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改革需多方联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预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过去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财政,是一项波及面大、涉及利益方多的改革工程,既有从其基础上理顺行政和财税方面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现代行政和财税体制国家的必要,又存在着难点和风险,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分阶段长期推进的准备和恒心。
与宏观调控方式转变联动
财政预算改革要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联动。发改委的职能需要进行调整:
一是从生产建设转向公共服务,方式是审查、平衡和编制财政经常性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二是从审批投资项目,到建议、审查和编制国有经营资产建设和公益性建设预算。
三是从对经济过冷过热进行行政命令式控制,转变到用利率等措施调节社会投资部分,而发改委通过对国有资产经营性建设和政府公益性建设债务规模的控制,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四是价格管理方面,市场调节的价格放开,垄断性行业的价格要适当进行管制。结合审查和编制部门预算,对行政部门和行政事业性单位收费要严格进行控制和管理。
与税制和行政体制改革联动
配合预算改革,需要研究一个同步的十年期的税制改革总体规划,主要应当包括税制改革的目标,税收结构和税制的调整,中央与地方在税权、税种、征管体制等方面的划分、界定和改革,税收改革的测算,税改的阶段划分,与预算改革的配套和衔接等内容。
另一重要的同步性举措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预算改革要与行政、司法和事业体制改革联动,包括逐步减少政府层级,减少司法体系中两院的层级,进行行政和司法管辖区划改革,配套推进机关后勤、公务消费、事业单位等改革,改革和完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界定和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务和责任范围,等等。
财政预算改革本身也要有更加具体的改革方案,包括改革阶段,先改和后改,试点和整体推进,改革的成本测算及其收益和风险评估,地方债务化解的长期规划方案,清理收费和费归税的测算以及调整方案,等等。
与人大和政协的改革联动
人大和政协中应当分别设筹款和预算委员会,下设专门的办事机构——筹款委员会办公室和预算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审查工作。建立筹款委员会和预算委员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平衡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筹款委员会和预算委员会的人员组织,应当是从事过宏观管理、财经工作或者从事过经济、税收、财政、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教学和研究的官员、专家和学者。而办公室组成人员,则应当是具备税收、财政、审计、会计、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专门人员。
人大代表应当从目前的会议制改革为专职常任制,过渡时期逐步减少会议代表的数量,增加专职常任代表的数量。为了建立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制衡,避免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代表影响筹款和预算法案,人大和政协代表构成中减少直至取消政府和“两院”的会议代表(不在政府和“两院”兼职的中共领导代表不在其列)。
此外,对财政执行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形成预算编制—讨论、审查、批准—执行和监督—调整编制的科学反馈机制。从立法方面看,要加快预算法的修改进程,并与预算改革方案相协调,要加快转移支付法、政府部门收费许可法、社会保障预算法、国有资产预算法、公共建设项目预算法等具体法律的起草、讨论和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