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康复科常规护理,两组分别于入组时和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评分。 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综合护理干预;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18-02
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柱由于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发生瘫痪的病症。我院2012年6月对住院外伤性截瘫病人实施了为期一年时间的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伤性截瘫患者4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1)依据严重的外伤史、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符合外伤性截瘫诊断标准且住院第2天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20分。(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3)年龄45—70岁。(4)无严重的躯体和神经系统疾患,排除因脑器质性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5)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实验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55.7±7.4岁);受教育年限6—14年(12.6±7.5年);病程1—16年(7.1±5.2年)。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6—69岁(54.8±7.2岁);受教育年限5—15年(12.8±5.5年);病程2年—15年(7.3±5.4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康复科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
1.2.1 环境干预设置成家庭式病房,室内有空调、电视、组合壁橱。给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病房内每日播放优雅舒缓的音乐,提升环境的温馨感。
1.2.2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态度和蔼地进行入院宣教。
1.2.3 心理干预首先要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认知,适时适度地劝说与安慰,促进其心理转化,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解应急事件对病人情况的影响,预防和抑郁的发生[1]。
1.2.4 适时安排户外活动,借助大自然的阳光、清新空气、花草树木转移其注意力,舒畅其胸怀,有计划地安排不同的娱乐活动。为病人创造团体接触的机会,通过社交,减少住院的孤独感,增强自身价值感。
1.2.5 预防并发症 ①预防呼吸道感染:嘱患者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②泌尿系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留置尿管,鼓励每日适量饮水约2000ml,会阴护理每日2次,必要时膀胱冲洗。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穿刺避免选择下肢,尽量减少扎止血带时间。④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床褥平整柔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⑤大便障碍:采取饮食治疗,多食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可顺结肠走向按摩,促动肠蠕动,帮助排便。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患者四肢尽量处于功能位,揉捏或热毛巾热敷痉挛的肌肉,改善受累肌肉的血供,被动活动四肢关节,预防关节强直。⑦预防跌倒/坠床:各种用具方便病人取拿,物品放置稳妥,穿合适的衣裤,以免绊倒,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合理使用器材,睡觉时拉起床档。
1.3 评定方法所有病人入组时及综合干预3个月后,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评分。HAMD共24项,归纳为7类因子结构,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重[2]。QOL指数评定量表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外伤性截瘫病人事发突然,病人短期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丧失部分运动、感觉功能的现象,有的病人不思茶饭,情感脆弱,拒绝治疗护理等,存在抑郁情绪,甚至有自杀倾向[4]。 本研究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美的环境,使病人产生被尊重、爱与被爱的心理满足感。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态度和蔼,有利于建立信赖、和谐的护患关系。针对病人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适时适度地劝说与安慰,护理人员鼓励家人注重细节的照顾,体现亲情,爱护与鼓励,使其充分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同时积极帮助病人培养广泛兴趣,适时安排户外活动,舒畅其胸怀,激励其对生活的向往,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坚定病人重新生活的信心,从而从而消除病人的悲观、抑郁的心理,增强了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2.1 两组病人HAMD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1) P<0.01 2) P<0.05
3 讨论
实验组干预3个月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7类因子均有改善,以焦虑、睡眠障碍、绝望感最为明显。外伤性截瘫病人由于严重身体创伤,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护理中对病人适时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达到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避免二次伤残发生率的效果。[5]通过为病人创造团体接触的机会,减少住院的孤独感,增强自身价值感,提高病人的社交能力,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验组干预3个月后生存质量的5个方面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改善了自身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进英,徐习.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及其治疗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B):1022103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197-200
[3] 黄津芳,等.护理健康教育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4
[4] 陈乐珍.截瘫病人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9):121
[5] 韩清波,秦静,楚艳萍,等.提高创伤性截瘫患者功能重建的康复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2):128
作者简介:
朱文燕 本科 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朱文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病人论文; 实验组论文; 抑郁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外伤性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