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带来的教育价值冲突_家庭教育论文

虎妈带来的教育价值冲突_家庭教育论文

“虎妈”带来的教育价值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冲突论文,价值论文,虎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虎妈式”教育的批判性反思

郅庭瑾

“虎妈式”教育再次掀起中西教育观念差异的大讨论,甚至一度成为不少人倍加推崇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就中国独生子女一代颇受诟病的“小皇帝”、“小公主”式的教育方式而言,“虎妈式”教育似乎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但细细思量,尤其回望并体味自身的成长和受教育经历,对其便多了几分批判性的反思。

我总觉得,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即使是出于内心最为深沉的爱,即使是出于为了孩子或者学生最有价值的成长这样的美好心意,但不择手段、不近人情、不顾及对方感受的任何教育方式都是欠妥当的。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许能够取得一时的功利的成效,但绝对难以真正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相反,还会悄然留下难以弥合的伤痛甚至伤害。这一点,对于幼儿、小学生等未成年人如此,即使成年人也同样不能例外。

当然,并不能够完全否定,“虎妈式”教育在某种情境中、对于某种特殊类型的受教育者,或许真的能够取得某种特别的教育效果。但必须承认并重视的是,任何教育唯有指向对方的思想,并真正走进他(她)的心灵,触碰其灵魂,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有了这样的目标和定位,教育便回到了它最为古老也最为朴素的本质,那就是,教育基于内心的爱,基于真实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

“虎妈教育”的启示

屠传信

为什么蔡美儿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是因为她挑战了大家所提倡的教育民主,它描述了按照家长的意愿,而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培养孩子的过程。我看了许多评论,大多数人批评蔡女士的教育方法,却很少人评论它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有人说这是家长式教育的成功,不是民主教育的成功。但是你不能不说她是成功的。要知道,民主教育失败的案例也很多。

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在我看来,蔡美儿不是一个强悍的母亲,而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母亲,她有深深的忧虑,她的忧虑来自于美国社会的现状,她的教育方式脱胎于父母对她的教育。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她说:“一是我自小接受中国式教育。我认为,这种严厉的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我害怕两个女儿走下坡路。在美国,亚裔移民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代移民终于实现了‘美国梦’,会省吃俭用,将所挣的每一分钱和巨大的精力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对优秀,但他们教育孩子也变得不那么严厉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适,有一群成绩B+的朋友,认为个人权利受宪法保护,不愿付出辛苦,就会走下坡路。我父母是中国人,他们先是移民菲律宾,上世纪六十年代又举家移民美国。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蔡女士的忧患意识变成了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她的想法中有其积极因素,那就是希望她的后代也像她和祖辈一样优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垮掉的一代。蔡女士的教育如果是教育民主下的严格要求,我想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当然,我们可以不赞成她的某些教育方法,但不要把她当做一个教育专家去指责,而是要去冷静地看待一位母亲养育女儿的思想与实践,汲取她的家庭教育的合理思想并加以运用。

我同样认为,意志、品质是需要培养的,有时候还需要高标准和严要求,问题是“适度”的把握。“富不过三代”,其实这是个普遍现象,中外例子比比皆是。创业难,守业更难。面对独生子女,有些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女孩要富养”等等,学校体育课上的鞍马、跳箱都已经不见了,因为这些器械“可能”出伤害事故。如今,甚至还需要发文明确,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现在家境稍好一点的父母常常不愿意让孩子“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孩子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生活上的要求有求必应,却忽视了艰苦奋斗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许多孩子身上也因此充溢“骄娇二气”,成为“啃老”一族。以至于有的地方呼吁要立法——父母有权拒绝子女的“啃老”。

怎么才能避免如蔡美儿担忧的“富不过三代”这个“魔咒”?我认为需要良好的教育,尤其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谁来指导?

我们在批评“虎妈”家庭教育问题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对家庭教育实施者的培训和指导问题?“虎妈”的“十条家规”脱胎于她父母对她儿时的教育,以及她人生的经历和面对现实社会的感悟,是她综合摸索的结果。

在我们讨论“虎妈”的“十条家规”时,我看有些是有道理的,如:“不准在外面过夜。”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当然是不允许的。同时,如果没有“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这一条,“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的全面发展思想还是可取的。未成年人经常看电视会影响视力,尤其是经常玩游戏机既影响视力又有可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准也许是不对的,但准到什么程度才是恰到好处呢?其实,蔡美儿本人也希望有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当丈夫要求她教育女儿不要太严时,蔡美儿回答丈夫说,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面对如今孩子视力与健康受损,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盛行的现实,或许也只能如此了。

人的一生是在选择中度过的。“虎妈”的“十不准”的家规,被批评为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利,认为她这样做会摧毁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而蔡美儿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我这种外人眼中有些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选择的能力,家长就应该放手给孩子。”这种思想有没有它的合理成分?而许多人的认识也是:小时候父母为自己做选择,长大了父母尊重自己的选择,成人以后自己做出选择。

我们在讨论孩子的自由选择权时,父母是否明确:面对孩子,应该什么时候给他选择权,应该给他多大的选择权,谁能给出标准答案?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虎妈”和不是“虎妈”的家庭教育实施者,真正能领悟家庭教育的内涵?谁又能给出答案?

(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上海,200092)

不一样的成功

戴耀红

华裔妈妈蔡美儿在美国用极其苛刻的要求和严厉的方法教育女儿,使其成为她理想中的学业成绩优异、琴技出色的孩子。为此,她写了一本书,希望分享她的成功经验。这本《虎妈战歌》的中文版取名为《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也许是因为出版商认为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范例,能迎合很多中国妈妈渴望成功的心理;也许是认为耶鲁教授的权威和法学的严谨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能让更多的妈妈相信和崇拜这样的成功。渴望成功的妈妈们,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给自己一些启示是应该的,但如果试图完全复制,那就可能会令你失望,因为这样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不一样的孩子

这样的成功不可复制,是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儿童在体能、智能、个性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对于不同特长和个性的孩子是无法用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法教育的。

成功的教育在于帮助孩子找到符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而不是根据父母的意愿强迫他们成为某一方面的特定人才。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准确地发现孩子的潜能并加以开发。一旦孩子做自己热爱的、擅长的事,往往会更自觉更有持久力,也更能承受在学习过程中的挫败和压力。蔡美儿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她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的大女儿乖巧伶俐,能够认可妈妈的教育方式,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有能力实现妈妈要求的在学业等方面的期望。

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在她叛逆的二女儿身上就不再成功。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他们较多的空间,让孩子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哪怕多走些弯路,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家长应该培养每个孩子对压力的承受力,但同时应该承认不同的孩子对压力的承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承受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抗压性很强的孩子,逼一逼,能进步,有些甚至越逼越勇,压力越大越来劲,对这些压力敏感度较低的孩子来说,响鼓要用重锤敲。曾在“人人网”上看到一个大学生责怪小时候学钢琴父母逼得不够紧,让她随意放弃了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对这样的孩子错过“逼迫”的机会是一种遗憾。但有些孩子自我意识特别强,对父母的严厉并不买账,压力越大反抗越强,其实他们反抗的未必是成功的目标,而是父母时时处处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教育方法。还有些孩子抗压能力弱,一有压力就逃避。这些孩子往往为失去自我而反抗、逃避,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梦想而活着,既然无法选择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那就处理自己的生命吧,于是便“离家出走”、自残甚至轻生。对这样的孩子,施压过度是很危险的,逆反性强而抗压点低的孩子往往越逼越放弃。所以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适度地“施压”,恰到好处的“严厉”才能转化为孩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不同时期的孩子“严格”的程度也不能一样。幼儿的可塑性比较大,幼儿期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此时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严格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开始有了独立的意愿,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出现重大失误时,可给予巧妙的提醒和适度的指导,使其在经受挫折中学会选择,在体验磨难中培养坚韧,在追求成功中提升自信,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

如果要学习“虎妈”成功经验的话,不是单纯的教育方法,而是对孩子的了解。了解孩子的人格秉性、天赋特长、兴趣爱好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不一样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也是一种家庭文化,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虎妈”的祖辈移民异国艰苦创业,“吃苦耐劳、挑战困难”已成为家族文化,“虎妈”传承了这种信念。这个强势的中国妈妈主导着家庭文化,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她也比美国爸爸更有话语权,她的理念和方法也更具威慑力、执行力。而在注重营造平等民主氛围的家庭中,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常常会有不同的声音碰撞,甚至孩子也有更多表达意愿的机会,家庭成员会彼此通过协商达成基本共识。另外,父母自身追求独立民主的家庭,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比较强,所以这样的家庭一般是很难成全出“虎妈”或“虎爸”的。

不一样的成功

人们对成功的理解各不相同。“虎妈”认为成功就应该“接受高等教育、成绩优异、被上流社会所认可,通过严格管教打造成‘精英’”,所以“成绩是体现成功的唯一标准”。同样,大部分中国妈妈也认为,孩子读书成绩如何,是父母教育是否成功的体现,这无形中将成功的标准一元化了,我们的环境、文化甚至制度有时也在默认或制造这样的唯一的成功。

如果只有第一才算成功的话,那是否意味着只有一个孩子是成功的,其他都是失败者?要知道,第一本来就只有一个,如果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将来做“精英”,而不体验校园生活,不去享受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创新的快乐,那么这种以牺牲自我选择和其他能力培养为代价获得的成功,将是更大的失败。

其实和孩子特点各异一样,成功也应该是多元的。成功可以是用自己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富有情趣的生活,也可以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友情并懂得分享;成功可以是在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情感和力量,也可以是精神的丰富和思想的自由;成功可以是善于化解矛盾的智慧,也可以是坦然接受挫败的勇气。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在被社会选择中学会适应社会,同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同样能获得价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知识、能力、道德、情感、身心、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社会需要和自身意愿下实现理想,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渴望成功的家长们不应简单地去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要注重自身的成长,首先是善于学习,除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育儿方法外,还应该向孩子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孩子潜能、理解孩子需求的过程,进而才能设计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策略。其次是善于反思,当孩子不愿进入预设的教育轨道、当教育效果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好家长不应责怪和抱怨,而应冷静地分析,找出自己教育行为的不合理处。再次是善于调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变化,有时会令家长措手不及,好家长不会固执己见,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合理需求坚持“原则”,而是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做出智慧的调整。其实,由于小女儿的叛逆,“虎妈”也不得不改变策略,最终选择了放弃,允许二女儿专注于她更喜欢的网球,而不是小提琴。能够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方法,是成功的策略之一。

接纳不一样的孩子,设定不一样的成功目标才是成功的秘籍。教育的多样性、复杂性、灵动性、艺术性、智慧性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上海,200093)

学“虎妈”有感

朱良俊

对“虎妈”的了解,仅基于报纸、电视的报道。她究竟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结果如何,虽然媒体大量提及,但这很难确保就是“虎妈”的本意和事实的真相。为此,对“虎妈”的讨论,其实是对相关媒体报道,尤其是对报道中主要观点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发表的看法、形成的观点、列举的案例,显然具有浓厚的个人经验、主观色彩,失之偏颇乃至无中生有也在所难免。所幸“虎妈”看不到。

中国不缺“虎妈”

对“虎妈”的关注和热议,从媒体看,今天的中国正走在“退潮”的路上。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件事热得不行的时候,也一定病得不轻。冷下来再讨论,可以增加些务实和理智。“虎妈”在美国让美国人感兴趣,被美国媒体热捧,这不足为奇。在美国,这样的妈妈太少了。再说对一件事、一个人感兴趣,不等于就是对这件事、这个人认同、赞赏,或许是置疑,或许是否定,或许是为了“唤醒”什么。譬如,从“蔡美儿”说到华裔,说到东方教育。我不知道东方教育是否就等同于中国教育。中国媒体在引用美国媒体报道时就这样说,“美媒担忧,发出中国教育威胁论”;“并对比扩散,从教育上升到经济”等等。于是,不断看着报道的我,困惑就来了:为什么我们也感兴趣,并乐此不疲,跟进得如此紧又迅速?一个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华裔,她的教育怎么就成了“东方教育”?在一说教育,常常说外国好的今天,“虎妈”怎么会又让我们突然间觉得高人一筹,沾沾自喜并高枕无忧了呢?是因为“虎妈”好,还是因为中国教育好?幸运的是,作为主角的中国家长乃至作为配角的老师,从一开始,不说集体沉默,至少参与很少。大家明白,在中国实在不缺“虎妈”,从昨天到今天,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从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而这样的不缺,从未让我们骄傲,让我们放声高歌“中国教育最好”!反之,让我们揪心和茫然。

教育不缺“为你好!”

“虎妈”以其“十不准”家规及经典案例(7岁的女孩,因为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甚至上厕所)来证明其核心理念:为了孩子好,就得给孩子立规矩,即便是高压管教、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等等。并特别认为“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对孩子有信心,甚至超过孩子对自己的信心”。说到自信和“坚信”,中国家长从不缺乏、不动摇,从基因的力量到“人定胜天”的想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打不成材,先苦后甜;等等。但结果成功了多少?收获了什么?即便在这一理念的武装下,成功案例一天见报一个,也不等于就此证明这是首选、最好的教育。“父母皆祸害”的生成并壮大至少是另一种声音。

无须质疑中国家长“为你好”的动机和渴望,困惑的是“为你好”背后难道就没有“为我好”吗?要不,如雷贯耳的“感恩”又该怎样解释?照理“为你好”和“为我好”没有什么不好。但当只说“为你好”的时候,“施舍”的味道就浓烈了,“感恩”的愿望就迫切了。于是,简单化、理想化就习以为常,误导和伤害越发显而易见。于是,总认为自己从事教育既竭尽全力又千真万确。而作为享受者、得益者的学生或孩子,总是那么地不合作、不领情。这,又不难解读,做着做着情绪就来了,火气就大了,智力不够用体力。

对“虎妈”的热议,要说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再次有机会思索“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到底经典在哪儿。同时,有必要思考教育者真的是在以自己的失去乃至牺牲,换得受教育者的成功和感激吗?难道教育不是一项双赢、多赢的事业?我始终认为,女儿的出生给了我一个机会,一个做父亲的机会,做强、做大特别是检验教育内容是否该教、教育方法是否有效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此,我当着女儿的面,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的要求就是我的追求,你的高兴就是我的荣幸。双赢。”

视结果为第一、唯一的教育,难说是对的、好的教育

“虎妈”是否成功,我个人认为,完全取决于其两个女儿的感觉和感受、评价和评判。在我看来,认定要想“甜”必定要先“苦”的观念,与整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趋势难说匹配。现代化,要的就是工作、学习的日益便捷与舒适。教育现代化,同样具有其他现代化的本质和属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儿童的个性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必须尽可能不使个性受到妨碍。而是同时它又应当产生改变儿童的结果。由伦理学决定教育的目的,心理学决定教育的方法。”

当教育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当大家都去为这个并不存在的结果而拼搏时,最后到底成功了多少人?任何人,快乐少了一分钟,毫无疑问,苦难就多了一分钟。哪个人宁要苦难不要快乐呢?教育让受教育者学到快乐,学会快乐,不应该成为例外。再说,一个不懂、不会快乐的人,怎么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呢?

过程与结果相比,眼下的体验和感受与未来的想象和拥有相比,当下更为重要。有了当前,再要“当后”自然更可行。为此,在我对女儿的家庭教育中,定目标三思而行,尽量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目标一旦形成并启动,立刻转入过程的精彩、方法的琢磨,教育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到位。哪怕是孩子,自己的孩子,怎样让她在享受中坚持,在坚持中享受,始终是自己的第一牵挂,是需要首先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双赢的目标,我的做法是:做死目标,做活途径;做死坚持,做活完善。想不到这样的做,不但幸运地实现了初衷,促进了女儿的发展,还增加了自己对于教育的感悟和喜爱。

当良药不再苦口,又能治病,要什么药就不言而喻。这样的教育,才是对的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上海,201700)

你爱孩子吗?

——从“虎妈”育儿谈智慧之爱

郁琴芳

不以爱的理由强加“父辈经验”

从“虎妈”的书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虎妈”作为华裔的移民教育特征。“虎妈”的父母都是美国移民,她和三个妹妹均在美国中西部长大,父母对她们的教育非常严格。比如,父母要求她们在家里说中国话,如果一不留神说漏了嘴,在言语间夹杂着一两个英语单词,立刻就会为此受到用筷子狠狠打手板的惩罚;每天下午都要演算数学、练习钢琴;从不允许她们到朋友家过夜;成绩通知单上一定要全A;因为对母亲不尊重而被骂为“垃圾”……

社会学研究表明,家族历史和父母自己的学业经历都决定着父母对子女教育所持的态度。显然,“虎妈”在子女教育上高度沿袭了“父辈经验”,要求两个女儿在做人做事上,坚持自己父母曾经给予的各种信条,甚至在某些做法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如“虎妈”一样,在美国,移民家庭对子女常常有雄心勃勃的教育计划。很多调查表明,移民家庭的子女获得学业成功,与其父母的高学业期望高度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凭借父辈的经验来教育孩子的不在少数。需要注意的是,在父辈经验和自身教育经历的影响下,一些父母以爱的名义教育子女时容易走入两个误区。

一是把自己曾经的失落带入家庭教育,抱有补偿心理。一些年轻父母回首自己的教育经历,对父母教育自己的一些行为和事件会“耿耿于怀”,对父母没有达成自己的理想还会“念念不忘”。于是出于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将自己失去的爱、理想、目标等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可父母以爱的名义强加的这些理想、目标却不一定是孩子所要追求的,结果往往是逼迫孩子顺从大人意志,引起孩子的反感与叛逆。

二是过多强调自己的孩子要更加出色,怀有虚荣心理。很多年轻父母回首自己的教育经历,往往对自己经过不断努力取得的成功心怀喜悦,不自觉地将自己作为孩子成长的标杆。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把孩子成长的表现,尤其是学业成绩与自己的“面子”挂钩,其结果,只会使孩子渐渐失去自信。

智慧之爱处处体现在教育细节之中

从两个女儿很小的时候开始,“虎妈”的教育和培养就有比较明确和清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虎妈”的爱、“虎妈”的严格,就蕴藏在了每一天的生活之中,体现为她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闪耀在生活的细节之中。比如,“虎妈”在每一次愉快的旅行途中都坚持让女儿练琴,无论是小女儿练习随身带的小提琴也好,还是想方设法为大女儿租用钢琴练习。再比如,“虎妈”常常给女儿们留下一些有益亲子沟通的小纸条:“妈妈虽然有一副坏脾气,但妈妈爱你!”“你是妈妈骄傲和喜悦的源泉!”整本书中,像这样的细节描述还有很多。而有些细节也会直接反映她的焦躁和冲动,例如骂女儿“垃圾”之类的言语细节。不管我们对她的教育细节认同度如何,至少我们认可“虎妈”两个女儿在音乐上的成功来源于长期的积累和“虎妈”一贯严苛的教育。

其实,任何一个家庭都是在日复一日、平凡普通却又精彩纷呈的生活中教育子女的。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每一次交谈,都是教育孩子的生动资源。细节决定一切,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从教会孩子做每一件小事开始的,而不是告诉孩子们一个个抽象的道理。有一个爸爸在培养女儿大气而不自私的品质时,重点关注每年女儿的生日蛋糕。他的做法就是,在女儿分蛋糕时告诉她,生日蛋糕切下来的第一块要送给妈妈吃,因为今天是女儿的生日也就是妈妈的受难日。第二块生日蛋糕要送给爸爸吃,因为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妈妈,爸爸的付出也很多。第三块应该给奶奶吃,因为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所以你要孝敬奶奶……等所有的大人都分到了蛋糕,最后这块蛋糕才是女儿的。

因为父母的溺爱、不理智的爱,家庭教育中也会有许多被忽视的教育细节,这些细节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譬如,见孩子自己穿鞋动作慢,父母很多时候会不停地加以催促,甚至直接帮孩子把鞋穿好。孩子在这样一次一次的包办代替中,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对父母的生活依赖性越来越强。

爱孩子,要有实实在在的、融入生活中的教育行动,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敏锐地捕捉、合理地使用、智慧地生成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32)

需要成长的不只是孩子

徐晓兰

“虎妈”对孩子严苛管教、强化训练、替子女抉择的教育观,在不少中国家长身上都有体现。中国家长参与了太多孩子的生活,亲自参与教学,付出大量时间陪读,指导作业,督促孩子“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并且认为兴趣可以以后再培养,有了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于是孩子的周末被各种名目的兴趣班、补习班所挤占。这一模式的严重后果,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压力和威逼之中、没有内在学习兴趣的孩子,怎么能有追逐梦想的动力,怎么能很好地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呢?!当然,孩子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管教,毕竟他们还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需要启发,也需要纪律和规矩。但是,中国父母往往在学业上对孩子苛责不止,在生活行为方面却放松懈怠,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其余的什么都不用管。这种做法无疑使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与责任意识日渐欠缺,对其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要改变这种做法,就要从父母自身找突破口。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成为艺术家,那么,父母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想过,他们希望有什么样的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源于对孩子的真正了解,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认知方式以及在各个特殊时期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父母爱孩子就应当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帮助孩子,协助孩子主动成长。有了独立,孩子才有真正的自由,独立是需要培养的,这就需要父母改变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不管的想法和做法。自由是孩子才能发展与创造力养成的基础。所以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关爱,而非严格控制。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宽松积极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有被尊重的需要。家庭教育需要民主平等。而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过多限制、过多干涉,这些都会成为孩子潜能释放的阻碍。在溺爱与严格的天平上,父母往往也会发生倾斜,爱和严的有机协调,才能有效地达到规范孩子行为、促进孩子进步的目的。

家庭教育需要理解。“虎妈”的教育观,首先预设了精英主义的前提,然后通过严格管教打造出这样的“精英”。其实,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选择。当他没有走在父母所设计的道路上时,请理解孩子的选择,请尊重孩子的选择。

家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处,是我们快乐的港湾。家庭教育需要温暖,对孩子要多一份慈爱,让家庭充满温馨的情怀,不论孩子发展是快还是慢,我们都应该站在他们身边给予坚定的支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标签:;  ;  ;  ;  

虎妈带来的教育价值冲突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