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梅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育才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22-01
新学期再次来临,我们班结合凤凰小康轩教材部陈谧专家来园培训的“如何有效设置区角”的感悟,再根据我班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和策略,重新合理规划了活动室的区角,分为五个基本区域: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和建构区。规划调整后的活动室区角划分明显,材料更加丰富,再加上图文并茂的区角规则,大大的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我立马想到孩子们会玩得开心吗?区角会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吗?区角材料投放适合我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吗?许多问题油然而生。
第一周,为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权,我邀请孩子们
参与到设置班级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存在一点分离焦虑期,但他们依然怀着好奇的心情参与到设置各个区域中,对一些材料投放到哪个区进行自由摆弄,我看到不禁暗自高兴。
第二周,孩子们和我一起设置的区角终于大功告
成,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有序排队取进区卡,并自主的在各个区域开心的玩,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第三周,本想让语言区发挥它的作用:提高我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快就不给我“面子”了,语言区投放的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书无人问津,常常闲置在图书架上,怎么回事儿?我困惑了。我每天在活动室里观察各个区的开展情况,我发现:占据在教室角落里的语言区好像并不受孩子们欢迎,几乎没人去玩,很冷清;美工区和建构区很受孩子们喜欢,虽然这两个区角的地方面积很大,但是每次是最热闹的。很多孩子一看这两个区没地方了就只能失望地离开,然后无奈只能选择语言区。虽然语言区里每天也有小朋友,可是孩子们认真看图书的很少,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全都在这里“闲聊、打闹”。唉,原本满怀期待的心情被现实无情的扇了一个大大的耳光!
在课题组和我园教研活动的支持下,我和其他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和研讨。我和他们进行认真分析了孩子们的游戏需要和意图,重温研读了《指南》,了解了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真阅读了有关幼儿理论,学习了环境创设注意事项、材料投放的注意事项等。我终于再次鼓起勇气,将教室里的区角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后,我发现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变化给了我很多惊喜,虽然仍有不少困惑和不解,但我已深刻体会到:环境是为幼儿游戏服务的,环境创设应根据幼儿的意图,材料的投放要适量、教师观察幼儿要到位等已成为开展区域的工作之一。
建构区:
我们班建构区设置在活动室门口,在墙上张贴了各种有名的建筑物,并利用走廊和门口的地方、扩大了建构区的面积。面积扩大,区角里的材料也要丰富:分积塑拼插、实木七巧板、废旧鞋盒、奶粉盒和辅材几大类。鞋盒体积大,容易散,孩子们取放不方便,这是不是他们不喜欢玩鞋盒的原因呢?于是,我将鞋盒收了起来,可是每次来建构区玩的孩子依然还是玩积塑积木,其他的材料无人问津,我有点迷茫了。接下来,我又把关注点放在了辅材上,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轮子、车辆、拱形和斜坡形的单元积木等,同时又把鞋盒再次搬了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调整后,来建构区玩得小朋友、再也不只是玩积塑玩具了,他们利用鞋盒、奶粉盒和辅料拼搭了许多建筑,与其他区角比起来,建构区是最热闹的地方。
语言区:
为了体现语言区需要光线好、安静的特点,我把语言区设置在靠近窗户旁,墙面上进行了环境装饰:好书推荐、推荐理由、读书的正确姿势等、投放的图书再也不只是绘本故事书,而是孩子们喜欢看的恐龙书籍、芭比娃娃、童话故事、笑话大王、迷宫图书等、并且一周一更换,可是来语言区玩的孩子依然少得可怜,我又有点迷茫了。接下来,我把关注点放在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上,抓住了他们的兴趣,我投放了自制的精美书签、录音机、字卡、词卡、记录纸、各种头饰等。这样调整后,渐渐的吸引了一些小朋友来,可是和旁边热闹的美工区比起来,仍然显得很冷清。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觉得材料已经够丰富了,而且也利用饭前时间给孩子们讲解语言区里的故事,可为什么孩子们仍然不喜欢玩呢?经过多次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因投放的书太多,他们不知道怎样挑选。再次经过调整后,语言区投放的书减少到了两类,并且每天会根据活动主题更换自制的绘本故事书,这样来语言区玩耍的孩子们比以前多了许多。
美工区
美工区的材料丰富且操作性强。刚开始我把美工区设置在离水源远的地方,多次观察发现并不能满足更多幼儿艺术创作的需要。最后为了考虑美工区需要空间较大,采光要好,近水源,地面容易清理,相对安静。我把美工区设置在靠近水源近的地方,并排安置四张桌子扩大空间,现在,美工区终于可以容纳并满足众多孩子同时游戏的需要了!
益智区
益智区虽然材料丰富,可是设置在空调旁边,每次容纳孩子们的人数有限,面积有点小,导致孩子们在取放材料时经常将玩具筐打翻。经过观察和思考,我将益智区挪到了语言区的旁边,不再限制区角人数、区角活动主题,材料的使用形式和范围,也将原有的玩具架里面的材料用统一的篮子一一装上,并且还细化到每一种小材料都要用一个合适的盒子装起来,便于幼儿取放,这样他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玩具筐里的各种玩具材料。调整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喜欢去益智区玩,还经常将玩具拿到科学区去“探究”、拿到美工区去“装饰”、拿到建构区与积木一起“搭建”……看到益智区的材料在各个区角都被孩子们开放使用,我不禁感叹区角环境创设的神奇力量!
科学区
科学区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习惯,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在科学区里摆放了两张桌子,科学区的墙面上粘贴了科学家的头像及名字、科学实验注意的事项以及小实验操作步骤等、投放的材料大多是成品和半成品,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合理的探究环境,利于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可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成品而不喜欢玩半成品,经过观察我发现,在科学区角的材料投放要尽可能自然,可以是身边易得的、卫生的、安全的、可利用的材料,材料的组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方便幼儿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于是,我立即重新投放了孩子们生活中容易发现的材料:磁铁吸一吸、有趣的滚动、奇妙的静电等。调整后的第二天,科学区里的材料令人惊讶地出现在了桌面上,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桌子旁游戏,探究到了许多的惊喜。
经过多次调整和规划的五大区角越来越被孩子们喜欢,只要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就能为孩子们创设出一个开放、自由、接纳、支持的环境!
论文作者:何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孩子们论文; 材料论文; 幼儿论文; 工区论文; 语言论文; 科学论文; 环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