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开发利用好“微课”,让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加高效快捷论文

文化馆开发利用好“微课”,让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加高效快捷论文

文化馆开发利用好“微课”,让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加高效快捷

张书娜

(丹东市群众艺术馆,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每个人都变得更为平等,“互联网+”时代对文化馆的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探索文化馆“微课”这一新的服务理念、方式和方法,对其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深入的研究发展,对今后不断丰富文化馆服务的内容,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辐射范围,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文化权益,真正做到全民艺术普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文化馆“微课”;课程特点;前提条件 ;注意问题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数字化文化馆顺应时代应运而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现有的文化馆服务方式,即以馆舍、广场、演出场所等硬件设施为载体提供的固定服务,和以深入基层开展的流动服务,这两种服务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满足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要求的需求,尤其在受众面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017、2018年辽宁省陆续开展了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推广工作,虽然受经济发展条件制约,但各地根据自身的资金、设施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让文化馆的工作同网络化、数字化进行接轨。以丹东市为例,除东港市正在筹建新的数字文化馆以外,其他各地区目前还没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数字文化馆网络平台建设。但我们看到,当前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在全民普及率达到了86.2%的高值,尤其在学生、中青年人群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须品,甚至有取代传统PC机的趋势。互联网就在人们身边,各种APP软件应运而生,其中影响力最广的一款APP软件就是微信。截至2018年,微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0亿,微信上的公众号平台也于2012年诞生,用户数量激增,通过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来进行学习,已经成为学习的新风尚。通过公众号平台宣传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丹东地区于2017年在全市三县(市)三区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新课程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通过运用合作学习法,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开展。就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而言,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该方式,同时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该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只有不断提升教学与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为其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做好准备。

在各馆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地区文化馆一年多来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大型群众文艺演出赛事活动情况、培训辅导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以及群众文化工作各项政策资讯,这极大地宣传和丰富了我们文化馆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中,我们市馆开办一项内容—文化馆“微课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誉,群众参与度和反馈度很高。如何在优先条件下开发利用好“微课”,让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更高效快捷地运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馆“微课”

文化馆“微课”定义:“微课”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名词,顾名思义是微型、微小的课,有人也称之为“微课程”。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应该说“微课程”包含了“微课”。“微课”是指老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程”属于课程序列,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内容。同时,“微课”也区别于“幕课”,“幕课”指的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微课”是将“微学习”和“微内容”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时间短(一般在15分钟以内)、效果快。基于目前我们当地文化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力量,“微课”更适合当前全民艺术普及的需要。文化馆开展的“微课”是基于文化馆职能、功效所开设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类文化艺术技能需求的艺术教学培训短视频,是日常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培育群众文化骨干力量、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又一有效载体。

目前针对电子商务运营课程教学方面,我认为依然存在一些运营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学生学过运营课程之后只会片面的认为电子商务运营就是在网上开店等简单的浅显的认识。

二、文化馆“微课”特点

(一)形式上具有简单性、普及性

文化馆“微课”内容主要是针对文化艺术类,如书法、绘画、舞蹈、戏曲、写作、音乐、器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类入门创作、表演、鉴赏的学习。尽量做到将一种复杂烦琐的文化艺术知识化为简单的学习内容,特别注重核心内容的讲解,利于群众理解消化,每次学习一点点,慢慢累积,让群众通过逐步的学习掌握一门艺术形式基本的表现形式或创作技巧。如在一套广场舞的学习“微课”上,只需要舞蹈辅导人员在短时间内对这套广场舞表演内容套路进行展示示范教学,待学习者掌握主要学习内容后自身加以揣摩、练习,潜移默化地逐渐掌握学习内容,让文化艺术的普及变为一种主动性的参与和提高。

“微课”是互联网条件诞生的新兴产物,文化馆“微课”在制作中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分门别类确定不同的受众人群,推出适合各类人群学习的“微课”内容。这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及时注意发现、总结、归纳人民群众需求最多的、最基本的文化艺术学习要求,采用定制化手段,授课专业辅导者要在授课中减少不够专业的用词用语和避免知识性错误。这就要求文化馆的艺术辅导者要坚持学习,业务精良,必要时可以采取馆际互动、邀请社会名家进行“微课”录制,丰富“微课”课程内容,让文化馆“微课”作为现实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微课”辅助传统的文化馆辅导培训教育活动方式,让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文化艺术课堂变得无限宽广。

(二)时间上具有灵活性、机动性

文化馆“微课”可以设置各种文化艺术门类,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在授课视频中,除了包含辅导人员的专业演示和讲解,还可以包含大量的图片介绍、背景音乐,以及各种各样生动的教学素材道具,同现场面对面的辅导培训一样,富有观赏性和趣味性,会让人们的大脑兴奋起来,在视听效果兼备的条件下自主学习,针对自己的需求随时调整学习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类文化艺术学习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求知欲望。

(三)内容上具有丰富性、生动性、趣味性

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对人民群众是日积月累下的影响和熏陶,它具有吸引性,并不具备强制性。因此,文化馆“微课”更适合群众的参与,人们无论在什么时间里只要有学习了解的想法就能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无论在机场的候机厅,还是车站的候车室,或者是业余的闲暇时间,又或是自发组织的学习队伍的活动时间里,都可以拿出手机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学习,通过辅导人员的“微课”讲解展示逐步深入地了解掌握不同门类的文化艺术知识。

(四)制作投入上具有节约性、易操作性

文化馆“微课”的开设,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具有投入资金较少,不受场地设施条件限制,不受学习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的优点,是对现有的线上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一个协助与补充,是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一个很好的辐射载体,尤其是对还不具备建设起一整套完善数字文化馆的地区,文化馆“微课”的建立是在有限条件下开展起来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文化馆与群众开展线上沟通交流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

三、文化馆“微课”开设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加强对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设计、内容的推广工作

充分发挥文化馆“微课”在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必须掌握其核心,利用其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培训辅导模式来说,“微课”最大的特点是以视频、录像的方式记录并传播老师在培训课堂上教学的课程。基于“微课”短时高效的特点,授课内容通常选取某个艺术门类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部分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文化馆的专业辅导人员必须就所要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条理清晰地阐释清楚。在“微课”内容设计上要强调“普及推广”四字,切忌高深,晦涩难懂,语言上也要通俗易懂。其次,由于“微课”不是面对面地进行培训辅导,教者和学者很难有即时的互动,这就增大了授课的难度,怎样在短时间的课程教学上充满活力和吸人眼球,对文化馆专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授课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二)对开展文化馆“微课”教学的专业辅导人员提出了新的技能学习要求

“微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愿订阅文化馆公众号,有着强烈的学习意愿,我们的“微课”才能充分发挥功效。精心设计打造内容丰富优良的文化馆线上公众号平台,使其富有吸引力,才能做到受众面广泛,才能打响知名度;在馆舍内外展示公众号标识,在各类媒体诸如电视、报刊上刊登公众号平台二维码,让群众方便订阅;在日常各种类型的线下现场群众文化活动中积极宣传文化馆线上平台,开展“扫一扫,你需求我买单”文化推广活动,扩大知名度;抓好群众文化带头人,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带动传播作用,由点带面,不断壮大订阅人群数量,让当地的人民群众都知晓群众文化之一宣传学习平台,尽可能多的吸引人民群众的目光,真正发挥出文化网络平台的功效。

(三)要积极探索发现文化馆“微课”的定制化内容

3种校正方法的对比如图5和表1所示。从图5中可见,二次拟合优于分段拟合,分段拟合优于线性拟合。对于利用FPGA等硬件实现非均匀性校正,除了从校正效果进行考核外,还应从校正参数的存储空间,获取时间和校正处理时间等方面考虑[11-13]。从表1可见,二次拟合的参数量和处理时间优于分段校正。综合考虑,二次拟合校正是最佳的选择。

(四)要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地域特色设置“微课”内容,使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们所在的辽东地区是朝鲜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活动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非常突出,有2项国家级保护项目和15项省级保护项目、75位非遗项目传承人,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在文化馆“微课”设计上我们应着重设计体现人们喜闻乐见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各类民族文化传统表演内容。传承内容,如朝鲜族舞蹈、满族舞蹈的表演特点介绍;蒙古族音乐歌曲的演唱技巧;剪纸、绣荷包技艺授课等。这就能更好地同我们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相结合,不仅满足广大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特色需求,更有助于利于地域资源进行特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对师范生来说,教学实践是锻炼自己形成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通过教育见习,使师范生切实感受中等职业学校的真实环境,找到自身的不足,做好专业发展规划。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应通过微格教学,使师范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为教育实习作准备,使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体会作为中职教师的真实感受,形成责任意识,熟悉并理解中职教师的工作并从实际出发,按照中职教师的要求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为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做好准备。

(五)要在推广发展文化馆“微课”活动基础上认清自身存在的短板,加以改进和完善

由于当前文化馆“微课”重点作用是对各类文化艺术最基本的推广活动,主要作用在于解决单个基础性问题,课程内容所传达的知识体系不具备完整性和系统性。“微课”的设立初衷旨在传播、调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文化艺术、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对文化艺术初级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送,是新兴的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效手段,所以,它并不能真正代替极具专业性的授课行为。那么,今后如何让文化馆“微课”更深入、专业地发展,定期推出分门别类的系列化、系统化的文化艺术“微课程”,是我们随着实践运作后,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还需要继续探讨研究的课题。

同发达地区、先进示范城市相比较,数字文化馆建设在东北地区已经落后一步,文化馆“微课”的发展也许也并不领先,但我们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设施资源条件,努力搭上“互联网+”技术的“快车”,认真寻找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工作上的突破口,破工作瓶颈,认真学习先进地区优秀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出具有自身特色和亮点的文化馆“微课”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1).

[2]李娜.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7).

【中图分类号】 G24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书娜,丹东市群众艺术馆,创编调研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标签:;  ;  ;  ;  ;  ;  

文化馆开发利用好“微课”,让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加高效快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