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下)-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论文

《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下)
——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

董小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外文所,北京 100732)

摘 要: 《奥义书》是古印度“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的哲学书籍。因处于文史哲未分的叙事时期,其哲学思想是通过故事表述的。《吠陀》主要是在祭祀场面所唱的诗和歌,还有巫术等等,《梵书》主要是讲祭祀。由《梵书》的“祭祀之路”转向《奥义书》的“知识之路”。本文尝试从修辞格式看其推理方式和认知方式,路径从音素、音节开始,经词、句,直到篇章。

关键词: 推理方式;篇章推理;认知方式

三、认知方式

(接上期)认知方式在现代应该是使用什么工具,是用显微镜还是望远镜。但在古代,只有思维呈现的思想,没有任何工具。思维的工具只有高人对世界的理解,如《奥义书》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公理,以此衡量世界,理解世界,指导日常生活。

《奥义书》中的认知方式,即被视为神谕的公理。

印度人一直在探寻人生的秘密,这包括:1.寻求世界的本源,2.人自身的秘密。

这话王爷听在耳朵里很多次。他不言语,只笑笑。一个女人,不嫌自己掏厕所身上臭,不嫌公婆病了她瘦弱的身子独自拖架子车送到十几公里远的镇卫生站,更不嫌他病退后不另想办法多挣点钱成天务弄这些个没用的,应该算是王爷他自己得着了大便宜,这样的女人如今到哪里找,谁又能替代得了呢。

其中,世界的本源由两部分组成:1.谁是世界的创造者?2.组成世界的物质,即元素是什么?下面的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恐怕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这是人类最初的理性冲动:

由谁的意愿和指令思想出现?

由谁促使最初的生命气息启动?

由谁的意愿人们说这样的语言?

他创造这些世界:水(ambhas)、光、死亡和水(āpa)。水(ambhas)在天上,天是支持者。光是空,死亡是地。地下是水(āpa)。

他是眼睛的眼睛,思想的思想,

译者黄宝生先生说:

这几段是矛盾律使然,它就像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离开这个世界后,达到永恒。

眼睛看不到,语言说不到,思想想不到;

孕妇可通过体重监测来控制宝宝的发育,同时也可使自己成为窈窕孕妈妈。孕期宝宝发育规律显示,过多的体重增长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合理、科学的增重,按宝宝发育规律增重,既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也不会给孕妈妈带来额外的负担而诱发妊娠并发症。孕妈妈一定要树立宝宝长妈妈长,宝宝不长妈妈也不长的理念,根据不同孕期的营养特点相应增加所需的营养素即可。

我们不清楚,我们不知道该怎样说明它。

我们听到前贤向我们解释说:

它不同于已知,也不同于未知。

不是凭语言表达它,而是语言由它表达;

你要知道它就是梵,而非人们所崇拜者。

[8]阿兰·罗伯-格里耶:《理论有什么用》,《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余中先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不是凭思想思考它,而是思想由它思考;

《大森林》中第五次描述创世:

如果你认为自己知道,而实际上

对梵的形态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

无论是它涉及你,还是涉及众天神,

因此你应该探索,即使你认为知道。

五是训练组织不经常。网络安全行业自出现伊始,就带着鲜明的个性化、地下化印记。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已然形成巨大产业规模。但是网络安全培训却始终缺乏标准化、可复制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具备优秀组训能力的师资力量更是一师难求。各级网络民兵自组建以来,按民兵专业分队有关要求落实了集中编组联训。但从训练的组织情况看,共同训练完成较好,专业训练难以深入,基本停留在讲授安全知识、观看教学录像、理论交流发言的老套路,没有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缺少模拟实战化网络环境的技战术攻防训练,专业技术能力主要依靠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自学自训,民兵网军的专业训练还没有真正落地。

我不认为我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们

之中,知道它者知道它,他也不知道他不知道。

不思考它者知道,思考它者不知道;

认知它者不认知,不认知它者认知。

若凭觉悟知道它,他便获得永恒性,

他凭自我获得勇气,凭智慧达到永恒。

如果在这世知道它,则获得真实,

如果在这世不知道它,则损失巨大;

那些智者在万事万物中辨认出它,

他们死后离开这个世界,达到永恒。(由谁,253~255)

耳朵的耳朵;智者们超脱一切,

如图3所示,漂烫温度与切片厚度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切片厚度和漂烫温度分别为4 mm和90 ℃时,标准化综合得分达到最大值。当切片厚度大于4 mm样品厚度越大,内部淀粉颗粒为糊化,使得产品破碎力增加,脆度降低。在一定漂烫温度和时间下,样品中引起褐变的为完全失活,有利于产品色泽的提高。

这一引文表达了几层意思:“你应该探索,即使你认为知道。”其实,所有人都是似是而非,“你”指读者或学生,“我”指说者或老师,“我不认为我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即使“知道它者”的神仙“他也不知道他不知道”。后面两句:

不思考它者知道,思考它者不知道;

认知它者不认知,不认知它者认知。

这是纯粹的修辞推理,即回文性的颠倒只有文采意义,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是悖论——既然“不思考它者知道,思考它者不知道”,那么不思考就知道它,又何必思考呢?思考了反而不知道了。这表达了一种不确定性,对自己的认知的怀疑和对别人不信任时的诡辩。

虽然《中图法》明确规定,凡属跨时代的一部作品,应依完成写作的时代归类。跨时代的个人作品集,均按后一时代归类;跨时代的多人作品集,均按前面的时代归类。简而言之,就是总集按最前的时代归类,别集按最后的时代归类。但仍存在因编目人员不清楚文学作品的时代复分规则或无法确认创作时间,而造成归类错误或混乱的情况。例如,鲁迅1936年就已病逝,如果入解放后作品集显然不合适。巴金文集,如果现当代作品都有,应归入当代文学;否则,会让人误解为只有解放前的作品。

2017年6月,在湖南通道县木脚青钱柳生产合作社基地采集7年生青钱柳老叶(枝条顶端倒数的第6~8片绿叶)与嫩叶(新冒芽的两叶一心),每个样品来自3个不同的单株.收集到的样本立即在液态氮冷冻、储存在-80℃.使用mirVana 试剂盒 (Ambion公司)提取总RNA.使用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Agilent 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A)评估RNA完整性,RNA 完整性较好的样品 (RIN≥7)用于进行后续分析.

不知道德里达是不是看过《奥义书》,而受此影响,造成了他表述上的不确定性,而且对不确定性的使用程度之高,表明他已走火入魔。

1.认知世界

印度人称创世者为“生主”。“生主(Prajāpati)是创造主,指称创造一切的死亡之神。”(大森林,20)对创世者的叙述是故事性的,由于年代不同,多次叙述,而使叙述本身产生不确定性或者是发展性:

《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压实责任,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坚持绩效导向、加强管理,将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与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大森林》中第一次描述创世:

确实,在太初,这里空无一物。死亡或饥饿覆盖一切,因为死亡就是饥饿。死亡转念道:“让我有身体。”于是,他起身赞颂。他赞颂,产生了水。……(大森林,18)

他将自己分为三部分,三分之一是太阳,三分之一是风。他的生命也分为三部分,东方是他的头,这双臂是左和右。西方是他的末端,双腿是左和右。南方和北方是他的两肋。天空是背,空中是腹,这大地是胸。这样,他立足于水中。(大森林,19)

图 11方位与人体

没有说剩下的三分之一是什么,应该是水。明明是四个方位,它却要三分!死亡赞颂产生水,水是第一元素。“三分之一是太阳”应该理解为“阳光”或“光”。在后面的创世叙述中可以看到。

第一次描述出现的概念有死亡、饥饿、水、太阳、风、东西南北方位、天、空和地。

从Culpeper的不礼貌框架考量,大可妈妈直截了当的面子威胁行为,很好地呈现了直接不礼貌策略。大可妈妈对于罗佳不恰当的身份标识(“小东西”)的使用则是体现了积极的不礼貌策略。多种不礼貌策略的同时使用,在某些语境下,涉及到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需求。以上对话中,说话人大可妈妈使用了该策略攻击听话人罗佳的积极面子,忽略了听话人罗佳所需要的承认和喜爱,故意传达给对方不合作、不喜欢的信号。

第六次描述出现的概念是食物、生命、快乐、痛苦和痴迷。“食物是自我的最高形态,生命由食物构成”已经再次改写了“梵创造生主”的结论。

“确实,在太初,这个世界唯有自我。他的形状是人。他观察四周,发现除了自己,别无一物。他首先说出:‘这是我。’从此,有了‘我’这个名称。因此,直到今天,一旦有人询问,便先说‘我是’然后说出别的名字。”(大森林,26)

第二次出现的概念是自我、人。这是把日常生活用语神化了。确切地说是把日常见面的自我介绍做了任意因果的解释,说世界是自我创造的。

《大森林》中第三次描述创世:

确实,在太初,这个世界唯有梵,它只知道自己:我是梵。因此他就成为这一切。众天神中凡觉悟者,便成为它。(大森林,29)

第三次描述出现的概念是梵、觉悟者。但没有说明“梵”是怎么来的。“觉悟者”是“佛”的本意。

《大森林》中第四次描述创世:

确实,在太初,只有水。这些水创造真实。真实是梵,梵创造生主。(大森林,97~98)

第四次描述出现的概念是:水、真实、梵、生主。“梵创造生主”意味着梵是比生主还早的生主,已经改变了死亡是造物主的观点。

……

最初,自我就是这个。他是唯一者,没有其他任何睁眼者。他想:“现在让我创造世界吧!”

是哪位天神,安排这眼睛和耳朵?

援疆实习支教让师范生全面参与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等工作,把实习生完全纳入正常教师甚至是骨干教师来运行,满满一个学期的备课、教案书写、听课、上课、公开课、评课、活动组织、班级管理、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教学管理、教务运行、文档处理、安保执勤、消防演练、学校管理等事务,这对于初次走向教师职业教育的师范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工作、职业的再教育和深刻历练。通过一个全面、充分、完整周期性的受援学校运行工作的彻底融入,使得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达到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

他思忖:“这些是世界,现在让我创造世界的保护者吧!”于是,他从水中取出原人,赋予形状。

他给原人加热,原人受热后,嘴张开,似卵。从嘴中产生语言,从语言中产生火。鼻孔张开,从鼻孔中产生气息,从气息中产生风。眼睛张开,从眼睛中产生目光,从目光中产生太阳。耳朵张开,从耳朵中产生听觉,从听觉中产生方位。皮肤张开,从皮肤中产生汗毛,从汗毛中产生草木,心张开,从心中产生思想,从思想中产生月亮。肚脐张开,从肚脐中产生下气,从下棋气中产生死亡。生殖器张开,从生殖器中产生精液,从精液中产生水。

译者注:黎俱吠陀10.90描写原人即原始巨人)化身世界:“从他的心中产生月亮,眼中产生太阳,嘴中产生因陀罗和火,呼吸中产生风,从他的肚脐中产生空,头中产生天,脚中产生地,耳中产生方位,组成世界。”(爱多雷耶,225)

第五次描述出现的概念是自我、原人、水(ambhas)、光、死亡和水(āpa)。在《吠陀》中原人早就出现,但在《奥义书》中,原人是被自我从水中取出的,加热后而形成了世界。

《大森林》中第六次描述创世:

确实,这个世界由食物形成,名为快乐、痛苦和痴迷。……

确实,食物是自我的最高形态。生命由食物构成。如果不吃,也就不能思想,不能听取,不能接触,不能观看,不能说话,不能嗅闻,不能品尝,气息流失。因为人们这样说:“如果吃,气息增长,就能成为思想者,听取者,接触者,说话者,嗅闻者,品尝者,观看者。”(弥勒,374)

太阳用光线摄取食物,由此它产生热量。获得食物,生命气息进行消化。获得食物,火燃烧发光。梵渴望食物而创造这个世界。因此,应该崇拜食物为自我。……

食物防止衰老,食物安抚一切,

食物是动物生命,是医生,最为古老。(弥勒,375)

《大森林》中第二次描述创世:

由于《奥义书》产生的年代不一样,前后差距有几百年,所以他是多人多时多地的撰写,因此,前后的概念会不一样,但可以看到它整个的发展过程。这六次描述的被描述的主体有六个,但水是元素,因此创造世界的生主有五个,“是”是对前词的解释,两者成为同义词,这些不同的概念,又是等同的,即逻辑等,原人、梵、生主、死亡、自我,甚至饥饿都是等同的。

为青岛德式历史建筑中具有特殊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室内地面制定修复策略,首先要对其进行特征认定、劣化分析,比选适宜修复技术,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原有特征与历史信息,同时解决劣化问题.

图12 生主

这个图并不完全是按在《奥义书》中出现的顺序来标志序列的,它们在印度人的认知过程中演变应该这样排序:1.死亡和饥饿;2.原人;3.梵;4.自我;5.食物是自我的最高形态。特别是原人,原人标在第二,这是因为原人在《吠陀》中就早已出现。虽然自我在《奥义书》中出现早于梵,但在以前的作品如《吠陀》中梵的出现早于自我。也就是说,印度人第一次找到的生主是死亡。之后是原人,原人的身体变成世界,变成人体的各部分。再后是梵,梵创造世界,梵创造自我,而自我从水中取出原人。最后是食物,没有食物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我,也就没有原人,就没有世界。

语言的语言,生命气息的气息,

“《奥义书》的内容是驳杂的。但它们的核心内容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其中两个基本概念是梵(Brahman)和自我(ātman)。在《吠陀》颂诗中,确认众天神主宰一切。在《梵书》中,确认生主是世界创造主。而在《奥义书》中,确认梵是世界的本原。”(导言,4~5)

这意味着印度人经过了三个阶段:1.吠陀——天神;2.梵书——生主;3.奥义书——梵为创世者。既然书名都叫“梵书”,梵的概念早于《奥义书》出现。笔者在《奥义书》的文本中看到的是六次不同的叙述,也应该反映了印度人的思想变化。

为青岛德式历史建筑中具有特殊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室内地面制定修复策略,首先要对其进行特征认定、劣化分析,比选适宜修复技术,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原有特征与历史信息,同时解决劣化问题.

饥饿造成死亡,饥饿=死亡,饥饿是原因,死亡是结果。但是《奥义书》却反过来说,死亡是饥饿。饥饿只是死亡的一个原因,反过来说,饥饿不是死亡的唯一原因。死亡是结果,不是开始,显然,印度人想从一个万籁俱寂、死寂的世界开始世界的创造。因此,他们把死亡状态当做一切的初始,世界的初始。

开展河流生态评价,对评价等级未达标的河道采用近自然治理技术实施生态修复,开展防洪整治、生态修复、污染生态防控等,在传统治理内容基础上,增加河流连续性修复、栖息地重建、岸坡生态防护等生态治理措施。

“死亡之神创造一切”这与西方古希腊的创造之神,与宗教的创造之神是不一样的。

虽然原人在《奥义书》中出现得晚(第五次),但在《吠陀》中早已出现。而原人有自己的形态:在吠陀中,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上的月亮、太阳、火、风、空、天、地、方位;在《奥义书》中,他也变成了一个人的各种形态和功能:语言、火、气息、风、目光、太阳、听觉、方位、汗毛、草木、心、思想、月亮、下气、死亡、生殖器、精液、水。此时,死亡是由下气造成的,因此原人是一个“类”的概念,它涵盖所有人的特点,他是一个半抽象的概念。而且他是一个人的形象,说他是生主或造物主更有说服力,进而升华为原人理论:

原人理论点出人类本质与原人同一,但未涉及人类意识如何产生。另一《吠陀》哲学家对这问题作了重要的补充,说明人类的意识产生于最初的一念。最初一念也是最初的意识,或称“种识”。《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转神颂》,第4颂说: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

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

《吠陀》哲学家在这首颂中肯定人类意识产生于精神因素。“欲念”是精神,“彼内”意指胎藏之内,“末那”即意识,“第一种识”谓此意识是识的种子。种子识者即主观世界的基础,一切意识活动或精神现象依之而起。这一观点后来被引申到极端的唯识论,认为客观世界亦是依之而现,并把“欲念”发展为“无明”。原始佛教哲学的十二因缘,大乘佛教的八识系统、数论的二十五谛、吠檀多的无明幻现、四位说和五我说,都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和系统。

原人的概念在《奥义书》中确实没有直接涉及意识,但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式:“知道这个音节,他便以心遂所愿。”(伽陀,268)“知道这样,他就会获得一切愿望,成为第一。”(蛙氏,309)“任何人知道这样,他就会消灭(hanti)和摆脱(jahāti)罪恶。”(大森林,98)“任何人知道它的诗行这样,他就会获得这三界、三部吠陀和生命中所有的一切。”这个“知道”就是理解、知晓,获得知识,有了某种意识。也就是说,意识不是由原人表达的,而是在《奥义书》中由叙事表达的。

原人只是与身体部位产生有关,也就是身体和万物产生的“生主”。原人的概念包含着自然生态,他可以转化为另外的词汇,即同义转换的话,他应该是“大自然”,特别是在《吠陀》中的原人,而在《奥义书》中的原人成为人体的原型。

因而,在实际的原人理论的延伸之中,他逐渐变成犹太教或《摩西五经》中“上帝”的原型——只是不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变成了什么,而是直接创造了什么。尽管上帝也是大自然的化身,但“上帝”有了君王的意识,从上帝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原人是“人”,上帝是“帝王”——造物者就是帝王,帝王就是造物者。上帝远离了人类,要求人类服从,要求人类签一纸契约,终生作为驯服的绵羊,听从上帝的任何旨意。

这是《摩西五经》与《奥义书》有承继关系的第三个证据。

与犹太人不同的是,《奥义书》中的这两个重要概念“原人”与“梵”,不但没有帝王意识,反而更加平民化,“梵”(Brahman)与“自我”(ātman)等同起来。

译者黄宝生先生认为:

《爱多雷耶奥义书》中的“自我创世说”便是对《梨俱吠陀》中的“原人创世说”的改造。“原人创世说”描写众天神举行祭祀,原始巨人补卢沙(Purusa又译:普鲁沙)作为祭品,而化身为世界万物。“自我创世说”则描写自我首先创造出原人,然后原人衍生世界万物。《大森林奥义书》中指出:“正像蜘蛛沿着蛛丝向上移动,正像火花从火中向上飞溅,确实,一切气息,一切世界,一切天神,一切众生,都从这自我中出现。”(导言,6)

可见,印度人一直在往前追溯什么是最早的创世者。开始是死亡创造原人,后来梵又创造原人,显然他们认为死亡创造原人不合理。之后,他们认为自我与梵等同。

梵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印度人无法指出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有具体的形状是梵,而说梵是所有的一切,那么梵就是一个抽象物。

如果“宇宙即梵,梵即自我” (导言,8),那么,梵包罗万象,自我似乎是一个个体,两者等同似乎不可思议。《歌者<奥义书>》中说:“这是我内心的自我,小于米粒,小于麦粒,小于芥子,小于黍粒,小于黍籽。这是我内心的自我,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这些世界,包含一切行动,一切愿望,一切香,一切味,涵盖这一切,不说话,不旁骛。这是我内心的自我。它是梵,死后离开这里,我将进入它。信仰它,就不再有疑惑。”(歌者,159)看来,自我可大可小,与梵一样无处不在。

自我也是一种抽象,因此他描绘自我说:

这位智者不生,也不死,

不来自哪儿,不变成什么,

不生,永恒,持久,古老,

身体被杀,它也不被杀。

还说它,比微小更微小,比巨大更巨大,

无望者看到它,摆脱忧愁,

感官平静,认识到自我伟大。

它坐着也能远行,

它睡着也能周游,

除了我,有谁知道这位

喜悦或不喜悦的天神?(伽陀,269)

对于知者来说,自我即是一切众生;

他看到唯一性,何来愚痴?何来忧愁?

它遍及一切,光辉,无身躯,无伤痕

无筋腱,纯洁无瑕,不受罪恶侵袭;

他是圣贤,智者,遍入者,自在者,

在永恒的岁月中,如实安置万物。(自在,250)

既然自我与梵等同,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我也就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它同时是人的各种功能:“视、听、嗅、味、触、想、说”的总和,“自我”才是“自我意识”。《奥义书》中常常重复这样的话:“任何人知道这样,他就会成为无畏的梵。”(大森林,91)即知道这些人体功能,并使用它们,才有自我意识。

原人和梵这两个概念在出现的时候,都没有政治色彩,即都没有帝王的色彩。原人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从他的嘴里呀,人身上啊,长出各种东西,他是一个把自己分化成各种物品的无私的奉献者。梵与自我相连,每一次总是强调,你只要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成为他,你就成为梵,你就具有自我,你就成为一个觉悟了的人。这是后来,佛教所继承的最重要的概念——觉悟者。因此,《奥义书》中的意识表现为“知道”,表现为“觉悟”。自我是个人主义最有力的支柱,因为自我创造了一切。原人是大自然,梵很抽象,“自我”已经是人自己了——自我也是自然界自在的规律。

“《泰帝利耶奥义书》将人的个体自我分成五个层次:食植物构成的自我、气息构成的自我、思想构成的自我、知识构成的自我和欢喜构成的自我。前两者是生理的自我,后三者是精神的自我。”(导言,7)

另外,应该注意到的是自我(ātman)的音译应该是“奥特曼”,与宇宙战士奥特曼(Ultraman)同音。字头Ultra-有“超越”的意思,直译就是“超人”。这是自我等同于创世者上帝的功能,是自我的最大化。

“自我创世说”确实是对“原人创世说”的改造,但是黄先生还没有注意到第六次描述的食物。食物是生命的源泉,这个判断最终找到了正确的因果关系,因为死亡并不是创世者,饥饿确实是死亡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全部的原因,生病、伤痛,都可能造成死亡。甚至食物过量,撑死,也可能造成死亡。

食物与生命的关系是最实际最客观的,而且这显然是针对某种不重视食物的现象而言,因为印度人将生命分为4个生活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居期和遁世期。(大森林,46)第三个时期实际上是人年老了,就被赶到森林里,让其自生自灭,即到达第四个阶段:遁世期。《大森林奥义书》就是在林居期秘传的书籍。

中国人真该感谢孔子,“孝”的理念保障了老年人可以在家里颐养天年。

人不吃东西自然就会死亡。老年人被赶出家门的原因是食物短缺。食物是生命的源泉这是一个正确的认识,它不像“脚产生地”这样因接触律而得出来的臆想的因果关系。

2.组成世界的物质,即元素是什么?

寻找本源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要寻找元素。元素也分两种:一种是天然元素;一种是分析元素。

(1)天然元素

在这些创世的描述中,我们已经看到除了创世者以外的另外的因素,那就是组成世界的元素。它包括光、风、天、地、水,这与后来犹太教中上帝创世说的7天所创造的元素大致相同。

天然元素处于第一位的是水,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印度人,都认为水是最早存在的元素。

光是上帝第一天创造的元素,哪怕产生光的星体第四天才造出来。“光”在印度人那里也是至关重要的:

“太阳落下,月亮落下,火熄灭,寂静无声,人有什么光?自我之光。人们依靠自我之光坐下,行走,做事,返回。”(大森林,79)

光是自我之光,“是心中的光”,不是自然中的光,是意识之光。“自我之光”已经转义了。

其他元素应该是天、地、空、火、风、死亡、气息。但是对于元素本身,没有确切的定义,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无理分类。

地和地元素,水和水元素,火和火元素,风和风元素,空和空元素,眼和可见者,耳和可听者,鼻和可闻者,味和可品尝者。皮肤和可接触者,语言和可言说者,双手和可执取者,生殖器和可享乐者,肛门和可排泄者,双脚和可行走者,思想和可思考者,智慧和可理解者,我慢和可意识者,心和可思议者,光和可照亮者,气息和可维持者。(疑问,289)

对元素的提炼,有几点不明:第一,“地和地元素”等,说明两者有区别。前者是具体事物,后者是抽象?第二,“空”是什么?“空”与“天”的分离说明两者不同,是空间?空间是什么?从“妻子占满空间” (大森林,27)的描述看,空间是体积?第三,“从精液中产生水” (爱多雷耶,225),这水应该是“尿”?这水,既是天上水,亦是地下水?第四,“眼和可见者”等,应该是器官或官能、功能与其对象体,器官或功能不属于元素,对象体更不属于元素。第五,自我从水中取出原人,水是先于原人第一产生的元素。但印度人却拜火——水是生命,火是文明?

(2)分析元素

分析元素是组成世界的抽象因素,存在于元素之中,是人类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结晶。

分析元素是名、色、形。

那时,世上一切缺少区分,于是以名和色加以区分,说道:“这个有这个名,有这种色。

译者注:名nāma指名称,色rūpa指形态。(大森林,28)

这个世界有三重:名称(名)、形态(色)和行动(业karma)。

其中,语言是那些名称的赞歌(uktha),因为一切名称出自(uthisthanti)语言。语言是它们的娑摩(sāman),因为语言等同(sama)于一切名称。语言是它们的梵(brahman),因为语言支撑(bibharti)一切名称。

然后,眼睛是那些形态的赞歌,因为一切形态出自眼睛。眼睛是它们的娑摩,因为眼睛等同于一切形态。眼睛是它们的梵,因为眼睛支撑一切形态。

然后,身体是那些行动的赞歌,因为一切行动出自身体。身体是它们的娑摩,因为身体等同于一切行动。身体是它们的梵,因为身体支撑一切行动。

这是三者,也是唯一者自我。自我是唯一者,也是这三者。(大森林,38)

一开始,《奥义书》只承认有名和色,后来又加上了形态和行动(业),但是,第一,“名”本身是人的主观的命名,而不是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具有的特点,只有形和色是事物本身的特点;第二,“形”或“形态”与“色”是不同的性质,“形”包括“形态”和“颜色”,还包括体积、重量、种类等;第三,行动确实也是事物的重要特征。

这有形者是不同于风和空间者。它有死,它固定,它是sat,它有形,有死,固定的sat本质是那个发热者,因为它是sat的本质。

译者注:空间指天和地之间的空间。发热者指太阳。(大森林,44)

佛教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色是指物体的颜色,而不是淫欲,一个有色彩的物体是“占满的空间”,即物体的体积,那么“色即是空”有多大的色就有多大的空;“空即是色”是指物体的颜色、形体、形态。这样说来,世界不是“空无”的,恰恰是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

中国人说“天地人”,除了天和地以外,只看到人,而印度人除了天地之外,看到了一切物体所占满的空间,即包括物体,也包括动物、植物和人。

以无理分类为特征的原始思维也在分析元素的解释中暴露出来。

色、味、香、声、触和交欢,

靠它感受,认知,岂有他者?

这时人们好像已经把这些客观的东西中的特征抽象出来了:色、味、香、声,但是好像还是没有达到抽象的等级,也就是说,已经不需要用眼睛、耳朵这样的身体器官来代表人体功能,但是还是没有把它们形成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感觉等等这样的直接指称感官的术语。

3.认知人生

从《奥义书》看来,印度人认知人生是从身体的组成部分和生与死的原因开始的。

(1)身体的组成部分

《奥义书》认知的方法就是自然物与人体部位的对位。对位的方法其实是类比的方法,是成系统的类比,有的靠谱,有的不靠谱,但表达了同构同理的原则,也表达了寻找真理的愿望。《奥义书》对于人是怎么能够看见,能够听到,能够闻到,能够尝到,即各种人体功能的特征给予了描述,尽管这种描述是任意因果性的,并不是真实的,尽管人生与大自然互通,概念混乱,但是表现了对自我的重视,对人体的重视,特别是对人各种感官的重视,也是开始超脱神界,对人性重视的表现。

由他产生7种气息,7种火焰,

7种柴薪,7种祭品,7种世界,

藏在洞穴中的那些气息运行在

这些世界中,7种与7种相应。

译者注:7种气息指7种感官:双眼、双耳、双鼻孔和嘴。7种火焰指这7种感官的活动。7种柴薪指感官对象。7种祭品指对感官对象的感知。7种世界之感官活动的世界。洞穴指心。(剃发,300)

“七个怀有敌意的堂兄弟”喻指七个感官:双眼、双耳、双鼻孔和嘴,称它们怀有敌意,是认为它们阻碍认知内在自我。

这个结论是很奇怪的:第一,七个感官应该是七窍,而非七个感官,双眼是两窍,却是一个感官:视觉。感官应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感官,另外还有思维和语言。第二,七窍代表四个感官,而七个感官是人体对外界的感觉、认知器官,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感觉,不但无法认知世界,也无法认知自我。只有正确认知感官,感官功能,人体的概念,才能认知人体,了解人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才能认知自我。

下面一段又说“七窍”,七窍或七孔是在头上,《奥义书》有时又说九孔、十一门,就是人的九门城和十一门城。(大森林,43)而且,又把七位神灵与眼睛对位:

七个不灭者侍奉它。这些是眼中的血丝,楼陀罗通过它们与它结合。这些是眼中的水,雨神通过它们与它结合。这是眼中的瞳人(仁),太阳通过它与它结合。这是眼中的眼黑,火神通过它与它结合,这是眼中的眼白,因陀罗通过它与它结合。大地通过下眼睫毛与它结合。天空通过上眼睫毛与它结合。任何人知道这样,他的食物就不会断绝。(大森林,43)

译者注:七个不灭者指楼陀罗、雨神、太阳、火神、因陀罗、大地和天空。

八种捕捉者和八种超捕捉者:

元气是捕捉者。它被超捕捉者下气捕捉,因为人们依靠下气嗅到香味。语言是捕捉者,它被超捕捉者名称捕捉,因为人们依靠语言说出名称。(大森林,57)

下面几个是:依靠舌头品尝滋味,依靠眼睛看到形态,依靠耳朵听到声音,依靠思想产生欲望,依靠双手从事行动,依靠皮肤感受接触。

译者注:从以上描述可见,捕捉者和超捕捉者实际上是指感官和感官对象,只是第一种与后七种的描述不一致。若与后七种保持一致,应该为鼻子是捕捉者,它被超捕捉者香味儿捕捉,因为人们依靠鼻子闻到香味儿。

感官又被称为捕捉者,感知与感知对象的对位,因果关系,用因果关系表述。“因为”是因果关系的标志。

因为依靠舌头品尝滋味,是正向的叙述,“舌头是捕捉者,被滋味捕捉”就是反向的序列关系或接触关系。舌头(主动)被滋味吸引,滋味(被动)还是被舌头捕捉。

黄宝生先生认为:“因陀罗传授给阿达婆家族达提衍的‘秘说’,其中,将宇宙中的水、火、风、太阳、方位、月亮、闪电、雷和空间分别与人的精液、语言、气息、眼睛、耳朵、思想、精力、声音和心相对应。”“《奥义书》中将人的生命气息分成五气:元气、下气、中气、行气和上气,也将这五气分别与太阳、大地、空中、风和火相对应。而且,在论述这种对应关系时,不仅将宇宙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称为‘天神’,也将人体的各种感官称为‘天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奥义书》将《吠陀》颂诗中的神祇还原为自然和人。”(导言,8)

从原人创造世界开始,使用的就是对位的方法。人体与自然物的对位,如头、眼睛、气息、躯体、膀胱和双脚分别与天、太阳、风、空、水和地对位。(歌者,189)社会成员也按照此理对身体部位对位:“众天神分割补卢沙时,‘他的嘴变成婆罗门,双臂变成罗尼耶(即刹帝利),双腿变成吠舍,双脚变成首陀罗’。”(导言,2)并以此区分高低贵贱:第一种姓婆罗门(Brā是祭司阶级,掌管宗教;第二种姓刹帝利是武士阶级,掌管王权;第三种姓杏吠舍是平民阶级,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第四种姓首陀罗ūdra)是低级种姓,主要充当仆役。”(大森林,30)

读了《奥义书》,我才明白,为什么印度的阶级制度根深蒂固,无论个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身份,改变阶级。这种落后的阶级等级制度至今仍然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变——“阶级地位神授”的理念使人无力反抗。

印度人把人体的认知与对世界的认知进行对位,表达了人体与视觉的构成相同。类比源于相似律,而对位是一种规模性、系统性的类比,表现了“同构同理”的基本思维方式。而上述的各种描述,更多的话语冲动在于隐喻,即修辞,而不是对世界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并以此指导行动,指导生活的是对人生的认识。

(2)人生的终结

《奥义书》把死亡看作创世者,就已经预示着生命的轮回:从死亡开始,到火葬,生命周期结束。

知道这样,在森林中崇拜信仰和真理,他们便进入火焰。从火焰进入白昼。从白昼进入白半月。从白半月进入太阳北行的6个月。从这6个月进入天神世界。从天神世界进入太阳。从太阳进入闪电。由思想构成原人来到闪电那里,将他们带往梵界。他们在梵界长久居住,不再返回。

那些依靠祭祀、布施和苦行赢得世界的人,他们便进入烟。从烟进入黑夜。从黑夜进入黑半月。从黑半月进入太阳南行的6个月。从这6个月进入祖先世界。从祖先世界进入月亮。达到月亮,他们变成食物。在那里,如同对苏摩王说:“你增长吧!你亏损吧!”众天神享用他们。过后,他们返回空中。从空进入风,从风进入雨,从雨进入大地。达到大地,他们变成食物。他们又被祭供于人的火,然后,在女人的火中出生。这样他们不断准备进入这些世界,循环不已。

那些不知道这两条路的人,他们变成蛆虫、飞虫和啮噬类动物。(大森林,110~111)

这一段把轮回的路径描述得十分清楚,只是“从空进入风,从风进入雨,从雨进入大地。达到大地,他们变成食物”好像是水的路径:“从空进入风(水蒸发),从风进入雨,从雨进入大地。达到大地(滋润植物),他们(植物)变成食物”。

除此之外,“我是树的动摇者”(泰帝利耶,236),译者注解说:“这里的‘树’指宇宙之树或轮回之树,也就是《伽陀奥义书》和《弥勒奥义书》中提到的菩提树《摩诃婆罗多》称这树为菩提树或梵树战胜重复的死亡”指摆脱生死轮回。“人死后转生。”(大森林,86)都以隐喻的方式提及轮回。

缺乏智慧,思想轻浮,常受污染,

他达不到那个境界,陷入轮回中。

《奥义书》早于佛教佛经产生,因此佛教中的轮回说完全是由《奥义书》的轮回说发展演变而来的。只是前面《大森林奥义书》中已经说明,好人是不会轮回的,只有那些认识不到梵的人才会轮回为食物或某种动物,到世间来受罪,因此轮回是不好的。这不像后来的佛教,认为轮回重新投胎做人才是好的命运。

(3)巫术性的生活

《奥义书》对一切世间的事物和人的行为都做了充分的解释,这也就成为对各种仪式解释其重要性的一种说法,成为人的行为的准则和理论根据。

认知到世界的主宰是梵,是自我,如何在世上生活,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知道印度人按照婆罗门教,把人生划分成四个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居期和遁世期。(大森林,46)等于人们已经预知了未来,要保证自己达到理想的生活——活够寿命,就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这种做法就是巫术性的生活。

首先要学习梵(梵行期),要做祭祀,做巫术、在家(家居期)要苦行,要做瑜伽,还要遵守法律,最后到老了要去森林里隐居(林居期),等待死亡(遁世期),死亡之后,火葬——“从空进入风”,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实际上是一种在占卜的基础之上的认识,人们把对于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因此对于神的祭拜就成为宗教的起源,成为祭祀的最终目的。形成了祭祀,也就是说形成了宗教意识,那么就有拜火,拜牛,拜马的各种祭祀仪式。印度人把宗教活动称作做事。

译者注:做事或译作业。业karma指行动,尤其指祭祀活动。(自在,249)

婆罗门教的祭祀仪式分“家庭祭”和“天启祭”两大类。家庭祭是有关出生、婚丧和祈福等日常生活祭祀仪式,只要点燃一堆祭火,由家长本人担任祭祀者,或者请一个祭司协助。天启祭则是贵族和富人,尤其是国王举行的祭祀仪式,需要在祭坛东边、南边和西边点燃三堆祭火,由四位祭官统领一批祭司担任祭祀者。(导言,2)

对于《奥义书》开篇描写的马祭,黄宝生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译者注:祭马是在马祭中用作祭品的马。马祭是印度古代的一种重要祭祀。通常是国王放出一匹祭马,让它周游世界。国王或王子带领队伍跟随着和保护祭马,所到各个国家的国王或自动称臣,或被征服。一年后,顺利返回,便举行马祭,杀死和分割祭马,投放祭火中。凡成功举行马祭的国王被认为是世界之主。《摩诃婆罗多》第十四篇《马祭篇》描写般度族坚战王举行马祭,可参阅。(大森林,17)

这已经是国家祭祀,而且通过祭司完成对臣民的统治,以马祭代替人祭,也以马的走向完成占卜,其作用如同龟壳的裂纹。人假马威,如狐假虎威。之后,再像卸磨杀驴一样杀掉马,投放祭火中,人来称王,完成君权神授的证明过程。

在《吠陀》和《奥义书》的时代,印度人的精神受祭祀、神灵的控制,行为规则也受祭司的影响,行为是按照《吠陀》或《奥义书》上的指示去做的,因此是巫术性的。如,诅咒与祝福也是表达人的两种不同的愿望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巫术,即念咒语:

如果憎恨某人,可以这样说:“别让这个人获得这个!”或者,“别让这个人愿望实现!”对于这样的赞礼者,那个人的愿望也就不能实现。或者,可以这样说:“愿我获得这个。”(大森林,103)

他们崇拜语言,认为语言可以达到一切目的,认为“我使用语言就可以帮助人获得一切”。

那时,在印度,日常生活中处处使用巫术,以达到理想的目的。

如果想生一个白皮肤的儿子,能够吟诵一部吠陀,并活够寿命,那么,应该用牛奶煮饭,拌上酥油,夫妻俩吃下,就会生出这样的儿子。

如果想生一个儿子,聪明博学,备受赞颂,出席集会,言辞动人,通晓所有吠陀,应活够受命,那么,应该用肉煮饭,拌上酥油,夫妻俩吃下,就会生出这样的儿子。这肉是小公牛或大公牛的肉。(大森林,118~119)

想生什么样的儿子,白皮肤的、黄褐色皮肤、黑皮肤的或女儿就要吃什么样的饭,这是纯粹的巫术。因为肤色代表种族,是由基因决定的,在现代已是常识。

印度人把人生看作是非常痛苦的过程,那么生活本身就是苦行,特别是在林居期和遁世期。既然是自我是根本,就是可控的事情,于是有了苦行与瑜伽。

说话真实的罗提多罗说:“真理。”坚持苦行的宝卢希湿迪说:“苦行。”摆脱痛苦的莫德伽利耶确认学习和教学,因为那就是苦行,那就是苦行。(泰帝利耶,236)

“苦行”这一概念在《大森林奥义书》中就已经出现了,后面不断地提高苦行出现的频率,最后成为“最高苦行”。

苦行就是自找苦吃,甘愿受苦,一种忍受苦难的心态——把苦难视为修炼,直到对苦难毫无知觉。到《泰帝利耶奥义书》的时候,出现了“苦行就是梵”的意识,而且多次强调。(泰帝利耶,245)

既然一切都是源自自我,那么对于自我的修炼就形成了瑜伽。

瑜伽(Yoga)一词的原意是“联系”或“驾驭”,引申为修炼身心的方法。(导言,12)

瑜伽是自我。(泰帝利耶,240)

应该选择一个避风的洞穴,

平坦清洁,没有沙、石和火,

那里有水声等等,令思想

随顺自如,也不刺激视觉。

瑜伽中,雾、烟和太阳,

风、火、萤火虫和闪电,

玻璃和月亮这些是

先于梵而显现的形象。

一旦地、水、光、风和空,

这五重的瑜伽之德出现,

他的身体便有瑜伽之火

构成,不再有病、老和死。

轻松健康,摆脱贪欲,

容光焕发,声音和悦,

气息清净,排泄减少,

这是瑜伽的最初表现。(白骡,317~318)

应该说根据中医来讲,其他都是对的,唯独排泄减少是不对的。排泄减少毒素就会留在腹中,留在身体中。少生病是可能的,但“不再有病、老和死”是不可能的。

其实瑜伽,既是练心,也是练身的一种方法,它实际上是因为印度太热,人们不可能通过蹦蹦跳跳来锻炼身体,因此用这种软功,坐着抻筋的方法锻炼身体。瑜伽是一种对自我身体实施的一种苦行,一种自虐的方法,其效果因人而异。人们把身体的可塑程度或叫可达到的弯曲程度看成是修行程度的标志,其实,有的人韧带柔韧性好,可弯曲程度就大。韧带柔韧性不好的人,再练,再虔诚也达不到前者的程度,尽管下的功夫比人家多。

尽管印度人已经有了“正法就是真理”(大森林,30)的理念,但是“法”是宗教规则,而不是社会生活规则,因此,社会生活的法律意识淡薄,因为他们主要靠祭祀与巫术生活。

如果谁犯了偷盗罪,那就烧一把斧子。斧子烧热,然后,让嫌疑人抓住斧子,如果受到烧灼,就会被处死。如果不会受到烧灼,那他就会被释放,就认为是无罪。(歌者,201)

这与“交河神审判”没有两样,说明那时的法律规则处于巫术时期。我国以前武术门派中还有用油锅捞刀判断是否有罪的方法,性质与此相同。

火葬是轮回的生死转折点,印度人对火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其实,火葬完全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因为印度天气太热,又潮湿,很快尸体就会腐烂,不像埃及虽然热,却干燥,可以做成木乃伊保存,火葬是比土葬、水葬、天葬等更安全卫生的方法。

那个世界是火。确实,太阳是它的燃料。那些光线是烟。白昼是火焰。方位是火炭。中间方位是火花。众天神向这个火中祭供信仰。从信仰这个祭品中,产生苏摩王(指月亮)。

雨神是火,确实,年是它的燃料。云是烟。闪电是火焰。雷是火炭。雷声是火花。众神向这个火中祭供苏摩王,从苏摩王这个祭品中,产生雨。

这个世界是火,大地是它的燃料。火是烟。夜晚是火焰。月亮是火炭。星星是火花。众天神向这个火中祭供雨。从雨这个祭品中,产生食物。

人是火。确实,张嘴是它的燃料。气息是烟。语言是火焰。眼睛是火炭。耳朵是火花。众天神向这个火中祭供食物。从食物这个祭品中,产生精液。

女人是火。确实,阴户是她的燃料。阴毛是烟。子宫是火焰。进入她是火炭。兴奋是火花。众天神向这个火中祭供精液。从精液这个祭品中,产生人。他活够寿命,到时候死去。

然后,人们带他到火那儿。他的火也就成为火。燃料是燃料。烟是烟。火焰是火焰。火炭是火炭。火花是火花。众天神向这个火中祭供人,从人这个祭品中,产生肤色光亮的人。

译者注:带他的火那儿也就是为他举行火葬。(大森林,109~110)

“从食物这个祭品中,产生精液”“从精液这个祭品中,产生人”是正确判断,其他的对位性的类比,句段的排比都只有修辞意义,不具有真实的逻辑意义。用这样诗性的语言表达对火的崇拜,完成对火葬的解释,也会使人对火葬不再具有恐惧感,哪怕作祭祀的人祭,也不会有恐惧心理,就像那吉盖多。

3. 认知方式

通篇的语句大多数都是只有短短的几个字组成的简单句,复合句也往往是一个连接词,比如说,前面叙述了以后,他说“因为……”或者前面叙述了以后,说“所以……”,没有出现“因为……,所以……”是完整的连词,就是说,只有半个连接词。它的格式非常明显,显然是因为识字的人不多,识字的祭司们或大师们需要演讲,讲给那些不识字的人们听,因此他的语言需要重复,需要格式化,以便听到的人可以背诵下来。

因此,文本的性质不是论证性的,它是一种颂歌性、宣扬性的,对于他所认知的理念有一种崇拜之情,用一种歌颂的句式叙事,即使是散文也是散文诗,那么韵文更是诗歌的形式。

他用排比和重复句式形成散文诗,而用那些高渺的意境形成神话,形成那种印度人特有的哲学深思。

印度人同样以相似律来判断两者的联系,比如说气息和风,风是大自然的流动,而人的气息是呼吸,是人体的自然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同时,因为它们都与空气有关系,所以被连在了一起。

由于每一次的推导过程是独立的,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推导过程的一个终极结论,然后下一个推导过程又推导出了另外一个结论,因此对于同样的一个世界的原初的答案却是多种多样的,是不同的,把这些相同的结论,都认定为一个事物,因此这一个原初概念有不同的名称,或者说,有不同的概念定义一个概念源头。

对于梵和自我有各种定义,有比喻、拟人,有否定,有对位,可是越说越糊涂,它不像古希腊的定义,那是一种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个事物本质的确定性的判断,虽然也是一个人一种定义,都仅描写了事物的一个侧面,都把自己的定义做最权威的描述。但还是说出了一个侧面的因素,总体上的描述会越来越清晰,因为他们依据的是事实。可是《奥义书》的描述依据的是词源或想象。

梵有两种形态:有形和无形,有死和不死,固定和活动,sat和tay。

译者注:sat和tya合为satya(真实)。按照构词法,satya是sat(存在)加上后缀ya。《弥勒奥义书》第六章第三节也提到有形和无形两种梵,称‘有形者不真实(asatya),无形者真实(satya)’。《憍尸多基奥义书》第一章第六节中将梵称为真实(satya),其中‘sat是不同于众天神和众气息者,而tya是众天神和众气息’。(大森林,44)

有形者不真实,无形者反而真实,看得见的不真实,看不见的反而真实?“不同于众天神和众气息者”和“众天神和众气息”两者和为“真实”,即两种相反的事物合在一起为真实?这种结论是根据词的分解而做出的想象。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可以做不同的解释。

这个无身体者是不死的生命气息,也就是梵,也就是光。(大森林,87)

这个不生而伟大的自我不老,不死,永恒,无畏,就是梵。确实,无畏就是梵。任何人知道这样,他就会成为无畏的梵。(大森林,91)

和在一起,梵的定义是有形和无形,有死和不死,固定和活动的真实,无身体者是不死的生命气息,是光,不生而伟大的自我不老,不死,永恒,无畏。“梵我同一”为“不二”。按照这些描述,我还是不知道梵是什么。

“雨神是火,确实,年是它的燃料。”雨是水,即使是尿也是水,水火不容,如何雨神是火?“年”在印度人那里是时间也是物体:“这祭马的身体是年”,因为马祭的周期是一年,结果,马的身体就叫“年”?年是雨神的燃料?水分四种?天上水(ambhas)和地下水(āpa),精液产生的水——尿和“祭马的尿—雨水”?

从上述分析可以判定的是,《奥义书》表现的思维状态属于原始思维的范畴,因此其思维方式是无理分类的任意因果的推理,也可以说是修辞性推理。最初的修辞性推理,首先玩的就是文字游戏。

无理分类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不同类分在一起;一种是同一的事物因不同形态被分开。

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就是太阳、月亮、星星这样简单的分类,也是这样简单的认知,他们甚至不知道太阳、星星、月亮实际上是同属于星球这样的同一个类的概念。

月亮居于太阴中,火居于月亮中,

真实居于火中,不灭居于真实中。(弥勒,390)

《弥勒奥义书》的最后一章,似乎是对印度天神的总结:把天神分为春季—东方;夏季—南方;雨季—西方;秋季—北方;寒季和霜季—上方;下方。可是其中的神祇却是大杂烩:

火神,伽耶特利诗律,三重颂诗,罗檀多罗赞歌,春季,元气,星星,众婆薮神,从东方升起,发热、降雨、赞颂,然后又进入,透过缝隙观看。……

因陀罗、特利湿图朴诗律,十五重颂诗,毗诃特赞歌,夏季,行气,月亮,众楼罗陀神,从南方升起,发热、降雨、赞颂,然后又进入,透过缝隙观看。……

土星、罗睺、计都星、蛇、罗刹、药叉、人、鸟、鹿和象等等,从下方升起,发热、降雨、赞颂,然后又进入,透过缝隙观看。……(弥勒,390~391)

元素神祇、诗律、季节、人体素质、星辰、神祇混在一起,因方位与季节而分类。

最后一段有三颗星“土星、罗睺、计都星”与中国的九曜中的三个星宿相同:“九曜”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在汉族民间指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计都星和罗睺等九位星君,他们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中国古人认为计都星是九曜中的一个凶星。”

这九个星体被中国人用来占卜,令人遗憾,但至少表明中国人对于星体的认知水平,因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命名确证当时的观测水平:这五颗星体属于太阳系,已被现代天文学所证实。北斗七星的星座等命名证实当时的天文学的框架。

《周易》成书于公元前1075~1056年间,《梵书》最早成书于公元前1000~前400年间,《大森林奥义书》成书于公元前800~前700年间,《疑问奥义书》成书于公元初年,《弥勒奥义书》晚于前者,显然成书在公元以后。《周易》发展的一个分支,就是星相学——用天象占卜。《歌者奥义书》时代(在《大森林》之后)出现了天文学(歌者,202)。按上述引文中排比句的格式,“火神”与“土星、罗睺、计都星”处在同一位置,如果“火神”指“火星”的话,说明在《弥勒奥义书》时代还没有认知火星——印度人对火星的认识更晚一些。《史记》(创作于公元前104~91年)中已有《天官书》。至于中国人与印度人的天文学谁的起源更早一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由于任意因果的推理方式,《奥义书》的认识水平处于原始思维的状态,其认知方式有少量的接触律,更多的是想象。

“头中产生天,脚中产生地” (爱多雷耶,226)应该说头与天最近,所以,头中产生天,而脚与地接触,所以脚产生地,是明显的接触律。

“确实,任何人知道它无形,无体,无色,纯洁,不灭,也就达到这个至高的不灭者。”(疑问,290)其实他用这些文字描述的是抽象的概念。这说明印度人已经感觉到抽象概念的存在,但又捕捉不到,常用具象物替代,使两者分辨不清。

“生主的后裔有两类:天神和阿修罗,实际上天神是善的代表,阿修罗是恶的代表。”这一个是一种分类,但这种分类还是具象与抽象的混合。

“因为天神是用歌唱制服阿修罗,可阿修罗却用锥子刺穿它。”“歌唱”是声音,是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听到的,用锥子是刺不穿的。天神请语言、气息、眼睛、耳朵、思想唱歌,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只有对口中的气息唱歌,最后是众天神得胜,众阿修罗败北。(大森林,22)

图 13摆脱死亡

“口中气息”这位天神粉碎了阿修罗的罪恶,也就是粉碎了死亡,然后,带他们超越死亡,首先带语言超越,之后带气息超越,然后带眼睛超越,然后带耳朵超越,最后带思想超越。这里用的是排比句:

一旦语言摆脱死亡便成为火,火超越死亡后燃烧。气息摆脱死亡,便成微风。风超越死亡后,吹拂。一旦眼睛摆脱死亡,便成为太阳。太阳超越死亡后,发光。一旦耳朵摆脱死亡,便成为方位。方位同样超越死亡,没有说成为什么。最后,一旦思想摆脱死亡,便成为月亮,月亮超越死亡后,闪耀。(大森林,23)

这里描写的是序列,顶真表现了递进关系。这里说的是人体的感官,或者说人的机能,语言,气息是呼吸,然后眼睛耳朵和思想。其实,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气息是呼吸及生命,而思想及思维,语言与表述,而后两者是抽象的,但却是人的能力,人体的功能。

但是这种序列的接叙却让我非常惊奇,语言变成了火,火超越死亡以后便燃烧,只能是一种比喻。不死的语言会像火一样在人们的心里燃烧;只有气息这条说得比较符合实际,因为气息可以变成微风,风然后吹拂。其他的序列关系是想象的,眼睛摆脱死亡后变成太阳和思想摆脱死亡以后变成月亮,简直不可思议。

思想成为月亮好像也说得通,因为月亮是在黑夜里面闪耀的星体。没有变成文字写在书面的思想是在头脑中的,就好像是在黑夜里一样,而思想是在黑夜之中的光芒。

真佩服印度人的想象力,能把眼睛、耳朵、思想、语言这些东西编成故事!更能把人死后的情形编成序列,因为没有活着的人能体验死亡,死亡后的情形只能是想象。

图 14升天路径

知道这样,在森林中崇拜信仰和真理,他们便进入火焰。从火焰进入白昼。从白昼进入白半月。从白半月进入太阳北行的6个月。从这6个月进入天神世界。从天神世界进入太阳。从太阳进入闪电。由思想构成原人来到闪电那里,将他们带往梵界。他们在梵界长久居住,不再返回。(大森林,55)

确实,人一旦离开这个世界,他进入风。风为他敞开车轮般的孔穴。通过这个孔穴,他上升,达到太阳。太阳为他敞开兰跋罗鼓般的孔穴,通过这个孔穴,他上升,达到月亮。月亮为他敞开冬杜毗鼓般的孔穴。通过这个孔穴,他上升,达到没有烦恼,没有霜雪的世界,在这里,他居住永恒的岁月。(大森林,99)

图 15升天路径 2

印度人开始分愚人和智者,但是区分的标准很有意思。

在《歌者》中用顶真的方法以“名相、语言、思想、意愿、心思、沉思、意识、力量、食物、水、光、空、记忆、希望、气息”(歌者,202~209)主语做了多段落的连接。而在其中则表现了明显的无理分类,抽象与具象,即实物混在一起。语式是:“名相”就是名词,语言比名相更伟大,然后思想比语言更伟大。用比较的方法,选出谁最伟大,其结论是:“语言这样伟大,你崇拜语言吧!”“思想这样伟大,你崇拜思想吧!”也就是说,古人把祭祀的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之中,他看什么都要看最伟大的东西,然后对最伟大的东西崇拜,五体投地地崇拜,敬为神。

食物吃下后,分成三部分。其中最粗的成分变成粪,中等的成分变成肉,最细的成分变成思想。(歌者,194)这是一种三分法,把思想、语言和气息这种抽象的东西也给三分。“思想由食物构成,气息由水构成,语言由热量构成。”(歌者,195)如此看来,思想家一定是饭桶!吃的多,才能想的多,所谓脑满肠肥,肠肥脑才满。

但是毕竟印度人开始认识到智商有不同,将人分为愚人和智者。

愚人们追随外在的欲望,

自己投身张开的死亡之网,

然而,智者们知道永恒性,

不在不稳定中寻求稳定。(伽陀,273)

愚人们徘徊在歧路,

犹如盲人引导盲人。(伽陀,266)

盲人引路的情节是《奥义书》与圣经的承继关系的第四个证据。必须声明,画家并不是嘲笑残疾人,而是使用“盲人”做的意象。盲诗人如荷马,盲乐师如瞎子阿炳,都可能因失去视觉感官而使听觉能力超出常人,成为艺术中的佼佼者。但是瞎子算命往往不是真的盲人,是装出来骗人的——连自己的眼前的道路、世界都看不到的人,怎么能看到人类未来之路呢?怎么可能成为领路人呢?可是有的人偏偏就相信。这是题外话。

中国人都有对古代的文献过于崇拜,全盘接受的倾向,从来不考虑其中的不合理因素,而是把它抬到祖宗的地位,把它做成牌位供在在祭坛上。现在总是有人说,没有信仰,好像就没有约束力了。可是为什么不看看信仰究竟是什么呢?这种信仰你也相信吗?

到《憍尸多基奥义书》,印度人才开始把智慧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没有语言,照样活着,因为我们看到那些哑巴。没有眼睛,照样活着,因为我们看到那些瞎子。没有思想,照样活着,因为我们看到那些傻子。砍去双臂,照样活着;砍去双腿,照样活着,因为我们看到这样。

但是唯独气息是智慧自我。一旦它掌握这个身体,就会使身体站起。(憍尸多基,350)

对于智慧的认知还是很肤浅的。

向梵致敬!风啊,向你致敬!你是可见的梵。我要说你是可见的梵。我要说你是规律,我要说你是真理。(泰帝利耶,237)

可见的梵是风!风是可见的吗?有谁看得见风?我们只能感觉到风,风是空气的流动。但是在这里,它把“可见”作为一种高贵,视为真理,眼见为实:

一个人用眼睛观看,人们问道:“你看见了吗?”他回答说:“我看见了。”这就是真实,大王啊!眼睛确实是至高的梵,大王啊!若有人知道这样崇拜它,眼睛就不会离开他,一切众生都会亲近他,他会成为天神,与众天神为伍。(大森林,74)

真实就是眼睛,因为真实确实就是眼睛。如果两个人发生争论一个人说“我看到”,另个人说“我听到”,那么,我们肯定会信任那个说“我看到”的人。(大森林,102)

虽然,最初的真实也是由词源来证明的:

确实,在太初,只有水。这些水创造真实。真实是梵,梵创造生主。生主创造众天神。确实,众天神崇拜真实。真实(satyam)由三个音节组成,sa是一个音节。ti是一个音节。yam也是一个音节。第一个和末一个音节构成真实,中间一个音节是不真实。不真实的两边被真实夹住,而变成真实。任何人知道这样,不真实就不会伤害他。(大森林,97~98)

生主指出:“这个自我摆脱罪恶,无老,无死,无忧,不饥,不渴,以真实为欲望,以真实为意愿。”(导言,7)

真实里面藏着不真实,真实也仅仅是欲望和意愿。但是在向梵致敬的赞语里2)提出了规律与真理:“我要说你是规律,我要说你是真理。”风是不可见的,规律和真理是抽象的,也是不可见的。可是,那些寻找规律和真理的努力是有成果的,对事物自身规律的探讨逐渐形成了学问。

在《歌者奥义书》时代的学问有:吠陀、祭祖学、数学、征兆学、年代学、辩论学、政治学、神学、梵学、魔学、军事学、天文学、蛇学和艺术学。

征兆学类似于占卜,祭祖学、梵学属于祭祀,神学和魔学属于神学,最有趣的是蛇学,应该属于动物学,但是到剃发时代却没有了。

《剃发奥义书》中描写的学问是:语音学、礼仪、语法学、词源学、诗律学和天文学。(剃发,294)这几种学科与现代学科一致。

泰帝利耶时期的语音学:字母、声调、音量、音力、发音和结合,这便是所谓的语音学。已经形成体系,像模像样了。

从这些学问,即学科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判断:眼见为实的思想方式逐渐导向实事求是,使人们在寻求规律和真理的意愿下,逐渐抛弃了原有的认识,而获得了新知。

到《弥勒奥义书》时代,“犹如演员,瞬间换装,犹如壁画,虚有其美。”说明有戏剧,有壁画,即有艺术和艺术学。有镜子,是冶炼与制造水平的证明;有“因明”(弥勒,392),说明因明逻辑学已经出现。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在《奥义书》中没有对消失了的属于祭祀和占卜的学科:祭祖学、征兆学、魔学表示惋惜,却表达了对因明的愤怒:

用虚假的例证和因明,

宣扬否定自我的学说,

世上的人们受到迷惑,

不知吠陀和俗学有别。(弥勒,392)

自我作为创世者的说法被否定了,但作为生活的主宰的说法却以个人主义的名义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信奉自我学说的印度人应该引以为傲。《吠陀》是神学,自然与俗学有别。显然是因明学,即古印度逻辑学的出现,使《奥义书》的修辞性推理受到质疑,由此再也没有新的《奥义书》出现。

原来,因明学是《奥义书》的终结者!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奥义书[M].黄宝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摩西五经[M].冯象译注.北京:三联书店,2013.

[3]【日】吉田敦彦.日本神话的考古学[M].唐卉,况铭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何为佛家所说的“五眼”?[EB/LO]《莲音法雨》微信,沈家桢博士《佛家五眼》.

[5]汝信主编,王红媛编著:全彩西方绘画艺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 B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50( 2019) 04-0115-23

收稿日期: 2018-09-26

作者简介: 董小英,女,河北唐山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研究。

DOI :10.19327/j.cnki.zuaxb.1009-1750.2019.04.014

责任编校:马小军,田 旭

标签:;  ;  ;  ;  

《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下)-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