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效率研究论文_甘春霞

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效率研究论文_甘春霞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610100

摘要:国有基建企业在国内基础工程建设领域和相关产业中具有主导地位,也是践行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的主体力量,如何把国有基建企业建成世界五百强是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对标国际一流标杆企业,加强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研究

一、新时代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意义

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通过优化与整合各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确保供应链各成员的长远利益和协同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应用可以推动国有基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从国有基建企业之间的简单博弈到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整体博弈,发挥供应链协同联动规模效应,由单打独斗变为整体作战。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提高国有基建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有效工具与手段,也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战略理念。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相比,它建立在实现全过程生产效率均衡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减少重复和浪费,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多赢的局面。

二、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2.1供应链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国有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仍有所欠缺,战略性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国有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原有的管理理念,仅重视眼前的生产、供应及利益等,忽视了上游的勘察与规划,研发与设计,与产品下游的销售、储存及物流等环节脱节。此外,国有基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尚未设置专职部门,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购买产品、存储及运输,缺乏对国有基建企业全链条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认识。

2.2资源信息规划、共享、处理能力落后

供应链运作过程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运作,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机场、高铁、地铁等项目还涉及到政府部门、设计院、业主、建设单位、机电设备生产企业、运输业、最终用户等,具有跨地域、跨时空协同的特点,对信息共享的依赖程度更高,供应链系统能及时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离不开相关信息在供应链中及时、准确的传递,这就需要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整合,由供应链的管理人员依据相关信息流调整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但目前国有基建企业仍处于重招投标,轻供应链管理的状态。

供应链管理中各节点具有自主性,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共享上难以强制约束。企业管理中市场数据来源广泛,增加了数据筛选、提炼和加工的难度。国有企业管理层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认识欠缺,缺乏对供应链系统的规划与管理,阻碍了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长期发展。

2.3三角债、分包、转包、挂靠等现象严重

因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三角债”问题,工程甲方收取各种保证金导致乙方资金占用严重,流动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基建企业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必须着力迅速加以解决。

同时建筑工程领域违法转包、违法分包与资质证书挂靠等行为屡禁不止,成为无法根治的顽疾,要从体制机制上根治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大地方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新时代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3.1 建立国有基建企业节点联动,强化供应链管理

国有基建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应强化国有基建企业内外部的协作,使国有基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顺畅、高效。首先国有基建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和各方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明确信息共享界面与工程建设项目时间节点,其次国有基建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业主单位应该积极牵头研发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与相关政府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的充分沟通,有效统筹整合各类重大资源,把握市场脉搏,组织配置好各生产要素,避免因市场波动过大导致工程造价超项目概算和工期延误等问题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做好和国有基建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的衔接与管理,发挥协同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效益。国有基建企业应提前预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与威胁,在经营活动中不断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趋利避害,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3.2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基建企业的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不但可以营造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同时也促进企业自身的成长。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基建企业招投标及合约管理机制,提高本企业员工的管理意识。通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筛选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合作伙伴,有利于企业供应链的建立和永续经营,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国有基建企业的全方位综合实力,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3.3在供应链管理中探索导入区块链技术

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交错运行,错综复杂,仅靠单一链主为核心的协调机制已经无法协调供应链各方,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业界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适用于多方协作应用场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模式为解决供应链核心企业管理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系统效率低、供应链数据透明度低、溯源能力差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区块链技术能使供应链管理各方数据变得透明公开,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可以随时发现和处理供应链各环节的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供应链管理环节中的定价机制、结算、库存水平管理等细节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的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供应链全过程管理的效率。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特性及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充分解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责任争议。最后,去中心化的运行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供应链管理中核心链主管理能力不足问题。

总之,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国有基建企业虽然有自己的发展弊端,但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动国有基建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一流跨国企业,靠国家扶持、税收优惠、单纯复制、内部交易的模式带来的增量还不够,需要以培育国际一流跨国公司为目标引领国企改革,重点是推进国有基建企业实现市场化,提高竞争力,使其成为目标商业化、股权多元化、治理现代化的市场主体,只有强起来、走出去,国有基建企业才能够在新时代发挥行业“带头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洋,苏振民,李娜.基于区块链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建筑经济,2019,40(05):69-74.

[2]刘杭,刘强.建筑供应链风险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7,17(06):85-90.

[3]李美云,宋乔.建筑供应链风险模糊故障树评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07):927-931.

[4]刘晓伟,刘维军,王乃玉.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价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18-21.

论文作者:甘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国有基建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效率研究论文_甘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