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初二阶段(八年级)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九年义务教育初二阶段(八年级)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李晓东[1]2003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二阶段(八年级)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教学设计问题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外专家针对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包括: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评价设计等;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是有区别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向,从倡导推行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与真正的素质教育仍有较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是制约数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关键原因之一。 本研究在分析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初二阶段数学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初二阶段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模式,依次包括:目标陈述、任务分析、学习设计、情境设计、内容设计、评价设计和保持迁移七个环节。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有效实施数学教学设计能全面地提高初二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2)有效实施数学教学设计能提高初二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减少两极分化现象。(3)有效实施数学教学设计能培养初二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王宏[2]2017年在《初中数学归纳推理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学校教育是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实现对整体人的培养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任务。数学教育的职责使命是培养和造就有探索能力的人才。探索能力不仅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探索能力的最关键要素。归纳、类比等归纳逻辑推理思维都是发现问题的基本手段,这种数学核心素养强调数学教育不再仅仅是灌输、传承,而是更加侧重于启发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重视演绎推理,教授训练学生验证掌握已有的完善的数学结论,而同时却忽略了归纳推理(1),数学教育的偏失和不完善,其结果必然弱化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本文围绕初中数学中归纳推理实证研究这个核心,具体研究如下问题:第一,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文献梳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关系,同时梳理归纳推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分析国内小学和高中数学中归纳推理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探索初中数学中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第二,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初中教学大纲和数学课程标准中归纳推理内容以及北师大版与人教版教材归纳推理内容呈现分别进行量化比较研究。第叁,对师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师生对归纳推理的认同感和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第四,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归因分析。通过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初中数学中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应该是双螺旋式发展。第二,通过对两个版本数学教材中与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呈现的量化对比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发现两个版本教材关于归纳推理呈现没有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第叁,选取北京市、黑龙江省十所学校初中阶段学生1446人和在职初中数学教师212人,运用了试题测试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完成的调查问卷、测试题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看,师生对归纳推理的理解不清晰,对《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模糊。部分老师和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比较薄弱,亟待提高。第四,通过聚焦访谈,87%初中数学老师虽然认同归纳推理的重要价值,但是在教学中不知道如何操作,导致在初中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效果不好。综合上述情况,呼吁教材编写部门再修改教材时严格按着《标准(2011年版)》对归纳推理的要求,并能提供更多更鲜活的案例供老师们学习参考。也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真正重视初中阶段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本文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了归因分析,也从多个角度提供了一些案例,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王立忠[3]2010年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国民素质显着提高,教育公平制度建设不断加强。30年的教育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学校教育中,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基本依据和主要媒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3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也经历了恢复和重建、改革和创新、调整和深化几个发展阶段。因此,通过历史的考察、文本的分析、现状的审视、理性的论证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和流变趋势,对于深刻认识我国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的本质、践行外语教育新理念、优化外语课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逻辑论证的方法,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广泛而持久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为对象,从出台背景、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及教科书文本等方面予以分析和评论,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探讨,弥补了以往英语教科书研究拘泥于某个版次或某个学段的不足,提升了外语教科书研究的层次,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外语教科书研究的方法。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论,对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作了说明,对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作了综述,对研究的性质、方法及思路作了交代;同时,依据相关文献及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对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阶段作了划分:第一代:统编教科书(1978年—1990年);第二代:中外合编教科书(1988年—2000年);第叁代:新课程教科书(2000年—)。第二、叁、四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每一章对应一个阶段,循以下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教科书的出台背景、当时主导性的教育理念、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其次,对教科书的编制及颁行过程、出版单位等进行回顾,为后续的分析、评论作了铺垫;再次,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理论基础、结构体系、语篇、语言知识及语言能力五个维度对教科书进行有详有略的分析和评论,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第五章,从总体上对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的成就予以概括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反思或探讨,并对发展趋势或应然图景作了展望。结语则对本研究的欠缺和不足作了反省,同时也为自己后续的研究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李清[4]2009年在《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外,设置的全新的内容领域。该课程领域是否有必要设置?实施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都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普遍关心的焦点话题,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初中“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实施的实际,运用问卷调查、测试、深度访谈、座谈、内容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深入课堂教学中,在教科书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中,在不同地区的对比调查测试中,比较全面深入地调查初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课程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在初中阶段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进而,提出改善初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系列对策。研究表明:1.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很有必要调查结果表明,92.9%的初中教师认为开设这一领域课程有必要。被访教师普遍反映,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是有效的,因而有必要设置该课程领域。对课改与非课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学习该课程,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数学归纳、类比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重视该领域的学校而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该领域的课程目标,能够基本实现。2.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实施课程与理想课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来自评价、课程资源、课程目标、课程组织教师与学生对该领域的课程实施并不重视。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泛泛,不准确。绝大多数教师仅部分实施教材中的“课题学习”,从初一到初叁,教材中“课题学习”的实施数量由多到少。一些优秀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改造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并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随意化,教师对教学关注点认识不清,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过小。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粗略、质量不高。较多教师的教学效果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非常规问题能力等方面不明显。人教版、华师版、北师大版叁个版本教材中“数学活动”、“课题学习”栏目的有些课题较好,内容注意了贴近学生生活和认识水平,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细致地观察周围生活。但是,为数不少的课题,其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看似贴近,实际较远;为数众多的课题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其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非核心内容,其数学内涵上的价值不大或不清晰;教材中的课题,在知识综合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想的选择和编排上,缺乏层次性(七年级、九年级的课题学习差异不大)、连贯性;从图文编排来看,图表还需精选,文字还需精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题的易读性,突出课题的价值。从理想课程的角度看实施课程,二者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形式、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四个方面:首先,中考评价制度不合理,对于该领域的内容,现行的中考无法考察其目标的达成效果;其次,学校的组织管理措施不完善,受访学校普遍缺少有效实施该领域的制度、措施;再次,教师的教学缺少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教学案例集,教材的编制缺少好的课程资源,同时,教师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水平不高;最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于该领域的课程目标,刻画描述得不具体、可操作性差,而现行教材中的课题的数学内涵价值不大或不清晰,内容编排缺乏层次性。3.研究的启示:基于课程实施现状及主要原因,我们从评价、资源开发、课程目标、课程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相应的对策,具体为:(1)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初中数学评价制度,增加对于该领域考察的中考要求。(2)科学开发课程资源,建立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教学案例集。即收集、提炼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数学活动方面的优秀案例,把省时高效的教学案例作为该领域课程融入其它领域课程常规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资源;同时,进一步科学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教学案例集。(3)显化课程目标,建立课程选材标准、组织要素、组织方案,增强该领域课程的可操作性。即确定经教学实践检验的可行的课程基本目标和核心目标,并通过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显化课程基本目标和核心目标。依据课程基本目标,确定课程选材标准、组织要素,建立课程组织方案,以此为依据改编教材,加强学校的组织管理,从而增强该领域课程的可操作性。与其同时,应完善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在调查、访谈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的核心在于“积累学生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式”,而课题所涉及知识的综合类型、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想、直接数学活动经验,课题背景、开放类型及程度,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课程组织的关键要素。(4)亟需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相应的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修改完善。本研究的结论对于完善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设计和实施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跃雪[5]2016年在《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指出初中生辍学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更制约着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以往研究主要将辍学生看作一类同质群体,进行辍特征、辍学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却很少关注辍学生群体内部的异质性。只有对辍学问题进行分类研究,才能真正认识辍学行为背后的本质及机理。所以,有必要对初中生辍学行为进行类型学研究,探索辍学行为分类的可行性,在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辍学的原因及其治理策略。在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后,本研究以初中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先量化后质化的顺序性混合研究方法对初中生的辍学行为进行类型学研究。基于初中生辍学行为异质性假设,研究使用量化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初中生辍学行为展开类型化分析,并得到了五种初中生辍学类别,分别命名为"同伴不良型"、"学校体验不良型"、"现实利益型"、"制度反抗型"和"家庭不良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使用质化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路径进行了解释性探究。研究发现,"同伴不良型"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初中生辍学同伴的负面影响,如果初中生对同伴的言行表示认同,那么他就会选择辍学。"现实利益型"辍学主要是初中生及家庭出于金钱、时间、升学可能性、读书有用性这四方面的现实考量而决定辍学的。"学校体验不良型"主要是初中生在校学习体验不良,包括"上学体验"即家校距离给学生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体验,"在校体验"即学生在校感知到的学习压力、校园安全体验及"学习结果体验"即学业成就高低所带来的体验。"制度反抗型"辍学是初中生不满学校中的学生管理制度而辍学,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学生管理策略和日常语言表达及对学校的时间制度、纪律规范的反抗。"家庭不良型"辍学主要是父母的读书观念及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不良影响及家庭主要成员的身体健康危险和父母的婚姻变故所引起的初中生放弃上学的想法。辍学治理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辍学治理经验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国际社会辍学治理的办法,诸如设立专门机构治理辍学、设专门学校辅导辍学生、设单独班级转化辍学生和特别关照处境不利儿童等。国内方面主要有"工读学校"、"雨露工程"、"绿色家园"和"春雨计划"等治理学生辍学偏差行为的尝试。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应该摒弃以往"均码"式辍学治理理念,尝试以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为治理主体,进行差别化治理初中生辍学行为,以满足不同类型初中辍学生的需求。具体来看,政府应当成立辍学治理机构、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更新教育评价理念,做好各项统筹工作,为辍学治理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应当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广泛参与初中生教育、开发社会教育性资源,为辍学治理提供健康环境;学校要建构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文化、提供尊重学生的课程教学、引导家长参与初中生教育,为辍学治理提供关键力量;家庭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做好家校衔接与合作,为辍学治理做好重要保障。

万丽君[6]2011年在《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素质教育在当代的不断推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也在改革与发展中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仍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优化发展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成为了制约与阻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但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悟艺术真谛,发展艺术技能,对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负担沉重的大国来说,却并非易事。农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能否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能否得到提高。2006年在葡萄牙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艺术教育、关注面向弱势人群的艺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当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弱势人群的时候,在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落脚点也应该把艺术教育普及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关注到村小里孩子们的艺术教育,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艺术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理念的落实找到实施方法、途径和解决对策。基于此,本论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艺术教育管理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内容涉及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2、农村学校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包括艺术学科与教学法研究,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外活动研究,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的研究,艺术教学质量的保障及监控的研究等等。3、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培养培训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涵盖农村学校艺术教师教育的模式研究,艺术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研究,农村艺术教师义务与权利的研究,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名、特、优艺术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外聘艺术教师的研究等内容。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逐步解决到位,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渠道、方法及其有效功能的发挥等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引导农村艺术教育管理者、工作人员和教师形成由艺术教育的“素质观”“基础观”“公平观”“普及观”“审美观”“特色观”和“开放观”构成的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第二,构建切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其具体的实施模式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全面覆盖模式——“四个到位”;农村学校艺术教学改革模式——“四个突出”;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四个结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四个吸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模式——“四个机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四个注重”。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的形成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力,希冀由此可以引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现更高的目标——面向全体、实现优质、走向公平。

李文田[7]2011年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文中认为地理教科书的变革一直是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对地理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主要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深化改革时期(1986-2000)和21世纪以来叁个时期。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进行研究与总结,理论上,可以透视地理课程改革中教科书的发展趋势,拓展中学地理教育的研究视野,丰富地理教科书的相关研究成果;实践上,可以为我国地理教科书的变革提供实践参考,为新时期的地理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借鉴,为地理教师的教科书理解提供方法指导等。总体上,对于推动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前提和依据如何?地理教科书在内容、组织、难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如何?地理教科书变革具有哪些方面的结论和启示?本研究既基于时间线索,又基于问题角度,遵循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围绕地理教科书变革这一核心,力求宏观分析与微观勾勒相结合,历史透视与具体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对文献资料的充分收集和认真整理,又注重对具体研究方法的精心选择和灵活运用,突出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本论文主要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界定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陈述研究意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论文基本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综述国内外教科书及地理教科书的研究现状,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寻找研究的思路和突破口。第叁章主要以纵向的时间发展为线索,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制度与大纲变革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概述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情况,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脉络。第四章针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与组织变革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其变革的具体特点。第五章针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典型内容作为案例进行定量比较;以21世纪地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科书使用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第六章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对影响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因素进行概括和探讨,阐述不同影响因素对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影响和作用。第七章对整个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得出相关结论及启示。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30年的制度与大纲变革为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依据。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与组织变革明显:内容上由“注重双基”到“突出人地关系”再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组织上,框架结构由“学科体系为主”到“淡化学科体系”,表达方式由“相对单一”到“灵活多样”。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经历了“由难到易”的变化过程;新世纪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教科书变革对师生的教学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师生对于新教科书的满意程度较高。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科发展、课程改革、课程观念等。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启示:继承与创新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特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在机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价值诉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发展趋势。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主要有:研究视角上,拓展了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上,注重文献,强调分析,系统概述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突出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论上,提炼了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结论与启示。本研究的不足:一方面,由于研究涉及时间段较长,不少相关材料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收集和利用,以致可能影响相关研究结论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本文形成的若干结论与观点,其科学性和客观性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有待提高。

甄新武[8]2007年在《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部分的实施与评价实验》文中研究表明在改革的大潮面前,从2003年秋季到2006年秋季,冀教版义务教育第叁阶段的数学新教材已经使用了一个实验轮次。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针对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师生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诉说着新教材的成功与不足。那么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概率与统计”部分实施效果到底如何呢?笔者带着疑问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研究。(一)设计了教师问卷,主要用来了解教材的编排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与培训情况。(二)对学生的问卷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第一是针对认知结构从下列五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1)统计量的基本应用及统计意识;(2)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数据信息及应用的能力;(4)实际问题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及数据处理;(5)公平吗及简单的概率计算。通过上述调查研究,首先得出了“概率与统计”认知结构的评价框图,对指导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是知识素养问卷调查,分叁个年级以同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叁)对2006年各地中考试题进行了研究,以了解终结性学生学业评价水平与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文章在对问卷分析后得出了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得出了一些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的关联性结论。在后继研究中得到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张绍军[9]2016年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文中提出世纪之交,面对信息与科技的挑战、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世界主要教育发达国家都进入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也相继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起了一场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为特征,其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理念引导,实验探索,渐进铺开,取得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安全实现,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没有转化为先进的课堂教学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献检索、现状调查、理性省思、应然把握、实践策略的思路,对新世纪十余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了审理,肯定成就,正视问题,探寻原因,进而从深化课改的角度分析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动因与机理。接着,在分析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之应然基础上,论述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思想。最后,提出并论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理念和策略措施。全文共分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分别叙述并分析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内容等;界定了课程、课堂、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第叁章。分别叙述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和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把握。第二章在分析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等进行了说明;交代了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值呈现、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第叁章通过审视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文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等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重课程轻课堂的严重问题,表现为: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归因分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转向奠定了立论的基础。第叁部分为第四、第五两章。在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必然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论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地位及其行为。文章指出,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必然会发生。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其二,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叁,课程改革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课堂。2011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亦指向课堂教学,这直接确立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政策导向。文章深入分析论述了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提出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观点。文章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不仅需要教学主体归位,更需要师生主体的行为到位:于教师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换角色,提升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开发,增进课堂交往,,加强反思实践,实现专业发展;于学生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从分数学习到能力学习、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的转变。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提出并论述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理念和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应当确立的“叁个本位”理念是:课堂本位、师生本位、教学本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实践策略有:课程主体策略、课程文化策略、教师校本培训策略。具体包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浓郁学校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加强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结语,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回顾,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的重心转向,并指出实现这一转向,还需要对不同视域(社会性、生态学、伦理学等)下的课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师生作为课程资源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李丹[10]2017年在《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研究》文中提出身份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身份的存在既可能是个人主观的判断和感受,也有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韦伯关于身份的界定侧重于“生活方式”和“社会声誉”,他认为身份建立在生活方式、正式的教育过程、出身或因职业而获得的声望等方面。而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社会存在的主体,其身份是由一组社会事实和社会事件构成。身份研究和符号研究分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在教育中将身份与符号相联系起来的研究却并不完全。对学生身份在教育领域中的符号异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身份可以通过性别差异、穿着特点、资本占有及身份规范等具有符号表征性的因素进行区分,学生身份可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被这些具有差异性区分的因素进行身份等级塑造。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之一,其身份具有特殊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为迎合“速成式”、“工厂生产式”、“精英式”教育,学生身份也由单纯性被迫变得更加复杂化,在教育活动中产生了异化。正如谢维和老师指出的“好学生”或者是类似于“叁好学生”等诸如此类的名称,决不仅仅是一纸奖状,或是一枚证章,抽象地看,它作为一种社会和教育领域中的符号,反映了一种身份,体现了一种社会地位和阶层。将符号运用在教育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取得进步的时刻,我们不能忽视其所创造出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不适宜的部分。从当前对身份及符号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符号的身份区分功能在教育中的价值所在,也可以发现其所带来的弊端。针对这种研究现状,研究者选取了 D中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学校教育中所体现出的具有符号性质的学生身份进行观察和材料搜集,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加上自己在研究中的现状总结和新发现,来论证教育符号的身份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并反思其所存在的弊端。学生身份不单单是学校教育中学习者的身份,它被附加上多重客观因素,致使其变得复杂化。本研究选取D中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质性研究。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对老师、学校领导的采访以及学校内的实物等为辅来补充对学生身份复杂性的解读。研究者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前,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检索、分析和总结,为研究的开展铺垫了理论基础。在进入现场后,采取观察法与访谈法,观察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半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对课内、课外活动,学校会议,办公室日常及校园实物进行研究。在访谈法的运用上,为消除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的防范,避免其对研究主题的敏感性,研究者参与学校大小活动,与研究对象从陌生变为熟悉,结合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开放式谈话到涉及研究主题的半开放式谈话,不断获取并补充研究材料。此外,对于校园实物的观察,研究者采用拍摄记录,将其以图片形式呈现或转化为文字对研究进行材料补充和佐证。通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调研,研究者收集了丰富的材料,也渐渐细化、清晰了自己对学生身份的研究,在不断地整理和分析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思路。符号从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到功能和价值的异化,对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本研究从来自于家庭、学校两个主要方面的客观因素对学生身份的异化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学生身份的符号意义是通过学校的规范、规则及其家庭资本的赋予、社会阶层划分的身份差异等因素塑造的。而学校教育中则通过赋予学生身份具有表征意义的符号来对学生加以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利用隐蔽的“潜规则”使教育活动的节奏更快,操控性、预测性更强。教育领域对符号的利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学生们带来了身心伤害,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学生身份符号,学生们的矛盾和诉求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初二阶段(八年级)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研究[D]. 李晓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初中数学归纳推理实证研究[D]. 王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D]. 王立忠.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 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D]. 李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 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D]. 李跃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6]. 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 万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 李文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部分的实施与评价实验[D]. 甄新武.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9].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 张绍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10]. 学校生活中的学生身份研究[D]. 李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九年义务教育初二阶段(八年级)数学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