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也得到进一步的迅猛发展。电力网络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电力网络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当前领域的成为电力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运作,提高供电系统的输电能力和其服务质量,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性能进行规范化控制监测。本文针对110kv的输电线路在实际运作中具有的基本特性,对110kv输电线路提出复合绝缘子并联间隙设计方案,同时通过对其进行电气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和试验,检测11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是否能在并联间隙中达到实际运作时的安全标准。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电气性能;试验
引言:在110kv输电线路的运行工作时,雷电因素是引起其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雷电击中或闪络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会引起用电地区的大范围停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对一些极为依赖电力的工厂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绝缘子并联间隙可以有效的对这类雷电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进行避免,可以在雷电击中或闪络时使输电线路跳闸,将雷电带来的能量通过并联间隙装置向外释放,对工频电弧进行人为可控的疏散,同时输电线路自动重新合闸,不会使输电线路产生其他故障。鉴于此,并联间隙输电线路防护装置应当拥有引导雷电放电的同时还需要其能够对工频电弧加以安全合理的移动疏散,并且可以均匀工频电场这三种能力。但是利用绝缘子并联间隙装置对雷击或闪络现象的控制是否能够达到预想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有关的电气性能试验,保证预想方案的可行性。
一、设计试验方案
在对输电线路的实际操作的试验时,需要结合进行试验的地区的环境情况等客观条件,对输电线路进行安装复合绝缘子,其总共有四种并联间隙形式。其中一种为耐张串形式的方案,其余三种均采用直线串形式的方案。对于耐张串形式的方案,是在进行并联间隙中,不需要解开耐张串,直接采用三角连板操作孔,以此能够缩短实际操作试验的工序,提高安装效率。对于直线串形式的方案,其中之一是利用以往的输电线路操作经验直接对角形招弧角进行调整,同时维持原来复合绝缘子均压环的相对稳定。第二种直线串方法是调整均压环,利用环形招弧角代替之前的均压环,此时招弧角能够维持输电线路的均压。第三种直线串方法是利用角形招弧角并对其进行固定位置的安装,通过采用引流线,提高输电线路中电流的流动能力。第一种和第二种直线串方法在实际操作实验中需要调整碗头和球头,使其能够适应于个子的直线串安装,但是第三种直线串方法不需要进行这项工作。
二、对于110KV输电线路并联间隙电气性能试验进行展开试验
1.对于可见电晕与无线电的干扰试验
在实际操作实验中需要对输电线路安装辅助金属材料,因此需要对可见电晕和与无线电的干扰特性进行测验,依据其试验结果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运作的技术标准。在试验中,输电线路的并联间隙装置需要满足可见电晕与无线电干扰的特性。依据直线串的第二种和第三种试验方案,这两种方案都没有采用复合绝缘子均压环,因此本试验需要对电极的均压性进行检验以下为具体实验操作:
在进行可见电晕的试验时,需要利用夜视仪对试验的进程进行观察。为了便于观察,进行试验时需要逐步提高电压,直到试验品出现可见电晕,并且维持此时的电压保持不变,保持五分钟。达到观察的预期效果后,并进行记录数据,然后缓慢的降低试验电压,直到可见电晕消失,此时在保持五分钟,记录可见电晕消失时的试验数据。试验开始与结束时记录的电压分别为“电晕起晕电压”和“电晕熄灭电压”。然后重复五次此项实验操作,结合各次记录的试验数据,取出平均值,记录为本试验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时,操作试验电压使其升高直预期标准值,同时满足输电线路的实际正常运作,再利用无线电干扰仪对试验品产生的1mHZ的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进行测量并记录试验数据。通过采集记录的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经研究分析发现:在实际操作实验时,逐步调节升高电压使其超过预期标准值时,可见电晕没有出现,由此可知,当利用该种并联间隙装置进行输电线路的实际运作时,可见电晕的功能符合实际运作标准。在进行无线电干扰实验操作时,逐步提高电压同时维持其在1mHZ时,翻阅试验数据,表明此时的电压小于标准值,因此利用该种并联间隙装置进行输电线路的实际运作时,无线电抗干扰的功能也符合实际运作标准。
2.对于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及伏秒特性的试验
为了检验并联间隙是否能够对雷电的能量进行安全合理的释放,该试验对雷电冲击百分之五十放电电压和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将并联间隙安装在输电线路上,同时对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进行记录。通过对试验数据及其结果的研究分析发现:复合绝缘子安装并联间隙装置后,雷电冲百分之五十放电电压较之没有安装并联间隙装置时,数值较低。同时安装并联间隙装置的雷电冲击伏秒特性也低于没有安装并联间隙时的数值。由此试验表明,在实际运作中,并联间隙装置能够对雷电的能量进行安全合理的释放。
3.对于工频电弧燃弧特性的试验
为了检验输电线路绝缘子雷击闪络时,工频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能否被引于并联间隙装置,同时其能否在并联装置端部进行固定燃烧,保护绝缘子。我们选择直线串第二三种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条件按照此刻四通短路电流水平和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同时留有一定裕度确定为20kA、0.12秒。通过高速摄像机观察试验并记录结果,对电弧试验后的痕迹进行剖析,发现其能够像电源外侧进行移动。由此,采用的并联间隙装置符合实际运作的标准。
4.对于工频大电流通流能力的试验
设定试验电流为40kA,持续0.2S。词用直线串第三种方法进行试验。电极与芯棒连接处出现熔焊,引流线导线夹不熔焊。而在选定方法中,其工频电流低于40kA,为了保证复合绝缘子的正常运作,此方法需应用于短路电流小于20kA的110kA输电线路上。对耐张串方法进行试验时,耐张串用招弧角与三角连板连接处有些许熔焊,招弧角电极焊接处无异样。由此,耐张串采用复合绝缘子并联间隙装置能够承受40kA,持续时间0.2S的工频续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对11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并联间隙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电气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和试验,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直线串方法中的第二三种方法中,没有使用均压环,但是通过可见电晕与无线电干扰试验的试验数据及其结果,可以表明其符合110kA输电线路的实际运作标准。(2)利用并联间隙装置在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及伏秒特性的试验中的试验数据及结果,可以表明其能够对雷电的能量进行安全合理的释放,保护复合绝缘子输电线路。(3)通过对工频电弧燃弧特性的试验,可以验证其能够将电弧引导于并联装置端部进行固定燃烧。(4)另外经过对工频大电流通流能力的试验,能够验证采用耐张串的复合绝缘子并联间隙装置符合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操作中的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关世照.110kV输电线路并联间隙的电气性能试验研究[J].科技展望,2016,25(12).
[2]葛栋,沈海滨,贺子鸣,等.110kV输电线路并联间隙的电气性能试验[J].中国电力,2011,44(6):7-10.
[3]聂振超.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电气性能试验[J].江西建材,2012(2):82-83.
[4]许文龙.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电气以及实验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8).
论文作者:陈广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间隙论文; 线路论文; 绝缘子论文; 电晕论文; 雷电论文; 电压论文; 装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