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448000
【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针灸科护理人员效能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我院根据针灸科护理人员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学习品管圈活动知识,成立对应的品管圈,然后实施品管圈管理。一段时间后比较接受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感、护理质量、护理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针灸科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好于管理前,针灸科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针灸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行为规范、操作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大提高(p<0.05)。结论 品管圈对针灸科护理人员效能和护理质量有显著提高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针灸科护理人员;效能;护理质量;影响
品管圈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活动,人员组成为工作相同、相近或者是能够互补的人们,这些人员自发的组织小范围的团体圈子,目的是为了在一段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的一种工作方法[1]。品管圈强调的是在圈子内人员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所以每个人即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这样可以充分调动针灸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具体的过程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针灸科护理人员6人,年龄在21-48岁之间,护龄1-28年,学历:本科5人,大专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1人。选取品管圈实施前后针灸科需要护理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针灸护理,无脑部精神疾病。实施品管圈前护理的人员:男24例,女26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2.15±3.54)岁;实施品管圈后护理的人员:男25例,女25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2.15±4.54)岁。两组患者其他资料相当,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品管圈管理 首先对以上参加品管圈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前期的主题确定上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的效能以及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针灸科护理人员护理的满意度。具体品管圈管理方法:将以上参加此次活动的针灸科护理人员按照对应的职称、自身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工作年限,根据现在护理的实际原则、针灸科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条件等做好分层工作,一共分为5层级[2]。然后指定出每一层的考核标准和工作的职责,然后将这些人员的工作职责、能力与自己的奖金、业绩以及晋升等挂钩,坚持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薪酬,而且降低学历、工作年限和支持在薪酬中的比重,从新定位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分先等的工资系数。在分工中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分配人员,提高所有参与人员的自我能动性、参与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排班,制定对应的工作负责制度,提高每个班次协作的能力,对于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不仅要追究出错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上一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加强对低龄护士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高年资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更新他们的护理知识,宣讲在护理中对于患者个体差异的处理方法;每月在圈内召开会议,汇报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什么并且做好总结,讨论在此期间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议找出解决办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考核方法,使得品管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3 观察指标 自我效能感:根据《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的10个项目进行评价,每一项是1~4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强;护士工作能力,考察指标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热情、创造性思维、责任心等每项得分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工作能力越强;护理质量,主要根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为标准考核内包括主动服务、行为规范、护理技能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3],以上每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患者满意度,制定相关的护理问卷调查,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行为规范、用药知识等,共20项,每项2分,满分为100分,打分越高说明满意度也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表示,行X2检验,shop评分采用表示,用t检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加以处理,当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灸科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好于管理前,针灸科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针灸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行为规范、操作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大提高(p<0.05)。
具体见表1
3 讨论
今年来我国中医加快了向国内外推广的速度,使得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4],需要针灸科护理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如何将传统的护理方法与当下西方护理方法完美融合是很多医院关心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院采取了品管圈对针灸科护理人员进行管理,通过对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感以及工作能力的评价来观察管理的效果,同时在我院寻找需要针灸科护理的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一组患者的护理是在针灸科进行品管圈前进行护理,另一组是在管理后进行护理工作,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 针灸科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好于管理前,针灸科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针灸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行为规范、操作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大提高(p<0.05)。 综上所述,对针灸科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管理可以很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谊娜. 品管圈管理对针灸科护士工作效能感与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周芹, 张芬兰, 马红波. 品管圈护理对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应燕萍, 崔妙玲, 滕艳娟,等. 实施品管圈对护理品质的影响[C]// 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 2013.
[4]Cai P L. Effect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thermal moxibustion and acupuncture eye point[J].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2014.
论文作者:陈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品管论文; 效能论文; 针灸科论文; 工作论文; 患者论文; 能力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