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少锋

试分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少锋

身份证号码:44098119800130xxxx 528100

摘要:近年来,城市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车流及重载车辆的增加,给市政道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所以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使路面具有更好的行车舒适度。基于此,本文就从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对车辆的安全性要高,如明显缩短刹车距离、降噪、轮胎的附着力较好,随着城市内部交通荷载逐步增长,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做好原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是质量的基础,没有好材料,施工质量如何提高枉费的,所以要挑选质量好的原材料,挑选满足施工质量的材料而且原材料的来源、数量和供应计划都要做到细致。把材料中的沙石、沥青、粗集料等都要按照计划书内容选购,并且将原材料按照使用位置进行混合搅拌,和沥青充分结合并经试拌确定。

沥青混凝土可采用黏稠石油沥青或软媒沥青为结合料,其稠度要根据气候条件,混合料类型,交通性质等因素综合选定。在气温较高和交通繁重的条件下,凡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应选用稠度较高的沥青,反之,则可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1.2对图纸做好会审工作

在工程开展之前,必须要做好对图纸的研究工作,把施工图纸的每一部分仔细领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需及时提出并且解决,对图纸上的错误要及时更正,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增加施工难度和加大成本控制。在施工之前要做好记录,和施工图纸核对,便于对工程的施工能更顺利地开展。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2.1修筑试验路段施工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之前,要做好对路面的勘察,同时要注意施工工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施工能更少阻碍更加顺利。并且要做好实验路的铺设,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运输、摊铺、碾压、养护等施工手段和施工图纸设计的一模一样。以方便对未来施工工程时的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成为工程各项标准的参考系,以及可以对施工工艺的改进和获得宝贵的道路数据,方便日后的大面积施工时候的顺利开展。

2.2沥青混凝土摊铺与拌和施工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依靠拌和厂进行制备的,其充分依照室内配合比加以试拌,依靠抽样试验与试拌将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确定下来,然后把拌和好的混合料成品第一时间让自卸汽车输送到工地。

选用TITAN423摊铺机进行摊铺,其一次摊铺宽度最大为12m。在摊铺过程中,第一步要对摊铺机的熨平板的高度与宽度进行检查,并调节好自动找平装置,而且双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下层以当天完成为宜。在铺筑上层之前,应积极清扫下层,并浇洒粘层沥青。而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超过100℃,其厚度应是松铺系数与设计厚度的乘积。一般来说松铺系数为1.15~1.35,待摊铺完毕,应对路拱以及平整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尽早整修。

摊铺施工应做到快速整平、快速卸料、快速碾压、快速摊铺,要时常加热摊铺机的熨平板和别的接触热沥青混合料的机具。在对混合料进行摊铺之前,应及时预热好接茬处已被压实的沥青。当沥青混合料摊铺完,应热夯夯实接茬处,热烙铁熨平,让压路机顺着接茬强化碾压。在摊铺时,首先应以横坡较低的地方为着眼点进行开铺,在两条摊铺带接触地,务必要有一部分搭接,如此才可确保此处同别处的厚度一致,而搭接的宽度应为3至5cm,前后需维持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碾压施工

在进行碾压的时候,确保沥青混凝土温度在合格范围进行碾压,碾压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对于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的种类和压路机的类型,施工时的气温和铺筑厚度等因素来通过试压确定,初压时应避免温度过高使混合料粘着滚筒,堆积,产生裂纹。还应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弹性阻力急剧的增大使试压效果较差而影响路面平整性。对于碾压速度和遍数,碾压工艺,应根据道路施工的具体标准和指标来设定,并严格控制。

2.4工程质量检测及缺陷处理

2.4.1碾压成型后的路面检测

检测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其检测内容包括测定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及钻芯取样等工作。平整度的测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6cm长铝合金尺杆,另一种办法是车载连续式平整度仪。两种办法综合使用,可以准确的测定路面的平整度。厚度、宽度及高程的测定在此不再详述。钻芯取样的试件带到实验室后,要做马歇尔实验及共它实验,经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可以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内在物理力学性能。这些性能主要包括压实度、空隙率、容量、稳定度、流值等。

2.4.2加强养护的措施

沥青路面的变形、病害不仅会影响道路的行车质量和行车安全,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效的养护,是可以保持路面良好的功能性。目前常用的养护技术包括表面封层、裂缝填封和薄层罩面等。当路面出现早期裂缝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裂缝继续蔓延,防止水渗入基层中。此外,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止雨水停留在路肩上,从路肩渗入到基层中。

3、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城市道路的质量主要涉及道路的平整度、强度和刚度。影响道路质量的因素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因素,有材料方面的因素,有施工的因素,而施工质量方面的因素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对采购人员极易产生误导。所以要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资金雄厚、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

3.2施工现场的控制

一般施工现场的控制既包括指导的职能,也要包括监督管理的职能。指导是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对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的改进或者问题的解决,防止施工技术出现偏差,使施工人员可以顺利的、正确的完成规定任务。监督管理职能则需要监理人员通过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标准进行相关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的检查。现场的控制还包括施工场地原材料的保存和应急的处理及隐患的排查等职能。

3.3事后的控制

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防止以后在工程施工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事后的控制可以为以后工程的预先控制与现场控制提供更多的资料与信息,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沥青路面具有开放交通迅速,行车更加舒适安全的特点,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市政道路施工单位应尽力避免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中出现的任何状况,对于施工队员一定要严格要求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来完成,努力建造出高质量的,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市政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亮.浅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控制[J].科技信息,2013.

[2]江玮,汪余波.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27).

论文作者:陈少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试分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