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 四川省宣汉县红岭学校 6361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28-01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苛求每一节课都很完美,但我们应该明白,没有情感支撑的语言只是一种苍白的符号,没有情感流淌的教学只是一种冷漠的训练。语文学科应该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
一、语文课堂要有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学生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一是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了情感。二是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风景名胜,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来到张家界。站在美丽的张家界,欣赏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丰富的美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憧憬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二、语文课堂要有生气
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既是人,就会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书,让学生自己读。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去感悟,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问,让学生自己提。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荒谬可笑、肤浅幼稚,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话,让学生自己说。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如在教《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时,学文成熟之际,教师创设情景,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语文课堂要有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生来学校上课,就是为了求发展,每一节课教师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实践证明,适度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发均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
四、语文课堂要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人师者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练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二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式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永远情意浓浓!
论文作者:范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要有论文; 思维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