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黑龙江省宝泉岭电业局有限公司,黑龙江 鹤岗 154211
摘要: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则必须要对能源节约理念有着深入的认识。因此,在电力企业中,线损管理成为许多电力企业所关注的重点事项,并且可依据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电力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对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予以详尽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运用
引言: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变得与日提升,并且也因此使我国加大了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智能电网中关键的组成部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并且也可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提高线损管理的实际水平,属于电力企业所关注的关键事项。因此,为了实现线损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积极的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加以分析无疑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运用的意义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网的实际应用,除了可以有效的对线路负荷进行控制外,还可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同时也可对线损程度予以详尽的记录,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与质量有着不可比拟的关键作用。因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同时也可实现自动化的线损分析检测作业,从而得到整个电网系统线损的真实判断结果,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保障电网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线损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难以实现同期线损管理
对于传统的电损抄录工作而言,其中的线损电量抄录工作均有人工来完成,并且相关人员无法在同一时间对所有计量点的数据进行抄录,并且相关的计量数据也难以在同一时期予以精准的统计,从而造成难以精准的计算出实际线损数据,同时也会导致线损计算数据存在较大的波动程度。之所以会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欠缺同一时期现场电能表数据抄录的技术措施。
2、缺乏有效的监督技术手段
传统的线损管理缺乏对现场电能表数据真实情况的监督技术手段,线损管理存在很大的“盲区”。
3、传统的线损管理电量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由于传统的抄表方式,为人工现场抄表,错抄、漏抄、串抄等问题难以避免,且抄表数据由员工采取手工输入信息系统的方式进行电量计算,容易出现信息录入错误,使得电量计算错误,导致电量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4、无法进行日线损计算
传统的线损管理由于技术所限,只能跟随人工抄表周期进行线损计算,不利于及时发现线损超标问题、及时进行问题解决。
5、无法及时发现现场窃电
传统的线损管理在反窃电方面,过多的是依赖员工的工作经验,并且只能依靠人工现场逐只电能表进行窃电排查,工作量巨大,不能及时发现现场窃电等问题。
6、无法及时发现现场户变关系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供电公司配网部门为保障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可靠性,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等负荷加重期间经常对变压器所带用户进行调整,使得实际供、售电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线损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导致线损计算与现场实际不一致。
7、单次计算线损投入资源较大
传统的线损管理,计算一次线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现场抄录电能表数据,抄录后再由员工录入信息系统,计算一次线损投入资源巨大。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1、可以实现同期线损管理
同期线损是指线损计算中,供电量和售电量采用同一时刻电量数据进行计算的管理方式。借助于采集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现场所有计量点数据同一时刻抄录到位,保障供、售电量同一时期统计,实现同期线损管理。
2、可以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督
通过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现场电能表的冻结数据、实时数据、曲线数据的实时抄读,实现实时监测、监督的作用,杜绝现场管理存在的“盲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可以实现线损数据的准确计算
基于智能电能表数据,采用远程自动读取技术,完全杜绝了人工录入的错抄、漏抄、串抄等问题,并且避免了手工输入数据方式易发生的错误,保障了供、售电量的准确计算,实现线损数据归真。
4、可以实现日线损计算
基于采集系统可以提供智能电能表的每日零点数据,线损计算由原来的只能双月或单月统计模式,提高到能够对供售电量进行每日计算,实现线损日计算,有效提升了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
5、可以及时发现现场窃电
通过采集系统与智能电能表的有机结合,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准确发现,现场电能表被非法打开的时间,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现场窃电行为,精准定位,为反窃电工作提供了有力工具,大大提高了反窃电工作效率。
6、可以及时发现现场户变关系的异动变化
当供电单位配网部门对变压器所带用户进行调整后,更改后的户变关系会立即影响到该正常采集,提醒相关专业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变更户变相关信息,为后期线损计算时电量逻辑关系的对应,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了线损的准确计算
7、可以方便快捷进行线损统计计算
基于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无需额外投入即可进行同期线损计算,克服了传统的线损管理模式下,计算一次线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困难。
四、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日线损可监测率
提升工作重点:针对采集成功率接近98%,集中力量处理该下不通电能表,提升可监测数。提升工作实施:(1)电能表不带电:按规范进行送电,保障电能表正常工作。(2)模块混装或损坏:进行调整,确保一个只有一种载波方案。(3)电表错,集中器不能抄或抄读不稳定:调整档案。(4)电表故障:换表处理。(5)电表通信地址错误:调整表地址。(6)公变考核表调试:主要针对考核表抄读为0或异常进行处理。
2、提高日线损计算的准确率
提升工作重点:针对采集覆盖率98%及以上,采集成功率98%及以上的,进行重点治理,提高采集覆盖率和采集成功率均达到100%。提升工作实施:(1)针对覆盖率未达到100%:分所分进行详细分析,现场安排补装智能电能表。(2)核对现场信息,对现场已拆迁等应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规范走流程销户。(3)更换现场不具备采集条件的电能表,提高采集覆盖率。(4)在提升采集覆盖率的同时,确保同步提升采集成功率。
3、提高线损合格率
提升工作重点:针对线损率0%-10%优先进行线损治理。提升工作实施:(1)优先处理覆盖率100%,采集成功率100%线损不合格。(2)对覆盖率98%-100%,采集成功率98%-100%,提升覆盖率和采集成功率至100%。(3)核实考核表倍率,检查考核表接线。(4)核实表计挂接关系。(5)根据系统电能表开盖记录,现场排查是否存在窃电情况。(6)排查三相用电不平衡等情况。(7)利用采集系统数据核查功能模块,进行采集点多核查,统计一个采集点下存在多个计量点问题,落实档案归属,如表计全部属于一个,做好营销档案调整工作。
五、结语
由此可见,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帮助下,电力企业可以极大的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可进一步降低电力资源的实际损耗,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华伦诚,吴礼明.基于线损管理的智能电能表及抄表系统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3(20):74-74.
[2]曲洪刚.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3(40):123-124.
[3]伍慧君,吴丽贤.公变台区线损率异常原因检测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12):123-125.
论文作者:杨崇杰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线损论文; 现场论文; 数据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电能表论文; 电量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