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_吴万灵

GI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_吴万灵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010

摘要:城市化建设持续加快,促使工程建设成为人们关注重点,因工程测量在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同时提高其整体测量工作水平,以发挥GIS技术最大应用价值。为了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文章首先分析GIS技术的基本功能,其次进行CIS技术重要作用的阐述,最后对GI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予以研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GIS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城市建设过程,工作人员需要结合部分数据进行地形图的测量与绘制,以便于对其予以规划和决策、设计等,从而对项目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对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工程测量工作的展开,可以为其施工和设计等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项目有序进行的关键。在测绘行业中,地理信息系统与工程测量作为重要技术手段,通常在社会建设过程发挥主要作用,而将GIS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可以显著提升其项目整体效果。

一、GIS技术的基本功能

(一)分析评价与模拟预测

就GIS技术而言,除了可以实现地理信息提取与存储之外,还可以结合地区地理情况进行模型创建,以科学算法判断其评价结构,将其作为测量活动展开的重要依据。此类发展结构形式具体表现为函数与命令方面,以实现结果定量和趋势预测,同时对自然过程结果进行有效预测,结合此类数据进行可能发生后果与决策方案的对比,以便于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1]。

(二)空间分析与查询功能

为了向工作人员各项工作提供便利,如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开发等,需要重点加强数据库的构建,通常是以分层处理方式进行。此种方式输入采取原始图方式,在分析和查询结果中,其主要是利用空间操作原始图进行表示,以空间定位分析可知,处理后图件应该与原图维持相符,此种空间转换内容包括:分析重置和拓扑空间查询等。

(三)区域信息与专题信息构建

以某种角度来讲,专题信息系统具体是指:按照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等进行信息系统的构建,同时还有水土流失等信息,确保其信息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四)特定功能软件系统

具体包括:数据挖掘和地质变量提取模块等,在对地质变量进行信息提取时,其模块是以MAPGIS内输入函数、空间功能的应用,以实现整体函数的分析,此系统基本已经形成[2]。

二、GIS技术的重要作用

(一)用户数据处理

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时,GIS技术可以利用测绘装置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加之测量工作与工程项目呈对应状态,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其要求也会随之呈现较大差异化。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期,监理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创建模型,同时对参数进行合理应用,即施工前期通过模拟工程的方式,以便于后期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以便于对其提供技术保障。对此,如果将其作为数学模型,则可以向工程建设予以数据资源,并按照不同要求予以拟定,确保其使用过程的独立性,防止由于其他因素造成影响和干扰[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发需求方面

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时,GIS技术可以为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针对部分复杂信息,应该在经过处理后进行合理使用,经过相关转换后,保证工作人员对其全面掌握,在降低不必要问题的同时,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保障。就部分功能符号和图形而言,其表现方式均有明确规定,项目管理与开发过程中,施工人员均需要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然而,项目实际施工过程,施工人员普遍无法对部分功能符号等进行了解,很难获取其有效测量信息,最终影响工程运行和建设。

三、GI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分层处理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对于GIS技术进行应用时,分层处理属于其重要表现方式,具有系统数据有效隔离的作用,地理数据的定位过程,根据数据和内容的不同,使其在工程施工作用各不相同,且内容与工程测量数据应该呈现一定相似性,确保施工准确度得到全面提升[4]。由此可见,分层处理在数据整合、规划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可以保证地理信息的有效运用,使其在空间的转化过程具有全面性特点,以便于为其使用提供重要保障。

(二)函数数据库再利用

当进行测绘数据的分层处理以后,各模块也会按照管理内容差异进行不同模型的创建,分析模型创建时需要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测绘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地质变量的信息与工程结构的变形信息。除此之外,GIS技术还具备输出功能,可以降低人工测绘与制图等资源,以此减少测绘工作成本,保证其满足相应工作需求。

(三)资源配置的测量

第一,环境配置。GIS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时,通常需要多较多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工作人员需要对保证系统环境稳定性予以重视。因此,以符合工程测量要求为基础,保证硬件与软件的稳定性,可以提升信息的处理速度,使其具有较高准确性。为符合以上要求,需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工作人员配置环境方面,需要保证周围环境符合稳定性等要求;系统应该具备连接局域网、广域网功能;系统应具备性价比与兼容性较强的特征;系统环境扩展性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系统环境的安全性,属于保障系统与测量数据主要方式[5]。

第二,硬件环境。在GIS技术的应用中,因其在硬件环境方面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服务器中,属于高水平服务设备,通常需要进行多个信息请求的同步处理。对此,具备较强综合配置,可以符合当前运行要求。以客户端角度进行分析,硬件的运行要求普遍较低,仅需要实现数据输入和查询等功能即可。而显示器配置中,工作人员需要保证设备的浏览情况,尽可能选择高质量与高像素显示器,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第三,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对于GIS系统来讲,硬件设备均符合工程测量要求,而软件环境优劣则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若要发挥GIS技术各项功能,保证数据读取流畅性与下载有效性,通常会在网络与软件环境方面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工作人员予以重视[6]。

第四,功能模块。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对于GIS技术的应用,其功能模块具体包括:管理地图、辅助作图、管理设备、电网分析等方面,确保各功能模块的完整性,可以促进工程测量的有序进行,进而实现GIS技术有效应用。

结束语

总之,随着GIS技术持续发展和完善,使其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整体工作量,而且还能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以此促进工程测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在现代建设过程,工程测量要求的持续增加,需要将GIS技术的应用作为重点,通过对此项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以便于制定满足我国发展要求的技术标准,在实现科学技术长远发展的同时,确保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冯昌添.GI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300-300.

[2]燕松.浅议现代GIS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18):124-124.

[3]杨弘军.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6):100-101.

[4]邓玉柳.基于工程测量中GIS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4(16):24-24.

[5]李阳,孙玉敏,王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地球,2016(8):00278-00279.

[6]金国钢,何希纯.基于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

2015(18):80-80.

论文作者:吴万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GI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_吴万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