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晔
(江苏省盐城新东仁医院妇产科 江苏 盐城 224100)
【摘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分娩人数:对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各50例,观察组(瘢痕子宫妊娠)中8例为阴道试产成功者,并将其分组为观察A组,42例为再次剖宫产孕妇,将其分为观察B组;也为50例。结果:观察组中,A、B两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A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组与对照组B组产妇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研究数据表明,瘢痕子宫分娩再次剖宫产可能会对产妇造成一些并发症,临床上应当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关键词】瘢痕子宫;影响;妊娠;分娩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241-02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的孕期和分娩及产后等过程有较大影响[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剖宫产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随之给产妇带来的就是产后并发症,对产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选用我院100例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现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用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分娩人数:对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各50例,观察组(瘢痕子宫妊娠)中8例为阴道试产成功者,并将其分组为观察A组,42例为再次剖宫产孕妇,将其分为观察B组;也为50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知情此调查研究,并按照自愿意识、临床指标进行合理分组。四组患者的年龄、孕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怀孕36周后到我院进行住院待产,并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观察产妇的宫颈成熟度、胎先露及软产到的具体情况;给予胎儿B超检查,测量孕妇子宫下段瘢痕情况,随后制定每位产妇的生产方式。其中存在绝对的剖宫产指征及相对的剖宫产指征和阴道试产不成功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
1.3 统计学原理
本文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的住院时间及生产时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 观察A组与观察B组产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
2.2 比较观察A组与对照组A组母婴结局,观察A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产出时间等与对照A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对照B组母婴结局对比,观察B组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对照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瘢痕子宫主要发生于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复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之后,其中剖宫产术是瘢痕子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2-4]。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瘢痕子宫孕妇行剖宫产分娩时,损伤、感染、粘连加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增加[5]。部分人认为,首次进行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只能进行剖宫产生产[6]。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能有有效地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而有效提高阴道生产的成功率[7-8]。
目前,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方法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随着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对高危妊娠认识的提高,也由于孕妇及医务人员本身及社会方面的原因,剖宫产率大大提高,在有些医院甚至可高达30%~40%,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妇女影响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经统计分析可得,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的住院时间及生产时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产出时间等与对照A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对照B组母婴结局对比,观察B组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对照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分娩产妇,再次进行剖宫产可能对产妇造成一些并发症,因而会对产妇产后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在分娩时,应当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产妇符合阴道生产的条件,即进行阴道试产。
【参考文献】
[1]陆宣平,陈友国,韩冰等.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260-262.
[2]闫敬梅,陈淑红,韩新贞等.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对不同文化层次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0(8):860-861,864.
[3]陈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5):132-133.
[4]杨亚滨,张艳梅,邱迎春等.38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58.
[5]张红梅,孙玉革,聂红艳等.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测子宫下段瘢痕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88-90.
[6]张海娟,杨玉秀,张志敏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4,05(20):3110-3112.
[7]张志敏,杨玉秀,张海娟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24(9):1067-1069.
[8]江世林,彭煜琳,彭娟等.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分娩麻醉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224-3225.
论文作者:冯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瘢痕论文; 子宫论文; 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差异论文; 母婴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