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芋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秋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遇到严重水、旱灾害时,灾后及时补栽秋山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业抗灾应变措施。栽种秋山芋需掌握以下技术:
抢时间,争早栽。山芋没有严格、明显的成熟期,主要受温度条件的限制,气温降至15℃时就停止生长,即可收获。因此,栽插期愈早,生产期愈长,产量愈高。
选良种,剪游头。目前比较好的良种为“徐芋18号”。单株重可达300克。移栽的山芋苗应剪早茬山芋的游头移栽,这样既能解决芋苗的来源,又可保证有足够的密度,以便壮苗高产。
小高垄,高密度。在栽前起出小高垄,垄底宽75至90厘米,垄高30至50厘米。每亩栽插密度应保证在6000至6500株,行距75至90厘米单行栽,株距13至15厘米。
膨大素蘸秧根。栽插前每亩用11克膨大素兑水10公斤,浸秧苗基部1至2节,6至12小时后取出栽插,可促早生根、快活棵、壮苗早发,一般增产10%以上。如喷雾则在栽后一个月时进行,每亩用11克兑水20公斤喷于叶面。
重基肥,勤追肥。基肥用量为每亩施厩肥1000公斤,饼肥30公斤,翻耕时施入。尿素10公斤、氯化钾7公斤作包心肥施入。栽后20至30天时每亩打洞追施尿素5公斤。另外,生长后期喷施2至3次磷酸二氢钾按上述要点操作亩产可达1200至1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