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前期加拿大华人文学活动的多重意义: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粤剧论文,书报论文,加拿大论文,白话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1)6-0052-09
引言
十九世纪中叶,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侨乡(特别是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一带的华人,随着淘金热到达加拿大。从1880年到1885年,成千上万的华人从侨乡经香港被招揽到加拿大参与建筑太平洋铁路,对加拿大全国整体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是,1885年铁路建成之后他们旋即被解雇。横加在华人身上的人头税,从1885年的50元激增到1904年的500元,从1923年到1947年还实施全面禁止华人入境,造成华人第一次的隔离。战后,华人因参战而使得加拿大政府解除入境禁令,以为日子将会好转,岂料1949年到1971年之间,侨乡家人来不了,有家归不得,甚至因错误的华侨政策,家破人亡,备受歧视,① 这是华人承受的第二次隔离。但是,长期的隔离与屈辱没有挫败他们,凭着顽强的求生本能和适应能力,他们在逆境中依然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在主流文化覆盖之下,在华人社区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文化场域。
去年,笔者曾在《试论岭南人对加拿大华文文学的起源及形成的贡献》② 中谈到华人文学在加拿大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由淘金年代的1850年代到1967年,因为移民来源多为广东人,岭南文化成为主导。之后,计分移民法纳入大量来自香港和其他地方的华人,唐人街的文化景观开始改变,土生一代亦渐露苗头,是为后期。笔者又提到岭南来的移民在华人文学上奠基性的贡献往往被原籍国和移居国双重边缘化、他者化,并指出他们都是目不识丁的劳工这个偏见的谬误。其实,在历史悠久的权威报纸《大汉公报》(1909~1992)所提供的文学表达空间,岭南人已经发表了可观的粤剧班本、粤讴、古体诗等雅俗共存的创作。在新发掘的资料基础上,本文将梳理19世纪中叶到1967年之间,加拿大离散华人最为突出的群体性文学活动——阅书报社、征诗、征联、书店、国学讲座、粤剧和白话剧等,并探讨其扮演的多重角色与意义。
前期华人的文学活动之所以活跃,跟他们在侨乡的教育背景、特定历史时期的浓烈民族主义、与主流社会的语言隔阂、系统性被歧视、被隔离、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等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从淘金年代到20世纪初,华人在侨乡与“金山”之间的来往已经两三代了,用侨汇建成的新式中学(比如1909年建成的台山中学,即后来的台山一中)在侨乡陆续出现,华侨子弟到其他著名大学求学的甚多,他们不少是后来唐人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从晚清到抗战,中国形势内忧外患,在爱国主义影响下,海外侨民一般倾向于坚守祖国文化传统。至于与主流社会在语言之间的隔阂,到如今仍然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加拿大歧视性的移民政策,限制中国妇女入境,以防止华人人口增长。根据资料,1887年的男女比例是70∶1,1921年是25∶1,1941年是10∶1,虽然陆续改善,仍然严重失衡,③ 加上在规定高昂的人头税和全面禁止华人入境后,妻儿不能来加拿大团聚,华人社区遂成为名副其实的“单身男子社区”(bachelor community)。这些单身华人男子除了工作,精神出路何去何从?从哪儿获得感情的发泄呢?赌博、嫖妓、吸鸦片等陋习,无奈在华人社区中蔓延。打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汉公报》,经常看到梅毒医疗信息,图文并茂,令人不忍。在唐人街,除了以姓氏、宗族、籍贯等组成的众多侨社之外,为了文化表达,为了调剂身心,为了凝聚力量,有时更为了借助群体力量完成某个义举,各种文化活动和组织应运而生。
华人早期的文学活动,可以归纳为个人的与群体的两大类,本文侧重后者。我尝试把前期华人的群体性的文学活动,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教育传播形式;二是唱和形式;三是表演形式。现表述如下:
一、教育传播形式:阅书报社、国学讲座、书店
(一)阅书报社
对于大多不谙英语的华人来说,华文报纸对他们的生活特别重要。亦因为如此,华文报纸对他们的影响立竿见影。具有前瞻视野的梁启超(1873~1929)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来温哥华视察和演讲,停留两个月,创立了《日新报》,是华人在加拿大创办的第一份华文报纸。民国成立前,洪门把教会创办的《华英日报》接过来,创立《大汉日报》,1914年改名为《大汉公报》。在此时期,加拿大有多份华文报纸先后成立:维多利亚的《新民国报》、多伦多的《醒华报》和《洪钟报》、温尼辟的《三民日报》,以及温哥华的《加拿大晨报》、《侨声日报》、《中兴日报》等。到了60年代,华文报纸前后共创立了十一家之多。④ 从提供生活资讯需要到政治宣传需要,华文报纸间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同时,担当了中加之间的信息和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些报纸,均不乏文艺栏目。根据研究,在革命热情高涨的北伐和抗战期间,每一家报纸日销量达数千份。⑤ 1941年,全加华人只有34,627人,⑥ 每份报纸销量数千份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这个数字无疑颠覆了前期华人目不识丁的偏见。即使有部分报纸寄到外地,亦足见当时华人的阅报率之高,以及他们对于时事的高度关切。
阅读书报是20世纪上半叶华人社区以文会友的一种聚会方式。根据《大汉公报》1914年8月9日报导,“温哥华向有阅书报社设立。各教会团体订立章程者,自李陇西堂始。”可见李氏乃是加拿大首创阅书报社的同姓团体,而且,温哥华在1914年之前,已经有阅书报社。阅书报社并非短期现象,从1910年代到1951年间,《大汉公报》上出现的阅书报社,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有李陇西堂阅书报社、培英阅书报社、洪门致公堂阅书报社、爱群社、育英书社,方言阅报社、五常阅报社、歧光阅报社、民星阅报社、冈州阅书报社等。种种迹象显示,不少社团都设有阅书报社。这些阅书报社使工余者不失宝贵光阴,又可以减少聚赌风气。它们除了提供谈文说艺的场所外,还经常举办演讲会,提高人文素质。例如育英书社举办的中英夜义学和洪门致公堂阅书报社举办的演讲会等,都吸引了不少人参加。⑦
报纸对于加拿大华人文学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汉公报》1910年代的文学版面“大汉杂录”以及1920年代改版的“汉声”,几十年间,就经常登载坊间小说、散文、历史典故,以及古诗、粤讴、南音等作品。没有报纸,发表园地归于虚无,精神寄托和艺术追求,便无法体现。
(二)国学讲座
来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侨乡的华人,很多是在乡间师塾接受教育,有一定的国学底子。他们到金山后,无奈从事与教育不相称的工作。工作之余,仍然不放弃中华古典文化的学习。《大汉公报》1936年6月23日的招生广告透露,温哥华有国学函授书院。该院由诗人徐子乐担任教授,课目有尺牍、诗、词、对联、论述经史。每月上课三次,每星期发广义一次,质疑问题,随时答复。每月学费二元五角。徐子乐生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市(生年不详),年六岁随父回中国,受华文教育。考入水陆师学堂,亲历战役,后回加拿大。1951年,出任三藩市《世界日报》编辑,并主持“文艺集谭”。不久,回温哥华任《大汉公报》编辑。他善于诗词,尤其擅长七言对联。除了创办国学讲座课程,还经常主持征诗和对联比赛,并任评判。从连接中华文化渊源的角度来看,国学知识的讲授,是加拿大华人企图保留其文化传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表征。
(三)书店
唐人街的书店,对于离散华人来说,是精神食粮的提供站,是保持、承传中华文化的代理。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的《大汉公报》广告栏目中,在温哥华先后出现的书店有华英书报公司、白羊楼书庄、华新书局、人民书店、群青书局和群益书店等。此外,有些经营杂货的商店也销售书籍和杂志。
从书店广告列出的书目种类来看,可知当时华人社区的需要和阅读趣味,除了英语入门和医疗常识性书籍外,文学方面有坊间小说、武侠小说、古典小说、诗词选集、历史演义、言情小说等。从书目反映,这个时段内,加拿大的华人读者与中国大城市读者的文学阅读几乎同步,而且种类繁多。例如:《大汉公报》1941年2月1日这一天的广告,列有林语堂的《瞬息京华》、张恨水的《秦淮世家》、《欢喜冤家》和《美人恩》等书目;翻译读物方面,包括林琴南的《茶花女》和《福尔摩斯探案》等;来自香港的都市言情小说《风流妈姐》和《省港澳老千揭秘史》之类的流行读物,也相当普遍。至于杂志方面,有《良友画报》、《中华画报》、《东方画刊》、《今日中国》、《天下画报》和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二次世界大战画辑》。在同一天的广告页内,还有蒋介石著的《蒋介石全集》,售价是3元4角。此外,书店的唱片种类繁多,几乎都以广东人喜爱的粤曲为主。华人书店到如今依然扮演了同样的角色。
二、唱和形式:征诗、征联、诗社
从20世纪上半叶的《大汉公报》中,我们发现华人社区经常举办征诗、征联比赛。这些活动有时是全国性的,有时甚至是国际性的。可见,古典诗的写作,通过《大汉公报》的平台,把各地的海外游子紧紧地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全国以至跨国文化网。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征诗活动与原籍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1915年6月16日这一天,《大汉公报》登载征求好诗,标明的目的是:
“欲与诸侨胞究研国事起见,使天下英才同具忧国心者,假吟诗而作不平也。每期评定后,编印诗集,仿李太白诗集样本,俾后世学者传诵,便知中国今日之国势与人心,有诗才诸君,喜嗜吟留名者,当速整笔枪墨炮,以救中国而兴共和。”
又说首期的题目是“中国现象”,第二期的题目是“华侨苦况”,由《大汉公报》前编辑冯自由(1882~1958)评阅。这两个题目,无疑是对华人的关怀和境况的隐喻。这次征诗的冠军奖金是十五元,获奖者高达一百名。奖金如此优厚(当时许多工作的月薪是30元),预期参加者如此之踊跃,可见写古典诗是华人社区的一项重要活动。战后,征诗的兴趣依然浓厚。《大汉公报》1951年7月26日曾刊登回应征诗八首,投稿作者有来自爱德蒙顿、温尼辟,更有南美洲秘鲁。他们利用“叠前韵”的方式,跨地域唱和。可见征诗活动,几十年间,形成加拿大全国甚至跨国文学交流的平台。
对联写得好,是古典诗写得好的一个前提。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人喜爱的活动。唐人街的酒楼也参与并资助这类活动,可见华人兴致之高,也间接反映了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借诗句以遣寂寥。《大汉公报》1921年5月21日报道,温哥华唐人街的西湖酒楼举办征联活动,担任评委的是宁阳(台山旧名)会馆主席黄怀新,告示说全榜有百名,登报十名,十名之内有赏,十名之外,加赏茶票。也有以个人公司的名义征联的,例如《大汉公报》1930年4月2日报道说,温哥华巩贞信总报局第五期征联活动。巩贞信是个活跃人物,也是个诗人,这次征联,评审者有经常在《大汉公报》发表作品的诗人陈心存(来自蒙特利尔)和许鲁门(来自温哥华)。巩贞信总报局在1931年7月29日,又举办第六期征联,评审是在三藩市任于《中西日报》的名报人崔通约(1864~1937),可见征联是跨国性的活动。崔通约本是温哥华《华英日报》首任编辑,因为登载捉拿保皇党消息,与《日新报》论战打官司一年多,以致财政短缺,转赴三藩市。
诗社是骚人墨客的团体。民国初年,维多利亚的文学爱好者,曾经成立黄梅诗社,这可能是加拿大华人最早的诗社。⑧ 这个诗社的资料尚待发掘。规模最大的诗社无疑是大汉诗社。1951年,《大汉公报》在9月16日、9月27日、10月16日分别在“诗界”栏目发表的七言律诗,标题都提到大汉诗社。种种迹象显示,这个诗社囊括了大量经常投稿古典诗到该报的各方人士。1957年《大汉公报》社编辑的《大汉公报诗词彙编》,收集了数千首古典诗词,除了加拿大作者外,也有来自南美、太平洋岛屿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等地,这无疑是跨国文学活动的铁证。
五四新文学运动席卷中华大地,但是,生活在海外的离散华人似乎不为所动,继续沿用古典诗的文学形式,这个现象如果要解释的话,可以说他们习惯之前带来的文学形式,也可以说是他们通过之前带来的文学形式表达一种文化依恋和认同。古典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新文学的革新者们以打倒之姿态和声势迅速地把这个瑰宝匆匆否定,匆匆替换,现在,回头重新审视这一段急剧的历史时,我们是否可以诘问:古典诗是否因激进的政治形势而过早地牺牲,以致得不偿失呢?这些海外离散华人是否正因为没有直接参与其中,而更能够比较自然地延续古典诗的寿命呢?
三、表演形式:粤剧、白话剧
(一)粤剧
粤剧是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身的综合体,是来自广东和香港的华人最为喜爱的娱乐方式,历久不衰。粤剧除了寓中华传统文化、文学、价值观于娱乐外,还在革命、抗战、赈灾、建校等事业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加拿大,粤剧的演出有两种运作方式,一种是从广东、香港或澳门请来粤剧戏班演出,另一种是华人自组音乐社演出。前者是一种商业行为,通过公司的运作,请来戏班,演员要通过担保,遵守所订的条款,交付非劳工费用才能够入境,在排华时期尤其严格。戏班允许停留数个月不等。
华人音乐社自组戏班演出的方式比较自由而不受限制。工作之余,为了驱除寂寞,交友兼自娱,对没有家庭的华人男子来说,音乐社是工余的沙漠绿洲。凡华人聚居的城市,几乎都成立音乐社。他们玩乐器,唱粤曲,演粤剧,甚有规模。
粤剧演出场地基本上是唐人街。根据研究,1860至1885年间,先后有五间戏院出现在维多利亚。太平洋铁路于1885年完成后,1886年温哥华建埠,取代了维多利亚,粤剧也随之移到温哥华演出。⑨ 进入20世纪,温哥华的戏院增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几十年间在《大汉公报》先后出现的名字有:升平戏院、高升戏院、国太平新戏院、大舞台戏院、远东戏院、醒侨戏院和振华声戏院。粤剧演出的鼎盛状况似乎没有受到排华的影响,《大汉公报》1923年4月25日的广告透露,一天演出两场粤剧,可见观众的热爱程度,也从中窥见他们生活的苦闷和娱乐方式的缺乏。30年代后,粤剧因为大萧条以及二战而式微。《大汉公报》1944年1月17日报导,温哥华侨声剧团的执事说因为战时出入手续烦、难,不能聘请名伶从美国来温哥华演出,将不日停演。可见,除了排华政策之外,抗战也增加了排斥华人入境的理据。
跨国戏班式微后,华人音乐社在维持粤剧的演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34年成立的振华声艺术研究社,获得洪门以及其他侨社的支持,最为活跃,历史也最悠久。因为会员多属于洪门,人多势众,运作有规模,经常为社区庆典、节日、筹款演出,带动了温哥华粤剧演出的复兴。⑩ 振华声演出频密,例如《大汉公报》1935年5月16日报道:“19日晚上七点,在哥伦比亚街远东戏院开演锣鼓戏。”1935年12月24日该报预告在25日演出《西蓬击掌》和《平贵别窑》。1936年1月9日该报预告15日演出头场《夜困曹府、高平取级》和二场《三娘教子》。演出的频密,可见一斑。
加拿大的华人为中国抗战积极筹款。他们认购公债,募捐款项以购买飞机、武器、医药,救济受伤民众、孤儿、落难乡民;他们成立“捐献救国联合会”统筹筹款活动,参与活动的义务工作人员甚多。(11) 抗战初期,振华声开始筹款演出,发扬爱国主义。例如1937年12月30日《大汉公报》报道,在29日那天白天演出《孤月泣禅林》,当晚演出《流氓皇帝》,并设有救难筹捐处卖票,列出捐者姓名和所捐数目,从二元到五元不等,捐款的人数众多。1938年2月5日该报报道,全班剧员演出《大闹梅知府》,并放映《淞沪战事》以及《河北省被贼轰炸》和《上海巷战》等影片,可见,一个晚上的粤剧演出,体现了其在娱乐、文化、宣传、政治(抗战)、经济(筹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多重功能。
有时,振华声也到温哥华外的城镇演出。例如1938年5月11日、19日到维多利亚演出两个星期,剧目有《可怜秋后扇》,并注明普通位三毛,小童一毛五的票价。能够一连演出两个星期,可见当时观众的热心程度。两天后,即1938年5月21日又报导,该社为菁莪学校筹款演出,可见它也担负了推动教育的角色。
除了为中国救灾、抗战、教育筹款演出之外,振华声也为加拿大的普济慈善总会(United Way)和红十字会(Red Cross)演出(《大汉公报》1939年12月7日)。1939年12月20日报载,中华卫生会为了协助普济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举行战时大募捐。可见,虽然华人受到排斥,他们仍旧履行居民的义务。他们的善举与受到的歧视,成为加拿大社会的极大讽刺。
振华声为了提高表演艺术,1961年周年纪念演出《孟丽君》时,从香港礼聘粤剧名家黄滔师傅来加拿大专事教导。(12)《侨声日报》1961年,4月19日的社论说:“振华声社之演戏,实含有联络中西人士感情,发展国民外交作用。”可见华人试图通过粤剧表演艺术与西方人士交流。黄滔师傅是第一个以粤剧导师身份移民来加拿大的艺术家。2008年2月,九十五高龄的黄师傅接受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博物馆的邀请,亲临示范粤剧,并获得大学颁发荣誉。之前,黄师傅接受邀请,为该博物馆收藏粤剧的戏曲服装作指导,对粤剧地位的提升,贡献良多。
粤剧在文化传承和发扬方面,贡献很大。粤剧把中华民族的故事流传给海外华人、他们的后代、以及其他人士。粤剧表演是公开的,各方人士都可以观看,比较容易交流。历史学家梅哲·马修斯(Major J.S.Mattbews)在1947年写的回忆录中,记述他在1898年冬天某个雨夜,跟随一个华人导游参观华埠上海街一座戏院,见到华人观众和设备简陋的戏台。(13) 当时究竟他能够了解多少,他的所谓简陋,是否就是粤剧简单抽象的布景,不得而知。不管如何,这可能是加拿大主流人士对于粤剧表演艺术的初步接触。粤剧的演出,主要观众是华人,随着时代的推移,其他族裔人士也来观赏。虽然他们不一定了解唱词,但是,主办者都试图通过翻译,向不同背景的观众介绍剧情,以达到交流的效果。
粤剧在加拿大的发展,仍然是个尚待研究的新领域。一些学者已经着手,其中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社会学教授罗碧丝(Elizabeth Johnson)对粤剧兴趣浓厚,甚有研究。(14) 她本人会说广东话,经常看粤剧,与黄滔师傅很熟悉,在黄师傅的帮助下,收集了大量的戏服和相关戏曲资料,摆设在该大学的人类学博物馆,贡献很大。
既然粤剧在华人社区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来自岭南的华人尝试写作粤剧班本,是最自然不过了。从1910年代到1950年代,《大汉公报》发表了不少粤剧班本。这些班本,题材很丰富,贴近生活,超越传统剧目内容。有描述灾情,有叙述洪门历史,有政治讽刺,有表现加拿大的人情和生活价值观。例如《时事惨剧》班本唱的是侨乡水灾后,灾民流离失所,盗贼横行的惨况(《大汉公报》1914年8月6日);《义薄云天》班本唱的是洪门参加孙中山革命过程及其贡献(《大汉公报》1917年4月10日)。
最为突出的一个粤剧班本,是中西合璧夹杂英语来唱的《自由婆探监被辱》(《大汉公报》1919年3月19日)。说的是自由婆(即浪荡女子)来探丈夫的监,被狱卒(丑角)故意为难。狱卒唱的是英语,甚有创意。60年代香港学界与粤剧界,也曾尝试用英语唱粤剧。原来1919年前后,在加拿大华人社区已经出现夹杂英语的粤剧版本。
至于京剧方面,1930年1月31日梅兰芳(1894~1961)赴美国纽约演出,曾经过温哥华,作一天的短暂停留,虽然时间短促,却受到华人的热烈欢迎。《大汉公报》记录他乘坐加拿大皇后号于当日下午一时抵达,接船者二十多人,侨领诗人司徒英石介绍他与各人握手相见,随即上车游览风景,下午三时到中华会馆参观,四时便上船到西雅图。1971年以前台湾“国民政府”与加拿大有“邦交”。1962年10月17、18日两晚,台北的复兴剧团接受美国西雅图21世纪展览会邀请来演出,顺道来温哥华,演出平剧(即是京剧)《貂蝉》。90年代后,随着中国北方来的华人增加,京剧才逐渐蓬勃,这是后话。
(二)白话剧:早期华人的现代舞台
欧阳予倩(1889~1962)认为1907年由王钟声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话剧之始。(15)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接触西方戏剧,得风气之先,加拿大华人白话剧在1910年代,就活跃在唐人街了。从1910年代到抗战期间,加拿大华人为原籍国的天灾、抗战、建校等公益事业,不单在大城市唐人街演出白话剧,还到内陆城市演出,有时还连续演出两个星期,可见观众的热心支持度不亚于粤剧。他们筹得的款项可上数千,以当时的币值来说,相当可观。他们演出的剧目甚多,可惜现存资料有限。有些剧目明显地渗入现代主题。根据《大汉公报》记录,可知在20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卑诗省特别是温哥华的话剧团,有以下几个:
1.醒群社
醒群社是加国华人白话剧的鼻祖。顾名思义,该社成立的目的,是要唤醒民众,比五四的启蒙与救亡呼声还要早。根据《大汉公报》记录,1915年4月3日,温哥华的醒群社在纳乃莫(Nanaimo)演出之后,再转到煤矿工人集中的金巴岭(Cumberland)市的同庆戏院演出。报载:“所述祖国之风潮,危急万状。”同时,该社的张孺伯、汤百福二人演出前,上台痛陈时事说:“凡属国民,皆宜肩负救亡之任。”《大汉公报》4月5日报导该晚的演出:
大有唤醒同胞,齐心救国之能力。洵为侨界目铎矣。观各演员,衣服华丽,妆扮时兴,台上画景,布幕得宜,登台诸君子,其道白也,口若悬河,洋洋盈耳,其唱情也,声音嘹亮,娓娓动听,诚为有艺有景,惟妙惟肖,每换景时,必在幕外加锣鼓,唱班本。
当时群情之汹涌,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代白话剧加上唱班本的混合形式。换景时的锣鼓和班本演唱,既可帮助观众从粤剧过渡到白话剧,又非常实际地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可谓灵活创新。
当天的《大汉公报》还报道同庆戏院只能容纳千人,此次演出却来了千多人,立于门外者甚众,场面令人激动。1911年全加华人有27,861人,卑诗省占了70.5%,(16) 成千人出席,可见当时华人对救亡的迫切关怀。当晚,激情澎湃,演出后成立救亡会,是个值得怀念的历史时刻。十来天之后,1915年4月16日,醒群社马不停蹄,为了筹备救亡会经费,回到温哥华,在国太平戏院开演《海国凄风》新剧。报载:“入座观听者约数百人。”又说演员“粉墨登场,现身说法,惟妙惟肖。其中如张伯孺君之扮卖菜佣,汤百福之扮卖药先生,寓排斥倭寇奴于演说及唱曲之中,均令人忽笑忽怒,情态百变。”此次演出筹得款项71元5角,还附上捐赠五毛以上者的芳名。关于张伯孺的事迹知道的不多,冯自由到温哥华上任《大汉日报》(即是后来的《大汉公报》)编辑一职之前,代理编辑就是张伯孺。张伯孺曾任夏威夷檀香山《新报》记者,与保皇党《新中国报》笔战经年,后随叔父到温哥华。(17)
醒群社还为温哥华华人基督教独立教会两周年纪念筹款开办夜校,在国太平戏院演出该社的新剧本《父之过》(《大汉公报》1915年4月20日)。这个剧本是个现代剧目。报载该剧桥段离奇,“皆归本于新教育主义,不特足以开放眼帘,拓心胸,且足以启发神志,培养德性,有心世道者。”可见,醒群社是个现代意识浓厚的剧社,把加拿大(西方)的新教育理念,加入剧本之中。联系到四邑人在1909年就在侨乡建立现代化的台山中学,其他县份争相仿效,这些启蒙白话剧,显然是有功效的。
关于醒群社的会员,除了上面提到的张伯孺外,1915年6月6日的《大汉公报》报导说,作为白话剧鼻祖的醒群社的发起人之一黄日华,决定回国,大家为他饯别,依依不舍云。可见中国与加拿大之间来往的华人之中,其中不乏以文学为职志者,令人敬佩。
2.青年会
《大汉公报》1914年8月10日有一个令人感动和侧目的报导:
此间学生青年会,对于国家社会事业颇具热心。年前因国民捐事,曾献事演剧筹款,大为社会欢迎,集款至数千之巨,接济中央,其宏伟愿力,至甚可嘉。兹又闻拟办侨民夜校,及扩张青年会务,特因休假期间,联合男女学生,演出筹款,租借缅街(Main Street)皇家(Royal)西人大戏院为剧场,决定本礼拜五六两晚开台连演,闻剧本之排演者为何君卓竞,剧本之内容,深为精致(详见续报)届时必有一番美观。令人拓心胸,刷新眼帘矣。想该会青年,皆学界中人,不惜牺牲求学宝贵的光阴,登场演剧,无非抱一种欲立人欲达达人之观念,以图效劳于社会而已。愿侨胞一鉴其志。
联系到《大汉公报》1914年8月9日的报导,可知青年会演出的,是一套四幕话剧,内容关于一个爱国老妇,以大义教导儿女敌国的阴险及其侦探的精密。第四幕,党人密谋起义,弟妹相遇,兄长被杀,女同志乔装山村妇女,肩挑煤炭,暗藏军器,继续前进。情节充满戏剧性,是一套集革命、斗智、亲情、暴力题材于一体的话剧。值得注意的是排演者是革命知识分子何卓竞(原是《日新报》记者,后改向洪门),他在华人社区内,显然扮演了启蒙导师的角色。
从上面《大汉公报》1914年8月10日的记录,可以看到几个重要信息:首先,所说的“年前因国民捐事”,透露起码最晚于1913年加拿大华人已经开始演出白话剧了;第二,他们筹得的款项数千接济中央,当时是个非常巨大的数目;第三,该剧分幕演出,男女同台演出,可见受到西方不忌讳男女同台的影响;第四,他们演出前,由“何卓竞先以粤语宣布,次由何盈基以英语宣布,即行开演。”(《大汉公报》1914年8月17日)可见此次演出,观众除了华人之外,还有不懂华文的人士。该剧借用西人的戏院演出,很可能观众中有西方人士,也可能有不懂华文的土生华人。无论如何,此乃是中加文化交流值得一记的事例。
侨社对于此次演出,显然非常重视。1914年8月12日《大汉公报》的社论,以“青年学生白话戏作用之关系”为题,肯定排演者的“苦心孤诣”,赞扬男女学生的毅力。
3.育英社
育英社也是个很活跃的剧社。它的属下有阅书报社,还设有中英文夜义学,集演出、阅读、教育于一身。《大汉公报》1925年9月26日报导,育英社为了庆祝孔诞并筹夜义学经费,公演白话剧《冒临虎穴》,该剧共有三幕。内容说奸官见民女起猎心,青年身入虎穴救女。值得注意的是粤剧和白话剧结合的表演形式。开场之前,由全埠学生唱孔圣歌,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幕外由男女学生唱国耻歌,以提醒观众的爱国意识。这样的爱国主义仪式程序完毕之后,由八岁女孩唱粤曲《夜吊白芙蓉》。演到奸官斗争时,幕外唱打倒帝国主义,可见当时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的情景。之后,由女士唱粤曲急口令,满足粤剧和白话剧观众的努力非常明显。
1927年1月25日,育英社又为了筹办中英文夜义学,在升平戏院演出话剧《咸水妹问吊》。首先由演员宣布演出的来由,解释剧意之后才开演。1927年1月27日报载,星期天下午演出两场,剧目是“烈女诛强徒”。第一幕演出时,幕外有打洋琴,唱急口令;第二幕有人在幕外演说,伴以洋琴,可见中西合璧的表演形式。1928年6月28日,育英社作第三次在大舞台演出,也是为中英文夜义学筹款,筹得四百多元,可见观众的热烈支持。
4.现象社
现象社由侨校学生组成,活跃于二三十年代。《大汉公报》1925年7月3日报导,现象社将于7月5日在唐人街升平戏院演出两场,为救济沪粤难民筹款。又说“幕外所唱班本,有《赵匡胤三下河东》、《罗成写书》、《浪子扫长堤》、《金山客痛陈时局》、《夜吊白芙蓉》、《勇救白芙蓉》均为该社社员得意之曲。”可见,白话剧的演出时,幕外还有粤曲演唱。从1910年代到1925年间,白话剧和粤曲演唱结合的方式,已经很普遍。
离散侨民向后代灌输对原籍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视为天经地义,尤其是在原籍国遇到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更是如此。以下,现象社便趁演出,向观众发表救国宣言,措辞悲愤凌厉:
西恶肆虐,欺藐中华,杀我青年学子四万万同胞……帝国主义之打破,不平等条约之弃废,租界之收回,税关税率之增加,领事裁判权之取消,洗刷半殖民地不美之名词,完成自由独立之国家,惟成功与否,端赖此次救国运动实力之厚薄为转移,同人等身羁海外,不能参与其役,与凶狼残暴西恶作铁血周旋……
现象社的活动不断,1935年2月14日,《大汉公报》的启事透露,现象社在喜士定街(Hastings Street)的赉路戏院演出日夜两场,剧目为《仕林祭塔》和《难兄难弟》。
除了上述的白话剧团之外,温哥华还有学生组成的菁莪剧社,不时为学校筹款演出(《大汉公报》1930年5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救国会曾演出白话剧《儿女英雄》,筹款救济抗战难民。内容描述日军侵略,造成同胞灾难惨况。报导说演出到第三幕时,“幕外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大汉公报》1938年7月8日),气氛高昂,令人动容。这次演出,筹得款项852元3角,相当可观。如粤剧一样,一场白话剧的演出,扮演了娱乐、爱国主义、筹款的角色,民族和文化认同也同时获得彰显。
结语
加拿大的华人,从19世纪中叶淘金年代开始,到人头税的有限入境年代,再到全面排华,承受了长期的歧视和屈辱。二战后,因为华人参军,获得了公民权,以为可以踏上坦途,岂料来自侨乡错误政策导致另一个歧视和屈辱。历史一错再错,作弄人的命运。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磨损他们追求生命价值的原则。阅书报社、国学书院、书店、征联、征诗,以及粤剧和白话剧等蓬勃活动,颠覆了早期华人均为无教育水平的偏颇看法。他们的活动具有多种意义:从调剂身心、传承祖裔文化认同,到筹款支持革命、赈灾、办学,再到为移居国购买债券,为红十字会筹款等等,无一不显示离散华人的道德情操与人文精神。这些活动,在当时加拿大主流文化景观中,被视为是处在边缘不被承认的它者。从现今多元文化的语境来看,却实实在在是加拿大文学的一部分,也是其族裔文学的组成一分子,虽然有语言隔阂,但是,无可否认,文化交流已经在进行中。在原籍国中国而言,以上这些活动乃是中国文学的延伸和变异。除去华人单独被歧视排斥的经历,上述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文学(化)活动经验,是否也可以用来理解其他少数族裔呢?
虽然目前资料(例如白话剧的剧本,如果有的话)仍缺,大多亦已经流失,但是,幸得遗留下来的华文报刊、古典诗和文献,提供了重构加拿大华人早期文学活动资料的基础。本文所作的,只是阶段性的梳理,为学科建设添加砖瓦,更多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注释:
① 黑燕:《台山侨乡血泪史》(三册),出版社、出版地不详,1952。
② 收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第3期,第3-8页。
③ 以上资料,来自David Chuenyan Lai,Chinatowns: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8,p.60; Ching Ma,Chinese Pioneers.Vancouver:Versatile Publishing Company Ltd.,1979,p.57.
④⑤⑧ 李东海:《加拿大华侨史》,加拿大自由出版社,出版地不详,1967年版,第348页;第213页。
⑥ David Chuenyan Lai,p.60.
⑦ 《大汉公报》,1927年1月25日。
⑨⑩(13) Karrie M.Sebryk,MA Thesis,“A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re in Victoria”,University of Victoria,1995,引自伍荣仲:《作为跨国商业的华埠粤剧:20世纪初温哥华排华时期的新例证》,收入《中华戏曲》,第37期,第5页;第24页;第18页。
(11) 宋家珩、董林夫合著:《中国与加拿大:中加关系的历史回顾》,齐鲁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163页。
(12) 《振华声社纪念演戏的认识》(社论),载《侨声日报》,1961年4月19日。
(14) 可参考Johnson,Elizabeth:“Cantonese Opera in its Canadian Context:the Contemporary Vitality of an Old Tradition”,in Theatre Research in Canada,vol.17,no.1/Spring 1996.http://www.lib.unb.ca/Texts/TRIC/bin/get.cgi?directory=vo117_1/&filename=Johnson.htm
(15) 欧阳予倩:《谈文明戏》,收入《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1907-1957》,由中国话剧运动史料集编委会编,香港:文化资料供应社,1978年版,第52页。
(16) David Chuenyan Lai,pp.60-61.
(17) 参看蒋永敬编:《华侨开国革命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版,第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