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柴子奇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柴子奇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建设在软土地段的市政道路,其软土路基工程是整个道路建设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如果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没有应用合理,或者软土路基没有进行良好处理,道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和舒适度等问题就难以得到保障。本文主要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当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得提出相对应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软土路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那么就需要按照软土地基的特性针对性地探讨,强化管理,从而保障该工程能够顺利开展,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1 软土地基特性

1.1各向异性

软土一般是经过多年沉淀形成,因此其结构分层十分显著。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每层沉淀软土结构都能够反映出一个年代的地质条件,且同一层当中土质结构相同。所以软土结构当中,任何结构在横向上性质特征都相同,而任何一层软土结构纵向上的性质特征都不同,这也可称之为软土的各向异性。

1.2抗剪强度不高

软土土质十分松软,在剪应力的作用之下,非常容易发生下陷或是变形的情况。因其抗剪强度不高,所以软土地基很难承受大的压力。如果在道路地基施工中,未对软土地基适当处理,那么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就非常容易产生裂缝。

1.3塑性体积应变

通常来说,软土结构内部不够密实,缝隙较大。如果在软土周围施加作用力,软土颗粒就会发生移动,颗粒位置会发生变化并重新排列,孔隙进一步缩小,导致软土结构更加紧密,密度增大。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压缩处理,减少软土颗粒间的缝隙,进而增加路基结构的承载力。这一过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因为在路基施工结束或竣工后难以进行调整。

1.4结构性明显

软土经过长期的沉淀,使得软土的结构非常明显。且此结构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只要部分结构被外力破坏,那么整个软土结构都会受到影响,进而使整个结构成为流动状态。因此道路施工当中,需要关注土质情况,应尽量避开在软土地基上铺筑道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格外注重软土地基的处理。

2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存在的不足之处

2.1软土路基强度低

在道路建设过程当中,软土路基强度不高,其强度经常难以符合标准,那么路面的质量就更难被保障,并进而会对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对比于普通路基,软土路基的地基相对松散,强度也相对较差,施工难度大,需要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支撑。若是没有合理应用施工技术,软土路基就非常容易产生凹坑以及塌方等问题。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得采取合适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同时也需要认真检验施工质量,另外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使路基的强度得以保障。

2.2边坡稳定性差

因为软土路基土质非常松散,受其特殊结构影响压实度也不易达到要求,在雨水冲刷之下路基结构就十分容易被破坏。另外软土路基路基结构也十分不稳定,也会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软土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格外关注路基边坡的结构稳定性,并应通过有关检测试验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监测和保证。如果路基质量有问题,那么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路基压实度满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沉降不均匀

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当中常出现路面压实度不均匀的情况,这会进而影响到道路路基表面的稳定性。产生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对路面压实度的掌控不足。施工时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表面加上一层硬质的土壤,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使用科学的手段提升路基稳定性,将有关防范措施做到位,进而使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保障。在合理应用路基施工技术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因环境等问题影响到施工质量的情况,并针对性得使用有效的防护手段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3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表层排水法

此方法是在道路路基填筑以前,施工人员通过人工在地基表面挖出沟槽,并采用透水性较佳的土质回填,如砂砾等,这样就能够使地基当中多出的地表水排出,另外此方法还能够将盲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方法一般用于具有较大含水量且土质较佳的软土地基当中。在布设以及开挖排水沟槽时,施工单位应将地质以及地形等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并采取有效手段保证沟槽排水的通畅性。沟槽断面尺寸宽度通常应该控制在0.5m左右,深度控制在0.5至1m的区间范围内。纵向盲沟可以随着道路纵向来开挖,横向盲沟通常按照10至15m的间距展开布置。如果施工当中要敷设孔管,施工人员就需要布设过滤管道以防止管道被土粒或别的杂质堵塞,进而能够使排水的通畅性得以保证。

3.2加筋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当中可采取加筋处理,即将土工格栅及砂垫层有机结合,使得将传到软土路基的道路荷载进一步得到分担。从强度上来说,结合层与软土层的强度有一定的差异,作为基础的软土路基相对更柔。在软土路基固结排水面方面,科学的处理方法能够增加市政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使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得到增强,进而增加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处理软土路基时,应均匀布置土工格栅。在施工时应对软土层进行监测,并将下承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铺设土工格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搭接、固定及绑扎等工作需做到位,而后均匀摊铺上层路基,并不断碾压,从而确保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

3.3置换技术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表面处理技术只能增加软土路段表面的强度,其耐用性难以得到保障,就不利于道路的养护与使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道路路基置换技术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该技术采用良好的土替换软弱的土,从而能够起到降低沉降量及增加稳定性的效果。此置换技术的施工手段包括有爆炸置换技术、人工挖掘置换技术、强制挤出软弱土置换技术等。因该技术能够将路基的土质成分彻底改善,目前在不少道路工程的软基处理中普遍应用。强制置换技术相对人工挖掘置换技术施工要求相对更高,而人工挖掘置换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4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管理

4.1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含量较高,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那么为了使他们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应安排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保障其可以尽快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并提升其责任感,将知识应用于软土地基施工实践当中,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

4.2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目前大部分软土路段道路在后续使用当中发生问题,主要还是因软土地基施工当中存在各种技术问题,使得施工质量难以被保证,给道路整体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将施工现场监督工作落实到位。施工技术监管人员要常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只要发现问题就应尽快使用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另外,需要安排施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排查,防止遗留安全隐患。只要发生技术问题,那么就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需要时可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

5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而在城市建设当中市政道路工程又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因此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与该城市的市容市貌息息相关。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又是其基础部分,会对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地做好技术与管理工作,并针对施工当中的问题针对处理,与此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知识水平。可安排有关人员定期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也可聘请相关方面专业人员或经验丰富的专家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及讲解,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市政工程的稳定运行并带动该城市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英.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筑,2014(02):262.

[2]罗涛波.对某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探讨[J].四川建材,2012(01):143-144.

[3]李水生,牛晓霞,姜国栋.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2011(15):200-204.

[4]李健.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4(1):35-36.

论文作者:柴子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柴子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