依据冬季工况参数确定统计时长的原则及其相应参考值。针对适用于工程实践的室外设计计算条件优化问题,系统性汇总了暖通空调设计室外设计计算温度不保证率和简化统计方法的确立依据,提出了多种“不保证率”、“同时发生”和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等优化建议;系统性梳理了室外计算参数(建筑热工)中冬/夏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供暖期天数、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和采暖度日数等的统计方法确立依据,提出了基于不同的热惰性指标体系,依据“不保证率”选取室外计算温度的优化建议;绘制了我国设计计算供暖期天数分布图;提出了比较不同节能率下的围护结构耗热量指标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时,按照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折算建筑能耗基准的优化建议。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2018)在《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3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于2018年1月23日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张敏[8](2017)在《近代云南气象台站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气象台站为中心,结合地方杰出气象人物,探寻云南气象台站发展历程,并对云南气象台站近代化历程进行梳理归纳。云南气象台站发展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晚清时期,云南近代气象台站萌芽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云南近代气象台站初步发展阶段;国民政府时期,云南近代气象台站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本文以建立背景、建立过程、机构功能、发展沿革等为研究目标,结合阅读文献、查阅档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云南气象台站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以云南海关测候所、私立一得测候台、昆明市代用测候所、云南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和西南测候网等为代表的气象机构进行了探究,并深入探寻了云南着名气象工作者陈秉仁先生的生平及其贡献。通过对云南气象台站近代化历程的梳理归纳及对其中主要研究对象的探索,可以发现: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揭开了云南气象台站建设的序幕;气象事业的必需性奠定了云南气象台站建设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云南气象台站的不断建设;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投入是云南气象台站建设的必要保障;民族自尊心是云南气象事业近代化的内在动力;杰出气象人物是云南气象台站建设的领路人;气象工作者是云南气象台站发展的核心;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是云南气象台站不断发展强大生生不息的源泉。本研究表明,通过对地方气象台站发展过程的研究,总结和吸收近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探索和推进气象事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学技术在气象事业中的应用是保障气象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扬民族精神是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此外,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还可以结合气象工作者个人,以多种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发展。
杜颖[9](2017)在《1865-1949年江苏气象台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气象台站的发展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中国近代的气象台站不仅作为中国近代气象发展的重要承载体,更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见证,但是由于历经社会动荡,现存的历史气象档案资料很不完整,气象台站研究工作的开展也存在较大的困难。近代气象台站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研究;从专业角度研究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数据演变;代表性气象人物研究。此外,有少量以典型气象台站为研究对象,对个例进行全面、深入挖掘的研究。而这一时期气象事业所形成的物质条件、技术累积和资料收集,以至科技管理的体制,都为后来所借用传承,为后来气象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中国近代气象台站发展和建制历程研究。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富庶,清末民国时期有许多重要的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先锋,对江苏近代气象台站发展还需要系统、完整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江苏气象台站的发展历程作出研究,结合社会背景以及气象台站发展的推动力,具体分析气象台站的各项功能演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挖掘江苏气象台站的建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结论如下:1.近代江苏气象台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为背景下萌芽,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影响,其起步并非最早,但江苏台站的建设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以及气象机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2.由于时代原因,近代早期江苏气象台站多由外国人建立,其海关气象观测站是近代中国创建的第一个气象观测网系统,对近代中国气象事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近代气象台站建设在1906年后发展很快,台站数量、规模、等级等均处于全国台站建设的领先水平。近代江苏建设的气象台站具备完备的功能,包括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象科学研究,以及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江苏台站发展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发展史中地位重要。4.近代气象台站后期受到战争和政治局势影响,江苏台站建设一度发展受阻,江苏大部分气象台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测候站在战火中甚至被彻底炸毁,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也被迫内迁。主要影响了台站的气象观测功能,对近代江苏气象数据积累造成了损失。
许玉花[10](2017)在《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气象学和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一样,并不是在本土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自觉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的“移植”和传播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将西方先进的气象科学引进国内,更积极的利用所学,开展中国独立自主的气象事业,为中国近代乃至现今的气象科学的发展和本土化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以近代气象学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首先,本文为廓清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概念和选择标准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名录》,对近代竺可桢等38位气象学留学生的出国前、出国中、回国后的多项信息进行统计,这成为本文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其次,本文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留学背景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对该群体在籍贯、性别、学历、留学次数、出国时间和年龄等方面呈现的特点加以总结和阐述,并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在选拔过程中的选拔条件和方式以及所受到的资助方式和费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这些是探讨和梳理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国外活动和回国贡献的源头。第三,本文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留学过程加以关照,对该群体留学的国家、学校、年限、所获学位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突出的关注气象学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的课程、研究方向、实习、考察等活动都予以探究。从中可以发现,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大多留学欧美等气象强国,并师从名师,在留学期间也大多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凸显了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在气象科学学习和引领上的优势。第四,本文着重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归国后的气象活动进行梳理,将该群体在国内气象教育和气象科学研究上所做的探索和贡献加以系统化,理清了近代气象学生在气象学科建立、气象知识教育和气象科学研究上的活动脉络,突出了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在近代气象科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最后,本文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之于近代气象科学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述,阐明该群体对近代气象事业建设、气象教育发展和气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从中可以发现,近代气象学留学生无论在气象学发展方向上的引领还是在国内气象事业建设活动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接受了国外先进的气象科学知识和研究理念,更将其付诸教育实践当中,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内气象教育和气象科学研究的巨大飞跃,为气象科学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对近代气象学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群体特征和群体贡献有了清晰的展现,对近代气象科学研究和留学史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山东省三级气象台站基本气象资料管理应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三级气象台站基本气象资料管理应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平台设计 |
1.1 需求分析 |
1.2 总体设计 |
1.2.1 基础支撑层 |
1.2.2 数据资源层 |
1.2.3 应用支撑层 |
1.2.4 业务应用层 |
1.2.5 用户层 |
2 系统功能 |
2.1 天气实况 |
2.2 短时临近预报 |
2.3 山洪预警 |
2.4 预报制作发布 |
2.5 预报查询 |
2.6 预报检验 |
2.7 业务管理 |
3 关键技术与逻辑 |
3.1 Web开发应用技术 |
3.2 数据库开发技术 |
3.3 数据接口开发应用技术 |
3.4 GIS应用技术 |
3.5 灾害性天气识别与报警技术 |
3.6 产品智能生成、一键发布技术 |
3.7 基于雷达的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技术和数据拼图技术 |
3.8 雷达估测、质控降水技术 |
3.9 基于开源GIS框架Leaflet前端绘图技术 |
4 推广应用与效益 |
5 总结与讨论 |
(2)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建筑形体要素的西部太阳能采暖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评价方法 |
1.2.2 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评价运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 太阳能建筑采暖基础理论 |
2.1 太阳辐射 |
2.1.1 太阳的运动规律 |
2.1.2 太阳辐射的产生与传播 |
2.1.3 地面太阳辐射的种类 |
2.1.4 太阳能建筑采暖可用辐射 |
2.2 太阳能建筑采暖方式 |
2.2.1 被动式采暖 |
2.2.2 主动式采暖 |
2.3 太阳能建筑采暖中的热过程 |
2.3.1 建筑的失热 |
2.3.2 光热采暖热过程 |
2.3.3 光电采暖热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太阳能分区方法研究 |
3.1 分区目的 |
3.2 分区依据 |
3.2.1 南向太阳总辐射 |
3.2.2 光伏板最佳倾角下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 |
3.2.3 采暖度日数 |
3.2.4 光热采暖度日数辐射比与光电采暖度日数辐射比 |
3.2.5 分区依据的时间界定 |
3.3 分区过程中缺测数据的生成 |
3.3.1 太阳辐射模型适用性验证及计算 |
3.3.2 南向太阳总辐射计算 |
3.3.3 光伏板最佳倾角确定及其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计算 |
3.4 分区的实现 |
3.4.1 气象数据及代表城市 |
3.4.2 光热采暖度日数辐射比、光电采暖度日数辐射比计算 |
3.4.3 聚类分析方法介绍与选择 |
3.4.4 分区结果及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形体要素的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研究 |
4.1 太阳能采暖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评价 |
4.2 影响建筑太阳能采暖的形体要素 |
4.3 建筑形体要素与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关系 |
4.3.1 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 |
4.3.2 建筑动态能耗模拟软件选用 |
4.3.3 物理模型设定 |
4.3.4 基于形体要素的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正交试验设计 |
4.3.5 研究城市选择 |
4.3.6 多形体要素下的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计算拟合分析 |
4.4 各区域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分析 |
4.4.1 最佳区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 |
4.4.2 适宜区(A区)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 |
4.4.3 适宜区(B区)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 |
4.4.4 可用区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 |
4.5 各区域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策略 |
4.5.1 最佳区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策略 |
4.5.2 适宜区(A区)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策略 |
4.5.3 适宜区(B区)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策略 |
4.5.4 可用区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策略 |
4.6 实际工程中计算模型的选取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5.3.1 太阳能分区趋势 |
5.3.2 建筑太阳能采暖潜力评价方法与BIM的结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B 图表目录 |
(4)农业气象台站玉米生育期的填补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 研究方法 |
3.1 缺失生育时期的填补方法 |
3.2 生育期数据的对比分析 |
3.2.1 离散生育期数据的空间化 |
3.2.2 生育期数据对比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农气站点玉米生育期数据填补结果 |
4.2 生育期数据空间化 |
4.3 生育期数据对比分析 |
4.4 讨论 |
5 结论 |
(5)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
一、科技期刊概况 |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说明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
第三节 主办机构 |
一、气象观测机构 |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
四、高等教育机构 |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
一、期刊形式 |
二、期刊内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
一、主办机构 |
二、编委员 |
三、作者群体 |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
一、栏目设置 |
二、外观设计 |
三、出版经营 |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
总结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建筑室外设计计算条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建筑与气候 |
1.2 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资源利用潜能 |
1.2.1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设计的发展与现存问题 |
1.2.2 被动式通风降温气候资源的研究与现存问题 |
1.3 建筑气候分析与现存问题 |
1.3.1 建筑气候分析 |
1.3.2 现存问题 |
1.4 建筑节能与室外设计计算条件 |
1.4.1 建筑用能 |
1.4.2 建筑节能工作 |
1.4.3 传统室外设计计算条件发展与现存问题 |
1.5 关键科学问题 |
1.6 论文框架 |
2 基础气象数据的处理与转换 |
2.1 地面气象观测条件与室外设计计算数据需求 |
2.1.1 地面气象观测状况 |
2.1.2 室外设计计算条件数据需求 |
2.2 基础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原则 |
2.3 逐时空气温度的计算 |
2.3.1 逐时温度计算方法 |
2.3.2 逐时温度计算结果 |
2.3.3 结论 |
2.4 湿球温度的计算 |
2.4.1 试算法 |
2.4.2 牛顿迭代法 |
2.4.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统计结果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资源潜能研究 |
3.1 基于不同气候区划的日总太阳辐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3.1.1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与太阳能气候分区 |
3.1.2 质量控制与数据汇总 |
3.1.3 人工神经网络(ANN) |
3.1.4 单个台站神经网络模型的误差分析 |
3.1.5 比较与讨论 |
3.1.6 结论 |
3.2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气候资源 |
3.2.1 基础气象数据与质量控制 |
3.2.2 南向垂直面总辐射与采暖度日数计算方法 |
3.2.3 太阳辐射与空气温度的长期变化规律 |
3.2.4 辐射温差比计算与分布 |
3.2.5 结论 |
3.3 风速威布尔(Weibull)分布及建筑降温风能密度 |
3.3.1 数据汇总与质量控制 |
3.3.2 韦布尔(Weibull)参数估计方法 |
3.3.3 韦布尔(Weibull)参数估计结果 |
3.3.4 夏季建筑通风风能密度分布 |
3.3.5 结论 |
3.4 被动式居住建筑风能利用降温潜能 |
3.4.1 原始气象数据质量控制 |
3.4.2 供冷期与风功率密度 |
3.4.3 供冷天数计算与空间化呈现 |
3.4.4 供冷期内风功率密度空间化分布 |
3.4.5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适应性热舒适模型的自然通风房间供冷季气候分析 |
4.1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与适应性热舒适评价指标 |
4.1.1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 |
4.1.2 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 |
4.2 自然通风房间室内操作温度 |
4.2.1 计算方法 |
4.2.2 建筑基本信息与设定参数 |
4.3 室内操作温度结果与建筑气候分析 |
4.3.1 哈尔滨 |
4.3.2 北京 |
4.3.3 武汉 |
4.3.4 昆明 |
4.3.5 广州 |
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气候变化对室外设计计算条件的影响分析研究 |
5.1 不同气候区代表城市的选择 |
5.2 室外温度和焓值的长期变化趋势 |
5.3 室外设计条件的波动 |
5.3.1 “同时发生”参数 |
5.3.2 室外设计条件的逐年波动 |
5.3.3 气候变化对极端冷热负荷的影响 |
5.3.4 统计时长 |
5.4 室外设计计算条件与系统设备运行 |
5.5 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建筑室外设计计算条件确立依据与优化建议研究 |
6.1 暖通空调设计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立依据与优化探讨 |
6.1.1 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统计方法的确立依据 |
6.1.2 暖通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统计方法优化分析 |
6.2 建筑热工设计室外计算参数确立依据与优化建议探讨 |
6.2.1 建筑热工设计室外计算参数统计方法的确立依据 |
6.2.2 建筑热工设计室外计算参数优化建议探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未尽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基本术语 |
博士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与主要研究工作 |
(8)近代云南气象台站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晚清云南气象事业的萌芽 |
第一节 晚清外人气象台站设置和气象观测活动 |
一、滇越铁路沿线的气象观测活动 |
二、法领事在云南的观测活动 |
三、海关测候所的气象观测 |
第二节 晚清滇人自设农事试验场 |
小结 |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云南气象台站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观测所的零散建立 |
一、农商部观测总所 |
二、农商部观测分所 |
三、云南甲种农校附设观测所 |
第二节 私立“一得测候台”的建立 |
一、陈秉仁与“一得测候所” |
二、一得测候台 |
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云南气象台站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云南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 |
一、昆明市代用测候所 |
二、筹设云南省立气象台 |
三、建立云南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 |
第二节 云南省测候网 |
一、云南测候事业的加强 |
二、雨量站的创办 |
三、孟定雨量站的设立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近代气象台站发展历程述评 |
(一)云南近代气象台站建设分三个分期 |
(二)云南气象台站近代化的特点 |
(三)云南气象台站建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云南省甲种农校气象观测科徽候简表民国十二年九月份 |
附录2 私立一得测候所昆明市代用气象测候所调查表 |
附录3 私立一得测候所昆明市代用气象测候所收到各学术机关刊物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1865-1949年江苏气象台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 国外研究概述 |
(二) 国内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和创新、特色之处 |
(一) 论文的主要内容 |
(二)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五、研究问题界定 |
(一) 研究时段的界定 |
(二) 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江苏气象台站的建设背景 |
第一节 江苏气象台站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江苏气象台站建设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气象科技发展背景 |
一、中国气象探知的历史沉淀 |
二、西方传教士在江苏的科研活动 |
第二章 外国人在江苏设立的气象台站 |
第一节 西方传教士建立的气象台站 |
一、设立过程 |
二、设立目的 |
三、台站功能 |
四、社会影响 |
第二节 外国殖民者建立的气象台站 |
第三节 海关气象观测站 |
一、设立目的 |
二、观测制度及项目 |
三、历史作用与价值 |
第三章 自主创建的江苏气象台站 |
第一节 清廷组建的气象台站 |
第二节 私人建立的气象台站 |
一、建设背景 |
二、设立过程 |
三、主要活动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江苏建设的气象台站 |
一、农商部气象观测所 |
二、水利部门建立的水文气象观测站 |
三、北洋政府军事及航空部门建立的气象观测站 |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创建的气象台站 |
一、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
二、民国中央气象局管辖的气象台站 |
第五节 其他行业、部门设立的气象台站 |
一、江苏省建设厅所属的气象台站 |
二、高校科研机构的气象台站 |
第四章 江苏气象台站发展历程分析 |
第一节 江苏气象台站发展的时空特征 |
一、时间变化 |
二、空间分布 |
第二节 近代江苏台站的功能分析 |
一、萌芽与发展初期台站功能特点(1865-1905) |
二、发展中期台站功能丰富(1906-1936) |
三、近代发展后期台站功能衰退(1937-1949) |
结论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定义和选择标准 |
一、留学与留学生 |
二、气象学留学生 |
第二节 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演变与气象留学生 |
一、清末留学与气象学留学生 |
二、民初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三、十年建设时期的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四、抗战时期的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五、抗战后的留学与气象留学生 |
第三节 近代气象学学科发展与气象留学活动 |
一、20世纪前世界气象学的起步与气象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20世纪30年代高空气象发展与国内气象留学热潮 |
三、世界动力气象学的发展与战后留学高潮 |
第四节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的群体概貌 |
第二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留学前指标分析 |
一、籍贯分析 |
二、性别分析 |
三、学历分析 |
四、留学次数分析 |
五、出国时间和年龄分析 |
第二节 留学生群体的选拔 |
第三节 留学生群体受资助方式及费用 |
一、受资助方式 |
二、资助费用 |
第三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的留学过程分析 |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留学中指标分析 |
一、留学国家 |
二、留学学校 |
三、留学年限 |
四、所获学位 |
第二节 留学学习过程 |
一、学习课程 |
二、研究方向 |
三、气象实习 |
四、国外考察 |
第四章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归国后气象活动分析 |
第一节 开展气象教育 |
一、创建气象科系 |
二、开设气象专业课程 |
三、编写气象教材和书籍 |
第二节 进行气象科学研究 |
一、创办气象研究机构 |
二、组织气象研究工作 |
三、气象研究成果分析 |
第五章 气象学留学生群体对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发展的贡献 |
第一节 对气象事业建设的贡献 |
一、建立健全气象研究和组织机构——统筹气象事业有序开展 |
二、回收外人操控气象台站——维护国家气象主权和尊严 |
三、建立测候站网——奠定国内气象观测和研究基础 |
四、创办期刊杂志——促进国内气象科学的普及和交流 |
第二节 对气象教育的贡献 |
一、促进气象学科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
二、培养了高素质的气象人才 |
三、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 |
第三节 对气象科学研究的贡献 |
一、促进国内气象研究领域的丰富和拓展 |
二、推进国际气象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完善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近代气象学留学生名录 |
附录2: 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研究成果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山东省三级气象台站基本气象资料管理应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J]. 周成,郭俊建,孟宪贵,马继望,李刚. 海洋气象学报, 2021(02)
- [2]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基于建筑形体要素的西部太阳能采暖潜力研究[D]. 杨竞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农业气象台站玉米生育期的填补及对比分析[J]. 刘哲,昝糈莉,刘玮,刘帝佑,李绍明,张晓东,朱德海. 资源科学, 2019(01)
- [5]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6]建筑室外设计计算条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D]. 霍旭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
- [7]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J].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8(01)
- [8]近代云南气象台站发展历程研究[D]. 张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9]1865-1949年江苏气象台站研究[D]. 杜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10]近代气象学留学生群体研究[D]. 许玉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