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为了确保职业卫生安全和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增强企业职业卫生意识,为每一个员工生命健康负责,从根本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加强对企业和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文章从相关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卫生工作;监督管理;方法探析;疾病防治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保证社会职业安全十分重要,职业健康安全是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直接与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施有利于降低职业病危害事件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劳动者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和关注人的发展才是走可持续道路的前提,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安全不仅能够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加入对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1]。
1.企业建立职工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档案中的内容包括有: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若企业从事放射性工作内容,则将职工的照射接触情况一并记录到档案中,档案中的相关信息一定要全面、真实和详细。
企业还要依据自己本行业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档案,将企业的生产物品和原有材料、危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将各种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同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情况记录到档案中,有利于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企业自身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还要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的定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将日常监测结果及定期检测、评价结果记入档案,并在车间的公告板上进行公示,做到职业病危害情况公开透明,有利于企业对存在的危害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职业病防治策略,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流程,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进行评估后申报给相关部门,主动接受部门监督;将职业病的相关防护方案交给安全监督小组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由安全监督小组进行现场监督,按照职业病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对其危害做出对应规定[2]。相应情况记入档案,进一步使资料规范化和流程化。
2.分析职业的健康体检结果
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体检,根据接触的有害因素不同,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将职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如有异常组织职工进行复查,告知职工具体的复查内容、时间,以此确定最终的健康体检结果;对于可能存在职业病的职工需要到有资质的诊断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确诊;对于存在职业禁忌症的职工要将患有的禁忌症因素进行明确,并将其记录在册;除去患有目标疾病之后若出现其他检查项目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3]。
搜集职工在工作中所需要监测到的健康结果资料,同时,整体评价出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查看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卫生安全状况,对可能会损害劳动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职工的健康损害情况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预防职工发生职业病的相关措施给出建议;委托相关卫生检查机构对每个职工进行健康监护,并给出职业健康评估报告[4]。
3.依据国家职工卫生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国家卫生部门对职业卫生安全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相关组织和单位的意见进行调查研究,企业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当企业内部对职业卫生安全预防措施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要经过协商进行处理,若协商意见不能一致则及时将相关情况进行上报,并给出对应的理由[5]。
4.实施职业卫生培训
推进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将培训的效率有效提高,将企业的用人负担有效减轻;对于从来人员要进行统一考核和培训,要求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时间不低于30%总学时,职工经岗前培训之后再依据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卫生培训[6]。
5.社会建立职业病危害公示机制
落实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中的每一项管理措施,将奖惩机制引入到管理模式之中,设定相关评级制度;卫生部门对不积极整改的企业借助法律让其执行, 并予以行政处罚;将不积极履行预防职业病义务的企业信息进行曝光,对职业病的危害予以社会公示,引起社会关注,以此让相关行业予以重视[7]。
6.加大对企业监管力度
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企业卫生监管方面投入一定的财力和关注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对每个区域企业的卫生监督资料进行分配,要求企业不断规范改进自身的卫生安全管理措施,对于被举报和投诉的企业要逐步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8]。
7.小结
为了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企业一定要加强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客观性评估,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标准进行审核;企业要有主动防护职业病的意识,不定时随机抽取职工的健康报告进行分析,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审核;企业管理职业病危害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做到依法办事,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康学军.城镇职业卫生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69-71.
[2]李闯铭,陈国芳,陈瑛.层次分析法在某电厂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3):19-24.
[3]孙爱峰.集对分析在职业卫生管理状况聚类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8):30-33.
[4]杨巨方.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4):291-291.
[5]林炳杰,陈伟武,汪亚松.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委托培训模式与成效探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5):435-437.
[6]孙胤羚,陈艳芹,张娟等.美国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概况及启示[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5,28(4):312-313.
[7]王成,彭卫芳,邬永辉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研发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15,42(6):674-676.
[8]唐建华,张磊,白雪峰.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6):23-26.
论文作者:侯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职业病论文; 职业论文; 卫生论文; 企业论文; 职工论文; 健康论文; 劳动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