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实施_文化产业论文

“文明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实施_文化产业论文

哈尔滨市南岗区实施“文明文化共建共享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尔滨市论文,工程论文,文化论文,文明论文,南岗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以推进地、校、企文明文化“共同体”建设为主导,开展各具特色的联动共建活动

1、围绕双向需求,搞好活动项目的对接点。充分发挥宣传、文体、教育、科技等各自的职能优势,围绕文明、文化建设,与驻区大学、大所(企业)加强联系和对接,重点围绕“一建三联”:即,共签一个合作协议,联合举行一项主题示范性的活动,联合总结一项活动成果,联合举行一项活动成果展示观摩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区域文明、文化的浓厚氛围。

2、抓住重大契机,开展大型主题示范活动。以“五一”、“五四”、“国庆”等重大节日,与驻区企业、高校联合组织开展大型主题系列活动。如青年歌手选拔大赛、阳光大讲坛、大学生创新科技成果展、“国防在我心中”大型现场观摩活动、“学业、就业、创业”为主题的电视辩论大赛等活动。

3、找准定位积极启动实施文化产业创新引领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紧紧抓住哈师大“黑龙江文化艺术发展大厦项目”和“黑龙江大学国际汉语言培训中心”项目启动实施的有利时机,着力整合区文化产业资源。

4、围绕推进高校文化、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衔接与融合,努力在整合资源、探索模式、建立机制、推进文化产业项目落实上加大工作总结推进力度。会同市委宣传部认真总结推广红博商业集团等企业“以社会责任感、做大企业文化、促兴区域发展”的典型经验,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动员倡导驻区单位为繁荣区域文化、促兴文化产业发展作贡献。

二、以聚焦文明文化、素质升级服务为主导,多渠道搭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服务平台

1、打造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各类载体的示范、牵动作用。深入拓展“美德美誉在南岗”和第四届“南岗文化年”活动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和扩展“书香南岗”、“六和社区创建”、“五进农家”文明村屯建设、“南岗志愿者”等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名牌载体和以“南岗歌声”音乐会、“冰雪百花节”、“社区邻居节”、“旅游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十节一会”为标志的区域文化品牌的对外影响力,借助全国省、市新闻媒体加大总结报导力度。

2、整合区域优势,充分发挥共建共创的联动作用。一是立足社区广泛开展“文明文化进社区”活动,通过评选特色文化社区、文明文化示范楼道、群众文化团队、群众文化带头人、文明文化中心户等评选活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入。二是按照优势互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互相促进的原则,指导区内国家级、省级(标兵)文明单位与各乡镇、村采取“3+1”模式,重点围绕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以弘扬“鲁商精神”为主线,深化“诚信南岗”系列活动。

3、发掘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文明文化建设的外围空间。通过聘请专家顾问团,联合联办各类活动,成立各类团队(协会)评选表彰等形式不断探索资源共享、联动互动的新模式。继续发挥南岗区“和谐之光”艺术团的吸引、凝聚、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南岗志愿者”队伍,以“南岗文化年”品牌活动为牵动,探索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区域文化建设的支持系统和社会化的组织运行体系。

三、以加强公共文化能力建设为主导,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继续深化区、街(乡镇)、社区(村屯)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着眼于大学校区、科技园区融合联动,充分发挥其文化设施和团队优势,构筑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

2、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发挥“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力促134个社区资源互通共享,整体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3、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做实“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以组织开展南岗区“全民健身优秀晨(晚)练点”评选及授牌活动为牵动,进一步普及早晚练习点。同时,开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促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4、加强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群众文化人才数据库”系统,出台扶持政策,实现动态管理和服务创新,建立区、街(乡镇)、社区(村屯)三级专兼职文化工作者队伍。

5、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体育的指导服务力度。发挥文化体育名人的示导作用与带动作用,开展传技献艺活动。

6、继续实施“阳光爱心工程”。免费为低保和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图书借阅证,实现“文化低保”,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及文化发展成果共有共享。

标签:;  ;  

“文明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实施_文化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