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慧敏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慧敏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伊敏分院五官科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34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视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视力<0.1患者2例、0.1~0.3患者2例、0.4~0.5患者3例,0.6~0.8患者15例,1.0及以上患者5例;对照组:视力<0.1患者5例、0.1~0.3患者6例、0.4~0.5患者5例,0.6~0.8患者9例,1.0及以上患者2例;观察组视力在0.6~0.8及1.0以上患者更多, 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激光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对人们生活治疗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增殖前期和增殖期,增殖期患者较为严重,易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严重时导致视力丧失;而增殖前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控制,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致盲率,改善患者视力。本研究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单眼病变,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明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及增殖期。排除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以往应用过激光光凝的患者。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46~68岁,平均(52.4±1.9)岁;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10.6±2.3)年;其中增殖前期患者21例,增殖期患者6例;对照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43~69岁,平均(52.8±2.1)岁;糖尿病病程4~17年,平均(10.1±2.2)年;其中增殖前期患者20例,增殖期患者7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继续使用之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指导患者正确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来改善血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给予患者递法明片治疗,产地为法国乐康一美的澜制药厂,规格为0.4*20s,每次3片,每日2次;若患者发生眼底黄斑病变,血脂过高等情况,可采取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激光光凝治疗,采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设置532激光参数,光管直径后极部设置为100~200μm,赤道部设置300~500μm,公里100~800mW。如患者处于视网膜早期,给予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如患者存在黄斑水肿,则先对黄斑区采取光凝处理,之后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疗效及视力变化情况。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高≥3行,经眼底检查显示水肿、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高≥1行,经眼底检查显示水肿、出血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高<1行,甚至下降,眼底检查显示水肿、出血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8例,占66.67%;有效8例,占29.63%;无效1例,占3.70%;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显效9例,占33.33%;有效13例,占48.15%;无效5例,占18.52%;总有效率81.48%;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视力比较

观察组:视力<0.1患者2例、0.1~0.3患者2例、0.4~0.5患者3例,0.6~0.8患者15例,1.0及以上患者5例;对照组:视力<0.1患者5例、0.1~0.3患者6例、0.4~0.5患者5例,0.6~0.8患者9例,1.0及以上患者2例;观察组视力在0.6~0.8及1.0以上患者更多, 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和造成多器官损伤,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常见原因。患者在早期症状较为轻微,出现浸润黄斑时,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不清,但部分患者对疾病了解不足,未给予重视,从而导致病情发展,出现黄斑出血等[2]。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效果。其主要机制为通过光凝将视网膜外层破坏,使外层的新陈代谢和耗氧量降低,从而让视网膜内层得到更多的氧和营养;同时光凝治疗能够促进视网膜变薄,让脉络膜的氧传入视网膜内层;另外,光凝治疗能够扩张小动脉收缩,减少血管渗透,减轻渗出和水肿症状,改善视网膜缺血[3],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结果显示,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家佳,柯根杰,顾永昊,等.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7):991-994.

[2]张磊,刘大川,吴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激光光凝治疗前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测量[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6):562-565.

[3]贺兵,赵学章.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5):164-166.

论文作者:王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慧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