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锻炼自我决定感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论文

大学生锻炼自我决定感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

王福生,郑耀辉,鲍艳军

摘 要: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量表”作为研究测量工具,有效研究被试为山东省十所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利用AMOS 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操作并构建锻炼自我决定感与锻炼行为的数据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测两者之间关系,探究锻炼自我决定感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锻炼自我决定感干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决定感;体育锻炼;模型构建

前言

大学生,国家之材,民族之希望。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其身体素质的强弱不单关乎到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长远大计,因此,如何改善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状况、如何对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行积极干预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自我决定理论在国外很早就有所研究,是美国著名学者戴西和瑞恩最早提出来的,其理论主要是强调人们在从事某些事情上有多大程度是自己决定的,强调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该理论在各方面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运用与实践,譬如教育、医疗、体育锻炼、人际关系以及企业管理等等。锻炼自我决定感即个体在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多大程度是内在动机驱使。通常来说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对自己的身体发展有一种积极追求的趋向,当人们的锻炼动机得到高度内化后,人们更愿意自发、自主地去进行锻炼。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文明病开始逐渐蔓延开来,心脏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问题都在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专家表示,文明病的预防离不开适宜的身体锻炼。

Lonsdale, Sabiston是学术界最早研究自我决定动机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的学者,他们将528名香港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受自我决定动机的影响,自我决定动机的满足时促进学生持久锻炼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国内学者房蕊(2012)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支撑构建青少年自主健身模型时将青少年自我决定感定义为行为主体对关联性、胜任力和自主性的满足感,并将其作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一项重要构建。

本研究综合现存的理论文献已知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着重研究与探讨大学生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之间的理论与数据模型来探索其内部关联与影响机制,进而探讨自我决定感对锻炼行为的影响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研究被试为山东省十所高校1200名(剔除无效问卷后)在校大学生。

1.2 研究工具

分别为:梁德清——体育锻炼活动等级量表、房蕊——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量表

2.1.4 锻炼总量情况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2)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将教师信息化素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互联网的出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借助互联网工具,建构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采购管理类人才。要引导教师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发展服务,并将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培养与课堂具体教学结合,在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表1所示,大学生锻炼次数情况不乐观。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2.1.1 锻炼强度情况。如图一所示,调查结果显示以中小强度为主。

2.1.3 锻炼次数情况

首先,锻炼强度方面主要是以小强度和轻微强度偏多,大强度锻炼存在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与之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情况相吻合。小强度锻炼项目一般为慢跑、健身操和太极拳等,对于场地要求并不高并且可独立完成,像篮排足三大球或者网球之类的对场地要求高的项目一般为中等强度,部分学校场地缺乏可能难以使以上条件得到满足。其次,锻炼次数并不频繁,这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存在一定关系,经询问大部分学生空闲时第一件事情考虑到的并非锻炼,而是购物、逛街或者上网等。在锻炼时间方面,集中在半小时以内。锻炼总量即运动量方面,以小运动量为主,且随着总量的提升有趋于减少的势头。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学校体育场地以及设施的缺乏可能会使心存锻炼的学生念头减退或者打消,学生们可能将仅有的空闲时间用在其他方面上,比如打牌、逛街等;另一方面,学生锻炼意识淡薄,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社团或者活动组织机构的指导与带领,导致学生缺乏锻炼兴趣。

2.1.2 锻炼时间情况

(一)结合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因为不良心理导致血案的发生,我充分利用这一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问卷调查1300名山东省在读大学生,剔除与整理后余1200份有效问卷。

在关注校内安全与环保的同时,注重向员工和学生传播安全环保意识,真正做到安全与环保事务人人有责,警钟长鸣。利用灵活多样的大课教育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除了入校时对员工和学生进行常规的如防火、逃生等安全与环保教育外,注重年度培训和日常警示演练。对理工类员工和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物、化学、电力、激光和辐射等学科设计安全与环保课程的强制性训练。

锻炼总量计算方法采用梁德清算法:锻炼强度×(锻炼时间-1)×锻炼频率。总分≤19,小运动量;20≤总分≤42,中运动量;总分>43大运动量。如表2所示,大学生锻炼总量小运动所占比重最高。

图一 锻炼强度

图二 锻炼时间

表 1大学生锻炼次数

2.2 锻炼自我决定感与锻炼行为之间的方程模型

如图三所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两者之间的主要关系,我们采用潜在变量路径分析创建锻炼行为与锻炼自我决定感之间方程模型框架,并将调查数据进行导入。该结构方程模型将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中的四个维度即胜任感、归属感及认同、内在整合感和胜任感当作潜在变量,去检验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我们从表2之中的结构方程适配指标可以得知,CMIN/DF即NC=1.422<3,GFI=0.997>0.9,AGFI=0.991>0.9,CFI=0.999>0.9,RMSEA=0.019<0.08,模型适配都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模型拟合良好。

图三 “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图

我们通过表2可以得知,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0,P值小于0.001,锻炼自我决定感对锻炼行为影响显著。同时,由表3可知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及其各维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情况,其中,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各维度中的身体自信、归属感及认同、内在整合感和胜任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66、0.225、0.468、0.418,相关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锻炼自我决定感与锻炼行为存在正向关系。

表 2体育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行为 适配指标与结构方程检验情况

***表示P<0.001

表 3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指标

3 讨论

3.1 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如图二所示,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半小时之内。

3.2 锻炼自我决定感与锻炼行为的关系

自我决定感能够反映出个体在从事某件事情上有多大程度是自发进行或者是自我决定的,体育锻炼行为也不例外。锻炼自我决定感较高的学生,其从事体育锻炼会有更多的内部动机支持,因此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从事锻炼行为。内部动机即自我决定动机支持下的体育锻炼行为会更加持久,很少会因为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打消或减退锻炼的念头。对此,王小莹、李芋杉(2016)在《中学生运动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性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中也指出内部动机对于体育锻炼有正向预测,而外部动机和无动机对于体育锻炼有负向预测。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去检测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两者之间关系后发现,体育锻炼行为与锻炼自我决定感各维度归属感与认同、身体自信、内在整合感和胜任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366、0.468、0.418,相关性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锻炼自我决定感与体育锻炼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0,说明锻炼自我决定感对体育锻炼行为有着明显的正向预测。

I’m forever on a diet, since I put on weight easily.我永远都在减肥,因为我很容易长胖。

以上理论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如何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很大程度取决于锻炼自我决定感满足的多少,而锻炼自我决定感中的各维度归属感与认同、身体自信、内在整合感和胜任力的满足程度,也决定到大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来说,如何使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得到满足,如何提升学生的身体自信,如何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得到胜任感等都关乎到学生自主健身行为参与程度的高低。对于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比如,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锻炼的归属感与认同得到提高亦或者采取一定的语言鼓励或物质奖励来提高学生锻炼后的身体自信等。

对系统的优化设计,省去外部芯片,节省PCB布板空间,减少信号线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将并行数据的传输速率由原来的35 MHz提升到50 MHz,对相同的原始图像,在相同的压缩倍数下进行压缩后,由上位机显示的原始图像和压缩图像的对比结果图分别如图8和图9所示。

参考文献:

[1] 陈瑞花.大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与自尊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2] Ryan, RM,Deci, 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2000,55(1):68-78.

[3] 马兰.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D].扬州大学,2014.

[4] Lonsdale, C, Sabiston, C. M., Raedeke, T. D., Ha ,A. S. C.,& Sum, R. K. W.(2009).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structured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and free choice periods[ J].Preventive Medicine, 48, 69-73.

[5] 房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6] 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5-6.

[7] 刘正国,李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89-93.

[8] 徐梓轩.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布调查及归因分析[D].南京体育学院,2013.

[9] 薛锋. 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43-47.

[10] 李芋杉,王小莹.中学生运动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性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4):57-61.

[11] 王建峰,王凌飞,李欢,郑涌. 大学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6):700-702.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 -determination on Their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Wang Fusheng,Zheng Yaohui, Bao Yanjun

Abstract: Applying the "sports rating scale" and "physical exercise self-determination sense of scale" as the research measuring tool, the effective research subjects of 12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t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studied. And AMOS 7.0 is used to manipulate and build the data model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exercise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tested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the former one on the later one is explor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fer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through self-determin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train the sense of self-determination; physical exercise; model building

第一作者简介: 王福生(1992-),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行为学。

作者单位: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山东 威海 264500

Rushan Fuqian Road School, Weihai 264500, Shandong, China.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256( 2019) 09-0149-3

doi: 10.19379/ j.cnki.issn.1005-0256.2019.09.063

标签:;  ;  ;  ;  ;  

大学生锻炼自我决定感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