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解放军208医院急诊科
【摘 要】目的 探究流行性腮腺炎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体温恢复正常,腮肿、疼痛消失,患者自述无不适感;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结论 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急救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偶可无腮腺肿大(20%~40%腮腺不肿大),大多有发热、咀嚼受限,并可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1]。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流行性腮腺炎的急救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1~21岁,平均年龄(16.5±2.3)岁。
2临床表现
2.1前驱期
多无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可有发热、肌肉酸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2腮肿期
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逐渐肿大,体温随之上升可达40℃以上。腮腺肿大通常先为单侧,2~4日后对侧亦肿大,双侧肿大者约占75%[2]。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下、后方向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触痛。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皮温增高。早期腮腺导管阻塞,故咀嚼或进食食物等促进唾液分泌增加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于48小时达高峰,持续4~5日后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可单独或同时受累。颌下腺肿大时,下颌部明显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腺体。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下及颈前下颌部明显肿胀,并有吞咽困难。
2.3恢复期
腮肿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整个病程10~14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护理干预
3.1护理问题
3.1.1体温过高。
3.1.2疼痛。
3.1.3潜在并发症:脑膜炎。
3.1.4潜在并发症:睾丸炎。
3.2急救护理措施
3.2.1呼吸道隔离:患者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对于接触者,儿童应留院观察3周。
3.2.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证营养和液体摄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勿进食酸性食物,以避免加剧腮腺疼痛。
3.2.3病情观察:主要观察体温、脉搏,腮腺肿痛的表现及程度、口腔是否清洁、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其他器官与腺体有无受累的表现,特别是当体温恢复过程中又升高时更应注意,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3]。及时了解血常规、血及尿淀粉酶等化验检查结果。
3.2.4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
(1)局部疼痛可选用中药制剂局部外敷以减轻受累组织的胀痛。
(2)嘱患者勤刷牙、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有睾丸炎者用棉花垫和丁字带将肿胀的睾丸托起,注意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5]。
3.2.5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上报疫情。
4结果
3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体温恢复正常,腮肿、疼痛消失,患者自述无不适感;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
5讨论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副黏液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呈球形,直径100~200nm,有脂蛋白包膜,表面有小的突起。此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即核蛋白(NP),相当于S抗原;多聚酶蛋白(P);基质蛋白(M);龟血凝素的神经氨酸酶(刚)糖蛋白;以及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6]。HN蛋白又称V抗原,能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感染后2~3周后才出现。发病后1周出现NP抗体,此抗体无保护性,可用于诊断。人是腮腺炎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抵抗力弱,加热至56℃ 20分钟、乙醇2~5分钟能灭活,紫外线照射和甲醛熏蒸能迅速灭活。
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在此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未受累的器官,因此临床上出现不同器官相继发生病变,因此腮腺炎是一种多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腮腺炎的病理特征是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导管的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组织水肿等病变可造成腮腺导管的阻塞、扩张和淀粉酶滞留。淀粉酶排出的受阻部分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使血和尿中淀粉酶增高。睾丸、卵巢和胰腺等受累时亦可出现淋巴细胞渗出和水肿等病变。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凤兰.流行性腮腺炎的全科护理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5,(34).
[2]薛莉.分析临床上针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1):173.
[3]王桂丽.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26.
[4]于辉.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与防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05-206.
[5]王明芳.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4):172-173.
[6]徐娟.探讨社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全科护理措施和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815-8816.
论文作者:陈文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腮腺论文; 患者论文; 流行性腮腺炎论文; 腮腺炎论文; 病毒论文; 体温论文; 导管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