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论文_王仕礼,付春秀,杜天培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颈部动脉造影检查的图像质量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颈部动脉造影的患者90例,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进行分组,得观察组(右侧肘前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和观察组(左侧肘前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各45例,分别注射等量的碘对比剂后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外周静脉CT值和图像评分依次为(431.47±56.38)HU、(3.57±1.2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t=13.56,12.74;P<0.05);观察组中有3例(6.67%)的检查影像中出现静脉伪影,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17.78%),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8.54,P<0.05)。结论:一般认为,颈部CTA造影的静脉留置针应尽量选择靠右的穿刺部位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出现静脉伪影,以便有效提升图像质量。

【关键词】注射部位;碘对比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颈部动脉造影;图像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244-0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相比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更为明显的优势,无创性高、安全系数高,目前已经成为颈血管疾病的诊断金标准。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最大阻碍在于,静脉通道位置选择不当、碘对比剂剂量不佳等因素会导致成像过程中出现静脉硬化伪影,导致颈动脉造影图像质量不达标[1-2],无法达到诊治目的。为了更好解决有关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具体内容整理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颈部动脉造影的患者90例,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进行分组,得观察组(右侧肘前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和观察组(左侧肘前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各45例。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损伤患者,排除有碘对比剂过敏史患者[3]。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67±6.39)岁,平均体重(65.78±5.30)kg;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例、18例,患者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5.78±5.94)岁,平均体重(66.21±5.87)kg。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在予以颈部动脉造影前对所有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体质量加以评定并选择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选右侧肘前静脉、对照组则选择左侧肘前静脉,于穿刺部位上10cm处事先扎止血带后,对穿刺部位皮肤予以消毒后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预推5mL生理盐水以确认通畅,无误后夹紧留置针夹并连接肝素帽;首先高压注射碘对比剂20mL和20mL生理盐水,测出衰减曲线峰值后延时15-25s后注入50-60mL对比剂;注射完毕后维持4-5mL/s的速度注射生理盐水40mL。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VCT,设置噪声指数9,电压120KV,管电流100-600mA,转速0.4s/转,层厚0.625;自主动脉弓上水平面至颅顶予以扫描。

1.3 观察指标[4]

测量两组外周静脉中碘对比剂CT值水平并记录、对比;同时组织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两组的图像予以双盲评价质量,质量评定采用1-5分的评分机制;1分为图像质量差、动脉及其分支显示不明、存在严重的静脉伪影干扰,无法予以明确诊断;5分为图像质量佳、不存在静脉伪影,且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清晰可见,分数越高表示图像质量越佳。同时统计两组中出现静脉伪影的图像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外周静脉CT值和图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外周静脉CT值和图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P<0.05),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的静脉伪影图像数量对比

经观察统计后发现,观察组中有3例(6.67%)的检查影像中出现静脉伪影,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17.78%)。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8.54,P<0.05)。

3 讨论

临床经验显示,在进行颈部CTA检查时,颈动脉与椎动脉的强化程度以及静脉伪影对图像质量干扰,都会成为颈部CTA图像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提升颈动脉的强化程度、尽可能消除静脉伪影已经成为影像学临床的重点内容。产生静脉伪影的主要原因在于:锁骨下静脉的高浓度对比剂残留会对颈部CTA检查时的扫描X线造成阻碍而导致。已经有研究显示,右侧静脉入路相比于左侧而言,能够取得更清晰的图像质量[5]。分析解剖学的动力学原因认为,左侧头臂的静脉绕行于上纵隔血管前间隙,当多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弓的无名动脉和胸骨间隙缩小,导致左侧头臂静脉出现局部狭窄[6],引起静脉血回流障碍,导致对比剂潴留于左锁骨下静脉和左头臂静脉,导致静脉伪影的出现。而选择右侧静脉入路注射则可很好地避免以上问题,更好提高颈部CTA的图像质量。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外周静脉CT值和图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现静脉伪影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梅霞等人[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在采用CTA进行颈部动脉造影诊断时,应尽量选择右侧作为造影剂注射部位,以便更好减少静脉伪影产生,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参考,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飞,韩庆涛,韩云飞等.神经系统数字减影CT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1):68-70.

[2]唐坤.CT低管电压扫描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在脑CTA的临床应用研究[D].温州医学院,2012.

[3]林晓珠,福井利佳,沈云等.腹部增强能谱CT成像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低剂量对比剂扫描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 48(10):816-821.

[4]李忠南,王志铭,徐娜等.不同剂量对比剂多层螺旋CT正常犬肾动脉成像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5):335-338.

[5]杨尚文,杨献峰,胡安宁等.不同部位注射对比剂对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6(2):209-210,213.

[6]曾启龙,牡丹,施健等.不同模式减影血管造影遥控对比剂跟踪技术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5):461-463.

[7]梅霞,董颖,桑燕等.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 3401-3403.

论文作者:王仕礼,付春秀,杜天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探析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论文_王仕礼,付春秀,杜天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