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以及应用流程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预制装配;建筑施工;研究
引言
当下由于建筑工地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此外,传统的建筑模式相对落后,施工质量控制不好,我们的资源受到破坏,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能源消耗巨大,给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很大负担。因此,面对诸多的环境、资源问题,建筑业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来取代传统的建设模式,寻求对环境资源影响较小的建筑模式,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发展。该文首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1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概念综述
一般来说,预制建筑是通过使用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协调而建造的。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将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各类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装配。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与柱体,尽可能的使用预先装配完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拼装;在装配构件的运输环节,要尽量选择专业运输车辆,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性损伤;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达指定施工区域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吊装与拼接;而后,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指定位置,进行灌浆浇筑作业;最后,把独立预制构件组合拼接成完整且连续的构件体系,使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大。对于预制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而言,这种大规模集成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其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传统的建筑空间形式,尤其在住宅空间设计中,会存在承重墙多、分隔设计不合理等多种问题,导致内部空间的灵活性较差,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则可以有效增强空间灵活性,让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合理组装空间内容,以满足自身的居住需求。(2)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强的保温与隔热性能,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增大了能源和资源利用率。(3)预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多是以环保型材料为主的,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结合建筑需求进行颜色的变化,丰富了建筑的美观性和观赏性。(4)同传统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自重较低,大大降低了施工中地基的承载压力,保证了建筑整体质量。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是通过构件的组合实现结构施工要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施工程序,降低了施工难度。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预制构件存在连接问题
采用预制施工技术时,有关构件的连接效果是施工人员必须注意的。假如施工过程不仔细,相应施工的操作不规范,容易出现灌浆不充分、相应套筒连接错位等问题。灌浆不充分,要是由于灌浆孔或排气孔不畅,这将可能导致严重安全隐患。然而,套筒连接误差主要指套筒之间的完全偏移和部分偏移,从而影响整个预制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对预制构件连接距离的不准确控制也会导致预制构件的质量问题。
3.2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第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开展严格的培训和指导,大部分情况下,依然停留在理论的工作当中,而且对于技术人员的相关要求,未能够对国家的最新规范、条文来操作,单纯的注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对于质量上的规范较低,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接促使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未来发展,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并且在综合效益的创造上,会产生新的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还需要在处置的过程中,选用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完成,沿用老旧的模式,只会导致自身的工作挑战不断的增加,并且在后续工作的实施层面上,将由此产生更多的隐患。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对策
4.1重视前期作业
首先,施工设计。在施工作业前,设计和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并绘制了施工图纸,通过对图纸内容的分析、探讨实现了图纸的完善,明确各施工要点内容,以此来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同时在解决图纸中的问题过程中,设计人员以书面形式与甲方进行了有效沟通,保证了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其次,施工前的准备。根据图纸内容实行施工构件的制作,并确定构件完成时间,从而设置合理的运输时间,让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在构件运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图纸中标记的运送时间实施作业,以免拖慢整体施工进度。为了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吊装质量,工作人员应将构件截面线提前安置,并以预制装配式尺寸为依据完成吊装。吊装小组的成员主要包含吊塔司机、水工、协调员、测量员和辅助人员。
4.2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有许多连接预制构件的方法和技术。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和高质量的连接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功能。现在主要选用以下三种重要的连接方式,一种连接方式是机械连接,另一种连接方式是现浇连接,还有一种连接方式是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机械连接即是指利用简单的机械连续套筒完成预制构件的连续灌浆作业,同时在其中运用强度好且无收缩性的水泥,从而实现预制构件的科学高效连接,使其连接位置更加稳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更高,更加安全,特别要高度关注这种连接对预制构件的内部加固要求标准比较高。现浇连接方法的运用主要针对需要连接但连接位置较小的预制构件,可是此种连接对混凝土浇筑模型标准要求很高。施工队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依据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必须选择相应的科学有效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以确保预制构件的连接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强度要求。
4.3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素质
第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初期阶段,需要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上良好的提升。任何一个技术施工团队,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技术的实施层面上,进行良好的规范,从而在经验施工方面,取得良好的规避效果。第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要接受全面的监督。例如,我们可以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现场,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监控来完善,发现任何错误操作,或者是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按照预期标准来完成的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指导,这样可以对未来工作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支持与肯定。
4.4重视构件性能
施工人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要针对不同的装配式构件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要求,保证构件能够在建筑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构件在连接处出现裂缝。同时建筑在使用年限内,要确保构建连接的地方不能出现渗漏现象,而这也就对构建的抗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构件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结语
传统的建筑工程所需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建筑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现如今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彻底颠覆了以往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现如今的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使建筑工程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小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8(29):50.
[2]康顺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分析[J].门窗,2016,08:121.
[3]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21-122.
论文作者:李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作业论文; 图纸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