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1]2003年在《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处理特性及污染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焚烧工艺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污泥处理中的最佳实用技术之一。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该工艺已日渐成熟,它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等突出特点而着称。并且由于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境条件均对废弃物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和所占的空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污泥焚烧技术已逐步成为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在废物焚烧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在污水厂剩余污泥焚烧这一领域更是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因此对污泥处理中焚烧这一技术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本论文是以德国Hauptkl?rwerk Stuttgart-Mühlhausen污水处理厂的两座鼓泡式流化床焚烧炉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厂的污泥焚烧区,从离心脱水、干燥、焚烧、烟气洗涤装置等一系列处理单元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热量平衡计算的分析,来全面认识流化床焚烧工艺的最佳焚烧工况及运行参数(炉温、过量空气比等)。并通过Institute Prof. Dr. J?ger环境监理公司所提供的近两年对Mühlhausen污水处理厂烟气检测的四组报告,比较分析了烟气中的各种有害成分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并针对NOx的排放规律、控制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
侯海盟[2]2013年在《城市下水污泥循环流化床焚烧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下水污泥(以下简称污泥)焚烧处理具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优点,是污泥处置方法中最彻底的处置方式。但是污泥焚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NOx、SO2、HCl、CO、重金属及二嗯英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污泥具有特殊的燃料特性,导致其具有与煤和生物质不同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因此,对城市下水污泥焚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污泥焚烧处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针对污泥在循环流化床(CFB)内焚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试验装置上的试验及理论分析计算,研究污泥的燃烧过程,焚烧过程中主要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特性以及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特性,探讨湿污泥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工艺污泥干化和焚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为污泥流化床焚烧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污泥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特性。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污泥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加入不同辅助燃料对污泥燃烧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与煤或生物质燃烧过程明显不同,挥发分析出和燃烧阶段及挥发分和固定碳燃尽阶段均是主要失重区间,存在两个明显失重峰。污泥着火温度低,但其燃烧速率较低,导致综合燃烧性能和燃尽性能较差。掺混煤或生物质燃烧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污泥的燃尽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2.在15k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内研究干污泥焚烧过程中NOx、SO2、HCl等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设计并搭建15k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进行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污泥焚烧试验,探索主要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特性。本试验台上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NO、SO2和HCl排放浓度均会增加,N2O浓度会降低;增大过量空气系数会促进NO和N2O的生成;提高二次风比率可以降低N2O和NO的排放浓度,但对不同含水率的污泥效果不同;污泥含水率增大会促进N2O和HCl排放,而降低NO的浓度;污泥焚烧过程中NO和N2O排放浓度较高,但燃料氮的转化率低于燃煤过程;未加入石灰石时,SO2排放浓度较高,HCl排放浓度超过标准限值,加入石灰石可以有效地进行炉内脱硫脱氯。3.在15k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内研究污泥中磷对石灰石脱硫的影响。针对不同含P量的污泥焚烧石灰石脱硫过程,进行试验研究与热力学平衡计算,探讨P对石灰石脱硫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污泥焚烧时CaO首先与含P化合物反应,剩余部分CaO才参与脱硫反应。试验结果得到与计算结果相同的趋势,及污泥含P量高会影响石灰石脱硫效果。但试验表明仅有部分CaO会优先与含P化合物反应,而且单位摩尔P消耗的CaO量低于计算结果,即热力学平衡计算高估了P的影响。在计算脱硫石灰石加入量时,需要考虑这种作用。4.研究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形态和分布。通过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研究污泥焚烧过程中Cu、Cd、Cr、Mn、Pb、Zn等重金属元素形态和分布,探讨S和C1对其转化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的化学吸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污泥焚烧过程中Cd、Cu、Pb的挥发性较强,而Cr、Mn和Zn的挥发性较弱;由于生成了熔沸点较低的金属氯化物,C1会促进Cd、Cu、Pb、Mn和Zn的挥发;S会与Cd和Pb结合生成硫酸盐,对其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Al203和SiO2都对Cd和Pb有一定吸附作用,S和C1会影响其吸附效果。5.研究湿污泥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系统中污泥干化和焚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流化床干化试验台中湿污泥干化试验结果表明,干化乏气中主要气体污染物为NH3、CH4、C3H8、C7H8和C2H60,其中NH3浓度较高,且随着干化温度升高而增大;干化乏气冷凝水呈碱性,COD、NH3-N和NH4+浓度较高。针对100吨/日循环流化床一体化污泥焚烧工艺进行了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80%负荷和满负荷条件下系统均可连续、稳定运行,燃烧效率在98.5%以上,干化器污泥干化效果较好;烟气中CO、NOx、SO2、HCl、Hg、Cd、Pb及二嗯英等污染物浓度均满足国家标准,固体灰渣中重金属浸出毒性远低于标准限值。提出了干化乏气直接通入炉膛焚烧的工艺,并进行初步验证实验。
卢闪[3]2016年在《污泥预干燥与流化床焚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污泥处理处置是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技术难题,而预干燥污泥焚烧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论文以污泥预干燥与焚烧特性研究为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以国内某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干燥污泥焚烧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在系统主机选型的基础上,进行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入炉污泥含水率为64%时,系统可稳定运行,且外供蒸汽量较少;其次,根据(火用)分析方法,把系统划分为流化床焚烧炉、余热锅炉、干燥混合装置3个单元,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理论计算及对比分析,探讨系统(火用)利用指标的变化规律;最后,对污泥流化床焚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表明:随入炉污泥含水率的增加,焚烧炉排烟温度降低、相对压力降低、速度分布趋于均匀,烟气成分含量中,CO含量变化不大,CO2、SO2与NO含量略有降低。通过对预干燥污泥焚烧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表明污泥最佳入炉含水率为64%,且控制燃烧温度在850℃时,外供能量消耗最少,其研究结果可对城市污泥预干燥焚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张清[4]2007年在《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内混烧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污水污泥的产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兴起而急剧增加,如何处置日益增长的污水污泥以及尽量消除其产生的危害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污泥处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减容化、稳定化和无害化,资源化和能源化是污泥处理的发展趋势。流化床焚烧法正是顺应这种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污泥热化学处理方法,但是污水污泥高水分、低热值的特性影响了污泥焚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了更好地推广污泥焚烧技术,我们考虑将污泥与煤混合燃烧,因此对污水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内混烧特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污泥的来源、分类和危害,以及目前国内外关于污泥处理处置的各种方法和我国污泥处置现状,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流化床污泥焚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搭建了一个炉膛内径为100mm的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热态试验装置,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装置的结构及系统。本文通过冷态试验了解了该试验装置的炉膛布风板空板阻力特性、测定了不同厚度的料层阻力、分析了流化风速对沿炉膛高度压力的影响,并对该试验装置的点火方案进行了调试,实验发现:该试验装置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对试验用污水污泥和煤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研究了不同掺混比下煤/污泥混合燃料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特性,测试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二次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对湿污泥与煤在流化床焚烧炉内的试验研究,了解和掌握流化床炉焚烧污泥的运行和污染排放特性。通过本文对污泥与煤在流化床内混合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为污泥与煤在流化床内的混合燃烧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邓文义[5]2009年在《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污泥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很大危害作用的固体废弃物,广泛来源于市政污水、工业污水、水体疏浚等污水处理过程。机械脱水污泥的主要成分为约80%的水分、5-12%的有机质和8-15%的灰分。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为填埋、农用和焚烧,其中干化结合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被公认为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但有关污泥干化机理的研究并不多,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开展污泥干化特性及其影响参数和污染物排放的相关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建立可指导工业应用的理论体系。论文的第一章是对论文背景相关知识的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污泥的定义、分类、危害和现有的处理处置技术,以及污泥干化技术的概念、污泥干化技术工艺类型和污泥干化技术的主要流派,并对污泥干化的研究现状、污泥干化和焚烧污染物排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章节中,还包括了对全文系统和框架的介绍。论文的第二章是污泥水分分布特性研究。首先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水分分布测定方法,重点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热干燥法、热重—示差热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G-DSC)和水活度法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上述4种方法对不同污泥的水分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不同污泥水分分布特性的差异和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论文的第叁章是污泥在空心桨叶式干化机内干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合常压渗透模型和实验结果对城市污水污泥和造纸污泥的干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型要求对污泥的物性参数进行了检测,这些参数包括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污泥比热和污泥粒径等,同时给出了检测方法。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模拟计算结果之间的对比,分析了干化温度、热轴搅动速率和载气流量对污泥干化特性的影响。本章最后还开展了不同添加剂和干化热源对污泥干化的影响研究,所用添加剂包括污泥燃烧辅助燃料如煤和废油、CaO脱硫剂和干污泥,研究发现当CaO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高于0.5%时即能明显促进污泥干化速率的提高。通过实验测定了烟气热源在空心热轴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当烟气流速为3.5~13m/s时,烟气换热系数为18.6~53.0 W/(m2K)。最后对比分析和讨论了烟气热源、导热油热源和饱和水蒸汽热源对污泥干化的影响。论文的第四章是污泥间壁式真空搅动干化特性研究。首先结合真空渗透模型分析了城市污水污泥真空条件下的间壁式搅动干化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城市污水污泥为例研究了真空压力、干化温度、搅动速率和容积负荷对污泥干化特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干化机内刮条的功用。最后,对比研究了污泥真空干化特性和污泥常压干化特性,并对真空和常压干化条件下的干化冷凝液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的第五章是污泥干化过程挥发性化合物排放特性研究。首先通过管式炉试验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城市污水污泥和造纸污泥干化气体中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NH3、CH4、C7H16、CO2和挥发性有机酸,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各种污染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干化面积为2 m2桨叶式干化机上对污泥的干化气体污染物以及冷凝液的排放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城市污水污泥干化冷凝液呈弱碱性,而造纸污泥干化冷凝液呈若酸性。论文的第六章是流化床内污泥焚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本章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城市污水污泥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内焚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主要针对焚烧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煤和生石灰等辅助燃料和添加剂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本章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在0.5 MW大型流化床焚烧炉上对滇池污泥焚烧过程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焚烧烟气中的重金属、二恶英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论文的第七章是计算机辅助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设计计算研究。首先对常见的干化辅助计算软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以卧型桨叶式污泥干化机为例研究了间歇式污泥干化向连续式污泥干化转化的方法,并利用Excel Spreadsheet建立了污泥干化过程模型和可视化操作界面,研究了干化气体余热利用对污泥干化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对干化气体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污泥干化能量利用率将由69.8%提高至83.3%。最后,利用Excel Spreadsheet建立了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过程模型和可视化操作界面,并以杭州城市污水污泥为例,开展了干化焚烧系统优化方面的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当杭州污泥入炉含水率不高于60%时,污泥焚烧系统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而且当入炉污泥含水率等于60%时,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辅助燃料消耗量最低。论文的第八章是60吨/天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实例。该工程由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两部分组成,污泥焚烧产生的蒸汽用于污泥干化,污泥干化至含水率60%后投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利用Excel Spreadsheet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制革污泥干化至含水率60%时,系统辅助燃料消耗量最低,为2.32吨煤/天。论文的第九章是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主要包括对全文结论的总结归纳,论文创新点介绍,以及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或开展的研究工作。
房文轩[6]2017年在《污泥干化与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污水处理率的快速提升相比,我国污泥的处理处置形势十分严峻,其中只有小部分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处置,而其余的污泥直接排放或者露天堆置,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污泥焚烧具有减容率高、处理速度快、能杀灭一切病原体、可以回收能量等优点,是目前公认最彻底的处置方法。但是污泥中氮、硫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NOx、SO2气体污染物,HCl会造成受热面的高温腐蚀,还对二恶英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污泥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在焚烧过程中会发生迁移、转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设备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大也是制约污泥焚烧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污泥干化焚烧试验研究。首先在蒸汽干化试验台上进行等温干化试验,研究不同污泥厚度、蒸汽温度以及返混比例对污泥干化效果的影响。发现提高蒸汽过热度,可以减轻干化初期部分蒸汽凝结在污泥表面带来的不利影响,缩短污泥干化时间。然后以干化污泥作为燃料,在循环流化床焚烧试验台上进行一系列焚烧试验,研究不同焚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污泥含水率对NOx、SO2、HCl排放特性的影响。发现污泥含水率对焚烧过程中SO2排放影响不大,当污泥含水率由11%增加至17%,NO排放量明显降低,而HCl排放量有所提高。最后以污泥多级干化器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工艺为蓝图,搭建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试验台,研究干化环节、焚烧环节、烟气净化环节的运行模式,为该工艺推广应用打下基础。发现刮板电机频率选择15Hz较为合适,又可以保证进入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的污泥含水率在15%~20%之间,焚烧炉床层温度容易控制在900°C左右。污泥焚烧灰渣中重金属Zn、Cu、Ni、Cr、Pb、Cd、Hg浸出结果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限值,烟气净化系统对烟尘、SO2、HCl脱除效果较好。
秦殿山[7]2013年在《流化床共处置制药药渣和煤的燃烧、热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危险废物的产量日益增加,动力锅炉(流化床、煤粉炉等)的高温环境为焚烧处置危险废物提供了可能,同时利用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热能替代部分化石燃料进而节约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效益也将十分明显。因此对利用高温锅炉共处置危险废物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式以及共处置过程的环境风险和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危险废物焚烧控制相关标准,分析了我国危险废物焚烧控制标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本以硝基苯类药渣为原料,利用热重-红外分析技术,发现硝基苯类药渣燃烧和热解工况具有相似的热分解特性。燃烧过程中烟煤的添加有利于硝基苯类药渣中挥发份的提前释放燃烧,混煤燃烧对硝基苯类药渣的着火点有影响。热解过程中当混煤比例大于0.4之后,较多烟煤的存在可能有利于硝基苯类药渣中挥发份的析出释放;烟煤的存在有利于硝基苯类药渣挥发份的析出释放,但对于混合物整体热解状况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的。本文根据流化床共处置生物制药药渣实际情况提出了可用于共处置的危险废物相关元素含量限值计算通用公式。
韩晓强[8]2006年在《干化污泥焚烧炉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加,各种污水污泥的产量越来越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污染源。近几年来,环保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清洁、高效、合理地处置污水污泥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污泥处理的原则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世界各国根据其地理环境和土地资源状况制订不同的方针,我国对污泥处理问题关注较晚,除了对污泥缺乏科学认识外,也由于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回报不确定等因素,国内涉足于此领域的企业很少且规模不大。污泥处置方式很多,主要有填埋、综合利用和焚烧,而干化后焚烧作为一种高效、彻底、干净的处理方式,也逐渐受到青睐,被认为是污泥处理得最佳实用技术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系统的工艺流程,通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证明其焚烧污泥的可靠性。进而针对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为该干化焚烧系统设计得鼓泡流化床焚烧炉建立部分数学模型。考虑了炉内物料的宽筛分特性以及颗粒的破碎和磨损,根据物料的粒径将其划分若干档,建立各档的物料平衡模型,进而求解床内物料的粒度分布,分析讨论了计算结果,并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考虑到目前的挥发份模型中一般都假设挥发份在给料点全部析出,但是对污泥、垃圾等高挥发份燃料,该假设不够准确。因此,研究和推导了城市污泥热解得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采用直接搜索法对其求解,确定热力学参数,并用试验数据对DAEM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能较好地描述污泥的热解过程,可靠性好。还分析了积分上限对DAEM模型求解精度的影响以及指前因子、平均活化能和活化能分布的标准偏差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刘渊源[9]2004年在《城市污水污泥在流化床中的焚烧特性及重金属排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污泥在流化床中的焚烧特性及重金属排放特性。 首先介绍了污泥的来源、分类和危害,分析了污泥处置的各种方法和我国污泥处置现状,在综述了国内外流化床焚烧污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研究了桃浦污水处理厂污泥在流化床中的凝聚结团特性,考察了床温、燃料水份、投入粒度、污泥中混煤比例等参数对污泥结团的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污泥水份对能量利用、理论燃烧温度等的影响;考虑到城市污水污泥经干燥后,与煤等常规燃料相比,有自身的一些复杂性和特殊性,还采用热重法对污泥燃烧特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干燥污泥的TG、DTG、DTA曲线,得出了污泥燃烧动力学参数。 主要介绍在φ150流化床焚烧炉上进行的湿污泥(加辅助燃料)和干燥污泥(单独燃烧)焚烧试验,考察床温、料层的稳定性,测试焚烧产生的烟气中二次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干化污泥在流化床焚烧炉内的运行试验,了解和掌握流化床炉焚烧污泥的运行和污染排放特性。 采用小型流化床装置对桃浦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燃烧实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干燥污泥、入炉不同时间和不同工况(焚烧温度、水份)焚烧底灰中的Cu、Ni、Cd、Cr、Hg、Zn、Pb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Hg在烟气中的分布。了解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特性,为污泥燃烧产物的处理提供依据。 针对上海市桃浦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污泥焚烧炉热力系统校核计算、分析以及煤作为辅助燃料的技术经济分析。
姬鹏[10]2009年在《市政污泥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污水污泥的产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兴起而急剧增加,如何处理日益增长的污水污泥以及尽量消除其所产生的危害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污泥处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减容化、稳定化和资源化。污泥流化床焚烧法正式顺应这种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前途的污泥热化学处理方法,但是污泥高水分、低热值的特性影响了污泥焚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了更好的推广污泥焚烧技术,我们考虑将污泥进行先干化再焚烧,因此对经污泥干化装置干化后的半干化污泥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污泥来源、危害、主要的处理处置方法以及我国的处理处置现状,并对污泥流化床焚烧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对试验用半干化污泥的成分、热解和燃烧特性、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灰熔点等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污泥的燃尽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采用Coasts指数积分法求解了污泥热解和燃烧动力学特性参数。研究结果为市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污泥焚烧装置运行工况的调整积累了基础实验数据。本文在小型热态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上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半干化试验污泥的燃烧特性,测试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二次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对不同工况半干化试验污泥在流化床焚烧炉内的试验研究,了解和掌握了流化床炉焚烧半干化污泥的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特性。本文搭建了大型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热态试验装置,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装置的结构和系统。通过试验发现:该试验台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在对半干化污泥燃烧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300t/d污泥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的设计和校核计算,给出了该焚烧炉的总体结构图。通过本文对半干化污泥在流化床内的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为半干化污泥流化床焚烧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 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处理特性及污染机理研究[D]. 李媛. 北京工业大学. 2003
[2]. 城市下水污泥循环流化床焚烧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D]. 侯海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3
[3]. 污泥预干燥与流化床焚烧特性研究[D]. 卢闪. 华北理工大学. 2016
[4]. 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内混烧的试验研究[D]. 张清. 重庆大学. 2007
[5]. 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 邓文义. 浙江大学. 2009
[6]. 污泥干化与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D]. 房文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7]. 流化床共处置制药药渣和煤的燃烧、热解特性研究[D]. 秦殿山. 浙江大学. 2013
[8]. 干化污泥焚烧炉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韩晓强. 东南大学. 2006
[9]. 城市污水污泥在流化床中的焚烧特性及重金属排放特性研究[D]. 刘渊源. 浙江大学. 2004
[10]. 市政污泥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D]. 姬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污泥处理论文; 焚烧炉论文; 流化床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污泥负荷论文; 污泥脱水机论文; 垃圾焚烧炉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