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修枝剪叶”与理想化的“静待花开”——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开论文,误解论文,静待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5)10-0047-06 有的学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教学,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静待花开,而不是干预其自己生长的内部过程”[1]。这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是尊重自然的策略。但与“静待花开”的教学相反,我们在实践中往往采取的是另外一套教学思路:通过每天的作业检查来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周周清、堂堂清”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月考”“周考”来衡量学生的阶段性水平……在这种教学当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都被教师的督促、鞭策所掩盖,学生的学习更像是由教师所控制的而非自然自觉进步的,颇有几分被“修枝剪叶”的味道。 这就引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如果只是等待、观望着学生的发展,那当然应该“静待花开”;但如果说教师也需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发展,那就应该有各种“助长”的方式。到底“修枝剪叶”和“静待花开”在教学中意味着什么,能否用“静待花开”对“修枝剪叶”进行全盘替换,需要进行谨慎的讨论。 一、教师何以被称为“园丁” 在当前的主流教育话语中,“修枝剪叶”常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多用来比喻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不肯循序渐进的做法。将“修枝剪叶”一词用在教育当中,通常联想到的就是诸如“周周清、堂堂清”“月考”“周考”等用频繁的检查、测验和考试来评价和敦促学生学习的现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诸如题海战术、应试技术训练等教学方式。这些“应试教育”引发的现象使得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受到了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批判,体现在教学评价观上即为“重结果,轻过程,量化为主,标准单一”[2]。一般认为,“修枝剪叶”式的教学表面上效率很高,但实际上却造成学生学习动机下降,学习兴趣减退等诸多问题,最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在呼吁一种更加民主、自由的教学。但是很多中小学教师却认为在儿童玩耍的天性和游戏带来的刺激面前,民主、自由等时髦词汇在教学实践中似乎不太实用,反倒是“修枝剪叶”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起到对学生进行监督、敦促和评价的作用。 因此,本文有必要重新审视对“修枝剪叶”这种方式的看法。“修枝剪叶”的关键不在于“修”与“不修”,而在于是否“该修”。如果将学生比喻为禾苗,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需要依靠自身的日积月累、逐渐沉淀,建立在一定量的知识基础之上。掌握足够的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思想。需要承认,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在不断学习复杂和抽象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然而,只有真正掌握已有的基础知识和规则,才有可能发现和形成新的知识。可以说,现代课程教学所强调的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它到现在仍然非常重要,也并未过时。 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知识难度不大,无需学生花时间去理解、思考和沉淀,而重在记忆、积累和熟练。例如,数学计算的熟练程度,只有通过每天的定量练习才能得以提高;英语单词量,只有平时不断积累,才能保证后续英语学习的效果,等等。由于拖延、懒散、遗忘等问题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教师不得不采取“周周清、堂堂清”的方式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检查家庭作业来判断学生有没有完成练习题的任务,通过反复听写来促使学生背诵单词,诸如此类。因而,“周周清、堂堂清”是一种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的方式。教师要“清”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教师的监督和敦促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虽然不是完全出自自觉自愿,但对帮助学生打牢学习基础却大有裨益,也间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见,教师作为园丁需要根据理性的思考来决定如何修剪枝叶,甚至采用一定程度的手段,才能帮助禾苗生长得更好。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作为专制者和独裁者的角色开始向与学生平等对话和自由交往转变,但是教师及时和恰当地指导学生学习仍然是现代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放松。时至今日,“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3]。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是需要“修”才能“长得好”的,即使我们认为这样不自主、不自由,但针对特定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枝剪叶”,却成为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的自觉选择。 二、“修枝剪叶”泛滥的缘由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教师往往容易对教学内容不加区分地采取“修枝剪叶”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效果进行“周周清、堂堂清”,对学生频繁地进行考试、评讲、再考试、再评讲,从而确保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和准确性。可以说,“修枝剪叶”的方式在教学中被使用得过多、过滥,极大地损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感悟,并导致学生对考试的反感,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4]。事实上,教师并非不知道“修枝剪叶”的弊端,但为什么依然坚持这一极端的方式呢?是不愿改,不敢改,还是不知道怎么改?只有找出了背后的原因,并探寻出一条可行的路径,教学的转向才有可能发生。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修枝剪叶”的现象,也离不开各主体对利益的争取。虽然有学者认为,“利益分化是今日之中国的重要社会特征,三十年来,中国社会逐步从利益一元走向利益分化”[6]。但就基础教育而言,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高分并顺利升学,却符合考生、家长、教师、学校甚至地方教育部门的共同利益。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的评价一直处于一种“唯分数论”的考试文化现象当中,即“以分数作为评定一个学生发展、一位教师教学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唯一指标”[7]。这样一来,原本只具有评价和选拔功能的考试,被赋予衡量学生能力素质、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质量等诸多额外功能,无论是教师的奖金数额,还是职称评定,甚至学校办学经费的划拨,无一不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因此,在这个利益分化的年代,基础教育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在对分数的追求上,倒是达到了难得的利益一致。 当然,这个利益并不是长远的利益,而是一种短期的、暂时的利益。但受到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以及现有“唯学历取士”的用人风气的影响,这种短期的、暂时的利益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产生“一考定终身”的说法。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不被社会承认,从而丧失很多机会”[8]。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呢?从普遍的经验来看,对教学内容采取“灌输”的方式进行传授,可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把尽可能多的考试信息传输给尽可能多的学生,以达到效用最大化;对作业和习题采取“周周清、堂堂清”的方式进行检查,可以迫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轮番遍踩,形成和熟悉各种类型的解题思路或套路,以便在考试中最熟练、最快捷地答对题目;实行“月考”“周考”制度,可以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制订相应的“提分计划”,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对应试技术进行操练,可以比深入挖掘知识能更有效地提高考试成绩……上述种种“修枝剪叶”的方式,都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明显效果,而且这些方式简便适用,容易操作,因而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这一选择甚至得到了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持,有学者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型,发现“针对考试来说,特别是在学生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应试教育的成绩效应显然要大于素质教育”[9],这也导致很多教师放弃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而成为“应试技术的研究者,同时也是实践者”[10]。因此,教学中“修枝剪叶”现象的泛滥,主要不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更多的是由应试压力导致的。 于是,在考试时将学生的分数“修”到最佳,便符合考生、家长、教师、学校的共同利益。至于这种被“修”出来的分数背后有没有足够的素质和能力的支撑,是不是符合学生的长远发展,那已经不需要教师去关心,甚至也不是学生和家长在考前需要关心的事情了。现代主义教学理性追求的是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它既包括工具理性,也包括价值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然而在分数的压力下,现代主义教学理性往往被窄化为工具理性,而且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所倡导的效率、计划、标准和测量在利益的驱动下被发展到了极端。在极端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动下,学生的个性、情感、激情和需要受到了压抑,只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人人都说“修枝剪叶”的现象应该改变,但并非教师不想改,而是在分数的压力下不敢改,也不知道该怎么改。 三、教学中的“静待花开”及其意义局限 与“修枝剪叶”相反,“静待花开”这一提法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回归自然,悠然自得的心态。它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裴斯泰洛齐指出:“教育家不能给人任何一点力量,他既不能给人以生命,也不能让他呼吸,他仅仅能注意不让外来的暴力损害或打扰他,他要关照让发展沿着固有的规律前进。”[11]这一思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体验、感悟、情绪和兴趣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静待结果的教育,其实就是承认人的精神生命的提升是内在的、自生的、独立的,我们的外部干预,基本上和最终需要得到生命的接受,并由生命实施其对自己的改造”[1]。在灌输、题海战术、应试训练泛滥的今天,提倡教学要“静待花开”,就给人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 但是,教学过程与种花过程性质不同,前者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教学是一个使人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指标就是掌握知识、接受约束、遵从规范等。教师在学生学习中需要适当发挥主导、控制和管理等作用。这与自然主义的教学主张是天然矛盾的。教学中的“修枝剪叶”,无论是检查作业,还是“周周清、堂堂清”,抑或“月考”和“周考”,本质上都是一种评价。布卢姆曾对评价的功用作了如下阐述:评价“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系统,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12]。但“静待花开”的思想却消解了评价存在于“每一步骤”之上的必要性,将教学的目标、方向和进度都交给学生去掌握,教师督促和指导学生的责任被“悬置”;要不要做作业,用不用进行复习和预习全凭学生“自觉”;有没有听懂,观点和想法对不对全靠学生的“天赋”……这就不是教学了,倒不如说是学生的“自学”更加妥帖。“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内在组成部分,没有评价,教学过程便不完整。”[13]直接将种花的经验迁移到教学当中,消解了评价存在的必要性,便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首先,学生发展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一朵花有开与不开之别,开得艳与不艳之分,而且一朵牡丹绝不会因为缺乏园丁的培育就开成一株罂粟。但精神生产过程则不同,如果缺乏教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可能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例如,在《虎门销烟》一课上,有学生提出了“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的看法[14];在《司马光》一课上,有学生得出了“司马光不应该砸缸救人”的结论。[15]而且这些并不是个别、极端的案例,实践中类似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如果不随时对学生的这类看似“创新”但本质上错误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价和矫正,学生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形成不恰当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那就只能说是教学的失败。植物的生长是不受道德约束的,例如,蓝藻的过量繁殖会危及整片水域的生态系统,但蓝藻不会因为自己的繁殖“不道德”就自动停止繁殖。教学则不然。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开出一朵花”,而是开出一朵正确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花”。“没有无教育的教学”[16],这是赫尔巴特给我们的告诫。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人,更要成为一个道德人、社会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静待”这朵花的开放,而应在培育这朵“花”的过程中,对其品性、质料予以主动地、及时地干预、引导和帮助。 其次,学习自主权会被错误地运用。花朵的生长是不可逆的,而且在保证了基本生长条件的情况下,也是不会中止的。一朵花不会因为自己“长累了”就停止生长。但是,教学过程则不同。教育者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他们就一定会努力学习;相反,拥有学习自主权的学生不仅可以决定“我如何学”,还能够决定“学或者不学”“学或者玩”。学生的天性中固然有求知的欲望,但也存在着贪玩、偷懒等习性。中学生虽然比小学生更加成熟和懂事,但也更加叛逆,也同样具有玩耍的天性。学习能够带给学生的收益是长期的、看不到的,无论多么有趣的学习过程,总不如游戏和玩耍这种立即就能体验到的乐趣更有吸引力。“静待”的思想容易助长学生的拖延、懒散等习惯。因此,学习自主性的下放,很可能违背了教育者的初衷。目前学校对学生的管束固然太过严格,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手”;但如果教学变成了“静待花开”,那便不仅是“放手”,更是“放纵”了。可见,回归自然的教学观如果运用不恰当,“实际上会造成一种自由松散意义上的自然倒退”[17]。 四、如何实现“静待花开”的价值 改变教学中的“修枝剪叶”现象,并不等同于让教学全盘“静待花开”,走“尚自然”和“清静无为”的道路。极端接受理性主义和仅仅承认自然主义都不是真正科学的解决态度。在教学当中,“修枝剪叶”和“静待花开”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能走极端,也不可偏废。“理性是被规范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没有它非理性就会畸形发展。非理性是不断涌动的生命活力,没有它理性发展不仅缺乏丰富内容,也没有强大动力和不竭活力。”[18]缓解当前教育弊端的关键在于将二者进行中庸、调和,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以扭转当前教师对“修枝剪叶”的过量使用。正如山水画讲究“留白”,教学亦同此理。适当牺牲一点知识传授的速度,降低一些检查和评价的频率,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和沉淀的时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样既能确保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创新。 由于广大教师的经验中有太多通过“修枝剪叶”来提高学生成绩的经历,这让他们误认为“静待花开”的思想和学生的分数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但事实并非如此。“修枝剪叶”虽然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并非唯一方法。郭思乐教授就谈到过一个例子:“某二类高中的一个63人的实验班(非重点班)的数学考试平均分146分(满分150分),超出了当地一类高中34分,原因只在于执教者把短视的有效转变为服从和尊重学生的兴趣,把核心性的学习还给了学生。”[1]这种例子在现实中虽不多见,但毕竟存在。只不过,广大教师对这些既坚持新理念,又能让学生考取高分的教师更多的是崇拜和仰望,却不敢效仿。“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做不到,学校的其他老师也做不到,领导更不许我们这么搞。”这是笔者在课题访谈时一位高三老师说的一句话。 因此,要让教师转变单一的“修枝剪叶”观念,就必须弄清楚那些优秀教师是怎么做的:无须督促学生,却能让学生自觉学习;无须干涉学生,却能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无须采取“周周清、堂堂清”的做法,学生也能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这里面蕴含着很大的学问,也需要很高的教学和管理技巧,远不止“服从和尊重学生的兴趣”那么简单,更不是只要教师接受了“静待花开”的教学理念之后就能实现的。而目前,我们对这些有价值的经验还不甚了解,难以效仿。这就要求教育研究者加强对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研究,抽取出一些可供效仿和借鉴的地方并加以推广。只有当广大教师懂得“原来这样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并取得了效果的时候,才能真正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摆脱那种“不敢改、不知道怎么改”的局面,从而使“修枝剪叶”过多、过滥的问题得以缓解。 但是,由于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带有很强的个体性和不可复制性,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试图通过使广大教师模仿他人经验,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来解决“修枝剪叶”过多、过滥的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受影响,在短期内似乎不太现实;即使从长远来看,结果也很难预料。更何况还有课改专家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19]。如果这个论断成立,那么靠教师的观念转变来解决“修枝剪叶”的问题,就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不管教师是否“绝大多数都不合格”,但既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应试,那就必须从考试上着手。有考试必然会有应试,但如果考试命题水平不高,就容易引发教学当中投机取巧的行为,例如题海战术、技巧训练、“周周清、堂堂清”等各种“修枝剪叶”的现象。我们曾经在提高考试的命题水平方面做出了努力,例如为了解决单一的议论文体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这一问题,从2000年起,高考作文便由议论文改变为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为了解决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习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1999年高考开始实施“3+X”改革,试图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命题技术上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为纠正片面“应试”,牺牲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换取考试成绩的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无论话题作文,还是文理综合,都并非十全十美。近年来,各种高考话题作文模板、综合题目答题套路层出不穷,但教师依然可以通过“修枝剪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而相比之下,关于考试命题的技术层面的研究却呈现出日渐式微的局面,考试题目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至于出现了广大教师乐此不疲地研究考题的情况。一套合理的试题,必须能合理地反映考生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只能考出一个被“修”出来的分数。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命题技术的研究,努力降低通过“修枝剪叶”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成绩的可能性。只有当“修枝剪叶”的方式对提高成绩收效不大,不再符合追求高分这一共同利益的时候,教学的发展才有望回到正轨上来。 收稿日期:2015-04-24;修回日期:2015-06-28误解“剪枝”和理想化的“等花开”--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_教师评价论文
误解“剪枝”和理想化的“等花开”--对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