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当代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世界论文,中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初叶,社会主义破天荒地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罗斯大地诞生。这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进程最重大的历史事件。

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起,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创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2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突破了19世纪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制度不是首先诞生在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外围,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国范围内创建并巩固,形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模式——苏联模式。这个模式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开创阶段的一种早期模式,反映了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某些特征,不失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体制模式。

苏联模式带有备战体制的基本特点。备战体制要求经济超常规高速度发展,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否则就要被敌人打败。这种备战体制造成经济发展的粗放性,不计消耗,不惜成本,一切为了备战需要,为了冲破资本主义的包围圈。备战体制还造就了对外的封闭性,强调国际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强调阶级专政的对外职能,强调对国外敌人始终保持警惕。

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从此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范围,并组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进入了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欧亚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与社会主义的苏联以及蒙古联成一体,最终形成了一个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领土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一个足以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

经过战后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反复经验,越来越多的共产党和工人党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早在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提出要以苏为戒,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从50年代开始,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克服体制上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亚得里亚海到东海之滨掀起了改革的潮流。从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先后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深浅不一的改革。改革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南斯拉夫按照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三是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这些改革旧体制的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资本主义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及其两次把人类拖入世界大战的深重罪责,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壮大增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展。社会主义潮流从欧亚两洲扩展到全球每个角落。亚洲成了社会主义以空前规模发展的地区,非洲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大陆,亚非拉地区民族社会主义的兴起,促成了社会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亚非拉近一百个新独立的国家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宣布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

战前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适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并在关键时刻挽救了资本主义,也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动力,使它得以把分崩离析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联合起来。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新旧时代交替,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换。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较量的主要领域,由军事对抗逐渐转到综合国力的竞赛。美国、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恢复并发展了本国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赛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抱着过时的观念不放,对传统的体制模式,只作了些许改良,以致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面临新的时代特征,面对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苏联模式原有的一些长处、强项,几乎全部变成短处、弱项。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由盛转衰,不仅表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矛盾持续发展,争论不断升级,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而且表现在苏联经济在不同时期出现不景气状况,这里有斯大林逝世前后苏联经济的恶化,有因赫鲁晓夫改革失败而增加的经济困难,有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出现的经济滞胀。

苏联模式由盛转衰,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准备了条件。

20世纪末叶,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急趋衰落之际,一些原来按苏联模式搞社会主义的民族社会主义政党纷纷转向,宣布搞私有化、多党制和议会制的时候,中国社会主义却在社会主义的低潮中巍然屹立。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研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着手纠正长期以来照搬苏联模式,把苏联经验教条化的错误倾向,结合新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战前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苏联模式,战后被斯大林上升为理论,变成教条,成为不容置疑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形成为僵化的理论体系。苏联领导人长期固守着这个模式的理论要点,甚至把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当作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与反动民族主义的分水岭。谁不照搬照抄这个模式,谁就是异端,就要革出教门。教条主义发展到了顶点。

中国共产党人最早提出“以苏为戒”,冲破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单一模式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剖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得失,概括地说,一是“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1〕二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2〕退一步说, 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这个模式也未必符合别国的实际情况。照搬别国模式,照抄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追根溯源,毛病就出在:“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3〕反而误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行之有效的那一套政策措施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而恪守,误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经验当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真理而推广,在战略上和策略上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从而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长期以来,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马克思列宁主义被教条化了,苏联经验被神圣化了,一国模式被普遍化了。所以,苏东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出在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概念,属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道路问题。斯大林不承认也不允许别国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沿着具有民族特点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大踏步地前进。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郑重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 摆脱外国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这是必由之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解,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范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不能拿某种模式去套,适合这种模式的就承认是社会主义,否则就是假社会主义。

即使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在不同国家的背景下,也会带有自己的特点,更何况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要从各自国家的实际出发,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借鉴外国的经验始终是必要的,但是从根本上说,只能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国初期由于没有其他经验可以借鉴,基本上以苏联经验作为自己仿效的模式,给我们国家带来许多问题。50年代中期,我们试图摆脱苏联模式,克服学习苏联经验时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开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然而,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解决好。我们的探索后来又误入歧途。问题没有解决好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还有不少从外国搬来的、偏离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解的、落后于时代的东西,束缚着我们的头脑,使我们走入歧途。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重新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人的探索开始走上正轨。正如邓小平所说:“在对社会主义作这样的理解下面,我们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这涉及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所有方面的问题。”〔5〕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又重新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内容。

“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6〕邓小平这里说得很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既有统一性, 又有多样性,社会主义可以有多种模式,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既要考虑共性,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要考虑个性,即“不同”,“许多不同”。

社会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某些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本质具有普遍性,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则带有民族特点和本国特色。

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急躁冒进可以说是一种多发性的常见病,一种难以迅速根治的顽症,其症状通常是:社会主义改造急于求纯,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社会主义改革急于一步到位。正是这种不顾现实条件的急躁冒进,使社会主义建设欲速则不达。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脚,这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界定,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又说:“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8〕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性病屡次发生,既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又有思想认识的根源,说到底,是由于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主观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从而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违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对非洲民族社会主义政党领导人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都有用。要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对待马克思主义历来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不顾本国国情的特殊性或变化了的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一种是借口形势的变化或国情的特殊性否定和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每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敌人总是幸灾乐祸,宣称马克思主义被消灭了,而一些原来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也往往抛弃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反过来攻击马克思主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本世纪来最严重的挫折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对这股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逆流予以迎头痛击。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不能丢,列宁不能丢,毛泽东不能丢,总之一句话,老祖宗不能丢。邓小平的态度充分表明了中国社会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

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信心:“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有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9〕

对于国内外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思潮,邓小平也毫不留情,予以驳斥。他多次指出,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社会主义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仅需要具体化,而且需要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世界形势日新月异,时代在飞速发展,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只能完成那个时代已经提出并且可能解决的问题。如邓小平所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用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新理论。

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潮流的大视角来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若干具有普遍价值的精神财富,将为下一个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是社会主义由革命理论和运动发展成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过程。大体说来,本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能否和怎样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展开的;而下半叶,则主要围绕如何认识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展开的。邓小平的这一理论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个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潮流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将会引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纠正了过去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世界主题的转换。这一转换,首先意味着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军事优势的竞争,让位于争夺综合国力的优势的竞争。社会主义将用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向全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无疑优于资本主义。

在世界主题转换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更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11〕从而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最终表明社会主义是全人类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纠正了过去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它说明,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一切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使全世界社会主义者认识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2〕

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论,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邓小平改革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是照搬别国模式、照抄外国经验;中国的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改革是为了人民群众,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中国的改革不因循守旧,也不急于求成,坚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中国的改革就是依据邓小平改革理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的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实践。中国的改革理论和实践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突破了长期流行的把市场同计划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初步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旧模式到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新模式的过渡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社会主义的活的源泉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根本缺陷,在于全人类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过程,这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进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扬弃,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逐步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几度风雨,几经磨难,社会主义制度行将步入它的富有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意识的成熟期。

总之,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终究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前景。

注释:

〔1〕〔2〕〔3〕〔4〕〔5〕〔6〕〔7〕〔8〕〔9〕〔10〕〔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8、139、139、3、255、265、116、225、383、291、379—38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4页。

标签:;  ;  ;  ;  ;  ;  ;  ;  ;  ;  ;  ;  ;  

当代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