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评价分析论文_顾彩云

(射阳县阜余卫生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检验方法不同将62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分为A组(26例)、B组(14例)、C组(22例),其中A组患者行培养法检验,B组采用干化学酶法检验,C组采用镜检法,对比三组阳性检出率、菌丝、菌孢子和假菌丝的检出情况。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阳性检出率更高,皮尔斯卡方检验提示组间数据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5.086、5.250,P=0.043,0.029);B、C两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611)。A组菌丝、菌孢子、假菌丝检出率明显高于B、C两组,卡方检验提示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12=4.949、5.1195.469、,P1=0.039、0.033、0.026;χ22=4.553、5.483、3.931,P2=0.038、0.022、0.049)。结论:采用培养法检验妇科炎症感染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科炎症;感染检测;微生物检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056-02

妇科炎症种类较多,病因复杂,对女性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微生物增多是引起妇科炎症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应通过各种方法明确女性阴道内分泌物微生物种类和含量,才能做到对症治疗[1]。本研究就此探讨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妇科诊治的62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按照阴道分泌物采样检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26例)、B组(14例)、C组(22例),其中A组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8.4±4.1)岁;病程4~12d,平均病程(7.4±1.1)d。B组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7.8±2.5)岁;病程4~11d,平均病程(7.1±1.2)d;C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8.9±2.1)岁;病程4~16d,平均病程(7.4±0.8)d。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常规阴道分泌物采样后送检,沙宝罗培养接种,培养温度维持在35℃。7d内无真菌生长则判定为无真菌生长;真菌鉴定仪器为梅里埃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所用药敏测试仪和试条均为原装配套产品。

B组通过干化学酶法检验,阴道分泌物取样,将稀释液滴入软试管内,5滴/管,放入样本后充分释放分泌物。取出反应装置后用吸管提取样本液体15μl,分别滴入7个反应孔内,37℃状态下静待10min,将15ml终止液滴入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反应孔内,30s后判断结果,最长不超过1分钟。不显色或浅绿色判定为阴性结果,黄色判定为阳性结果。

C组以镜检法测定样本,用棉签采集阴道分泌物并制成涂片,将2滴10%KOH溶液滴附到涂片上,充分混匀后镜检,观察到菌丝、菌孢子或者假菌丝则判定为阳性结果。

1.3 评估标准[2]

以培养法为“金标准”,7d内无真菌生长则判定为无真菌生长,对比三组阳性检出率、菌丝、菌孢子和假菌丝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检测阳性率对比

与B、C两组相比,A组阳性检出率更高,皮尔斯卡方检验提示组间数据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5.086、5.250,P=0.043,0.029);B、C两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611),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各类疾病的诊疗均有新突破。在妇科临床上,妇科炎症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外阴炎、宫颈炎、盆腔炎和阴道炎等生殖器官炎症,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并伴随痛经以及月经不规律等表现,严重情况可引起不孕[3]。由于妇科炎症感染病种复杂、病原菌种类较多,所以早期明确感染病原菌类型对临床治疗有关键的指导意义。

本次研究发现,A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C两组,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5.086、5.250,P=0.043,0.029),其原因可能是培养法检测过程中可同时完成菌种检验以及药敏试验,提高病原体检出率,是现阶段真菌感染临床诊断公认的“金标准”[4]。干化学酶法操作相对简便,检测效率比较高,但是由于感染因素复杂,存在假阳性率偏高等问题,诊断结果可能存在误差,所以更多被作为筛选方法;镜检法检测效率和可靠性较高,但对检验人员水平要求同样严格,并且由专人负责完成检验,且滴入KOH溶液后可能存在细胞出现不完全的问题,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率偏高,影响诊断符合率[5]。此外,A组菌丝、菌孢子、假菌丝检出率明显高于B、C两组,卡方检验提示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可见培养法更容易、更准确检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阴道内菌丝、假菌丝和菌孢子,有效支持临床诊疗工作。应注意的是,培养法虽然具有鉴定菌种以及药敏试验的双重功能,但检测用时过长,费用支出较高,给患者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建议临床斟酌使用。

综上所述,采用培养法检验妇科炎症感染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慧.妇科炎症感染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3):68-69.

[2]文舒婷,陈蕊娟,剡淑霞,何荣霞.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情况的检验效果对比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08):30-31.

[3]毕迎春.不同方法检测妇科炎症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阳性率比较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116-118.

[4]刘远程,刘欣.血清降钙素原对522例不同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的早期诊断差异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05):711-715.

[5]樊尚荣,刘小平,李健玲,胡玉新.脱屑性炎性阴道炎的临床特征和需氧菌培养结果[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03):230-232.

论文作者:顾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评价分析论文_顾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