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健康宣教模式在关节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对比分析论文_史媛媛1,赵琪珩2,刘俊志3通讯作者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

【摘 要】目的:对骨科关节组老年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两种健康宣教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确定一种更适合老年患者的健康宣教模式,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方法:调查我科2014年1月至2014月10月100例老年患者。把100名老年患者,(年龄66 岁— 8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名患者。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即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对照组则对患者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宣教模式。即在传统宣教模式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和医生共同为患者制定每天功能锻炼的日程表,并指导患者按计划进行实施。结果:通过我们对患者实施术前和术后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对手术的认知度提高了20%;对术后康复训练的承受度提高了20%;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度提高了20%;对术后功能锻炼的配合程度提高了20%;对术后并发症观察度提高了14%;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10%。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由原来的11.5天降低到10.5天。结论:对患者实行连续性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模式,针对每个老年患者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日程表既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对术后康复训练的承受度、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度、对术后功能锻炼的配合程度、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度,又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于此同时,又提高了护士健康宣教的能力,更好的搭建了医患沟通、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健康宣教模式;关节外科;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877-01

健康宣教是优质护理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研究表明[1]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而依从性与治疗疗效、预后等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比较多,再加上对事情的理解力降低,比年轻的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探讨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提高健康宣教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成为了我们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我们对关节外科100例老年患者实施连续性、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宣教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一2014年10月100例在关节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59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41例。年龄66 岁— 85岁,平均70.2 岁,其中女性患者60例,男性患者40例。

1.2研究方法 把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即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对照组则对患者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的宣教模式。即在传统宣教模式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和医生共同为患者制定每天功能锻炼的日程表,并指导患者按计划进行实施。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对术后康复训练的承受度、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度、对术后功能锻炼的配合度、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度以及对医患人员的满意度。我们又统计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2 结果

表1:两组患者对各个指标的对比分析(例)

通过表1,我们得出如下结果:通过我们对患者实施术前和术后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对手术的认知度提高了20%;通过我们为患者制定了功能锻炼日程表,由责任护士和医生协助和监督完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对术后康复训练的承受度提高了20%;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度提高了20%;对术后功能锻炼的配合程度提高了为20%;对术后并发症观察度提高了14%。两组在各项指标对比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我们实施连续性、个性化、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健康宣教模式,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对我们医患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而观察组对医患人员的满意度为90%,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通过表2,不难看出,我们实施的连续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如下表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3 讨论

及时、有效、正确、连续、规范的的健康宣教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之一。有学者研究发现[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以疾病为中心” 转变为以“以病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健康宣教正是做好病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第一步。黄飞燕等学者[3]研究认为:在任何治疗活动中, 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态度, 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研究当今健康宣教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赖红梅等学者[4]研究认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影响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的因素非常多,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高宗兰[5]的研究表明: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开辟了专门的健康宣教室,但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量都较大, 医护人员能真正将健康宣教工作进行下去并注重实际效果的医院并不多见。有研究表明[6]:骨科患者往往年龄跨度大、治疗方法差异大、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更为缺乏、住院及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的康复训练难以坚持等实际困难, 使得健康宣教在骨科患者中落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针对目前国内健康宣教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骨科关节组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连续性、规范化的健康宣教模式,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对照组比观察组对手术的认知度提高了20%;对术后康复训练的承受度提高了20%;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度提高了20%;对术后功能锻炼的配合程度提高了20%;对术后并发症观察度提高了14%;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10%。因此我们认为:这种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宣教模式,对患者而言,在术前能够使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护理知识及功能锻炼方法,能够让患者在术后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自身疾病的康复训练中;在术后医护人员针对每个患者制定的每日功能锻炼日程表,由责任护士协助、督促其完成每日的康复训练计划,大大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这样可以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去。对医院而言,患者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按医生的计划完成正常的诊疗过程,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既节省了患者的经济费用,也加快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由于每日和患者的不断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决了住院期间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患者对医患人员的满意度。对护士而言,对患者进行宣教不仅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护士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在日积月累的日常工作中能逐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通过对两组病例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和其他学者相似的结论:个性化的、连续性的、规范的健康宣教模式,不仅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而且还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认可,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同时我们也发现利于这种健康宣教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能够更好的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构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我们的护理工作业绩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常殿霞.健康教育在骨科整体护理中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20):309.

[2]李保兰,张秀兰.浅谈整体护理中的勤与情[J].中华护理杂志,1998, 33(9): 543.

[3]黄飞燕, 肖育卿,谢思斯,等骨科患者在整体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33.

[4]赖红梅.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6.

[5]高宗兰, 张庆云,米金娥.健康教育与骨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8):622—633.

[6]张秋兰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3):165—166.

论文作者:史媛媛1,赵琪珩2,刘俊志3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两种健康宣教模式在关节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对比分析论文_史媛媛1,赵琪珩2,刘俊志3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