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探微论文_熊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探微论文_熊焰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岳乡小学校 638025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并且非常难学的课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学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自主学习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赏识教育开展数学教学,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文章中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赏识教育 有效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的欢迎。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鼓励。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给予学生尊重、鼓励和宽容。小学数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赏,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课堂学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十七、借助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其教学和学习难度高于其他学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深入的理解,常常出现学习新知识忘掉旧知识的情况。学习中的困难引发学生的挫败感,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降低。因此,教师应当开展有效的赏识教育,树立学生数学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测量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角的度量。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之前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和长度测量的方式,那么谁能够说一说都有哪些长度单位?有哪些测量长度的方式呢?长度测量时需要注意到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属于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学生能够很快的给予正确答案。对于这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平常学习能力较差的学习回答,并且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对于角,同学们已经初步的学习和认识,那么谁能够说一说角有哪些类型?怎样测量和判断角的大小呢?引导学生回答,给予学生鼓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和鼓励学习,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

十八、借助赏识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赏识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的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力量发现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给予学生引导和指导,不断的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乘法运算,开展引导和鼓励活动。如在54×35的计算中,多数学生采取竖式计算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计算。一些学生将算式转变成(50+4)×35=50×35+4×35得出答案,也有学生采取(60-6)×35=60×35-6×35展开计算。这样的方式都是正确的计算方式,教师给予学生表扬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式来计算呢?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得出54×35=9×(6×35),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答案。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计算方式,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和优化,对几种计算方式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开展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十九、结合学生的错误,开展赏识教育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赏识教育的开展应当宽容学生的错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促进学生学习不利因素的转化,引导学生不断的尝试,从错误中完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实现思想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中,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多次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依然多次出现错误,如在圆锥体积计算的过程中,不少的学生很容易忽视三分之一,或者在已知圆锥体积求解高时,忽视了体积应当先乘三。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宽容,在小学教学中重复是重要的环节。学生作业批改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会不能够急于打上大大的“×”,可以使用“?”代替,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因此,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宽容学生的错误,做到尊重和信任,同时把握好宽容的度,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二十、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赏识和鼓励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赏识教育的开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学生的错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正福.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09):181.

[2]周茂荣,胡春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赏识教育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1):82-83.

论文作者:熊焰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探微论文_熊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