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发现型教法 培养学生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房倩[2](2021)在《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武当山建筑造型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最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中小学要结合地方优势,广泛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建筑艺术是特色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亦是先代匠人们精妙技艺和人文精神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正契合了美术课程标准对拓展课程资源的新要求。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世界着名物质文化遗产,其建筑造型代表了我国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无疑是秦巴山区传统艺术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将武当山建筑造型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丰厚文化底蕴应用到初中美术课程中,将会对初中学生美术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和地区艺术文化的广泛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构建地方特色美术课程体系,培养具有民族民间情感的创新型人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其次,笔者查阅与整理了包含“地方建筑”、“课程资源”及“初中美术”等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地方建筑艺术与武当山建筑造型的概述。首先对地方建筑艺术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在对武当山建筑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其独有的造型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本论文的具体研究范围;最后对武当山建筑造型的价值进行了深刻剖析。第三部分,是对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主要涉及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方面的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方面的研究。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十堰市不同类型的几所初级中学的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后通过总结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武当山建筑造型资源没有被完全开发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但是当地师生都表示对武当山建筑造型很感兴趣,并希望武当山建筑造型资源能够被引入本地初中美术课堂进行教学,且对学习武当山建筑造型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为教学案例的设计提供了帮助。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武当山建筑造型应用于初中美术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策略。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发现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内部动机;2.直觉感悟发现造型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合作探究发现新颖创意,提升学生创新水平;4.多元评价发现独特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六部分,详述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包括“欣赏·评述”教学领域中《探秘武当建筑独特造型》的课例实践,“造型·表现”教学领域中《我眼中的武当古建筑》课例实践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匠心独运的武当建筑纹样》课例实践。三个教学案例中均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成果展示及反思等方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生深入了解并逐渐加深了对武当山建筑造型的热爱,提高了保护并传承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第七部分,总结、展望及一般方法的提出。对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一些启示和展望,并最终提出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蔡其全[3](2021)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中的经典性、基础性、永恒性的问题,是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到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都展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发展功能的关切。在国内,主流的教学本质观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中心”和“起点”。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文献来看,人们总是从知识学习出发,或者仅仅在知识学习的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的发展问题。当然,仅仅将知识学习作为学生发展的起点、基础,或者主要途径,从逻辑上讲也是合理的。但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育人事业,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人们极易将主要的事情当作首要的事情,把首要的事情当作唯一的事情。很多人就将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起点”,当做是学生发展中“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所谓知识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的认识成果,也就是书本知识。现行学校教育当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这种知识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能,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局限。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生发展是知识学习的可能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在新时代,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授受的“大框架”,重新审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本研究综合运用思辨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澄清了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揭示和确认了知识学习存在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最终,基于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思路。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分六部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该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首先,从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学生素养的培育,人何以发展四个方面概括了本研究的缘起。然后,通过梳理与评析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了推进本研究的可能方向,也明晰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厘清了本研究中的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关于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的理解不一,是造成人们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产生误解的根源之一。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科立场与知识类型的角度界说了本研究中的知识涵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总结出当前关于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然后基于对这两种理解的综述,确立了本研究中知识学习的概念范畴。本文中知识学习指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或手段的学习活动。第三部分(第二章)考察了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主要认识和观点。在西方,古代教育的认识当中暗含着“知识等于发展”的信念;近代教育阶段,出现了儿童中心与知识中心的“博弈”;现代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得到无比重视,但在实践中知识却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国内,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学界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与西方类似。从国内外的认识来看,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主要存在三种误解: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第四部分(第三章)探讨了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学生“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什么”与“如何学”等问题的回答。因此,我们首先澄清了学生发展概念的实质,将发展概念与人的素质结构关联起来。其次,梳理了我国教育在学生发展取向上的几种类型,并指出当前教育价值取向归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事实。最后,探讨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本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取向与素质发展机制的探讨,为后文分析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提供了的理论基础。第五部分(第四、五章)分析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发展局限,该部分是全文核心部分。第四章基于对“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的思想前提的考察,重新确立了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一是不同的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具有不同的发展功能,二是知识学习对不同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归纳出知识学习对于全面发展的功能:知识学习奠定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知识学习为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最后,通过对优秀学生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确认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第五章首先从知识学习对全面发展取向的悖离,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以及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四个方面,论证了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然后,揭示了知识学习对于学习本义的违背、对于学习对象的窄化、对于学习过程的简化,以及知识学习可能存在的其他“教育风险”。最后,通过对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分析、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差异比较、典型“发展”案例的剖析等实证方法,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进行了确认。第六部分(第六章)澄明了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问题。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由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决定的。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基于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的认识,学校教育改革需要在观念层面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在实践层面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王思源[4](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丁继昭[5](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杨蕴希[6](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龙玉冰[7](2020)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形体训练》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选择适宜的形体训练课程是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旅游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障。形体训练课程日益突出的重要地位不仅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推动了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的研究发展。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通过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形体训练课程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我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我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形体训练课程的目标重新审视与定位,明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目标,从“五育”的角度论述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内容、方法与评价进行了重新构建,构建出了一套以形体为主线,与舞蹈、礼仪、职业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建构主义基本理念下重新构建出来的形体训练课程体系框架明晰、整体协调,包含了系统、完整的课程内容,创新、独特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之成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重要途经,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形体训练教学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叶雨涵[8](2020)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文中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很大程度地丰富以往国家“主导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其在适应学生和社会需要上的效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素质教育、满足学生需求、促进教师发展、凸显学校特色、培养多样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逐步加深,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关注度随之提升,但目前已经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学校较少,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东部省市,西部地区对校本课程相关问题关注度不高,缺乏实践,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推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法在综述了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案例分析法为主,对X市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及探析,并对其中三个成型校本课程案例进行课堂实录,在该过程中辅之对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以期更全面的了解该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发现Q小学虽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师生双向互动、有意形成各方参与的教育共同体;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主要呈现出的问题有教师课程开发主观性不足、开发过程盲目、实施效果不佳、评价方式单一、课程管理混乱等,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教师相关理论知识不足、认同感低、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者、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完善、缺乏社会民主参与决策、缺乏相应的资源设施、缺乏有效的评价及反馈体系、缺乏社会各方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针对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遇见的困境,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培训,积极促进教师转变课程观念,关注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保证课程开发有序开展;加强校方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与评价机制;营造多元的课程环境,加大学校与社会各方的联系;增进交流与合作,推广校本课程开发成果与经验。
吴婷[9](2020)在《中学历史人物教学问题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历史人物因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人物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为研究的主要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高中历史人物教学存在的弊端,探究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历史人物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人物教学相关的概念界定,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历史人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即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历史人物教学的德育功能、以及吻合高考命题改革的实际。第三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高中历史人物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学生对当前历史人物教学的认知情况,同时认识到教科书编写以及教师教学方式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探究高中历史人物教学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当前高中历史人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从教师、学生以及教科书编写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以期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开展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第五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了开展历史人物教学需要遵循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生动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全面性原则四大基本原则;其次,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案例,从五大方面系统地论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人物教学的有效策略;最后提出了影视资源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史料分析法和课堂讨论法五大教学方法,以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以高效地开展历史人物教学。第六部分是反思与展望。对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前景进行展望。
尹琪[10](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实施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新时代,迈进了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因其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性思维,成为综合型人才,主要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为研究内容,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借鉴相关的理论,主要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综合性教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和维度。首先,对综合性教学的提出背景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德育课程发展趋势、学科课程发展趋势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等方面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综合性教学是根据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等内容提出的。其次,对综合性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分别对综合课程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进行了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实施综合性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再次,对综合性教学的维度进行阐述,综合性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学生素质、实践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各个内容均具有综合性,有助于理解综合性教学含义。最后,根据学者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研究,对综合性教学进行了明确定义。第二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必要性上,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有利于贯彻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更好更快发展;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可行性上,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是时代发展要求,学科知识综合化为综合性教学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人才培养全面化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提供育人方向,教学资源多样化为实施综合性教学提供案例选择,分别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明确分析。第三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的策略。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设置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综合性教学目标要实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整合,体现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活动渠道。活动主题的选取,活动形式的确立,活动结果的多样化都是综合性教学的表现。教师要学会区分议题的复杂程度,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构建典型的情境活动,将案例进行优化,使优化后的案例能够充当教学内容,具有可拓展的空间,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作为逻辑线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最后,实施综合性教学需要采取综合性教学评价。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新评价试题形式,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人才。总之,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的实施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注重发现型教法 培养学生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重发现型教法 培养学生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2)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武当山建筑造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地方建筑艺术与武当山建筑造型概述 |
(一)地方建筑艺术的界定 |
(二)武当山建筑造型的特征 |
1.对称均衡的木架结构 |
2.技艺兼具的建筑外形 |
3.五行理念的装饰色彩 |
4.意以载道的藻饰纹样 |
(三)武当山建筑造型的价值 |
1.武当山建筑造型的艺术审美价值 |
2.武当山建筑造型的社会教育价值 |
3.武当山建筑造型的文化认知价值 |
二、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一)体现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
(二)顺应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三)遵从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
三、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调查问卷的实施 |
(二)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三)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四)调查结果总结 |
四、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策略 |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概述 |
1.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 |
2.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 |
3.发现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原则 |
(二)具体的方法策略 |
1.创设情境发现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
2.直觉感悟发现造型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3.合作探究发现新颖创意,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
4.多元评价发现独特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五、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实施案例 |
(一)“欣赏·评述”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
(二)“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
(三)“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
(四)课堂教学综合反思 |
六.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思考 |
(一)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反思 |
(二)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当地初中生对武当山建筑造型认知程度的调查 |
附录二: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当地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访谈 |
附录三:《探秘武当建筑独特造型》教学课件 |
附录四:《匠心独运的武当建筑纹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单 |
附录五:武当建筑纹样设计课程评价表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现实回应: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 |
(二) 理论省察: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 |
(三) 时代诉求:学生素养的培育 |
(四) 个人旨趣:人何以发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 |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 |
(三) 关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学习 |
一、知识界说 |
(一) 知识的立场与类型 |
(二) 知识的相关概念 |
(三) 本文中的知识 |
二、知识学习的涵义 |
(一) 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 |
(二) 知识学习的涵义界定 |
(三) 知识学习的概念辨析 |
第二章 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 |
一、西方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 |
(一) 古代教育中的认识 |
(二) 近代教育中的认识 |
(三) 现代教育中的认识 |
二、国内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理解 |
(一) 民国初期:“死读书”与“学做合一 |
(二) 建国之后:“知识至上”与“开门办学”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学习的超越 |
三、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 |
(一) 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 |
(二) 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 |
(三) 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 |
第三章 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 |
一、学生发展的实质 |
(一) 发展概念述评 |
(二) 学生发展的实质 |
二、学生发展的取向 |
(一) 知识取向与发展取向 |
(二) 学生发展的取向类型 |
(三) 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向 |
三、学生发展的机制 |
(一) 发展的本能与可能 |
(二) 学生发展的机制 |
第四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 |
一、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立论基础 |
(一)知识学习的双重功能 |
(二) 为什么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 |
二、知识学习与素质发展的结构剖析 |
(一) 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 |
(二) 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发展功能 |
(三) 知识学习对不同素质的发展功能 |
三、知识学习在全面发展中的功能表现 |
(一) 知识学习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 |
(二) 知识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 |
(三) 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 |
(四) “优秀学生”的成长透视:知识学习全面发展功能的案例剖析 |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 |
一、理论分析: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 |
(一) 全面发展取向的背离 |
(二) 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 |
(三) 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 |
(四) 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 |
二、现实表征:知识学习具有哪些发展局限 |
(一) 坍缩学习的本义 |
(二) 窄化学习的对象 |
(三) 简化学习的过程 |
(四) 知识学习的可能风险 |
三、实证分析:知识学习发展局限的确认 |
(一) 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 |
(二) 中西方学生发展状况与课堂教学的比较 |
(三) 典型的“发展”案例 |
第六章 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 |
一、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 |
(一) 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
(二) 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 |
(三) 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
二、如何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一) 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 |
(二) 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 |
(三) 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 |
三、基于知识学习发展功能与局限的教改启示 |
(一) 观念转变:更新知识观与学习观 |
(二) 实践变革: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改进 |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1.1.2 日渐凸显的问题 |
1.1.3 个人的教学思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动态及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2 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
2.1.1 我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1.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2.2 形体训练课程的目标 |
2.2.1 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
2.2.2 从“五育”的角度论述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
2.3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
2.3.1 建构主义的概述 |
2.3.2 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
2.3.3 建构主义理论对构建形体训练课程的启示 |
3 课程内容的构建 |
3.1 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内容选择和构建的基本思路 |
3.1.1 内容构建的基本理念 |
3.1.2 内容的整合 |
3.2 课程内容的构架 |
3.2.1 内容的选择 |
3.2.2 内容的构建 |
3.3 课程内容构建前后对比 |
4 方法与评价的构建 |
4.1 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结合运用 |
4.1.1 常用的教法 |
4.1.2 以建构主义教学方式为主体结合常用教法 |
4.1.3 学生的学法 |
4.1.4 教师教学法与学生学习法的有机结合 |
4.2 形体训练课程的评价 |
4.2.1 评价的内容 |
4.2.2 评价的方法 |
4.2.3 评价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形体训练课程授课计划 |
致谢 |
(8)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关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关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课题的研究趋势 |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校本课程 |
(三)校本课程开发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目标模式” |
(二)施瓦布的“课程实践模式” |
(三)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
三、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
(一)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学生、学校和社区的差异 |
(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 |
(三)校本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
四、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环节 |
(一)确定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三)课程方案的形成和组织 |
(四)实施与评价课程 |
第二章 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
一、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情况 |
(一)Q小学总体校况 |
(二)Q小学学生学情和需求 |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
(四)校本课程开发步骤 |
(五)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
(六)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
(七)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
二、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实录 |
(一)“垃圾分类”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概述及分析 |
(二)“大雁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概述及分析 |
(三)“餐桌礼仪”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概述及分析 |
第三章 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与问题 |
一、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 |
(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
(三)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
(四)各方人员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 |
二、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
(一)部分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不足 |
(二)缺乏素质完备的校本课程开发主导者 |
(三)缺乏完备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及反馈体系不完整 |
(五)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民主参与 |
(六)资源设施匹配不足 |
第四章 促进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
一、转变教师课程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促使课程开发有序开展 |
(一)以学校为主体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工作 |
(二)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工作 |
(三)全体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工作 |
三、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
四、建立分工明确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五、营造多元的课程环境,加大学校与社会各方的联系 |
六、增进沟通与合作,推广校本课程开发成果与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学历史人物教学问题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2.历史人物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发展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
3.当前中学历史人物教学尚存在诸多问题 |
4.新课程改革育人目标的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概念的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二、历史人物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1.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
2.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
3.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
4.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
5.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
1.培养学生历史辨别能力 |
2.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
(三)历史人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
1.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2.培育与健全学生人格 |
3.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 |
(四)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课堂 |
(五)吻合高考命题改革的实际 |
三、当前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关于学生对历史人物了解情况的调查 |
2.关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人物设计编排内容的调查 |
3.关于教师实际开展历史人物教学的情况调查 |
4.学生对中学历史课堂历史人物教学的意见 |
四、高中历史人物教学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教师方面 |
1.教学观念问题 |
2.专业素养问题 |
3.历史教学方法问题 |
(二)学生方面 |
1.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较为片面 |
2.学生易受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影响 |
3.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 |
(三)教科书编写方面 |
1.教科书模块式编写的问题 |
2.教科书历史人物的呈现问题 |
3.教科书历史人物史料的问题 |
五、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实施的原则与策略 |
(一)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原则 |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
2.生动性原则 |
3.启发性原则 |
4.全面性原则 |
(二)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策略 |
1.历史人物史料的精选,丰富教学内容 |
2.以史事的发展为线索,渗透历史人物生平的教学 |
3.以历史人物为主题,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 |
4.揭示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5.互动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
(三)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方法 |
1.影视资源教学法 |
2.比较教学法 |
3.角色扮演法 |
4.史料分析法 |
5.课堂讨论法 |
六、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 |
1.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进行教学 |
2.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性格特征的分析 |
3.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人物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与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综合性教学概念的界定、理论依据及维度 |
(一)综合性教学的概念界定 |
1.综合性教学的提出背景 |
2.综合性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
1.综合课程理论 |
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的维度 |
1.教学目标的综合 |
2.课程内容的综合 |
3.学生素质的综合 |
4.实践活动的综合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的必要性 |
1.有利于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 |
2.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 |
3.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
4.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综合性教学的可行性 |
1.学科知识综合化为综合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
2.人才培养全面化为综合性教学提供育人方向 |
3.教学资源多样化为综合性教学提供案例选择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做出综合性的教学设计 |
1.设计具有综合性的教学目标 |
2.设计具有综合性的教学问题 |
3.设置复杂的教学议题与情境 |
(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渠道 |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
3.注重探究途径多样性 |
(三)强化课程资源的整体化结构 |
1.注重学科间的结构化 |
2.融合相关学科核心素养 |
3.拓展教学资源与教育空间 |
(四)实施综合性的教学评价 |
1.创新评价试题形式 |
2.综合利用评价方式 |
3.彰显评价的育人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注重发现型教法 培养学生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武当山建筑造型为例[D]. 房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D]. 蔡其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构建研究[D]. 龙玉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Q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D]. 叶雨涵. 江苏大学, 2020(05)
- [9]中学历史人物教学问题的探索研究[D]. 吴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教学实施研究[D]. 尹琪.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