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山东 新泰 2712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探究式语文学习方式强调自由、合作和探究性,在学习中被广泛关注和认可。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高中生应该善于应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处理能力,最终实现学习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学习性质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尊重学生自主性,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学生要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利用好语文课堂,与其他同学进行主动的交流与互动,自觉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所以需要我们高中生在此多下功夫,促进自身语文探究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时间和自主性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多以分数进行自主评价,而这种唯分数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去阅读和自主学习,不愿意进行主动的知识积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阅读无法马上提高自己的成绩,所以不愿意在阅读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更谈不上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学生忽视自我评价和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定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检查、诊断和评价,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反馈出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符合当前阶段的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大多数学生都存在忽视自我评价的现象,甚至有很多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极其不在意,致使学生对自己的了解长期处于片面性阶段,从而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性质的分析
(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从性质上分析属于学习方式的一种,此种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符合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对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升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首先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之后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只有坚持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思想,要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建议,在三者互相补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阅读方式
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也是体验和欣赏的过程。阅读是鉴赏的基础,只有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与作者之间进行高效的沟通,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文言文的内容,文言文阅读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其少而精的精髓,并要在学习时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习惯,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分享与合作的学习形式,经常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自身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
另外,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还要注重自身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与知识经历,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运用到阅读内容当中去,从而获得更加独特,更具情感的阅读体验,所以说探究性学习也是一种阅读方式,而在这种阅读方式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并将探究式阅读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评价方式
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读者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的评价,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其实际上是对作品意义进行发现和构建的过程。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将自己的情感、经验和观念等注入到作品的体验出去,对作品给予一定的个性化反馈。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反馈时,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所有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所以将探究式学习本身作为了一种评价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阅读经验和情感基础上的,每一个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而在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时又能够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时,关注应该是自己从文本的阅读中获得到了什么,有没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情感感悟,而不是关心自己与别人的想法是否同意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理解,如果认为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就应该多向他们学习。简单来说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允许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这也是评价方式不断变化的一种体现。
例如:在学习曹禺《雷雨》这部话剧作品时,针对其中一段“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绝情,应该被声讨,被唾骂。而有的学生认为,从鲁侍萍的话中可以看出,造成二人悲剧的很可能不是周朴园,而是周所在的封建大家庭。另外,关于周朴园不愿与鲁侍萍相认的原因,传统的看法是,因为他怕有损自己作为一个资本家,一个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的脸面。但有些人认为可以从他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理解他,他担心儿子周萍都无法去面对真相大白后的一切。所以,周朴园选择了不与鲁侍萍相认。所以说,个体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与赋予的情感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应用探究性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我们高中生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剖析,最终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探究性评价方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应用,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产生与变化过程,其注重的是阅读结果的反馈。因此,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地应用探究性评价的方式,促进自身语文知识应用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转变自身以分数定高低的心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和评价方式。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探究性学习理念有本质上的认识,然后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注重改进学习策略,促进自身语文探究能力的提升,使自己重新收获一片语文学习天地。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性质的探究,是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和评价方式的结合,在此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化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童强.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性质研究[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7,(2):4-5.
[2]张俊霞.浅议如何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79.
[3]彭媛媛.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究情境创设浅析[J].中外交流,2017,(24):157-158.
[4]李昕.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研究——以东明县某高级中学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兆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自己的论文; 方式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探究性论文; 评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