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论文_刘志青,柯雯昙(通讯作者)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论文_刘志青,柯雯昙(通讯作者)

刘志青 柯雯昙(通讯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越来越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微创小切口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作为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一类特殊形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膝关节退行性变的晚期功能重建。UKA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同时通过保留交叉韧带,不改变关节的稳定性,保留了患者的本体感觉,对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制定执行康复功能锻炼计划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体位; 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使中老年患者退休后更好地回归生活,增强患者对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高标准的手术技术结合精细、科学、有效的体位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术前护理

1.术前评估包括一般状况及膝关节局部情况。全身情况主要包括: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既往病史、合并症的治疗情况;患者精神、智力、心理及经济状况;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评估等。膝关节局部情况:双下肢的肌力、膝关节皮肤情况、膝关节活动度(ROM)、运动评分、膝关节KSS 功能评分等。

2.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和预后的认知程度。通过系统的健康指导、介绍成功案例等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术前功能锻炼:由于患者膝关节长时间活动障碍导致股四头肌、腘绳肌、股内侧肌等不同程度的萎缩,同时为了术后更好的进行功能恢复训练,需从术前开始进行四肢康复训练,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的练习、腘绳肌练习、股四头肌练习等;(3)基础准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及拐杖,对术后进行步态训练做准备。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加强营养补充、严格戒烟戒酒。

术后康复锻炼计划

1.术后当天

1.1患肢观察和护理:(1)为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保持肢体早期伸直位抬高40 ~60,患肢予弹性绷带包扎固定;(2)膝部予持续冰敷,减轻患肢疼痛、肿胀和出血;(3)定时观察患肢的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皮肤温度、疼痛及肿胀情况,预防腓总神经损伤和血运障碍;(4)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有引流管者需夹闭伤口3~4h,减少术后伤口出血量,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做好记录。

1.2 深静脉血栓的防护:(1)术后过伸位抬高患肢,避免腘窝及小腿处受压,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2)严密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双侧周径相差跃1cm 或患肢有腓肠肌深部压痛的情况,应警惕DVT 的发生;(3)功能锻炼: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一般术后麻药药力过后即可进行踝泵运动,即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及抬臀运动,1~2h1次10~15mins/次;(4)气压治疗: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抑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抗凝药物:一般术后12h后根据个体出血情况,选用抗凝药物,需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出血情况,并做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术后1~3d

2.1下肢肌力练习,3 次/d,30min/次:1、踝泵运动:即腓肠肌训练,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位;2、股四头肌训练:大腿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及直腿抬高练习;3、腘绳肌训练:患者下肢呈中立位,膝关节伸直,足后跟往下压。

2.2膝关节屈伸运动:1、术后拔除引流管后,拍片确认置换关节位置后,即可使用CPM进行膝关节被动屈曲练习,2 次/d,初次0°~30°,逐渐增加屈曲角度,活动范围以患者可忍受为准;2、闭链式屈膝运动:足跟不离床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角度;3、主动伸膝训练:把脚放平,足跟垫起,膝部向下用力压。

2.3步态训练:根据术后情况,鼓励早期下活动,术后情况良好的患者,第2d 就可以应用助行器或拐杖进行步态训练。

3.术后4d~2w

此阶段重点是加强膝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练习以及本体感觉的恢复练习。

3.1加强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训练:应用CPM 机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屈曲练习;主动运动:闭链式屈膝、主动伸膝、床边屈膝、俯卧位屈膝练习;静蹲练习:让患者双手扶床或稳固家具进行下蹲练习,逐渐增大屈膝角度。出院前患肢膝关节屈曲度至少达100°,伸直达0°。

3.2下肢肌力练习:加强股四头肌、股内侧肌肌力练习;抗阻伸膝、抗阻俯卧屈膝练习等。

3.3本体感觉及协调性练习:在扶助下单下肢站立训练,双下肢交替进行,随着下肢力量的恢复逐步过渡到无扶助下站立。加强助行器行走及扶拐上下楼梯训练,改善患膝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出院后康复指导

应继续加强下肢肌力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肢体协调性的功能锻炼,注意预防感染、DVT 的发生,防跌倒,以期最大限度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出院后定期随访,一般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后1次/年,不适随诊。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适用于治疗单间室膝关节病变的患者,手术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的关节结构,使关节恢复到病前状态,以期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与全膝关节置换相比,单髁置换术基本上能保持正常的解剖关系,改善生物力学,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因此,康复应尽早介入临床治疗体系之中,在减轻术后肿胀、疼痛和失血量的基础上,强调更快的膝关节功能康复目标。首先,术前向患者介绍UKA 的康复训练计划,并详细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康复练习。术后早期为减少伤口疼痛和伤口渗血,主要进行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肌力练习。随着炎性肿胀的逐渐消退,进一步的加强股四头肌、股内侧肌的肌力练习和膝关节被动屈曲活动,改善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疼痛消退的同时增加了膝关节的活动度。渐进性的抗阻练习和长时间持续关节周围组织拉伸,可防止肌肉挛缩粘连,保持关节的活动度,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制定个体化、全面、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鼓励患者主动完成锻炼内容,将主动锻炼与被动关节活动相结合,促进置换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通过合理有效康复锻炼计划,使患者更快的恢复膝关节的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姚俊旭.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4,20: 122-123.

[2]姜颖.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J]. 北方药学,2014,04:193.

[3]沈陵,罗漫丽.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护理[J]. 中医正骨,2014,04:76-77.

[4]贾梅燕, 杨翠萍, 王静, 王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J]. 宁夏医学杂志,2014,06:570-571.

[5]姜萍, 何晶晶, 黄丽华. 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8:129-131.

论文作者:刘志青,柯雯昙(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论文_刘志青,柯雯昙(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