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汨罗市 414400)
摘要:目的 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对比2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症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症缓解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等特点。
关键词:应用价值;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的种类繁多(如恶性滋养细胞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是妇产科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痛感,现以逐渐成熟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本文选取12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观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妇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4例),随机将所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其他脏器转移情况,无心、肾、肝及凝血障碍)。
观察组:年龄范围在25岁-54岁(38.16±2.43)岁,其中恶性滋养细胞癌患者占有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占有20例、宫颈癌患者占有26例。
对照组:年龄属于23岁-58岁(38.65±2.49)岁,按患者病情比例为恶性滋养细胞癌(14):子宫内膜癌(23):宫颈癌(25)。
2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采用常规用药治疗4周。
观察组——给予本组62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采用Philip公司的数字减影机的Seldinger穿刺术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造影处在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供血动脉显示后选择插管,将化疗药物经导管向两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灌注,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记录2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症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中度缓解、未缓解3项(缓解有效率=病症总治疗例数与未缓解例数的差/病情总治疗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症缓解情况用百分率(%)表示,并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2组患者上述指标存在差别(均使用SPSS20.0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各项病症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介入治疗——是指在人体病变部位导入相关器械进行介入治疗,其导入通道为微小的创口或人体腔道[2],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数字减影X线机、常规X线机、核磁共振机为常用的导入设备。目前治疗妇科肿瘤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于部分巨大肿瘤、中晚期恶性肿瘤等的治疗,仍存在一定难度。采用介入治疗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化疗栓塞:据相关资料显示,治疗盆腔恶性肿瘤采用碳铂与碘苯酯混合栓塞剂能取得明显疗效,增高化学药物局部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且严重并发症较少[3]。选择栓塞剂在化疗栓塞时十分重要,其中钢圈、PVA颗粒、明胶海绵、超液态碘化油等为临床常用栓塞剂。
(2)动脉灌注化疗:由于妇科恶性肿瘤周围血运丰富,大剂量灌注使原有的静脉给药途径发生了改变[4],缩短药物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使其在肿瘤细胞中短时间内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起到治疗效果[5]。
观察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恶性滋养细胞缓解有效率87.50%、子宫内膜癌缓解有效率95.00%、宫颈癌缓解有效率96.15%与对照组对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创伤较小、见效快。
参考文献
[1]常祖宽,王晓伟,寇志平.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86-87.
[2]刘冬梅.72例妇科恶性肿瘤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5):98-99.
[3]陈长广.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3-5.
[4]曲玉新.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30例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1):213-213.
[5]毕丽丽,林美丽,景琳.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11):196-196.
论文作者:仇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恶性肿瘤论文; 妇科论文; 患者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栓塞论文; 病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