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汉译本韵律比较
刘 薇
(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 :彝族支系撒尼族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汉语作为主要载体,先后出版发行过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些汉译本的语言风格各有其特点,韵律风格也有所不同。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四个汉译版本,主要从句法和韵法两个方面对四个文本的韵律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韵律;句法;韵法;比较
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阿诗玛》以汉语作为主要载体,先后出版发行过多个不同的版本,主要有八个注 (1)1950年杨放整理本《圭山撒尼人叙事诗阿斯玛》;(2)1953年朱德普整理本《美丽的阿斯玛——云南圭山彝族传说叙事诗》;(3)1954年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汉语译创本《阿诗玛——撒尼人叙事诗》;(4)1960年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整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重新整理本《阿诗玛——彝族民间叙事诗》;(5)1980年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汉语译创本第二次整理本《阿诗玛——撒尼民间叙事诗》;(6)1983年昂自明汉译本《阿诗玛——撒尼民间叙事诗》;(7)1985年马学良、罗希吾戈、金国库、范惠娟用彝文、国际音标、直译、意译四行对照译本《阿诗玛》;(8)1999年黄建明、普卫华翻译的彝文、国际音标、汉文、彝文、英文、日文对照译本《阿诗玛》。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这些汉译本的语言风格各有其特点,这里我们选取了这四个汉译版本,主要从韵律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现代社会的我们的确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但前有古人曰:“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后有鲁迅感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他们都告诉了我们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而读书就更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陆珑也曾说过:“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在于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因此看书时速度要适中,对其内容细细品味,只有这样读书,才会让人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受益匪浅。
“民间诗律,是民间歌谣在民俗环境里,歌唱状态中形成的关于篇法、章法、句法、韵法、声法、调法等等的规律。其中最主要的为句法和韵法。”[1]这里主要从句法和韵法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一、句 法
(一)句法形式
“句法:即一句多少字(多少音节,多少言?)什么节奏?”[2](“节奏”即彝语诗论中的“歩格”。)
1.黄铁本:句法从三言到十三言都有,以五言句居多,其次是七言句。(本文以“应该怎样唱啊”“在阿着底地方”“成长”三部分为例进行统计。其中:五言106句,七言84句,六言52句,八言45句,九言35句,十言25句,四言5句,十一言3句,三言1句,十三言1句。)五言句的节奏多为2/3,3/2,4/1结构,七言句多为4/3,3/4结构。以四句、五句、六句、七句、八句、九句为一章,多以四、六句为主。
HPLC法同时测定四味姜黄汤散中7种成分的含量…………………………………………………… 赵 娅等(1): 29
2.昂自明本:句法方面全部都是五言。节奏多为2/3,3/2,4/1结构 。四、六、九句为一章,以四句为主,偶有六句(全诗大概三四处),只有一处九句(全诗)。
3.马学良本:句法方面全部都是五言。节奏多为2/3,3/2,4/1结构。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三、十五、十六、二十句为一章,以四、五、六、七句为主。
4.黄建明本:句法方面大部分都是五言(全诗除50句六言,13句七言,3句八言之外)。节奏多为2/3,3/2,4/1结构。三句到十九句为一章,甚至还有二十五句、二十六句和三十三句为一章的,以四、五、六、七、八句为主。相较其他文本,黄建明本的章节句数显然更多,不仅出现了二十五句、二十六句、三十三句这样较长的章节,而且从三句到十九句的章节数量没有明显的差距。
针对学生学习汉字时出现的字形混乱和写错别字的问题,课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汉字学原理,用溯源法去解释汉字的字形,让学生知道汉字的谱系源流和演变过程,懂得字的形、音、义,从而更规范化地使用和书写汉字。课外,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观看《汉字宫》这个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故事,从而认识汉字的造字法,以及深入了解中国深远的汉字文化。让汉字的学习变得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另外,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二)句法比较
从句法方面来看,除黄铁本是三言到十三言的杂言体外,其它四个文本均是五言体,五言的节奏多为2/3,3/2,4/1结构。这种差异与四个翻译文本的源语文本有关。黄铁本是对20份彝族撒尼族长者口头讲述文本的翻译整理、加工创作,所以主要体现了彝族撒尼族口头诗歌及汉族文人根据撒尼族口头诗歌风格进行创作的特点。20份材料有韵文,有散文,因而呈现出韵散结合的语体特点。而其它三个文本均是在撒尼族毕摩所保存的古彝文手抄本的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成的。古彝文诗歌大多都是五言的,昂自明本是毕摩李科保保存的《阿诗玛》古彝文手抄本的汉译,而五言诗体是彝语古典韵文的主要语体形式,所以昂本采用的也是五言诗体的形式。这一译本照顾到了撒尼族口头诗歌的特点与民族语言的特色。马学良本是以毕摩金国库所收藏的古彝文抄本为底本,翻译整理而成的,所以马本也采用的是五言诗体的形式。黄建明本是由四个彝文抄本校勘翻译整理而成,在这个译本中,由四个彝文抄本校勘而成的源语文本以及汉语直译本基本都是按照撒尼族诗歌的五言体形式翻译的,间或有少量六言、七言和八言句,显然没有马本和昂本的全部五言那么严格。由于四个翻译文本的源语文本不同,所以四个文本采用了不同的诗体形式。
顶真扣是彝诗中惯常运用的扣法,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13]如“一条牛使不得一辈子,一辈子成人家的囡了!……/一蒲箩饭吃不得一辈子,一辈子成人家的囡了!……/一绕麻绩不得一辈子,一辈子成人家的囡了!”[14]中前一句的末尾三个音节做了后一句的开头,形成顶真扣。“顶真扣在彝诗中是充分体现彝语诗歌文化内涵的一种形式。彝诗顶真扣与汉语诗歌作为形式的顶真法区别就在于,彝诗顶真法根源于彝族传统的父子连名谱系叙史记事观念。”[15]黄铁本中除了这种比较严格的顶真扣外,还存在着大致相同相扣或隔句顶扣的情况,如“在撒尼人阿着底地方,阿着底的上边。”[16]第一句末的“阿着底地方”与第二句开头的“阿着底”大致相同。另外还有如“没吃过的水有三塘,塘水清又亮,三塘水留给谁吃?要留给相好的人吃。没有人绕过的树有三丛,树丛绿茸茸,三丛树留给谁绕?要留给相好的人绕。”[17]中第一句末的“三塘”和第三句首的“三塘”,第五句末的“三丛”和第七句首的“三丛”这样隔句顶真相扣的形式。
二、韵 法
(一)韵法形式
“韵法:指押什么韵?在何处押韵?有头韵、腰韵、脚韵、脚腰韵、句内韵、句间韵。”[3](“韵法”即彝语诗论中的“韵式”。)
彝语诗歌中的音韵概念与汉语诗律中的音韵概念是不一样的,学者一般认为彝语中其实并没有“韵”字,古彝语韵文中是不存在押韵的说法的。因为彝语语音中声母韵母的规律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有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韵母除单元音韵母之外,还有大量的复韵母和鼻韵母,汉语韵尾变化的繁复之所以能成为汉语诗学重要的美学特征,与汉语中存在丰富的复韵母、鼻韵母是分不开的。而彝语有43个声母和10个韵母,韵母大大少于声母,并且都是单元音韵母,没有复韵母,也就是说,彝语的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而且,彝语的复声母非常多,都是汉语所没有的。所以彝语诗歌的韵律主要不是通过韵母来体现,即不是主要集中在一个韵母上,而是更多地从声和调体现出来。因而,“押”在彝语诗歌中主要是押字和押调。“广义的押韵,既押声母,又押韵母,还押声调,即“押字”,……狭义的押韵是指押声母,或韵母,或声调,而不包括押字和押音节,与汉语诗歌中的“押韵”意义接近。”[4]彝语诗歌的押韵与汉语有所不同,它主要不是押韵母,而是整个音节的重复,所以可以说是押音节。从诗歌韵律的表达效果来说,显然没有汉语诗律那么繁复,体现了口头诗歌的简洁和凝练。
彝语诗歌的韵律原则是“押”“扣”“连”“对”四个基本要素。主要是“押”和“扣”。
彝语诗歌的押韵方式主要是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需要注意的是句首韵和句尾韵的用法和汉语、英语的诗歌韵律有所不同,它们既不是汉语诗歌中单纯的押韵母,也不与英语诗歌中的首韵和尾韵严格对应,而是整个音节的重复运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彝语诗歌本身的押韵与汉语诗歌的押韵有着不同的内涵,汉译往往只能体现“复叠”,难以表达韵律。而且在彝语诗歌的汉语翻译中,翻译者为了符合汉语的欣赏阅读习惯不得不把汉语的音韵模式嵌入到彝语的诗歌中。所以彝诗汉语译本的韵法呈现出非常复杂的风格。诗歌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既要尽量接近原貌,体现出原诗的韵律风格和特点又要尽量符合目标语的韵律特点以照顾目标语读者的欣赏习惯。这一问题在《阿诗玛》的彝文翻译中也同样存在,翻译整理者既要考虑到彝语诗歌的韵律特征又要照顾到汉语诗歌的韵律特点。
“‘扣’的诗律意义主要是以同一个字为音节在一个诗句的不同部位,或几句诗之间同一部位,几段诗之间的同一部位构成重复出现以达到音韵的协调效果的彝语诗歌的格律形式。……诗论家们所论之扣类主要有字扣(扣字)、句扣、偶扣、段扣,每一类他们都有详尽的示例说明。关于字扣,谐声、押字、押调均可归入此类,不做赘述。句扣则可分为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5]
以下主要从“押”、“扣”两方面对四个翻译文本的韵法进行比较:
1.黄铁本:从“押”的原则来看,主要是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
偶扣,“偶扣即对偶句,即两句结构类同的诗句之间在字或词上相谐、相押的扣法。”[18]如“荒山上面放山羊,荒地上面放绵羊,”[19]两句相对相扣。“彝语诗律讲求均衡,小到双音节、四音节骈俪词的组词对称,大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平衡,相对的词、句、段的内容或相近,或相反,成为彝语韵文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手法之一。……如果从每偶句的上句为出,下句为对,上下句音节等同,结构相似、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实对实,虚对虚等而言,彝诗与汉诗是基本相似的。但彝诗中的偶扣句不只限于两句相扣,而且还有四句偶扣、六句偶扣、隔句偶扣等。”[20]如“院子里的树长得香悠悠,生下姑娘如桂花。院子里的树长得直挺挺,生下儿子像青松。”[21]一二三四句隔句偶扣,又与后面的“院子里的树长得格杈杈,生下个儿子长不高大,他叫阿支,阿支就是他,他像猴子,猴子更像他。”[22]中的一二句隔段偶扣。
押尾韵的,如“青松高又大,长在深湖畔,故事悲又惨,传自远古时。”[53]第二三句押尾韵。其中也有押同字的,但总体来看押韵居多。这里仍以“应该怎样唱啊”“在阿着底地方”“成长”三部分为例进行统计,共25章。其中,全部押尾韵的没有;全不押尾韵的有2章;其余23章中押各种形式的尾韵(包括押同字),共有11种押韵形式,因黄建明本每章的句子数量明显多于其它三本,所以押韵形式很难统一,很少有重复的形式,除每章第二三句相押的押韵形式稍多(共3章)外,其它形式几乎都只有一次。另外,这25章中尾韵押同字的有7章,其中没有尾韵全押同字的情况,也没有重复的押同字尾韵的形式。这点也不同于其它三本。也存在尾韵押ɑn和ɑng的问题,一共有8章。
押尾韵的,如“大风大雪天,他砍柴上高山,砂子地上他开荒,种出的玉米比人旺。”[10]尾韵也有押同字的,但押韵居多。本文以“应该怎样唱啊”“在阿着底地方”“成长”三部分为例进行统计,共86章。其中,全部押尾韵的有8章,全不押尾韵的有10章。其余68 章中押各种形式的尾韵(包括押同字),共有20种押韵形式,其中以每章一二句押A韵二四句押B韵即AABB式(共有13章);一二四句押韵(共11章);二四句押韵(共10章)三种形式最多。另外,这86章中尾韵押同字的有28章,其中尾韵全押同字的有2章,其余26章共有9种押同字尾韵的形式,以每章一二句尾韵押同字的居多。
从“扣”的原则来看,文本中主要运用了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段扣等形式。
句中扣,如“爹爹身上三分血,妈妈身上七分血,妈妈身上藏了十个月,爹爹身上也藏了十个月。”[11]一二三四句的第三四两个音节完全相同,一二句最后两个音节完全相同,三四句的最后五个音节完全相同。属同句内的音节相扣。
患者眩晕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随访2个月无复发评价为显效;患者眩晕症状有显著改善,头疼现象有明显减轻,随访2个月发作频率较之前有明显减少评价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评价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句间扣,如“撒尼的人民,一百二十个欢喜,撒尼的人民,一百二十个高兴。”[12]一三句五个音节完全相同,上下相扣,二四句前五个音节完全相同,相扣。
这种差异在章法上的体现也较为明显。黄铁本和昂自明本的章节句数相对来说较少,黄铁本主要以四、六句一章为主,昂本以四句一章为主,较为简短;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章节句数则相对较多,出现了十句以上的章节,甚至还有二十,三十几句的章节,其中马本虽有句数较多的章节,但仍以四、五、六、七句一章为主。而黄本相较其他文本章节句数显然更多,不仅出现了二十五句、二十六句、三十三句这样较长的章节,而且从三句到十九句的章节数量没有明显的差距。相对于其它文本来讲,黄铁本因主要来源于口头讲述文本,为便于记忆和唱诵,更倾向于选择较简短的章节;另外三个来自古彝文手抄本的文本中,昂自明本显然更接近于口头讲述的章法特点,而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则明显受到彝文书面语的影响,出现了较长章节,更接近于书面语诗歌的表述风格。
押首韵的,如“不是黑云不成雨,不是野兽不会吃人,不是坏人做不出坏事,不是坏人讲不出坏话。”[6]四句一韵到底;押腰韵的,如“破竹成四块,划竹成八块”[7];押句内韵的,如“后脚踏前脚,”[8]押句间顶韵的,如“没吃过的水有三塘,塘水清又亮,”[9]一句末与二句头押。这里首韵、腰韵、句内韵,句间顶韵大多都是押同字。
段扣,如“小姑娘日长夜大了,长到三个月了,就会笑了,笑声就像知了叫一样。爹爹喜欢了一场,妈妈喜欢了一场。/小姑娘日长夜大了,长到五个月了,就会爬了,爬得就像耙齿耙地一样。爹爹喜欢了一场,妈妈喜欢了一场。/小姑娘日长夜大了,长到七个月了,就会跑了,跑得就像麻团滚一样。爹爹喜欢了一场,妈妈喜欢了一场。”[23]通过三段中相同位置上的相同字、词、句的反复运用,使各段形成内容和声律上的协调连贯。
根据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二期厂房及拟建停车场规划方案,修建二期厂房后边坡需开挖,受场地用地条件限制,边坡需采用直立开挖,开挖后形成13m高(P2边坡)和7m高(P1边坡)两个工程边坡,P1工程边坡位于P2工程边坡上方,距离约22~29m。P1工程边坡开挖岩土体主要含角砾粉质粘土及回填土组成,边坡可能会沿着基覆交界面的含角砾粉质粘土中薄层灰白色夹紫红色粉质粘土剪出;P2工程开挖边坡主要由风化基岩组成,边坡会沿着层间结构面及层间错动带等软弱结构面剪出。
2.昂自明本:从“押”的原则来看,主要是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
有押首韵的,如“整个天底下,整个大地上,家家讨媳妇,家家都嫁囡。”[24]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各自相押,AABB形式;押腰韵的如“舒尔买羊养,窝尔买工具”[25];押句内韵的如“绕线绕得团,”[26];押句间顶韵的如“破竹划竹篾,篾细费工夫,”[27]一句末与二句头押。而首韵、腰韵、句内韵,句间顶韵大多都是押同字。
从整个文本来看各种押韵方式中押尾韵的居多(其次是首韵)。
有押首韵的,如“囡取名那天,献肉肉成堆,献饭饭成堆,献礼堆如牛。装酒那个钵,如同白绵羊。”[37]第二三四句的首韵相押;有押腰韵的,如“嫁是该嫁了,给也该给了”[38]。押句内韵的,如“绿香九十九,焚香香灰落。灰落似白雪,一堆又一堆。”[39]押句间顶韵的,如“妈来把囡嫁,嫁囡一箩饭。”[40]第一句末与第二句头押。马学良本中的首韵、腰韵、句内韵,句间顶韵大多也都是押同字。
从“扣”的原则来看,文本中主要运用了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段扣等形式。
圣弥厄尔教堂借助地势占据区域最高点,建筑主轴线垂直于用地北部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所以,从肥城路观赏教堂是典型的侧对对景.也正因如此,观赏者虽然可以看清教堂正立面钟楼和其后中殿的轮廓,却暂时无法窥察建筑全貌.但这反而引发了一种期待,即:圣弥厄尔教堂的偏转暗示了下一个空间的开始,那里一定存在一个现在看不到却能感受得到的空间,朝向这个建筑并与之结合成了一体[6].在此,教堂前的广场恰扮演了这个角色,当观赏者进入广场才可以一览建筑全貌,从而激发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句中扣,如“金色婆娑树,银色婆娑树,铜色婆娑树,玉色婆娑树,锡色婆娑树,铁色婆娑树,婆娑十二树,全部学会了。”[29]一二三四五六句后四个音节完全相同相扣。
句间扣,如“射出第二箭,箭插西墙角,射出第三箭,箭插南墙角。/射出第四箭,箭插北墙角,射出第五箭,箭插堂正中。”[30]两段中第一三句除第四音节数字变换外,其余音节完全相同,上下相扣,二四句除第三音节方向变换外,其余音节完全相同,上下相扣。
顶真扣,如“来年养绵羊,绵羊养三年。”[31]中前一句末尾两个音节做了后一句的开头,形成顶真扣,昂自明本中这种比较严格的顶真扣相较黄铁本稍多。除了这种非常典型的顶真扣外,也存在着大致相同相扣或隔句顶扣的情况,如“铁色婆娑树,婆娑十二树”[32]中的前一句末的“婆娑树”和后一句开头的“婆娑”大致相同;另外也有如“他在虎下睡,老虎押他身,脚趾夹虎尾,睡到天发亮。”[33]中第一句末的“睡”和第四句开头的“睡”这样隔句顶真相扣的形式。只是这两类情况相比黄铁本而言较少。
顶真扣,如“破竹成竹丝,竹丝编竹器。”[44]中前一句末尾两个音节做了后一句的开头,形成顶真扣。马学良本中这种比较严格的顶真扣相较黄铁本稍多。除了这种非常典型的顶真扣外,也存在着大致相同相扣或隔句顶扣的情况,如“阿黑牧羊人,牧羊甜蜜乡。”[45]中前一句末的“牧羊人”和后一句首的“牧羊”大致相同;另外还有如“巴拉全家人,一齐把箭拔,推箭推不动,拔也拔不下。”[46]第二句末的“拔”和第四句首的“拔”这样隔句顶真相扣的形式。只是这两类情况相比黄铁本而言也较少。
偶扣,如“黄蜂叫嘤嘤,黑蜂叫嗡嗡。”[34]前后两句相扣;“赌砍一片林,砍不赢阿黑,赌点一片麦,点不赢阿黑。”[35]一二句和三四句两两相扣。
段扣,如“长到七个月,姑娘会坐了,姑娘会爬了,妈喜欢三场。/长到十个月,来到水塘边,看妈洗麻线,妈喜欢四场……”[36]三岁、五岁、七岁、九岁、十四岁,其中每段的第一四句隔段相扣。
3.马学良本:从“押”的原则来看,主要是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
押尾韵的,如“吸酒的竹筒,就像老猪牙,直的放几匝,横的放几把。”[28]第二三四句尾韵相押。其中也有押同字的,但押韵居多。本文以“应该怎样唱啊”“在阿着底地方”“成长”三部分为例进行统计,共34章。其中,全部押尾韵的没有;全不押尾韵的有15章;其余19章中押各种形式的尾韵(包括押同字),共有8种押韵形式,其中每章第一二句相押的押韵形式稍多(共5章)。这34章中尾韵押同字的有4章,其中尾韵全押同字的没有,共有3种押同字尾韵的形式,以每章一二句尾韵押同字的居多。另外,34章中有10章有尾韵是ɑn和ɑng的情况,考虑到在云南大部分方言中ɑn和ɑng都是不区分的,或只有ɑn而没有ɑng,这里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押韵的。
(1)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控制好接头的时间。墙体的建造过程中,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要将接头的时间做好一定的控制,接头时间过早容易引起水利工程由于初凝时间过短导致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接头时间过慢容易混凝土强度变大,也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务必要抓好接头实践,尽量将时间控制浇筑之后的12个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一天的时间为最佳。
从整个文本来看各种押韵方式中押尾韵的居多(其次是首韵)。
押尾韵的,如“阿哲会耍刀,好坏不知道。雌恩会唱调,真假难分晓。”[41]第一二三四句尾韵押,一韵到底。其中也有押同字的,但押韵居多。这里仍以“应该怎样唱啊”“在阿着底地方”“成长”三部分为例进行统计,共27章。其中,全部押尾韵的有2章;全不押尾韵的有11章;其余14章中押各种形式的尾韵(包括押同字),共有8种押韵形式,其中每章第二四句、第三四句相押的押韵形式稍多(共3章),其它形式都只出现了一到两次。这27章中尾韵押同字的有4章,其中没有尾韵全押同字的情况,共有4种押同字的尾韵形式。另外,27章中也有4章有尾韵是ɑn和ɑng的情况,考虑到在云南大部分方言中ɑn和ɑng都是不区分的,或只有ɑn而没有ɑng,这里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押韵的。
从“扣”的原则来看,文本中主要运用了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段扣等形式。
句中扣,如“金色竹一支,银色竹一支,铜色竹一支,玉色竹一支,锡色竹一支,铅色竹一支。……”[42]第一二三四五六句的最后四个音节完全相同相扣。
句间扣,如“二次射一箭,插到屋西角;三次射一箭,插到屋南角;四次射一箭,插到屋北角;五次射一箭,堂屋正中插。”[43]第一三五七句除第一音节数字变换外,其余音节完全相同,隔句相扣,第二四六句除第四音节方向变换外,其余音节完全相同,隔句相扣。
因为开车,徐艺的手机被摁了免提键,所以,曾真在手机里说的话两个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张仲平的眼睛一直盯着徐艺,对着他摇了摇头。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水环境约束不断增强。江西山青水秀,水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好品牌。充分发挥江西的水资源优势,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建设美丽江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探索。从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在充分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就如何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发挥江西省水资源优势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偶扣,如“天上白蜂叫,地上黄蜂叫。黄蜂毖毖叫,黑蜂嗡嗡叫,”[47]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前后两句相扣。
段扣,如“囡长满九月,拿着麻线玩,妈妈喜四场。/囡长满三岁,绩麻快如飞,妈妈喜五场。/囡长满五岁,帮妈绕麻团,妈妈喜六场……”[48]七岁、九岁、十五岁,其中每段的第一三句隔段相扣。
4.黄建明本:从“押”的原则来看,主要是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
有押首韵的,如“射出第一箭,射在东墙角,射出第二箭,射在南墙角,射出第三箭,射在西墙角,最后射一箭,射在正堂上。”[49]有押腰韵的,如“山顶喊三声,山腰喊三声,山脚喊三声,”[50]既是押腰韵又押首韵和尾韵;押句内韵的,如“晃也晃不动,摇也摇不动,拔也拔不动。”[51]押句间顶韵的,如“只见一棵树,树枝分三杈”[52]前一句末和后一句首相押。而首韵、腰韵、句内韵,句间顶韵大多都是押同字。
从整个文本来看各种押韵方式中押尾韵的居多(其次是首韵)。
从整个文本来看各种押韵方式中押尾韵的居多(其次是首韵)。
从“扣”的原则来看,文本也主要运用了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段扣等形式。
句中扣,如“金歌学一支,银歌学一支,铜歌学一支,锡歌学一支,铅歌学一支,钢歌学一支,铁歌学一支,祖传十二调。”[54]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句后四个音节完全相同相扣。
句间扣,如“你说一句话,姑娘我听懂,你说两句话,姑娘我心烦,你说三句话,姑娘我要骂。”[55]第一三五句除第三音节数字变换外,其余音节完全相同,上下相扣,第二四六句前三个音节完全相同,上下相扣。
顶真扣,如“破竹竹纤多,纤多工序忙。”[56]中前一句的结尾也是后一句的开头。黄建明本中这种比较严格的顶真扣相较黄铁本稍多。除了这种非常典型的顶真扣外,也还存在着大致相同相扣或隔句顶扣的情况,如“走到松树林,松林黑森森。”[57]中前一句末的“松树林”和后一句开头的“松林”大致相同。另外还有如“早年养绵羊,绵羊养三年,就把羊卖啦,绵羊虽卖了,剪刀却没卖,”[58]中第一句末的“绵羊”和第四句首的“绵羊”这种隔句顶扣。只是这两类情况相比黄铁本而言较少。
偶扣,如“似篱上蝉鸣,如篱下蚊嚎,哥说也伤心,妹道也伤心。”[59]第一二句对扣、第三四句对扣。“吆牛九十九,吆牛做聘礼,抬绸九十九,抬绸做聘礼。”[60]第一三、二四句两两相扣。
段扣,如“彝家阿着地,阿着地上方,有地没人住,格格日明家,居住在这里。格格日明家,有树不结果,有花不落蜂,有家无女儿,度日多伤心。/彝家阿着地,阿着地下方,有地没人住,热布巴拉家,居住在这里。热布巴拉家,有树不结果,有花不落蜂,有家无儿女,度日多伤心。”[61]第一段的一到十句分别和第二段的一到十句隔段相扣。
(二)韵法比较
韵法方面,四个文本中,从“押”的原则来看,主要都是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首韵、腰韵、句内韵,句间顶韵大多都是押同字。各种押韵方式中押尾韵的居多,其次是首韵,句内韵、腰韵和句间顶韵相对较少。尾韵也有押同字的,但押韵居多。
宫颈与子宫、乳腺等器官均是雌、孕激素发生生物学效应的靶器官,其功能、代谢和细胞增殖等均受到雌、孕激素的调节和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道均证明子宫内膜癌与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与ER、PR的表达状态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由此我们推论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受雌、孕激素影响的其他靶器官一样,是否会受到雌、孕激素的影响?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宫颈癌中的AC对雌激素较为敏感,是激素依赖性肿瘤,类似于子宫内膜癌,手术时必须同时切除双侧附件。而目前对AC给予HRT治疗安全性的研究国内外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AC患者是否可行手术保留附件及术后给予HRT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从押尾韵的情况来看,黄建明本的押韵频率较高,为92%,黄铁本次之,为79%,昂自明本和马学良本相对少一些,但鉴于黄建明本每章较长,句子数量较多的情况(总会有押韵的),应该说四本中黄铁本的押韵频率要更高一些,且押韵形式较少,重复率高。另外,黄铁本和马学良本中都有全押的情况,黄铁本居多。黄建明本的尾韵形式最多,重复率最低,与文本每章较长,句子数量较多的情况有关。从押尾韵情况看昂本和马本较为接近。从尾韵押同字的情况来看,黄建明本相对较多,黄铁本次之,昂本和马本相对较少。另外除黄铁本外的三个文本中都存在尾韵ɑn和ɑng相押的情况,尤以黄建明本和昂本为多,这可能受到了翻译者方言的影响。相对来讲,黄铁本的押韵频率较高较为整齐,显得整理创作痕迹更为明显,更多考虑到汉语诗律的特点。而其它三本尤其是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还有原文、直译等相对照,更注重从科学的角度严格对应原彝诗进行意译,更多考虑到符合原意原貌,较少加入自己的加工创作。
“扣”其实就是同字复沓的情况,民间诗歌是口头诗歌,相较文人诗歌来看更为注重韵律的和谐。民歌中除了押韵的运用,还大量运用同字复沓,以达到更好的音韵协调效果。“扣”是彝语诗歌中非常重要的原则,这在四个文本中都有体现。四个文本都大量运用了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段扣等形式,以达到韵律和谐的音韵效果。总的来说,四个文本中,句中扣和句间扣的运用较多,偶扣、段扣次之,顶真扣较少。而相较四个文本来看,黄铁本叙事更多,传统程式较少,其它三本中的传统程式较黄铁本多,叙事较黄铁本少,而传统程式部分往往较多运用“扣”。具体从“偶扣”的情况来看,彝诗中的偶扣句不只限于汉语的两句相扣,而且还有四句偶扣、六句偶扣、隔句偶扣等形式,这在四个文本中都有体现。另外从“顶真扣”来看,四个文本中除了比较严格的顶真扣外,都存在着大致相同相扣或隔句顶扣的情况,相比而言,黄铁本中这两类情况要更多一些。从四个文本来看,“扣”的运用都体现了彝语诗歌的韵律风格,相比较而言,昂自明、马学良、黄建明三本中“扣”的运用与彝文古典传统诗歌更为接近,尤其是传统程式部分中“扣”的运用,以及较为严格的顶真扣的运用。
三、韵律风格比较
《阿诗玛》汉译本的韵律风格是诗歌句法和韵法等各方面风格特点的综合呈现。
1.极高的工艺可靠性,每个电阻焊点均可达到100%的重复精度:母材和电极受到电极带保护,电极带在电极和需要接合的母材之间运动从而实现连续的焊接过程,确保在多个班制中保持恒定的质量水平。
1.黄铁本,句法以三言到十三言的杂言为主,呈现出韵散结合的诗体特点,与传统彝诗的五言诗体有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其它文本来讲,黄铁本因主要来源于口头讲述文本,为便于记忆和唱诵,章法以四、六句一章为主,较为简洁,更具口头诗歌特点。从“押”的原则来看,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都有,除尾韵外,大多都是押同字。主要押尾韵,押韵频率较高,押韵形式较少,重复率高,较为整齐,既再现了原诗的韵律风格,又体现了汉语诗歌的韵律特点,显示出较多的整理创作痕迹。从“扣”的原则来看,文本中句中扣、句间扣、顶真扣、偶扣、段扣的运用体现了彝语诗歌的韵律风格。但传统程式部分中“扣”的运用,以及顶真扣的运用方面显然没有其它三本严格。
2.昂自明本,句法是非常严格的五言诗体,章法以四句一章为主,较为简短,在来自古彝文手抄本的三个文本中,昂自明本显然更接近于口头讲述的章法特点。更好的照顾到了彝族撒尼族口头诗歌的特点与民族语言的特色。从“押”的原则来看,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都有,除尾韵外,大多都是押同字。主要押尾韵,押韵频率相对较低,较少整理的痕迹。从传统程式部分中“扣”的运用,以及较为严格的顶真扣的运用来看,昂自明本更能体现古彝文传统诗歌的特点。
云南省地处横断山东缘印度洋板块向青藏板块俯冲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MS6.8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1],导致地震活跃,并以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灾害重为特点,属于中国大陆多震区;与此同时,全省生态环境脆弱,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地关系紧张,是一个集民族、边疆、贫困、山地四位一体的省份,地震灾害严重制约和影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云南省国土面积94%以上为山地,是山地大省,地震常诱发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隙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交通中断,救援受阻,通讯困难等问题。
3.马学良本,句法是较为严格的五言诗体,章法以四、五、六、七句为主,章节句数相对较多,出现了十句以上的较长章节,更接近于书面语诗歌的表述风格。从“押”的原则来看,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都有,除尾韵外,大多都是押同字。主要押尾韵,押韵频率相对较低,较少整理的痕迹。从传统程式部分中“扣”的运用,以及较为严格的顶真扣的运用来看,马学良本与古彝文传统诗歌风格更为接近。
4.黄建明本,句法方面大部分都是五言,在这个译本中,由四个彝文抄本校勘而成的源语文本以及汉语直译本基本都是按照撒尼族诗歌的五言体形式翻译的,间或有少量六言、七言和八言句,显然没有马本和昂本的全部五言那么严格。相较其他文本,黄建明本的章节句数显然更多,明显受到彝文书面语的影响,出现了二十五句、二十六句、三十三句这样较长的章节,更接近于书面语诗歌的表述风格。从“押”的原则来看,句首韵、句尾韵、句内韵和句间顶韵都有,除尾韵外,大多都是押同字。主要押尾韵,虽然从每章来讲押韵频率相对较高,但鉴于黄建明本每章较长,句子数量较多的情况(总会有押韵的),应该说实际押韵频率并不高。从传统程式部分中“扣”的运用,以及较为严格的顶真扣的运用来看,黄建明本更多体现了古彝文传统诗歌风格。
四、结 语
总的来看,黄铁本在韵律方面体现出彝族口头诗歌的特点。源文本大多是口头叙述材料,有诗体有韵文,使它具有韵散结合的口头诗体特点,较为整齐的押韵,都使它呈现出与其它三本所不同的风格,显然更注重诗歌的文学性,有较多的整理创作痕迹。文本翻译者的文艺工作身份,文学政治宣传的目的都是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昂自明本、马学良本、黄建明本在韵律方面更能体现出古彝文传统口头诗歌的特点。源文本都是毕摩彝文手抄本,因而三个文本都是严格的五言诗体,呈现出古典彝文诗歌的传统风格。其中,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的章节句数相对较多,出现了十句以上的较长章节,明显受到彝文书面语的影响,更接近于书面语诗歌的表述风格。不太整齐的押韵,显示出较少的整理痕迹。严格使用的顶真扣,以及更多与传统文化宗教祭祀相关的程式化喻体及语词程式的反复运用,可以看到,三个文本既带有彝族民间口头诗歌叙事的共同特点,又体现了彝语古典诗歌叙事范型的特点。源文本的宗教背景及民族民间文化文学的保存研究整理目的,使它们更注重原作品内容风格的忠实再现。其中,昂自明本源文本的宗教背景及更倾向于彝族撒尼族传统宗教文化保护的目的,使文本更注重对作品风格要素如音韵的原则,程式运用等的神圣性,象征性和文化性内涵的忠实再现。马学良本从民俗学的角度,采用四行译法中原文、直译等相对照,更为科学地严格对应原诗进行意译,使文本更注重对作品的忠实再现。与马本昂本相比,黄建明本出于对民族民间文学、文化保存传承和传播的目的,在忠实再现原诗风格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原诗的文学性。相对来说,昂自明本更倾向于宗教文化保护的研究,马学良本更注重翻译的忠实性和科学性。黄建明本则更倾向于叙事文学性的再现与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群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管理班级微信群,与其要求家长在群里不能做什么,还不如与家长商讨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开学初,我借助家长会,与各科老师以及家长充分探讨,最终确定了班级微信群每天“群聊”的话题。同时,这也被当作家长的一项“作业”来完成。
参考文献 :
[1] [2] [3]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6,169,169.
[4] [5] [15] [18] [20]鲜益.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34,37,38,39,40.
[6] [7] [8] [9] [10] [11] [12] [14] [16] [17]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赵德光.阿诗玛文献汇编[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8,23,23,25,25,26,26,34,24,25,29,25,25,28,147,148,144,141,143,152,157,148,152,158,156,157,143,230,235,230,234,228,239,243,228,238,243,243,230,360,358,360,358,338,351,348,337,353,346,360,348,338.
[1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20.
Comparison of Rhythm among Manderin Versions of Ashima
Liu Wei
(School of Humaniti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 Yunnan 655011,China)
Abstract : The folk narrative poem Ashima by Sani People,a branch of Yi Nationality,has been published into various Mandarin versions since 1950s.Those versions present different linguistic features.This paper selects the four most representative versions,namely,Huang Tie’s,Ang Ziming’s,Ma Xueliang’s and Huang Jianming’s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linguistic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x and rhyme.
Key words :rhythm;syntax;rhyme;comparison
收稿日期 :2018-10-17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跨民族翻译与传播研究”(11BZW135)。
作者简介 :刘 薇,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879(2019)01-0083-08
[责任编辑 :崔 萍 ]
标签:韵律论文; 句法论文; 韵法论文; 比较论文;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