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东省滨州市 256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主体结构也变的更复杂,对工程检测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主体结构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要框架结构,其质量检测是工程检测的重点内容,倘若不能达标或出现的质量问题没有被发现、被纠正,势必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为此,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检测对策,予以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符合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其重要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不仅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要加强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意识,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使我们建筑工程事业有个更大的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基本特点
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由国家方面要求和发起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的一项工作,在检测工作中需全面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要求,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合法性特点。其次,公正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主体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细致的质检工作而出具检测报告,各项工作环节严格而标准,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再次,真实性。检测部门最终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体现的是真实的检测结果,因此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特点。第四,准确性。检测部门的检测工作以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为原则,对检测中的相关资料及凭证进行保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第五,独特性。由于建筑工程规模以及结构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估仅代表该工程的实际质量情况,这就赋予该项工作相应的独特性特点。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问题
在总体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有力的管理协调,不然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人员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一般会出现几种问题,例如国家在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出台的管理条例过于笼统,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很多规定存在漏洞和重复的问题;在实际检测过程当中也会出现检测的仪器设备不够完善和高级导致检测结构不够准确,质量检测的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和明确性,并且在职责人员行使职责的过程当中还存在职责分配不均衡,各个部门之间职能出现覆盖,阻碍质量检测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监督以及管理等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由于职能行使的混乱无序,使得工作效率长期低下,对于质量检测的工作也没有办法完善各个检测流程,时常出现工作重复或者对于某个环节出现疏漏,从而导致浪费时间,使得工程延期。另外,在质量检测的工作系统管理方面,还在应用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方式,并且投入到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时,许多建筑公司还会因为技术手段不够成熟而进一步影响检测结果,另外,质量检测的相关监督人员的工作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在监督人员严格的把控检测过程中会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3.1明确质量检测工作要点
质量检测工作开展前,先结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设计施工方案、相关法律发规及技术标准等建立质量检测方案,并向施工单位交底,明确质量检测工作要点、工作次序,以及人员的相关工作范围、责任等。在整个质量检测工作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把控住检测方向,认清工作要点,把梁板钢筋保护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的实地检测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位置,同时也不能忽略钢筋间距、砂浆、板厚等方面的质量检测。无论哪一部位出现质量问题,都要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监督其尽快整改。由于功能、使用等方面要求的个性化、多元化,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使得质量检测工作也比较复杂,对此检测单位要合理布局、科学分配、分清主次,顺序开展检测工作。总之,在整个质量检测过程中,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案予以指导,在方案的导向下分清主次,有侧重、有次序的依次开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
3.2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检测人员在工程现场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主体结构构件进行抽查。这种检测方法实施时,合理确定抽样数量是关键,一般遵循选择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和负载效应相应较大的构件的基本原则。样本容量要高于总数的11%,且样本有代表性,否则难以保证抽样检测的可靠性,这样会造成检测结果无效。如,对于混凝土试块进行随机抽检,指派专人按照技术标准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抗渗性、抗压性等,以及混凝土混合材料等,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技术检测。对于梁板钢筋,要截取梁柱构件已经焊接好的一段钢筋进行检测,遵循随机且有代表性原则。在随机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采用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两种方法进行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动态检测法:在起振器脉冲、共振的作用下。对构件的振型、频率等进行测量;静态检测法:通过超声脉冲阀、回弹法、雷达法等对构件质量进行测量。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混凝土构件不适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如地下室底板等。遇到结构复杂部位,可以综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全面缺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
3.3检测方式分析
首先,需重点把握实体检测,该检测方式具备一定的随机性特点,尤其是样本的空间确定问题,一定要严格遵循检测要求。其次,在向检测部门发起委托后,不但要对结构尺寸及外观进行检测,同时还需加强各细节的检查并结合工程情况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适时告知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站与建设方。再次,若检测操作可能会对工程结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则应与设计方进行有效沟通并征求其意见,随即才可执行。第四,若由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监督检测,一定要由监督部门明确合理的监督计划,若由外聘检测机构实施工程质量检测,也需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案,然后将其递交监督站实施审核。第五,工程结构质量验收和实体检测工作不同,实体检测是以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查的,所以一定要明确检测目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实施检测,通常条件下均以监督小组的方式到施工现场展开独立操作。第六。在实施常规检测过程中,若发现存在疑义的构件,需对其应用针对性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呈喷薄式速度急速发展,在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带动下,建筑业的发展也可谓是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人们对建筑设施设备的需求增加,倒推了建筑行业的革新和发展,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标准提高,以政府机关为主体的监督队伍对建筑工程工作的质量的检验和监测标准也随之提高,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将深入分析调查研究建筑工程工作主体结构部分的质量检验和监测监督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喻国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319-320+323.
[2]刘亚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3):96-97.
[3]黄天文,卢婷,包棕榈,杨辉,刘小菊,罗晶,杜鸣鹤,彭仕永.探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7(04):57-58.
[4]黎成江.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智能城市,2017,4(01):51-52.
[5]王明军.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探讨[J].门窗,2017(09):51.
论文作者:郑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质量检测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主体论文; 工作论文; 构件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