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中主要有仪器检测、无损伤检测、外部情况检测三种检测方法,但是这三种检测方法在实际检测中相应的检测结果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相应的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着一定的偏差,致使相应的检测过程失去了实际意义。
2 国内常用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2.1 钢筋的检测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mm2~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2.2 水泥、砂石的检测
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砂石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砼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砼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mm~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2.3 砼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应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抗渗试验报告也应随时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检测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0C±10C。
3 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3.1 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温度与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检测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又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进行拉伸试验时在GB/T328.8-2007《沥青类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拉伸性能》要求室温应控制在23℃±2℃。
3.2 检测仪器
在实际建筑材料检测中,有时需要借助一些检测仪器,在使用检测仪器实施检测过程中相应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两种因素。其一是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下建筑材料的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检测结果自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偏差。其二是使用的检测仪器自身精确性不符合相关标准,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会造成检测结果没有实际价值。因此,在实际检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建筑情况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的仪器,在使用的起始阶段先对检测仪器进行准确性测试,在确保检测仪器无误之后再实施建筑材料检测。
3.3 关于误差问题
检测方法应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但因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以及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检测结果产生误差。检测误差有3种,一种误差是将同一个样品分成几个试样,用相同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之间的误差,称为平行检测误差。它主要是考虑材料的匀质性,规程规定该误差的允许值较小。
3.4 检测人员
(1)对检测人员进行专门性的培训和指导,进而使这些建筑检测人员满足实际的客观需求和标准。另外必须按期对建筑材料检测人员进行审查,如果没有达标,必须加强进行培训。
(2)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参与实践、模拟演练、熟悉仪器等,充分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操作技术,避免或降低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误差。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的同时又提高了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4 结束语
在实际建筑中,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对整个建筑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建筑材料所处的检测环境、检测人员能力水平、检测样本选择等因素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依据建筑材料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注重检测细节和流程,分析导致检测结果产生误差的所有因素,全面实施检测方法的优化,促使相应的检测结果具备更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曾萍.对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6).
[2]蒋晖.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四川水泥,2016,32(11):265-265.
论文作者:余兴华1,张霞2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钢筋论文; 水泥论文; 相对湿度论文; 检测仪器论文; 强度论文; 《红地产》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