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_乔士秀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_乔士秀

乔士秀 山东德州陵城宋家镇中心小学 2535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以新课程标准为规范的素质教育目标已经逐渐渗透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国的小学数学也面临着改革的基础。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大潮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工作方式,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数学教学的小学教育阶段的作用,本文将对新课改理念下我国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展开探究,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35-01

新课改教育教学形势下,构建学科教学高质高效仍然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基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研究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重视生活化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越接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利于学生顺利的接纳新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表现出来,即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寻找利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案例。例如,教师在进行《按比例分配》教学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用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问题,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再现学校附近十字路口的车流量情况,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红绿灯的时间安排进行方案设计。经过讨论,学生可以推出结论:根据十字路口两边车流量不等的情况,可以将车流量多的一边的绿灯的设置时间加长。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实例学生会对 “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利于教师的后续教学。这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再如,在《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引入這样的例子:小芳妈妈是甲鱼店的老板,放学后小芳去店里帮忙,(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数据)张大妈先来买了一只甲鱼,花了105元,她一共带了600元钱(5张100元、1张50元、4张10元、2张5元)。让学生思考张大妈的付款方式和剩余金额,引导学生思考简便算法,即张大妈先付1张100元再付1张5元,结余为:600-100-5=495(简便算法)。诸如此类,教师以生动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受教师创设的情景驱动,投入度通常更高。

二、以教材为依托,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改理念,促进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深入学习和领悟教材中的基本精神。在熟读、精读、通读、彻读数学教材之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选取和设定小学数学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合理、详略得当,充分利用好教材,为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我在教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在开展正式教学之前,对这一章节的内容合理的划分,并标明重点和难点。到了正式上课之时,则先通过任意设定一点,让学生对着这点使用圆规作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便理解了“任意一点可以作圆”的概念。接着,继续深入,带领学生学习圆心、圆内、圆外等概念,让学生对“圆”的概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当学生认识并了解“圆”的有关概念之后,该课的教学便显得尤为简单。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为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生活化教学法、情景化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章节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方位”概念较为模糊,于是我就通过生活化教学法,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同时确定一个点为中心,再围绕这个中心结合操场上不同方位上的事物进行讲解。学生一下子便学会和理解了“方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很好地针对作者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练习。

四、利用微课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微课是一种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的在线教学和学习模式,以视频或者音频为载体来呈现教学内容。将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微课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要是在视频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学生在教课堂学习中多了更多的自主探究时间,相对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可以有效缩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的时间就会增加,课堂教学的结构得到了优化,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比如,在进行《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空间立体的想象能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在微课资源中直接进行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拆分,向学生展示它们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通过亲眼见证来直接感受和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就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

五、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解放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实现此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晓琴.以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24):150-151.

[2]连恒兴.论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8,(06):138.

[3]蔡顺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32-133.

[4]宋成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146.

论文作者:乔士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_乔士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