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春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春

刘春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东泰小学 266100

荷兰教育学家弗莱登洛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现代数学要求我们重新建构教学策略,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等。

当前,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来贯彻现代教育理念,以下将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至今小组合作模式已经深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科学合理地分组是有效展开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的人数要按照教学任务及知识点的难易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学习的难度越大,小组合作人数也就越多,优等生的比例要合理。此外,还要对教学设备如器材和场所等进行考虑。通常合作小组内的学生人数在4~6人。分组的原则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比例要合理。这样分组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长处,实现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充分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明确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是由师生共同实行的有序教学活动,任务明确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因此,合作小组要设计出清晰和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此才可以实现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和帮助,可以说合理正确的任务设计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在设计合作任务前,要先明确以下几点。

1.疑问难点的设置。多数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中的困难时,小组合作探究才会存在意义。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常学生无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此时教师就可以设置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才能求出圆的面积。要求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展开十分激烈的讨论和自主探索后,最终将会得出结论,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汲取和掌握知识。

2.重视思维的发散点。现代教学理论的重点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因而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中可以精选一些具有良好思维发现性的内容,如可以选择一些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题目作为学生的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要保证小组的交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作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教师要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和调整,要巧妙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予以解决。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下册课本中,第三单元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在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内放入一座假山,其玻璃缸中装有18厘米高的水,当假山全部被水浸没以后,水溢出540毫升。问题是:假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在自主完成后有以下方法:

方法1:60×45×(20-18)+540=5940(cm3)=5.94(dm3)。

方法2:60×45×(20-18)=5400(m13)=5.4(dm3)。溢出水的高度:540÷2700=0.2(cm)。上升的水高度:20-18+0.2=2.2(cm)。小假山的体积:2700×2.2=5940(cm3)=5.94(dm3)。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合作过程中小组不清楚任务的时候,要做出简单的说明及指导,在某个小组完成任务中出现了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对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指导,指出到底是计算发生了错误还是解题思路不够正确,教师要引领学生找出正确的解决路径;在小组讨论和教师的教学主题完全背离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制止和指导;在组内成员发生了矛盾进而对小组整体合作产生不良影响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调停。

此外,小组合作探究并不是简单的圆桌会议和茶话会,小组中要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有的对整个小组的活动进行负责,有的要记录整个讨论过程,有的主要负责对本次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发言。尽量保证各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做。另外,小组要定期实行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体验,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确保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四、知识的交流和评价

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影响十分重要,存在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会存在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评价在合作学习内发挥的是指挥棒的作用。评价需要坚持目的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坚持过程教育性、实施可行性、结合自评与他评。制定评价系统要满足小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价方法要综合使用问卷调查和定性与定量法。同时,教师要利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评价主体多样化的方法,在有效的评价交流中,及时得知小组学习的利弊,进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

总之,合作学习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实践该种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刘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