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祝艳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祝艳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737200

不管成人还是孩子,看到一些小数目的计算题目,都是信息先进入大脑,大脑接受信息后做出应激反应,开始数学思考,得出运算结果。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维可视化”为想与算提供抓手,让计算熟练化变得有迹可循。而所谓“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图示法”在思维可视化技术中功不可没,它为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架起了一座沟通与联系的桥梁。

“小学低段”指小学一、二年级。形象、直观是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依据其思维特点,刺激其视觉感观,引孩子进入数学之门,再将数学知识抽象化,内化为一种数学思维方法,在后续学习中会渐入佳境。

数学计算,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逐渐被计算器所取代,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数目计算,口算是必要也必需的。在小学阶段,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低段的口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教者明显感觉到使用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扎实,究其原因,我认为思维可视化技术——“图示法”功不可没,它为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架起了一座沟通与联系的桥梁。

一、动手操作奏响思维可视化的序曲

借助实物或学具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其操作程序与过程清晰可见,再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这种“做数学”使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且效果明显。

二、简单图示呈现思维可视化的精华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不再从数的分解与合成的角度探究加法的算理了,数目较大的运算试图寻求一种更简单更有效的计算方法。从20以内两位数的认识过程中,孩子们在小棒的操作中发现一捆又几根就是十几,即10加几就是十几,从此衍生了“凑十法”。它顺理成章地成为算法多样化之后的优化方法,被推上进位加法的教学舞台,并唱起了主角,大显身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材从最容易凑十的9加几开始设计,例如计算“9+4”,如果直接将问题出示给孩子们计算,无论如何是想不到凑十的。正因为如此,教材设计了“凑十”的教学情境:一箱能装10盒的酸奶箱里只装了9盒,外面有4盒,一共有几盒?

孩子们会很应景地想到先放进1盒凑成1箱是10盒,10盒加3盒得13盒。这个过程最好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或运用教具演示,避免了单纯讲授说教的枯燥,形象直观地展示了计算过程,内化了表象,使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后怎样向十位进一,进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也更便于学生整体上感知计算的过程。这个情境明显导向性很强,直指教学重难点,凑十法呼之欲出,它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怎样将上述想法与操作的方法用图示语言表示?教师需要带领孩子们进行解题反思:因为9+( )=10,所以,可以把4分成( )和( );先算9+( )=10,再算10+( )=( ),得数等于(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此的数学语言描述文字冗长,理解困难,其中的数理逻辑也难以理清。而数学运算的本质是通过寻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比较抽象。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图形这种工具,将复杂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能够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将上述数学思考过程与数学语言表达转化成下列图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为什么必须把4分成1和3,而不是2和2?原来是为凑十)。

为了理解并巩固凑十法,教材编排颇费心思,设计了许多左边9、右边几的实物,要求孩子们要么用学具摆一摆,要么在图上圈一圈,再算一算9加几,算法多以图示出现。

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刚刚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图示语言更加敏感,可借助思维可视化为跳板,顺利地完成思维的进阶发展及过渡。运用思维图示可呈现解题过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思维策略及思考流程。经过课堂实践证明,图示法让凑十法直观可见,抽象的计算算理在图示中一目了然,凑十法也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在后续学习中更是被广泛应用,大放异彩。

再到直接计算“9+6”“9+7”等等,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脱离直观手段,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使学生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这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否则数学探索会一直保留在最原始状态。

后续学习8、7、6加几,孩子们对凑十法可谓深入人心,不仅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能独立画出凑十法的图示。到学习“8+9”更是能看8凑十,也能看9凑十,灵活画出不同的图示。再到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都能自觉运用看大数分小数来凑十,不得不说图示法功不可没。

当然,学生掌握思维可视化这种学习方法和策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学生能够自主掌握并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时,它将成为学习的“利器”,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张庆林 杨东 《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濯源 《赢在学习力》.万卷出版社,2008。

[3]周长生 《为不教而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祝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5

标签:;  ;  ;  ;  ;  ;  ;  ;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祝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