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英 广安市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45-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者,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据课程标准,让学生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马克思指出随着社会化大工业的迅猛发展,想把生产劳动水平提高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要求的水平的唯一途径是进行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些都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当然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具有重大意义。加之,通过劳动教育,可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于是,我们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体脑结合提高学习效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将劳动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我们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引导孩子从生活劳动做起,从体力活动开始,结合日常的家庭情境,在家长们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中,以及常态化的社会活动中发展儿童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力。可以进行每周一调研,每月一总结。深入家长委员会,了解学生从事日常家务劳动方面的情况,提取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在组内、校内上好关于小学生日常劳动的公开课,并广泛听取意见,写好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根据实践结果不断调整引导和教育方法,形成规律,运用于生活。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又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磨练其坚强的意志,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并有利于矫正学生潜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劳与获”的关系,为他们认清自己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明晰自己的社会定位,为今后更好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奠定基础。那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把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相融合
(1)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从体力劳动中检验知识的正确性,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同时结合学校的品格教育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增强孩子们在劳动中的审美体验,引导孩子们在劳动中享受劳动成果和劳动乐趣,并适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
(3)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使他们善于吃苦,敢于吃苦。
2.把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把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就必须提到STEM教育。培养具有 STEM素养的人才,将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是关于这四个领域的综合性教育。STEM的教学主要步骤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设计、科学求证或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反思分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发现问题:STEM学习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必须从问题开始。STEM的问题是基于生活情景的真实问题,既需要开放和创造,也需要一定的限定。我们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STEM的开端。
(2)提出假设和设计:科学假设是科学理论的一种可能表达。科学研究之所以不是盲目的尝试,就在于它是有根据的,是一个提出假设、求证假设的过程。科学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观察到的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一种可能性的解答。提出假设的过程也是制定方案的过程。
(3)科学求证或实施方案:假设是否是真理,需要科学验证。求证过程中,需要对证据进行验证,显示其科学性。要把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从而验证方案。如果无法验证或者验证不成功,就需要返回到步骤二,重新提出假设。因此,STEM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学习。
(4)得出结论:科学假设通过科学求证和数据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是否需要修正等等,都需要通过科学验证后得出定论。对于STEM的学习而言,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就是要根据方案的实施情况对方案进行评估,验证其效果,进而进行修正和完善。
(5)反思分享:作为一个教学策略,STEM还应该有一个反思分享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学习者对自己发现问题、验证问题和得出结论中的经验和错误做出分析,提炼成功经验,促进解决方法的可迁移性,提升学习迁移能力。同时,与学习者共同的分享交流有助于产生新的观点,发现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也有部分学校实施 STEM课程,推进创新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发现STEM教育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之间完全能够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力争让学生在家务方面体验STEM教育。 (把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目的是:①结合日常家庭环境,在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中,以及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力。②让孩子真实的接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让他们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可见,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又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磨练其坚强的意志,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并有利于矫正学生潜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劳与获”的关系,为他们认清自己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明晰自己的社会定位,为今后更好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奠定基础。
3.把劳动教育与各科教学相融合
教育部已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课程设置,并对本课程的设置作出了具体说明。小学1-2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每周虽然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但是可以与《地方和学校课程》融合;3-6年级每周2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得到锻炼,迅速成长。
(1)根据各科教学内容提前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为各科学习做准备。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劳动中相互帮助、积累经验,并将此分享与他人分享,同时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日常劳动的能力,最终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
(2)根据各科课堂教学效果,安排学生实践活动作业,查漏补缺,巩固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例如:我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适当的活动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快乐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收获更多的劳动经验和技能。我们采取以下方法:①思想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以劳动实践为主,并尽可能与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③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④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勤工俭学,同时结合一些公益劳动。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并有乐于积累经验,分享给他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日常劳动的能力。
我们劳动教育最后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并主动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为学生长大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劳动中能够设计并改装劳动用品,为社会服务;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李科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劳动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论文; 日常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