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美学观——当代中国美学价值观的转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价值观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在价值观选择上发生了转向。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个性是后美学实践观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后美学 美学之后 价值观转向 前价值观 后价值观
美学(Aesthetic),在我国已走过了相当于40年的历史进程, 完成了向成熟的价值观转变的探索,也就是说,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属于它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范畴。
1.后美学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到了本世纪之末,在美学之上又加了一个新词,使美学变为“后美学”。顾名思义,后美学是指当代美学之后。后美学一词来自于当代人文科学所提倡的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后”字所致。就美学之后来说,即后美学肯定的重点是在其研究方向上和价值观上所发生的转化。当然,这种转化是在前价值观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摆脱形而上的本体论、美感论及范畴论的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入目,研究人、分析人,都为揭示人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内涵提供了新的视野,人成为审美所关心的底蕴。
如何从审美角度揭示人、研究人、为人寻找一个和谐的家园是后美学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前价值观(指前期美学研究的价值观)的美学研究必须为美寻找一个产生的基础,即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来说,后美学的价值观也仍然离不开这个基础。人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只有在实践的领域内,人的审美创造性才有展开的可能性,也才有关心人、认识人的基础。就人的创造行为来说,后美学的价值观将直接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因为这是文化发展的背景所决定的,文化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设定了前提和目标。从物质条件来看,现代化的大生产为人类进行审美活动创造了强大的实践基础,人们不再为如何改变与自然的对立而殚精竭虑地反思。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将人放置在改造自然的核心位置上,人类的审美活动已完全转向人。
后美学这种思考人、重视人的特点,并没有完全脱离它最初创始阶段的基点,即实践。从古希腊苏格拉底以助产士的形象出现之后,就以道德实践的和谐为美的基点;柏拉图回到精神世界的迷狂状态中寻找理念外化的实践;亚里斯多德提倡人的摹仿行为,认为美产生于人对外界摹仿的实践;到了康德,审美观上出现了僭越,他为美创造了最高的实践原型——道德范式,人为这一范式的核心;黑格尔提出了劳动与美的关系,不过这种劳动是以正、反、合题的形式为绝对精神的运动寻找一种和谐的实践形式。即使到了尼采也无不是从对立面的视角来审视世界,从相对极上来看待人世间的实践活动,进而得出了悲观的结论;弗洛伊德反观大千世界,认为文学、艺术等所有带有审美性的活动,都是把一个明明白白的外在世界的人的实践活动拉回到了人类的白日梦世界中。西方美学家这种探求美的“实践”方式为后美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把美的目标转向研究人对文化整体的需要,即人的发展的需要。
2.美学之后 一般说来,审美活动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层面,它向人展示了人的内在心灵最具有神秘性的方面,而恰恰就是在这一方面的解释,审美产生了不同的派别:有唯物主义美学,有唯心主义美学。然而在对审美心灵的解释上,两者各有偏重。后者重视心灵的自主性,前者在重视心灵自主性的同时,还强调心灵受外部世界的制约,因此就出现了唯物主义实践美学观所提出的美是真善的统一形式之说。就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层面来看,审美揭示了人的创造性行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在这一点上,审美的主观性更为明显。然而,审美的自主性必须与外在世界的合规律性相互作用,才能达到审美目的,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才能为美提供内容,善才能为美提供形式。在追求审美价值的同时,审美实践观对于实现主体的审美需要极为关键。主体进行的审美创造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用康德的话说,审美创造中的需要应当是主体的普遍性行为,当欣赏者观照主体的创造性行为时,是在不同的情感层次上进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审美需要在满足审美欣赏者的程度上出现了初级性和终级性之分,这也就是后美学观那里所讲的初级关怀与终级关怀,又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审美的关怀性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者所显示出的影响也不一样。后实践美学极力提倡关怀的普遍性原则,追求审美过程中以对人的关怀为中心的最高范式。其特点并不像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原则那样:强调随意性、复制性、模糊性,而是由对人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向对人的行为、理想、生活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就是说,后实践主义美学把对人的关怀放在核心位置上。
3.中国美学之后 回眸中国美学,从初建、成熟到发展,可以说与后实践美学发展的进程一样,都经过了前价值观向后价值观转变的时期。中国美学的前价值观时期,美学论战的结果是以美学界公认的“审美具有社会客观性”的结论而结束,其代表人物是李泽厚。他提出了审美积淀说。审美积淀说认为,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的感性直观,而是在审美过程中渗透着理性因素对审美心理结构的控制和调整。在这一基础上进而推之,审美中的观念性也是明显的。以此为契机,这种价值观的美学推动了美学的发展。其优点在于它能够正确理解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到审美活动是高于认识活动、道德活动的无功利性的活动,尤其是将审美活动置于审美主客体之间,审美的社会客观性来自于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当然,在审美积淀说盛极之时,另一种美学观“美在客观自然”说也继续存在与发展,其代表人物是蔡仪。他认为美在客观自然本身,事物之所以美,因为事物本身具有美的属性,主体的审美感受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美与不美。这一观点被人称为无主体的美学。其优点就是在于它看到了美不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而在于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形式,人参与到了美的活动当中,但主体的作用并不能决定事物(客体)的美与不美。其缺点就是不能说明和阐释美在主客体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积淀说相比较,美在客观自然说,不能正确说明美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能最终说明美究竟“美在何处”?
在美是否具有主观性的问题上或者说如何理解主观性的问题,两者曾展开过“殊死”的舌战。其结局是积淀说战胜了自然说。二者的争论在关于“美的规律”的解释上可窥其一斑。积淀说认为,按着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在人化的过程中,主体的目的意识参与支配了审美实践的创造活动,这一活动是双向的:一方面,主体按着自己的目的意识改造了自然物的形式,使审美客体发生了合目的性的转化:一方面,主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体的心理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具备了适应自然和同化自然的能力,能够驾驭审美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形式。这一思想可谓影响了整个中国美学界达20年之久。整个80年代,李泽厚的积淀说成为美学界研究的核心。当然,自然美论的观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人化自然的问题,但所强调更多的是规律的客观性,重视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受动性,把美解释为客观规律作用于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的结果。可以说,这种观点在80年代属于美学界的余音。况且,在80年代末期李泽厚的观点已经受到了美学界的质疑,那就是单纯的理性积淀,不利于审美主体个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主体的正常的审美心理结构。由此可知,自然美论的观点被人接受的程度了。这样,在90年代,中国的后实践美学应运而生了。
中国的后实践主义美学在价值观上发生的转化,是指个体接受者在受到不同的美学观影响的条件下,价值观上所发生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选择方向上的变化,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其指导性的思想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转化的真谛是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美学价值观的辩证否定。这种否定发生在三个方面:
第一,审美语言观对审美实践观的挑战。中国美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人重视情感的传统思维方式密切联系。80年代末期西方语言观的传入为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思考课题,因为语言是话语的系统,话语本身强调权威的意指性,突出语言符号的隐喻功能,追究语言本身的语义性。在审美上的突出表现是以语言符号作为情感的抽象形式,挖空了情感形式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内容,失掉了审美语言直观性的特征。在解释学那里又把语言符号的特性加上了文本的色彩,被引申为具有抽象意义的“期待视野”,把审美推到了抽象与难以理解的区域。由于西方语言观上这种审美抽象功能的出现把中国诗美学的诗意性、绘画美学中的直观性、文学审美中的情感性在意义的前提下,变成了语言符号中的“意指性”,审美生命体验变为一种抽象的语言形式。
第二,审美心理对审美实践的变异。90年代中国美学观是对80年代中国美学价值观的嬗变。80年代后期西方美学中的唯我主义的美学观极大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美学。而这些美学观点不可能以其原本的价值观形式直接成为中国人的审美接受对象,而是通过审美心理上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而发生的,尤其是西方的一些美学心理学派,如格式塔学派、弗洛伊德学派,他们以思维视野、审美期待、精神变型的形式强调主体的内心世界与外界实践活动的关系,由此引发了中国美学在90年代所极力提倡的普遍关怀的特征,他们重视审美实践的普遍性,而审美活动中的个体性与审美对象的分化,又把唯我的审美价值观放在优先强调的位置上。
第三,古典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实践的分化。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容是丰富的,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并且将作为一种典型的审美文化模式渗透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中。古典的审美价值观影响了当代审美主体对审美价值观的现实选择。古典美学的内容与形式构成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基础层面,而恰恰因为这一点,当代人对当代审美价值观的评价在实践上与古典美学发生了偏离。儒家美学所提倡的以善为美、道家美学所提倡的在“道”下的审美自由、禅宗美学所提倡的逃避现实的直觉与顿悟已被价值观转向中的当代中国美学的实践所否定。美学需要为生活、为人的发展创造新的环境和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美学必然与当代中国美学在实践上发生碰撞并被辩证地否定和扬弃。
以人为审美的核心,应该说是当代中国美学较为鲜明的特征。纯粹的审美观将为实用性的审美观所取代。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一特点将得到证明。中国美学在客观环境上显然并没有西方那种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但是受到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影响,而在审美活动的选择上也突出地强调了个体的审美创造功用,在价值观选择上也必然出现突出个体性、唯我性的特征,但这种价值观的特性直接受制于个体的审美实践和认识实践。因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践只有赋予个体的创造性、实用性,审美活动对于个体的行为以及文化的整体发展才有存在价值,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审美文化的发展,其古典性特征的消失,它将逐渐地与审美实践由分转而合,审美实践中的情感性最终将被文化的符号性所淹没,也就是说,审美实践活动的符号化特征将越来越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