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新探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新探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014-007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由于历史条件和所处环境不同,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本文将在梳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探索,阐述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的新贡献,并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论述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新探索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源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在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现实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憧憬了未来社会的状况,认为未来社会既是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也是正义、平等和尊重正当权利的社会;不仅是实行普遍教育的社会,也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还是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未来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付诸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国家管理上来,动员一切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核算;共产党是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社会建设中必须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产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党的文献中,尽管“社会建设”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却由来已久。以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抉择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但中国社会建设是一个连续的事业,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一直在进行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并在自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些局部的社会建设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我们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但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而是将社会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90多年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其中包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不懈探索的历史。其实,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大、小社会建设之分。大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也就是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小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在本文的语境中,主要是指小社会建设。值得指出的是,在十六大之前,我们党在理论上并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加以论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也没有明确区分大、小社会建设概念,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论述中,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

1.毛泽东思想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2]二是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奋斗目标。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三是强调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四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956年,针对少数人闹事问题,毛泽东在分析闹事的直接原因之后指出,闹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工人、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他还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4]五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方法论。毛泽东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强调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倡导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重视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这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诚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于如何开展社会建设还十分缺乏经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特别是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但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

2.邓小平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对于人们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把握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注意综合平衡。从1982年提出制定“六五”计划的建议开始,我国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这表明我们党开始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三是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提出“两手抓”的方法,即“一手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四是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问题。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进行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邓小平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6]284“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6]286五是强调社会建设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他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6]145“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6]143这一观点确定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最高原则和检验社会建设好坏、社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统一起来,提出了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等等,这些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一是使用“和谐”的概念来表达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状态和目标。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揭示了重视社会建设及其深层原因。他指出,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三是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处理好的关系。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并进一步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等十二个重大关系。四是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处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他指出,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经验。这些经验既包括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也包括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新鲜经验。总结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将历史的继承性与现实的创新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将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直接的理论准备。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探索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建设”概念,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建设不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也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力加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由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发展,“四个轮子一起转”来实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后,党中央又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思想,进而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6年,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第二,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并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明确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论断。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联系,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应当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的目标作出重要表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

第三,着眼于社会建设的民生本位,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七大报告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标题,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第四,着眼于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要善于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还指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五,充分肯定调查研究对开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系统论述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胡锦涛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理论指导。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而尤其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8]他还具体阐述了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原则、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领域、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内容及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宗旨。他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9]强调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当然,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多,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很显然,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对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改变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实现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推进理论创新,用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三、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贡献

针对社会建设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系统阐述了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路径、内容、任务和要求,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今后我国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一,阐明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近些年来,民生问题特别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党执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全部任务和最高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0]31

第二,论述社会建设的路径,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提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0]31-32

第三,揭示了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出社会建设的内容、任务和具体措施。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就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大报告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对社会建设的内容、任务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系统论述。[10]32-35这些论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习近平同志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

第四,阐述了社会建设的基本功能,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等重要思想,论述“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0]的基本要求,还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五,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强调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是社会建设的全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建设必须为了人民、社会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社会建设必须造福人民这一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和发展思路。

四、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新探索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善于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有助于我们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为加强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建设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在总体上我国社会管理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但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迫切需要深入探讨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而且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其次,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和历史任务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社会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到确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到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从社会建设的制度机制到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已经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也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再者,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来考察分析,更需要将其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进程中来深入研究。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新探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