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李希增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李希增

山东省阳信县温店镇中心校 251811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心理特征所局限,他们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对富有感性的事物往往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往往是凭借相关的情境来学习数学的,脱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学生学习起来就感到困难重重,学习效果较差。数学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用德国一位学者的一个精辟比喻来加以说明:“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像这位德国学者所说的那样,千方百计地创设恰当而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 游戏情境创设应突出趣味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就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充满趣味性,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也是在充满乐趣的玩中成长起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有关数学学习的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受小学生欢迎。在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针对数学教材相关内容知识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相关“学情”特点,创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学学习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数学学习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数学,使抽象深奥的数学学习活动充满趣味,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有效提高数学素养。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数学知识,为了突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我创设了以下游戏情境来展开教学:1.电脑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教学伊始,我通过电脑课件出示了多样的轴对称图形:(1)生活用品:有无把手的杯子、电灯、风扇、桌子、床、被子等;(2)体育用品: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拍;(3)学习用品:书本、文具盒等;(4)各种各样用纸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注意到对称事物的明显特点——对称事物的两边完全一样,从而引入本课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又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学习轴对称图形其实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我们通过玩剪纸游戏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2.引导学生参与剪纸游戏,体会对称之美。学生兴致勃勃地剪起纸,他们纷纷剪出了各自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来,并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还津津有味地说着剪出来的图形两边是如何对称的,学生陶醉在对称美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在游戏情境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达到了情境交融的教学效果。

二、 故事情境创设应体现思考性

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是特别有吸引力的,他们是听着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长大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促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以及保持积极思维状态。但是,故事情境的创设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应该体现思考性:故事情境要能引发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所思考,要能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要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等等。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一数学知识,我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而创设了以下故事情境: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唐僧带领悟空、八戒、沙僧来到了沙漠边沿。为了解渴,大师兄孙悟空跑进山中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刚要把这个西瓜切成大小一样的四块时,师傅唐僧却出了一个数学难题要来考考孙悟空:“悟空且慢,为师给你出一个分瓜的难题,看你能不能按要求做。请你分一块西瓜给师傅,分两块给你自己,分三块给八戒,分四块给沙僧。但你必须做到四个人所得到的西瓜一样多。”八戒对这样的分瓜之法提出异议:“这种分瓜方法有问题,孙悟空有私心。”孙悟空却胸有成竹道:“八戒,我的分瓜方法绝对让你心服口服。”同学们,你们知道悟空是如何按师傅要求公平地分瓜的吗?在这个有趣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纷纷动起了脑筋,把各自的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经过一番讨论与探究,学生便明白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活动情境创设应彰显学情特点

小学生具有的学情特点是:他们对动手操作的事情较为感兴趣,而且在动手操作之中他们往往能够较快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较快地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渠道创设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的数学教学活动情境。而且,要使数学教学情境有效地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就要在创设活动教学情境时具有针对性,要针对数学知识特点来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来创设,要瞄准教学目标来设计等等。

四、问题情境创设应彰显探究性

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的脑中经常会冒出一个个问号来,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同样的道理,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可以在相关数学知识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之间形成“认知矛盾”,促使学生脑中产生一个个急于探究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做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唤醒学生创新的意识。

论文作者:李希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李希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