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是实现新课改的途径,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探究学生能力的最好课堂,实验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关键,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设计,方能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验课才会更加精彩,才能践行新课标的最新理念。现就七年级上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实验为例,谈谈实验教学设计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生物材料(番茄、洋葱、黄瓜、黑藻等)
学生:跃跃欲试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气氛活泼。
教师: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检测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纠错、表扬。
学生: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作准备。
教师:示范制作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取→展→盖→染→吸
学生模仿:制作洋葱临时装片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剖析及反思:
本课实验培养学的适用显微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实验中学生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辨析、思考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从而进一步明确要先制成玻片标本方可观察。
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黄瓜表层的果肉细胞,观察叶表皮永久装片,每个阶段的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指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各个阶段都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老师再做补充说明,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分段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独自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自操作的能力,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自己独立探究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染色这一环节中,学生在第二步直接滴加碘液而不滴加清水,其效果一样好,我没有否定学生的做法,也给我提了醒,决不能打消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学生自主创新的火花,是实验教学中极好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
首先从授课内容来看,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教的知识有很多,可学的知识也有很多,但教的知识和学生接受的知识几乎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课的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具有预见性;其次从接受对象看,学生知识含量、领悟能力、对教者传授知识的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统筹兼顾。再次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的知识水平,授课的方式方法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
实际上,在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三者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任何孤立其中一种而谈论课堂教学的言论都是片面或错误的。课本内容是实验课堂的基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教材知识有张有弛地讲解。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考虑课本和学生两者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探求精神?这就要考虑到实验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
是实验教学整体设计是一个思维设计过程,体现了一个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班级同学的了解程度,对课堂教学的整合程度,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立意的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也在于此。即使你在教学方面有创新,但你忽略了全课的教学中心;即使你讲课声情并茂,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失去主动探求精神;即使你有满腹文采,但你忽视接受对象,很少有人听懂你的课堂;等等这些制约你课堂质量的因素会打击你的信心,消磨师生双方学习的意志力,不良弊端层出不穷。整体设计把握不好,会使学生找不到知识立足点,泛泛的随师者脚步人云亦云,课堂学习即使充实但无头绪。学生努力学习但事倍功半。难免带来课堂拖拉,知识含量不足,影响以后正常教学计划,空耗时间和精力。一旦学生出现失去学科兴趣,烦躁,恐慌,不信任教师现象那么想要弥补就会更为艰难。
整体设计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是一大考验,也是一个教师授课水平的有力视角。好的整体设计会带来课堂成效的双丰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科学习兴趣,也是增长信心的过程,广而言之也会带动其他学科学习。教师会在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也会更好教学,更加热爱教育事业,起到一种良性循环的作用。
教育即为“教书”“育人”,我们暂且不考虑两者哪一个更重要,仅是一个课堂的整体设计就让我们每个人片面的想到了这么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严肃对待呢?
论文作者:李玉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显微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